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六十七章 先平月氏陣,去滅大宛城(二)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0-12

    大月氏國的前鋒和中軍加起來有超過十萬人,根據斥候的報告,其中只有前鋒那三千名精銳士兵戰鬥力明顯高過其他士兵,大月氏軍隊的中軍並沒有精銳士兵的存在。

    直到天黑,大月氏國的軍隊也沒有發起進攻,華雄只能無奈的率領著一師的士兵撤回來疏勒城。

    當天晚上,董卓留下了一萬人的軍隊再城牆上待命,剩餘的士兵全部按照原來的作息時間休息。午夜過後,大月氏國的軍隊很配合的發起了攻城戰。

    在疏勒城外的斥候早早的發現了夜襲的大月氏**隊,向城內的護教軍發出了警告。於是城牆上待命的士兵立即做好了戰鬥準備,而董卓和其他的各師師長及各旅旅長也全部被叫了起來,來到了城牆上。

    正在休息的士兵並沒有被叫醒。根據斥候的報告,這次夜襲的大月氏軍隊雖然人數達到了五萬人,但是其中並沒有精銳軍的存在,所以董卓認為這只是對方的疲兵之計,對付這戰鬥力並不算強悍的五萬步兵,董卓認為一萬人已經足夠。

    這一天天色十分陰沉,雖說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但是稍遠一點的地方就已經完全看不見輪廓。大月氏國的軍隊也很好的隱藏了自己的行蹤,沒有發出一點的聲音,如果不是有斥候的報告,護教軍還真不容易發現對方。

    不過有了斥候的幫助,戰鬥就變得很簡單了。由於克隆人斥候的夜視能力遠超一般的士兵,這種天氣正式發揮他們夜視特長的大好時機。在大月氏國的軍隊進入護教軍城牆上士兵的弓箭射程之內的時候,斥候向城牆上的士兵發出了攻擊的信號。

    雖然看不清楚城牆下面的情況,但是城牆上的弓箭兵只需要把箭矢拋灑在斥候發出信號的地方就可以了。果然,隨著第一波箭矢的落地,城牆下面傳來了一陣陣的慘叫聲。

    到了這個時候,大月氏的士兵自然也清楚了自己的偷襲已經被對方發現,再繼續隱藏行蹤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於是紛紛點燃了火把,並且把陣型轉為了防禦陣型。

    在刀盾兵的掩護之下,大月氏的士兵迅速的向城牆下推進。護教軍使用的長弓射程本來就比大月氏**隊使用的長弓射程要遠,再加上站在城牆上射擊的射程加成,使得城下的大月氏軍隊如果想用弓箭攻擊城牆上的護教軍,那麼就必須忍受護教軍箭雨的持續打擊。

    不過很快,大月氏的陣容中就出現了兩輛巨大的沖車。這輛沖車足有四五丈長,裡面懸掛著一根直徑將近四尺,長度超過四丈的巨木。巨木的一段還釘有一顆巨大的鐵釘。不過在董卓看來,這兩輛沖車的製作相當的簡單,完全麼有護教軍所使用的各種機械那麼的精良。這兩輛沖車的頂部沒有任何防護,推動沖車的士兵還需要自己頂著盾牌防禦城牆上的箭矢。

    雖然這樣的沖車依然能夠對城門造成很大的威脅,不過很明顯,這樣的沖車是沒有辦法防禦城牆上向下投擲的礌石的。所以董卓並沒有派出軍隊出城毀壞這些沖車的打算,而是在城門上準備好了礌石。

    在城牆下,大月氏的士兵頂著密集的箭雨向城牆不停的射擊著。不過在護教軍刀盾兵巨盾的保護下,這些箭矢並沒有能夠給護教軍的士兵造成什麼太大的損失,反倒是城牆下的大月氏士兵在箭雨下不停的倒下。

    大月氏的兩輛沖車也很快的衝到了疏勒城的城門之前。向著城門狠狠的衝了過去。當沖車到達城門下面的時候,城牆上的礌石如同雨點般的砸了下來。

    董卓還是小瞧了沖車的威力,當兩輛巨大的沖車撞上疏勒城的城門的時候,竟然一下子就把疏勒城的城門給撞開了。

    尾隨在沖車後面的大月氏軍隊立即潮水般的湧向了這座狹窄的城門。雖然城牆上面的礌石和箭矢依然向下傾瀉著,但是絲毫不能阻止大月氏士兵向前的腳步。

    不過好在董卓對守城的戰鬥也是早有準備,不僅城牆上堆滿了礌石和滾木,也準備好了傳湯、金火罐、夜叉擂、狼牙拍等守城器械。在城門的後面,董卓也準備了塞門車,為的就是應付城門被對方毀壞的情況出現。

    現在守城的士兵只需要按照之前制定好的預案將塞門車推進城門洞,阻止大月氏軍隊的前進。雖然塞門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月氏軍隊的進攻,但是在這一段時間裡董卓已經可以在城門後面組織好新的防禦陣型。而且已經衝進城門洞的大月氏士兵被堵住了前進的道路之後,那些還在城門下面的大月氏士兵就將面對著礌石、滾木、傳湯、金火罐和箭矢的多重打擊。在短短的一刻鐘時間裡,大月氏軍隊就再一次摧毀了由塞門車組成的臨時防線,再次向城內發起了進攻。但是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城門外的大月氏軍隊就損失了數千人。

    在城門的後面,董卓已經重新佈置好了由偏箱車組成的防線。這些偏箱車互相連接,而且車上的鐵錐深深的扎進土中,使得這些偏箱車組成了一道新的城牆。

    戰鬥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城內那些還在休息的士兵早已經被驚醒,他們已經穿戴好了盔甲,拿起了自己的武器。,在這些偏箱車的後面組成了新的防線。無數的箭矢從偏箱車的木板後面射出飛向大月氏的士兵,無數的長槍從木板上預留的孔洞的中伸了出來,使得這些偏箱車成了刺蝟一般。

    不過大月氏士兵的數量實在太多,董卓對於這道防線能夠堅持多長時間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於是董卓由做出了新的部署。

    董卓把白虎師七個旅除了奎木狼旅旅長北宮烈、婁金狗旅旅長楊駒和觜火猴旅旅長鞠義之外的其餘五位旅長全都叫了過來,命令他們帶著自己屬下的全部騎兵從兩側的城門出城從大月氏軍的後方進攻大月氏的軍隊。

    如今南面的城牆下的大月氏軍隊和城牆上的護教軍形成了對峙,南門內大月氏軍隊和護教軍也形成了對峙,而且這種對峙對護教軍並不怎麼有利,所以偏師出擊就是解決這種對峙的最好辦法。

    這四名旅長中,胃土雉旅的旅長郭汜率領著全旅的兩個團的輕騎兵,昂日雞旅的旅長李傕率領著兩個團的輕騎兵,畢月烏旅的旅長張繡率領著四個團的輕騎兵,參水猿旅的旅長則率領著一個團的輕騎兵以及兩卒零一隊的重騎兵。

    這四個人總共率領了九個團的輕騎兵以及兩卒零一隊的重騎兵,總共四千七百二十五人的騎兵部隊。

    當這些騎兵在斥候的帶領下衝進大月氏軍的軍陣中之後,立即造成了大月氏軍的混亂。那些呆在刀盾兵保護下的弓箭兵在輕騎兵的斬馬刀下成片的死去。而且整個大月氏軍中都沒有配置專門對付騎兵的長槍兵之類的長兵兵種,所以面對著護教軍騎兵的衝擊,大月氏的軍隊並沒有很好的辦法。

    不過這些騎兵的主要目標並不是城下的大月氏士兵,而是湧進城門中的那些大月氏士兵。在將城下的大月氏軍隊衝散之後,這些騎兵立即衝進了城門附近的密集陣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