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八十章 先平月氏陣,去滅大宛城(十五)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0-18

    看到目標已經達到,鞠義果斷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所有參加這次伏擊的士兵全都撤回了山谷中新修建的土牆後面。

    這一仗下來,大月氏軍又損失了數千人,尤其是一直被大月氏軍指揮官視若珍寶的精銳軍,更是損失了兩百多人。進攻疏勒國時的三千名精銳軍,如今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五百名。

    相對於精銳軍的損失,更讓大月氏指揮官趕到鬱悶的則是鞠義修建起的這道土牆。

    在短短的時間內,一道寬約一丈,高約兩長的土牆就出現在了山谷中,剛好截斷了大月氏軍的退路。而在土牆的前面,則佈滿了鐵蒺藜、拒馬、陷坑等防禦工事,也就是說大月氏軍如果想要通過這道山谷,就必須摧毀這道土牆,而要想摧毀這道土牆,則必須先清理完土牆前面的這些防禦工事。但是這些防禦工事又都處在土牆後面的弓箭兵的射程之內,可以想像,要清理完這些障礙,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當然,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別的路可走,只不過不走這條山谷的話,想要返回大宛國就只能翻越旁邊的群山,道路十分難行,小規模的軍隊撤退還有可能,像現在大月氏軍數萬人的規模想要安全的撤離,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月氏軍的指揮官現在心中正在掙扎,是放棄全部的攻城器械和絕大部分的首先,只帶著一部分精銳從旁邊的山路撤退,還是攻破眼前的防線,從這條山谷撤退。

    可是他本就不是個果斷的人,雖然之前在絕境中曾經果斷了一回,不過這次,他卻猶豫了——

    大月氏軍的殘軍在山谷中和鞠義帶領的觜火猴旅對峙著,從蔥嶺和大雪山之間進入西域的大月氏軍卻進展順利。

    在進入西域之後,大月氏軍首先遇到的是一個名叫烏犛的小國。由於這個國家人小地少,而且處在崑崙山的山谷之中,因此護教軍並沒有將其征服。不過由於烏犛國剛好處在山谷的出口處,大月氏軍為了保密,將這個國家上下三千多口人殺了個乾乾淨淨,一個不留。

    出了烏犛國,沿著蔥嶺河北上,就莎車國以南的重鎮子合城。子合城處在一處乾枯的河床上,兩側是高聳的山崖,只有這一座堅固的城池卡在山崖之間。護教軍在征服了莎車國之後在這裡駐紮了一個團的士兵。當大月氏國的軍隊進攻到子合城下的時候,從莎車城派出的援軍還沒趕到子合城。子合城的守將已經做好了和城池共存亡的決心,希望能在這裡更多的殺傷敵人,不過大月氏軍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五十多輛投石車的一輪齊射就將子合城的城牆轟出了大大的缺口,不過大月氏的軍隊並麼有發動進攻,而是不斷的向城內延伸射擊,一點點的摧毀著這座城池。

    城內的護教軍守軍想要衝出來拚死一搏,卻被大月氏軍的數十輛弩車完全壓制,剛剛衝出子合城就被弩箭釘在了地上。

    大月氏軍攻破子合城,只用了兩個時辰的時間,沒有一個人的傷亡,全殲護教軍。

    子合城失手之後莎車城以南再無險要可以防守,護教軍只能固守莎車城等待援軍,形勢一下子變得十分被動。好在莎車城城高溝深,防禦足夠完善,使得大月氏軍有所忌憚,沒有立即發動進攻,這才給董卓的援軍足夠的時間。

    此時董卓已經得到了南路大月氏軍的確切消息,人數十五萬,其中精銳軍三千人。各種攻城器械數百台,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之前的兩戰,這位指揮官的性格已經十分明顯,冷酷,而且崇尚暴力。

    相對於軍隊的力量,董卓更為看重的還是指揮官的素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沒有好的指揮官,再優秀的士兵也打不出漂亮的戰鬥。所以這次南線大月氏軍指揮官的性格就讓董卓對其整只軍隊的戰鬥力也高看了幾分,心中不由得有些忌憚。

    不過無論如何,援軍還是要派,莎車城還是要守,離大月氏軍進攻西域的消息傳回太平城已經過了五六天,太平城派來的援軍應該已經在路上。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十天之後第一批援軍就能達到莎車國,而按照最悲觀的估計,第一批援軍也能在十五天之後達到。

    十到十五天的時間,守住莎車城,董卓還是有很大的信心的。

    由於現在莎車城已經被大月氏軍包圍,援軍將不可能進入到莎車城內,因此董卓派出的第一批援軍全部為騎兵,漢人護教軍前師和中師中的騎兵被董卓編在了一起,交給了華雄統領,立即趕赴莎車城外,遲滯大月氏軍的攻城。

    前師和中師的騎兵加起來剛好五個旅一個師的編制,不過經歷了數次戰鬥之後,這只騎兵已經不是滿員了,出現了一定的人員缺口,不過仍然大致保持了軍隊編制的完整性。

    華雄率領著軍隊再莎車城以西二十里除停下了腳步,安排士兵進行著休息。他已經得到了斥候的消息,大月氏軍一直麼有對莎車城發動進攻,每天都只是修建營寨,看打算長期圍困莎車城。

    莎車城雖然城防堅固,但是城內的守軍並不算多,以大月氏軍目前的實力即使直接攻城也不會遭受太大的損失,圍而不攻對莎車城是毫無必要的,使出反常必有妖,加上離開之前董卓反覆囑咐華雄小型大月氏軍的指揮官,所以華雄便在這裡駐紮了下來,等待斥候傳回來更詳細的消息。

    當天晚上,派出去的三十名斥候只回來了不到十名,其他的斥候都被大月氏軍的斥候發現並殺害,根據返回的斥候的報告,大月氏軍隊外圍的防守極其嚴密,斥候根本沒有辦法靠近大月氏軍的大營,所以對於大月氏軍的具體情況完全沒有瞭解。只是由於營內一直沒有任何動靜,斥候才能判斷大月氏軍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進行攻城。

    華雄跟隨董卓多年,身經百戰,性格上已經變得有些謹慎。在投降太平道之後,自從得知了斥候的強大能力,華雄更是愈發的重視斥候的使用,每次作戰如果麼有斥候偵查出來的詳細情報華雄是一定不會冒昧出擊的,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敵情的不明讓華雄的心中愈發的有種危機感,於是他讓士兵小型戒備,同時向董卓報告了當前的情況。

    一夜無事,第二天一大早,一直在大月氏大營外圍很遠的地方監視的斥候傳回來了一個讓華雄摸不著頭腦的消息,大月氏營中大約有五萬人的軍隊離開了大營,沿著蔥嶺河進入了無邊的瀚海之中。

    西域面積雖然廣大,但是其中卻大部分地區都被黃沙所覆蓋,不禁人畜無法生存,甚至連通行都無法做到。由於沙漠面積太過廣大,人類進入之後很容易迷失方向,加上極度缺水,所以即使是西域土著一般也不敢進入沙漠。

    在西域從東向西的三條道路中,中線和南線之間就夾著一片巨大的沙漠。蔥嶺河發源於崑崙山,從莎車進入沙漠,從龜茲國離開沙漠,穿過這片沙漠的西端。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沿著蔥嶺河就能進入到龜茲國的境內,不過蔥嶺河畢竟是從沙漠中流過,很容易出現斷流,一旦斷流,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失陷的沙漠中,而且就算蔥嶺河沒有斷流,沙漠中也存在和很多的不測,因此很少會有人嘗試這條道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