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一零四章 孟德提先手,文台藉世資 (三)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0-31

    孫堅雖然帶兵收復了豫州東部的沛國及汝南郡東部穎河以東的地區,但是由於兵力不足,並不能對控制的地區進行完全的防守。之前豫州黃巾軍被朱俊和曹操說壓制的時候倒還算好,而當豫州黃巾軍一旦失去了朱俊和曹操的壓力的時候,人數的優勢就立即顯示了出來。

    汝南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黃巾軍佔據這裡之後迅速發展,很快就組織起了數十萬的軍隊。在朱俊和曹操的壓力減輕之後,豫州黃巾軍一路北上,經陳國進入陳留郡,和撤退到那裡的第一批北征豫州黃巾軍匯合,並且積極的和盤踞在兗州大野澤附近的黃巾軍取得聯繫,希望能互相配合作戰。

    而另外一路黃巾軍則沿著淮河東進進入到了揚州的境內,打算和徐州南部及揚州北部活動的黃巾軍取得聯繫。

    很快,兩路黃巾軍就分別佔據了揚州九江郡的壽春縣城和陳國全境,幾乎將孫堅率領的淮泗精兵包圍了起來。

    孫堅在隔著穎河和黃巾軍對峙的時候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監視黃巾軍的動向,在得知黃巾軍戰局壽春和陳國之後,孫堅立即帶兵後撤,甚至連沛國都放棄了,直接撤到了徐州境內。

    在徐州彭城國彭城縣,孫堅才停下了撤退的腳步,開始整頓軍隊。自從被任命為佐軍司馬以來,孫堅兩次攻入豫州又兩次返回徐州,不僅沒能平定黃巾軍,反而讓汝南黃巾軍愈發強大起來,心中自然頗為難過。

    就在孫堅最為失意的時候,當地名士張昭前來拜訪。

    張昭這年剛剛三十歲,屢次被朝廷征辟但都沒有應徵,一直在彭城附近遊歷。黃巾軍之亂爆發之後張昭原本想舉家南遷,但是南遷的道路也被黃巾軍戰局,張昭無奈之下只能繼續生活在這裡。

    孫堅兩次進攻兩次失敗張昭全都看在眼裡,對於孫堅的能力張昭已經十分認可,這次親自前來拜訪孫堅也顯示出了他對孫堅的尊重。

    「孫司馬,在下冒昧前來,希望孫司馬不要怪罪!」張昭一見孫堅,就急忙行禮道歉。

    孫堅出身寒族,一直被士族所輕視,雖然之前建立了不少的功勞卻一直得不到陞遷,對士族原本頗為敵視,但是張昭的這番做派卻讓孫堅生出了不少的好感,連忙還禮到:「張先生多禮了,閣下大駕光臨,在下唯恐照顧不周,又怎麼會怪罪呢?只是不知道張先生此番前來究竟有何貴幹?」

    「呵呵,孫司馬果然是直人。那在下也就直言相告了。孫司馬帶兵抵禦黃巾軍,保得徐州百姓安寧,可謂勞苦功高,在下今日特來感謝孫司馬。」張昭說完,微微一笑,等著孫堅的反應。

    「張先生謬賞了,在下被朝廷徵召,殺敵安民本是職責所在。只是數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在下也是十分慚愧,又怎麼當得上閣下的感謝呢?」孫堅這番話自然是真情流露,說的頗為無奈。

    孫堅說完,張昭淡淡一笑,說道:「那麼孫司馬究竟是否想要平定黃巾亂軍?」

    「張先生此話何意?平定亂軍在下義不容辭,又何來願意與不願意?」孫堅對於張昭的問題頗為奇怪。

    「既然孫司馬想要平定黃巾亂軍,那麼在下有一策,不知道孫司馬願不願意聽在下一言。」張昭收起了笑容,正色說道。

    「在下殺敵心切,請張先生不吝賜教!」孫堅說完,跳下了坐席,親自走到張昭面前深深的行了一禮:「能夠早日平定賊軍,也就能早日拯救百姓,張先生也算有功於社稷百姓了!」

    「既然如此,在下就坦誠相告了。孫司馬兩次進攻豫州黃巾軍,雖然一開始進展迅速,但是卻總是被豫州黃巾軍的反擊所擊敗。歸根結底,還是黃巾軍人數太多,而貴部人數太少所致。」張昭說完,看了一眼孫堅,接著說道:「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法,一是繼續招募士兵,擴大軍隊規模,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到豫州黃巾軍的弱點,集中兵力直接攻擊他的弱點,或許能一戰而勝。」

    聽完張昭所說,孫堅幾乎立即就反問道:「如果這兩種方法同時施行,豈不是更有希望擊敗黃巾軍?」

    話雖如此,可是同時施行的難度太大。」

    「有困難不怕,就怕沒有方法。希望張先生能夠幫我!日後平定黃巾軍之後,在下一定親自為張先生表功!」孫堅熱切的說道。

    「在下並非為了做官,不然朝廷幾次徵召,在下也不會一直辭不就。在下只是被孫司馬大義所感,特來幫助孫司馬。在下願追隨孫司馬左右,幫助孫司馬平定黃巾賊!」

    ……………………

    一番寒暄之後,張昭首先給孫堅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拜訪徐州大戶,從他們那裡爭取一些錢糧,然後擴大軍隊自然易如反掌。如今黃巾軍勢力擴張,已經威脅到徐州大戶的安全,而且孫堅還有朝廷的授予的正式身份,再加上輝煌的戰果,不由得那些大戶不掏錢。

    而在軍隊擴張之後,張昭建議孫堅不要再進攻汝南郡的黃巾軍,而是直接向西北方向進軍,首先進入陳國。朝廷如今最看重的並不是收復失地,而是保證洛陽的安全。如今黃巾軍雖然已經被趕出了穎川郡,但是又進入了陳留郡,依然對洛陽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如果能夠佔據陳國,不僅可以繼續北上進攻陳留郡,而且還切斷了豫州黃巾軍和兗州黃巾軍的聯繫,如果朝廷親自派出大軍征討陳留的黃巾軍,那麼孫堅也可以依靠斷敵後路這個功勞得到不菲的賞賜。

    陳留郡的黃巾軍一旦被評定,汝南的黃巾軍要麼向西進入南陽郡,要麼向南進入揚州,收復豫州的功勞肯定會有孫堅大大的一份。

    對於張昭的這番謀劃,孫堅雖然覺得頗不是滋味,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份謀劃可行性非常高。再三考慮之後,孫堅還是決定按照張昭的謀划行事。

    在孫堅在徐州繼續訓練士兵的時候,曹操終於和朱俊徹底決裂。原因是黃巾軍的一次偷襲。曹操大營孤懸在外,曹操麾下由於人數不多,防備也不是很完善,因此被黃巾軍抓住機會發動了偷襲。曹操第一時間派出信使向朱俊求援,沒先到朱俊竟然遲遲不肯派出援軍,最終曹操只能帶領麾下士兵突襲逃竄,將全部的輜重物資留給了黃巾軍。

    而在事後,朱俊竟然上表說曹操主動撤退,將物資資敵是通敵的行為,要求朝廷嚴查。

    恰好此時皇甫嵩率軍從穎川郡通過,聽說此時之後親自和曹操進行了一番詳談。最終曹操大營將自己麾下的羽林軍全部留給朱俊,自己則隻身回到家鄉招募鄉勇。

    皇甫嵩並沒有在穎川多做停留,而是帶上了曹操,繼續向兗州進軍。

    而在陳留,馬騰率領的護教軍和黃巾軍已經進行了大小數十戰,卻依然誰也奈何不了誰。

    議事院中的諸位公卿對太平道頗為不信任,自然不會負責護教軍的後勤補給。好在閻明一開始就做好了自行補給的打算,除了當初以涼州義勇的名義進軍中原時攜帶的輜重之外,閻明每隔十天都會再給這些護教軍進行一次補充。這也是馬騰能夠用遠遠少於對方的兵力不停的和對方周旋的原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