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五十五章 曉星西北沒,朝日東南隅(一)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0-06

    吾賞觀天下,西北險固形。

    四夷皆臣順,二鄙獨不庭。

    吾君仁泰厚,曠歲稽天刑。

    孽芽遂滋大,蛇豕極璮腥。

    漸聞頗驕蹇,牧馬附郊坰。

    吾恐患已深。為之居靡寧。

    堂上守章句,將軍弄娉婷。

    不知思此否,使人堪涕零——

    漢中平元年五月初五,西海(青海湖)邊。

    閻明來到這裡已經將近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裡,他和北宮明珠度過了一段快樂的二人時光。

    兩人每天在湖邊廣闊的草原上縱馬飛奔,或者在湖中泛舟垂釣,經過這一個月的時間,閻明的心情好了很多。

    只是這種快樂的生活很快就要結束了,賈詡已經傳來消息,已經得到了大將軍何進以及朝中諸位公卿的支持,請閻明立即選派軍隊,出兵洛陽。

    於是在這一天,閻明和北宮明珠在數百名克隆人騎兵的護送下返回了太平城。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在外征戰的軍隊也是捷報頻傳。

    董卓率領著西征軍的主力已經佔領了之前西域都護府的駐地它乾城。在漢朝勢力退出西域之後佔領它乾城的龜茲國在董卓率軍到來之後主動的讓出了它乾城,並且向董卓重申了臣服大漢的決心。

    除了董卓之外,董越率領著一支偏師已經佔領了鄯善國的都城驩泥城。鄯善國就是歷史上十分出名的樓蘭國,當年樓蘭國想要投靠匈奴,正在出使樓蘭國的傅介子孤身一人刺殺樓蘭國國王安歸,立王弟尉屠耆為王,該國名為鄯善,從此樓蘭這個名稱就成為了歷史。後來鄯善國吞併了精絕國、且末國、小宛國,成為西域南部最強大的國家。

    鄯善國的強大來源於流經國內的兩條河流以及這兩條河流彙集的蒲昌海,也就是後世的羅布泊。正是由於這兩條河流的和蒲昌海的灌溉,鄯善國才能保持強大的國力。但是最近幾年,這兩條河流的水量持續減少,蒲昌海的面積也在不斷減少,使得鄯善國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國力大為衰退,因此在董越率軍趕到驩泥城之後,鄯善國王立即親自出城,表示臣服。

    從玉門關直接向西,到達蒲昌海只有數百里,到達驩泥城也比從伊吾城、交河城、尉黎城繞道要近得多。不過當初董卓的考慮是首先收復西域戊己校尉的駐地高昌壁以及西域都護府的駐地它乾城,因此才選擇了從北線進攻。

    在龜茲國和鄯善國相繼表示臣服之後,整個西域已經平定了大半。董卓決定先休整一段時間,再設法平定剩下的地區。

    而李文侯和楊騰率領的軍隊也已經平定了祁連山以南、崑崙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前鋒已經和敦煌郡陽關的守軍取得了聯繫,表示著絲綢之路的南線已經徹底打通。

    原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牧民有一小部分成為了隸農遷居到了涼州境內,剩下的則全部都成為了奴隸。其中十三歲以下的少年被送到了太平城中接受統一的訓練,男孩兒將會被訓練成職業的戰士,而女孩兒則會進行各種服侍男人的訓練,在成年之後作物對太平道中有功之人的賞賜。

    剩下的奴隸則被安排在這一地區進行開發,首先自然是修築道路,在這一地區被平定了之後就被納入了基地的探測/控制範圍之內,克隆人農夫也可以在這裡修建各種建築。由於這裡生態環境極其脆弱,除了祁連山南麓的一些河谷以及柴達木盆地中的一些綠洲,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合耕種。因此閻明也並不打算對這一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除了打算一次地位基地繼續向南平定整個青藏高原之外,閻明最為看重的其實是柴達木盆地中的豐富資源。

    柴達木盆地中蘊含著豐富的煤、鐵、石油、天然氣鉛鋅等礦產,不過這些資源對於目前的基地來說並沒有任何的用處,閻明需要的是這裡豐富的鹽類資源。

    根據後世的統計,柴達木盆地裡各種鹽類的儲量超過的六百億噸,這對於目前極度缺錢的閻明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由於基地內各種資源生產建築所生產的資源仍然不能滿足基地的需求,因此目前基地的發展仍然需要從市場中購買大量的資源。可是閻明手中積攢下來的各種藥材已經快要出售完畢,因此閻明必須找到新的兌換阿幣的途徑。

    當閻明將這個問題拋給智腦之後,智腦便給閻明指出了這一條財路。基地可以收購任何的東西兌換阿幣,而且各種天然物資的價格都不低。柴達木盆地中出產的各種鹽礦由於成分不同,基地的收購價格也不相同,不過就算是最便宜的鈉鹽礦基地的收購價格也在每公斤十阿幣以上,而最貴的鎵鹽的收購價更實在每千克百萬阿幣以上。

    由於柴達木盆地中的鹽礦成分都不是純淨的,所以平均每噸鹽礦的收購價格可以達到五萬阿幣左右,按照這個數字,整個柴達木盆地中的鹽礦價值在三千萬億阿幣,即使只是那些存在於地表的,極其容易開採的鹽礦數量也在兩百億噸以上,價值上千萬億阿幣。

    一直以來影響這裡鹽礦開發的最大的障礙就是不便的交通,但是這個問題對於閻明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由於基地的倉庫容量是通用的,所以只需要在礦場旁邊修建一座倉庫,便可以解決運輸問題。

    羌人護教軍和氐人護教軍在平定了這一地區之後大多撤回了太平城中,

    為了日後繼續向南征服,閻明只留下了一半的奴隸在柴達木盆地開挖鹽礦,剩下的一半則協助克隆人農夫修建沿著祁連山南麓的山腳,從龍耆城通往陽關的道路,這條道路修好之後,還將修建從這條道路前往後世格爾木的一條支線。閻明在那裡已經修建了一座城池,用於軍隊的駐紮和墾荒的農夫居住,未來繼續南下的時候,這裡也將成為軍隊的後勤基地。

    除了這條道路之外,沿著後世蘭新鐵路的走向,從金城縣通往西域伊吾縣的道路也正在修建中。翰林院在升到二十級之後解鎖了科技「坐賈行商」,每升一級可以增加一成的交易限額,加上市易法每級增加的十萬阿幣的交易上限以及基地每升一級帶來的1%的交易上限加成,目前基地每天的交易限額已經突破了一億阿幣。只要有足夠的物資兌換,基地的發展已經可以完全不依靠資源生產建築生產出來的資源。這也使得閻明有了充足的資源用來修建道路。

    這些道路都是按照後世鐵路路基的標準修建的,不過加寬了很多。未來可以鐵路和公路並行。

    在這一個月中,除了一些發展的大致方向需要閻明親自確定之外,基地的發展全部都是由寇確(寇恂)、鄧平(鄧禹)、陳鎮(陳蕃)這三位克隆人負責的,涼州境內的各個郡縣的也沒有什麼異常發生。不過隨著閻明回到太平城,整個涼州的平靜都要被打破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