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四十九章 東風吹小雨,亂賊恨賈詡(九)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0-03

    閻洺對自己父親的話自然是深信不疑,看完了父親的親筆信,閻明對著賈詡說道:「賈大人,不知道小侄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閻賢侄,聽說你和楊家的長公子楊超的關係不錯?」賈詡問道。

    「的確,在下和楊兄曾經同在太學求學。加上都對十常侍十分不滿,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國事,因此關係還錯不錯,不知道賈大人有什麼事?」

    「出兵剷除十常侍的事情不僅需要我們涼州義勇做好準備,還需要洛陽城內的豪門大族進行支持。我聽說楊家對十常侍頗為不滿,所以想和楊家取得聯繫,而這第一步賈某覺得還是先和楊家的年輕子弟取得聯繫比較好。」

    「何止是楊家,洛陽城內的豪門大族,但凡心中還有點正義之心的,全都對十常侍十分不滿,早就欲除之而後快。不過楊家的地位聲望的確更高一些,能取得楊家的支持自然是最好。」

    「賢侄,據我們所知,楊超過幾天會去往百花苑,到時候還請賢侄代為引薦一番。」

    「義不容辭。」

    賈詡還在等待著和楊超見面的日子,卻沒想到風雲突變,前線突然傳來了盧植作戰失利的消息。

    黃巾起義剛剛發生的時候,邊軍距離太遠,北軍和羽林軍還要防守洛陽,於是天子便下詔命令各地郡縣自行招募義軍,鎮壓起義。

    各地的豪族為了保護的自己的田產私業,自然是全力配合這道詔書,他們大多都訓練有私兵,再加上招募的一些鄉勇,的確防守住了不少的城池。

    朝中諸公派遣盧植帶兵前部冀州平叛的時候自然也十分清楚盧植手中的兵力並不充足,但是之前計劃內的涼州軍已經指望不上,他們只能寄希望於盧植收編各地的義軍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就是希望盧植能夠支撐到并州軍前去支援。

    在從洛陽前往冀州的路上,要進過司隸的河南尹和河內郡。河南尹自然不用說,由於京師洛陽就坐落在河南尹,河南尹的大部分鄉勇都被抽調到了京師附近防守洛陽,盧植是一個鄉勇也沒有帶到。而河內郡的騎兵被朝廷抽調前去南陽郡平定黃巾軍,而河內郡是冀州黃巾軍南下進攻洛陽的畢竟之路,這些鄉勇大多也要防守城池,所以盧植經過河內郡的時候也只帶走了兩千多名的鄉勇,這還是河內郡的司馬氏對盧植大力支持的結果。

    盧植也就在進入冀州最南部的魏郡之後得到了充足的補充。魏郡的郡治鄴城同時也是冀州的州治,這座城池是黃河北岸規模最大、人口最多、城池最堅固的城池,城內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而新上任的冀州刺史王芬也是東漢名士,經歷過兩次黨錮之禍,賢明早已傳遍天下。找盧植率領北軍到達冀州之前,王芬已經開始了招募流民、訓練鄉勇、加固城牆等工作。在盧植趕到鄴城的時候,王芬已經募集、訓練出了超過三萬人的鄉勇義兵,全部駐紮在鄴城及其附近的污城、九侯城、武城、平陽城這四座軍堡之中。在盧植趕到鄴城之後,王芬除了駐守鄴城以及鄴城四周的四座軍堡的軍隊之外,將其餘的兩萬鄉勇全部調撥了給了盧植,盧植的軍力一下子被大大加強。

    此時盧植率領的軍隊一共有北軍五校共五千人,這五千人中有一千人的騎兵,其與四千人全部都是輕步兵,但是武器裝備全部都是大漢的中央軍制式裝備,十分的精良。而且北軍一直保持著從良家子中招募士兵的傳統,戰鬥力還算十分強大,比已經淪為權貴子弟鍍金場所的羽林營戰力要強得多。再加上從河內郡帶走的兩千名鄉勇以及在鄴城得到的兩萬鄉勇,實力已經大大的增強。

    也就在盧植達到鄴城之後不久,黃巾軍開始離開自己的老巢巨鹿郡,向南進軍,包圍了趙國國都邯鄲。

    邯鄲離鄴城只有不到百里,黃巾軍包圍邯鄲的舉動立即給鄴城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加上邯鄲守軍也向王芬派出了使者求援,王芬便找到盧植希望盧植能夠帶兵救援邯鄲。畢竟邯鄲也是河北大城,在冀州的地位也僅比鄴城略遜一籌,邯鄲一旦失陷肯定會對冀州百姓的信心造成巨大的打擊。

    事實上盧植再次之前已經做好了進攻的計劃,由於巨鹿郡是黃巾軍的老巢,加上黃巾軍是從南向北逐個城池進攻,因此從鄴城向北進攻巨鹿的話需要逐城逐縣的和黃巾軍進行爭奪,平定黃巾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盧植的計劃是從鄴城東北部的館陶縣、清淵縣、平恩縣一代進入清河國,從清河國和巨鹿郡交接的界橋渡過清河,然後直撲大陸澤,進攻黃巾軍的基地。這一路上基本上沒有什麼被黃巾軍佔領的城池,所以軍隊就可以直撲大陸澤,用最快的速度擊敗張角,平定冀州黃巾軍。

    但是盧植的計劃被黃巾軍包圍邯鄲的舉動給破壞了。由於盧植領兵出征以來還沒有和黃巾軍進行過任何作戰,所以朝中已經對盧植有了不利的言論,雖然被朝中諸公強制的壓了下去,但是盧植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勝利就是緩解這種壓力的最好的辦法。

    再加上王芬的不斷的勸說,盧植最終決定先帶兵解除了黃巾軍對邯鄲的包圍,然後從趙國境內向北進攻大陸澤,這條路雖然比東線經清河國過界橋那條進攻路線更近,但是由於山地、河流眾多,並不利於行軍,但是無論怎麼樣,也比從巨鹿郡由南向北突進容易的多。

    大軍休整完畢之後,盧植帶領著將近三萬人的軍隊離開了鄴城,撲向了邯鄲。包圍邯鄲的黃巾軍人數有將近十萬人,領兵的是張角的弟弟張寶,看到盧植領兵前來,張寶留下五萬人繼續圍城,自己則親自帶領剩餘的五萬人主動進攻盧植。

    黃巾軍人數雖多,但是幾乎全部都是普通農民,拿起武器也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再加上他們的武器也十分簡陋,戰鬥力可謂十分低下。此戰統領河內鄉勇的司馬氏子弟司馬朗主動請纓,帶領兩千河內鄉勇竟然就阻擋住了黃巾軍前鋒的進攻。

    這些河內的鄉勇中有大量的司馬氏子弟以及司馬氏的私兵,平時也得到了充足的訓練,所以戰鬥力比之各地的郡國兵也並不遜色多少。因此面對連烏合之眾都算不上的黃巾軍,司馬朗以兩千之眾抵擋住人數近萬的黃巾軍先鋒也並不算奇怪。

    盧植看到河內鄉勇竟然抵擋住了黃巾軍的前鋒,於是派出了一萬魏郡鄉勇從兩翼進攻黃巾軍,黃巾軍兩翼毫無防備,被魏郡鄉勇衝進中軍,黃巾軍頓時大亂。趁著這個機會,盧植親自帶領五千北軍直撲邯鄲城下的黃巾軍,圍城的黃巾軍看到主動進攻的五萬大軍竟然潰敗,也心防守,全部潰退。

    十萬黃巾軍竟然一戰而潰,這給漢軍上下帶來了巨大的信心。漢軍上下竟然都要求盧植繼續率領軍隊進行追擊。

    這一仗雖然打勝,但是盧植卻看到了勝利背後的隱憂。

    這一仗漢軍損失不到百人,就將十萬人的黃巾軍擊潰,戰果固然喜人,但是漢軍斬殺和俘虜的黃巾軍加起來也不過兩千人,也就是說十萬黃巾軍幾乎毫髮無傷的撤退了回去。根據斥候的報告,黃巾軍應該是在向邯鄲東北方向的曲梁縣撤退,而在邯鄲和曲梁之間有著一個巨大的湖泊——雞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