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卷 長風晦昆溟,潛龍動泗濱 第一二一章 涼州兵(第三更求收藏)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9-15

    樊稠是從董卓發跡之初就跟隨董卓的老臣,對董卓忠心耿耿,但是平庸的天賦使得董卓對他並不重視,不過憑借過人的資歷,他在涼州軍中還是謀得了一個都尉的職務。在牛輔、華雄不在身邊的情況下,樊稠是除了董越、董旻之外董卓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以他的能力很難應付各種突發情況,所以董卓把郭汜安排在了他的身邊,希望郭汜能夠補充樊稠的不足。

    對於郭汜,董卓一直都是充滿著期待。畢竟現在董卓麾下雖說兵力強盛,但是並沒有太多有足夠實力的將領,董越文武雙全,但是忠於大漢,董旻忠誠可靠,但是文不成、武不就,不堪大任。牛輔對然是董卓的女婿,但是發展潛力有限,而華雄雖然武功高強,但是不同兵法,只是一介武夫。數來數去,董卓麾下竟然沒有一個可以托以大任的人物,而郭汜顯然擁有這種潛力,而這次把郭汜安排在樊稠身邊也就是對郭汜的一次考驗,可惜由於時間緊急,董卓沒有來得及向樊稠認真介紹一下郭汜,沒有向樊稠表現出對郭汜的喜愛,因此樊稠對郭汜並不買賬。

    郭汜認為現在金城敵情不明,最需要做的是盡快趕到金城郡,處理有可能的出現的突發情況,並且接應其他郡縣有可能派去的援軍。

    這些話本來挺有道理,但是現在樊稠看郭汜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連原本十分中肯的建議也不肯聽,非要前鋒軍在勇士縣休整之後再出發,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現在士兵已經十分疲憊,即使匆忙的趕到金城郡也發揮不出來太大的戰鬥力,而勇士縣離金城郡已經不遠,在這裡休整之後正好可以一鼓作氣趕到金城郡,到時候即使金城出現什麼意外士兵們也有充足的體力可以應付。

    兩個人說的都十分有道理,而前鋒軍中的其他軍官和士兵們當然都是希望能夠在勇士縣休整一段時間,畢竟大家經過幾天的風餐露宿已經身心俱疲,但讓想要有個溫暖舒適的環境休息一下,另外樊稠畢竟是董卓的老部下,他們的老上司,相比之下他們肯定也是更願意遵守樊稠的命令。

    事情到了這個分上,郭汜自然是十分無奈,但是他知道繼續和樊稠爭論下去只會更加影響軍隊的士氣,於是他帶著伍習和幾十名士兵脫離了大部隊,前往金城縣,他希望自己的能夠及時的趕到,沒有意外自然是最好,有了意外自己也能想想辦法。

    樊稠對於郭汜的這個舉動自然是沒有意見。

    太平城,城主府,圓滿完成任務的賈詡回到了太平城中。

    現在賈詡和小武都在城中,積攢了很多問題的閻明終於可以向兩人好好的咨詢一下。

    首先自然是和董卓決戰的獲幾率。由於歷史上對於董卓訓練的這支涼州兵沒有詳細的描述,智腦也只能提供一些側面的材料對這支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進行評估。

    首先是董卓平定黃巾之亂的戰鬥。在黃巾之亂爆發之後,董卓被重新起復,參加了對冀州黃巾軍的戰鬥,根據智腦的分析,在這場戰鬥中董卓很可能就使用了涼州兵,因為當時大漢王朝的精銳軍隊全都部署在京城洛陽周圍,用來防守洛陽周圍的八個重要關隘。連對南陽黃巾軍的平叛都是徵調河內的軍隊完成的,而作為大漢最重要的兵源地,涼州兵自然少不了被徵調的命運。而董卓作為一手訓練出這支軍隊的人,在起復之後很可能正式的統領了這支軍隊。

    但是很顯然,董卓對黃巾軍的戰鬥結果並不理想,損兵折將之下董卓再一次被罷免。在這場戰鬥中,作為涼州軍對手的冀州黃巾軍雖然戰鬥力並不算十分強悍,雖然抵擋住了盧植的進攻,但是要說黃巾軍是天下強兵,恐怕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笑話。

    既然黃巾軍戰鬥力一般,那麼被黃巾軍擊敗的涼州兵的戰鬥力就更加值得懷疑了。

    涼州軍可能參加的第二場戰鬥就是對歷史上北宮伯玉叛軍的平定,但是起義軍的領導者已經換成了韓遂,董卓也不是這一次平叛的主帥。這一次,董卓借助突然出現的流星取得了戰鬥的勝利,但是只是把這支叛軍逐出了關中,不僅沒有消滅,甚至連傷筋動骨的程度都沒有達到。

    通過這一次的戰鬥再一次印證了涼州軍戰鬥力的虛弱。

    涼州軍接下來的表演就是董卓進京了。漢靈帝死了之後,大將軍何進為了對付十常侍控制的西園八校尉,將董卓和他的涼州兵徵召進京,歷史上很明確的記載了董卓當時實力並不強大,還要依靠一些小手段才能產生威懾敵人的效果。

    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戰鬥中,面對著所有的山東軍閥,董卓和他的涼州軍仍然能做到不落下風,後來雖然火燒洛陽撤到了長安,但是山東的軍閥也沒有能力進行追擊,在這裡究竟是山東軍閥的實力本就過於弱小還是董卓的涼州軍變得太過強悍,實在是不得而知。

    再後來董卓被殺,涼州軍分裂,互相征戰,實力大大削弱,但是到了後來,僅僅是涼州軍中一個不起眼的小勢力張繡就能兩次抵抗曹操的進攻,實力不可謂不強悍,而對於整個涼州軍的戰鬥力也必須重新進行評估。

    歷史記載中所有可能是涼州軍參加的戰鬥反映出來的涼州軍的戰鬥力十分矛盾。讓閻明、賈詡和小武三人都很難對涼州軍的真正實力做出判斷。

    最後,還是小武說出了自己的假設:「會不會是這樣,參加征討護教軍的戰鬥的時候涼州軍雖然已近成軍,但是畢竟沒有經過戰鬥的洗禮,還屬於新兵,因此輸給黃巾軍也算正常。後來面對涼州的起義軍,涼州軍通過不斷的戰鬥,經驗迅速增加,戰鬥力也在不斷的增長。所以到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才會在涼州軍面前佔不到任何便宜。」

    小武的這個假設還是十分可信的,畢竟歷史上很多這樣的情況,一隻十分普通的軍隊通過不斷的戰鬥的洗禮,最終總是能夠成長為一隻戰力強悍的軍隊。

    根據小武的判斷,現在的涼州軍戰鬥力最多只能算是一般。而根據楊騰提供的情報,除了這三萬涼州軍,董卓還利用自己的聲望,在隴西招募到了至少兩萬人的羌兵。

    對於這些羌兵的戰鬥力,由於沒有交手的經歷,因此對他們的戰鬥力也很難做出評價,不過即使他們的戰鬥力能夠強過金城郡諸羌的戰鬥力,但是強的也十分有限。

    除了這些,還有附近武威、漢陽、隴西三郡可能派來的援軍,對於這些人的戰鬥力,賈詡建議還是謹慎為上。

    初步估計,前來圍剿太平道的軍隊大概有五萬到六萬人,最多不會超過七萬人,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了。因為現在畢竟不是軍閥已經混戰幾十年的建安年間,軍隊一出動就是十幾萬幾十萬的,現在是黃巾之亂還沒正式爆發的中平年間,大漢王朝最精銳的北府軍加起來都只有不到四萬人。

    而太平道這邊,護教軍前師是一個滿編師,全師共有一萬三千人。由於擁有額外的突擊團和精銳團,這個師戰鬥力十分強悍,是目前護教軍的王牌。

    護教軍左師也是一個滿編師,並且左師還是一個純粹的騎兵師,全師共有一萬兩千五百人,戰鬥力也十分值得期待。

    護教軍右師目前只有兩個旅,但是新皈依太平道的部落已經將新的兵員送到了太平城,還有一些部落的兵員正在陸續趕到,估計最終會有超過一萬人的新兵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