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卷 長風晦昆溟,潛龍動泗濱 第一一九章 破臨羌(第一更求收藏)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9-1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對付戰壕、鐵絲網和機槍組成的防線,人們發明了一種名為彈幕徐進射擊的戰術,顧名思義,這種戰術的目的就是讓炮彈像鐵幕一樣徐徐推進,破壞對方的防禦陣型。

    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這種戰術也同樣適用。小武現在使用的,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彈幕徐進射擊。投石車、弩車、弓箭三種射程不同的遠程武器相繼射擊,每次都將落點向前推進一小段距離,這樣對手就只能不斷的向射程之外撤退。

    在這些遠程武器的掩護之下,克隆人農夫衝上了城牆,他們利用手中的武器將城牆上的缺口不斷擴大,而吳江卻只能在一邊眼睜睜的看著。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吳江默默的想著,迅速的做出了決定。

    打開城門,騎兵出擊。

    不過,打開的並不是東門,而是北門。僅剩的不到一千名的騎兵從北門疾馳而出,他們將要從側翼進攻護教軍的陣型。

    這是吳江的最後一搏。

    可是這些騎兵剛剛衝出城門,對面就衝出來了一隊騎兵。北宮烈率領著將近兩千名騎兵已經在這裡嚴陣以待。

    北宮烈押送著閻渙到達龍耆城之後,閻渙非常配合的命令西部都尉部的所有士兵自動解除了武裝,他們將手中的武器全部上繳,乖乖地呆在軍營之中。看到閻渙如此配合,北宮烈留下了八百名騎兵看管這裡,帶領著剩下的騎兵前去支援小武。

    在路上,他接到了閻明的命令,閻明的命令也正是讓他控制西部都尉部之後前去支援攻城,北宮烈自然是十分高興的執行了命令。

    先期到達小武大營的斥候給北宮烈帶來了小武的命令,暫時不要回應匯合,埋伏在北門之外,一旦發現敵軍,立即全力殲滅敵軍。

    至於小武怎麼會知道吳江會派兵從這裡偷襲?小武當然並不知道,但是他在臨羌縣的南門之外也佈置了伏兵,李文侯的一旅騎兵正在南門外等待著敵軍的出現。

    至於西門,如果小武真的派兵從西門出擊,由於有斥候的監視,小武可以同時調遣北宮烈和李文侯的騎兵同時迎敵。

    兩千對一千,有心對無心,縱使護羌校尉部的騎兵戰鬥力比護教軍的戰鬥力強悍,但是也難以彌補這些差距。

    這些騎兵很快就有些支持不住。

    城內的吳江此時也已經接到報告,北門外的騎兵被敵人伏兵攔截,情況危急。

    吳江現在手中可用的軍隊只有不到兩千人護羌校尉部的步卒,究竟把這些軍隊派到東門外掃然敵人的遠程兵種,還是派到北門外支援陷入危機的步卒,吳江必須盡快做出決定。

    在指揮士兵和民夫利用城牆內的民房建立一道新的防禦工事的同時,吳江決定親自率領剩餘的不足兩千名步卒前去支援北門外的騎兵。在臨走之前,吳江命令臨羌縣縣令楊穩立即征發城內所有還拿得動武器的男丁,給他們分發武器,準備巷戰。

    在北門內的空地上,吳江將步卒排成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方形陣,然後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出了北門之外。

    在距離敵軍還有幾十步的時候,吳江一聲令下,前排的士兵豎起了長槍,整個陣型加快了速度向北宮烈衝去。

    看到了己方的援軍,護羌校尉部的近千名騎兵也迅速的脫離了戰鬥,在步兵方陣的兩翼重新集結。

    北宮烈也沒有追擊那些騎兵,而是重整陣型,向著這個步兵方陣就衝了過來。

    兩個陣型互相碰撞的一瞬間,血肉橫飛,慘叫連連,頓時就倒下去了一大片的士兵。

    可是兩方都沒有退縮,而是更加英勇的衝了上去。對於北宮烈來說,這是洗刷自己恥辱的大好機會,父親在護教軍中已經逐漸隱退,為了北宮家在護教軍中的地位就要靠他來支撐,更何況自己的三弟北宮然都已經升到了旅長,自己再不立下戰功,地位就將被自己的弟弟超過。

    對於吳江來說,這是他扭轉戰局的最後機會,這一仗一旦失敗,他就只能困守孤城,等在這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援軍。更重要的是,已經十分低落的士氣已經經不起再一次的失敗了。

    但是人家之不如意,往往十有**。就在北宮烈和吳江各自率領軍隊陷入混戰的時候,西姆率領著一旅的騎兵趕了過來。

    西姆並沒有直接加入戰團,而是首先指揮士兵將北門團團圍住,這才派出兩個團的騎兵支援北宮烈。

    吳江一看這個情況,心中一沉,對方這是打定了主意要全殲自己。可是自己還有扭轉戰局的機會嗎?

    在西姆的兩個團加入戰局的一瞬間,由於配合上的失誤,護教軍中出現了一個極大的漏洞。吳江立即抓住了這個漏洞,帶領著僅剩的六百多名騎兵衝了出去,而剩下的步卒則很默契的纏上了打算追擊的北宮烈。

    趁著這難得的機會,北宮烈帶領騎兵衝向了東門外的護教軍大陣。

    西姆並沒有追擊的意思,看來他對這幾百名騎兵完全沒有放在眼裡。

    因為小武對本陣的保護出乎吳江的意料。吳江率領的騎兵剛剛拐過城牆,眼前竟然是一個已經準備就緒的步兵方陣。

    不是精銳團,但是對付吳江這僅僅六百對人的騎兵已經足夠了。

    看到吳江率領的騎兵之後,這個方陣逐漸轉化成了新月陣,兩邊向前突出,而中間向後縮起。

    這是一個步兵對付騎兵的經典陣型,但是勝負的關鍵在於陣型最脆弱的中部能否的當對手騎兵最強力的衝擊。

    對於裝備著和精銳團相同的巨盾的這些士兵來說,防禦顯然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在這種巨盾互相連接並且深深的扎進土裡的時候,即使是重騎兵的正面的衝鋒也很難攻破這道盾牆。

    何況護羌校尉部的這些輕甲騎兵。

    在陣型的中部將對手騎兵的衝鋒阻擋下來之後,兩側的步兵開始向中間收緊。此時的新月陣已經逐漸的向口袋陣轉變,手持長槍的士兵們正在竭力的扎上這個口袋的口子。

    這幾乎是一次完美的步兵對抗騎兵的戰鬥,在沒有弓箭手幫助的情況下,這些步兵用完美的陣型和自己的勇氣以及戰鬥的熱情包圍了吳江和他率領的六百名騎兵,並且向一台磨盤一樣不斷的將對手碾碎。

    護羌校尉部的最後的一支騎兵就此覆滅,吳江本人也成為了小武的俘虜。

    北門外,出城迎敵的近兩千名步兵也被消滅殆盡。在看到城門被封堵之後,這些深知自己已經陷入絕境的士兵反而爆發出了更強大的戰鬥力。面對著人數倍於自己的騎兵,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和對手殺的難解難分。

    但是人數的差距畢竟很難彌補,在護羌校尉部的這些步兵體力開始下降了之後,北宮烈抓住機會通過兩次突擊徹底擊潰了對手。

    剩下的就是簡單的清理戰場了。

    坐鎮大營的小武同時收到了這兩個好消息,而這兩支軍隊的覆滅也代表著護羌校尉部最後的正規軍已經全軍覆沒,護羌校尉部這個稱呼也許將永遠的消失在歷史中。

    在此之後,小武下令停止了所有的進攻,開始派人勸降臨羌縣縣長楊穩。在向他們保證將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並且並不追究興兵抵抗的責任之後,在城中豪族的逼迫之下,楊穩終於代表臨羌縣出城投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