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卷 長風晦昆溟,潛龍動泗濱 第一一二章 發先鋒(第二更求收藏)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9-13

    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點擊!

    黃巾之亂就快爆發了,本書新的**也快到來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另外,之前有介紹過的克隆歷史名臣名將的功能也快出現了,希望大家能給鯉魚一些人物推薦,我會在書評區裡發帖,大家如果有推薦請在後面回復,謝謝!

    「仲穎啊,你能這麼說我很欣慰,雖然還沒有朝廷的旨意,但是這次叛亂發生在涼州境內,我作為涼州刺史就有義務組織平叛,剛好涼州州兵編練到現在還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考驗,正好借這次機會鍛煉一下。另外,仲穎這次外出向各大家族求援效果怎麼樣?」左昌對於董卓的態度一直都是十分滿意的,董卓親自領兵他自然是十分放心的,只是現在隴縣城內糧草並不充足,所以他才急切的問董卓求援的情況。

    「情況還算不錯,漢陽的胡家和徐家都答應了盡力支援。另外剛才我已經勸下了李傕,他答應在軍中做一名幕僚,我已經將李傕的事情寫信告知了李家,並且說明了涼州軍現在遇到的困難。李家深明大義,應該會同意李傕留在軍中的,而且應該也會支援一些糧草。除此之外,在下打算在行軍的路上向沿途各城徵募,畢竟這場叛亂一旦蔓延起來對他們的利益也是很大的損害,他們也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董卓向左昌解釋道,事實上,他絕不僅僅是希望沿途的城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而是打算藉著這個機會狠狠的搜刮一番。

    「如此甚好!糧草輜重我已經命令董越進行準備了,現在應該已經大致準備完成了,不知道仲穎還有別的什麼要求沒有?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出發?」左昌問道。自從泠征送來求援信已經過去了數天,他自然是希望董卓快點出發。

    「在下立即回應派出信使去往沿途各縣,讓各縣做好迎接大軍的準備。明天一早,在下將派出前鋒首先離營,後天一早,剩餘的軍隊將同時出發!」董卓略一思索,向左昌答道。

    「那麼老夫就祝仲穎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董卓剛剛在別人面前自稱過老夫,現在又被人在自己面前自稱老夫。不過在董卓面前,左昌還真是名副其實的老夫。

    董卓回到軍營之後,立即在帥帳中召集了涼州州兵中的所有親信。董越、董旻、郭汜和樊稠。牛輔和華雄此時正在胡、楊兩家整訓族兵,數日後將帶領兩族族兵及兩族支援的糧草輜重前往漢陽郡的郡治冀縣等待董卓親自率領的大軍。漢陽太守接到泠征和陳懿的求援信之後已經準備好了五千人的援軍和一批糧草輜重,將在冀縣等待和董卓匯合之後前往金城。

    在向諸人介紹了自己所得知的關於金城郡羌人叛亂的全部消息之後,董卓向諸人述說了自己的想法:

    「據我分析,這次羌人起兵肯定在背後蓄謀已久,而且肯定有漢人勢力在背後幫助,不然僅憑金城一郡的羌人,而且還是在燒當羌和鍾羌都沒有參戰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對護羌校尉取得如此的戰果的。但是現在,護羌校尉部已經很明顯不可能獨自平定這場叛亂了,即使加上金城郡境內的兩支郡兵——西部都尉部和南部都尉部也沒有可能。

    護羌校尉部如果撤出金城郡的話還有可能保存一部分實力,為日後東山再起奠定基礎,不過以泠征的脾氣,他應該是不會那樣做的。那麼護羌校尉部將注定全軍覆沒,金城郡西部的三縣,臨羌縣、安夷縣和破羌縣是肯定保不住了。

    現在不能確定的是,羌人叛軍在佔領上述地區之後是會繼續向東進攻金城郡其餘的縣城還是會南希進入隴西郡和隴西的羌人合流。不過根據以往羌人起兵的慣例來看,他們繼續向東進攻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我已經向隴西的羌人部落頭人都下達了命令,只要他們還沒有捲入金城郡的叛亂之中,應該會遵守我的命令在金城和隴西交接的那一帶集合,那樣的話即使金城郡的羌人叛軍南下進攻隴西也不足為慮。

    我們行軍的目標是金城縣,金城郡的叛軍即使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咋這麼短的時間內進攻到金城縣,尤其是允吾縣作為金城郡的郡治所在,太守陳懿一定會拚死防守的,叛軍在這裡會被拖很長時間。在到達金城縣之後,我們再根據到時候具體的形式制定相應的作戰計劃。各位都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

    「樊稠!郭汜!」

    「末將在!」

    「你二人帶領五千騎兵作為先鋒,明天一早出發,遇山開路,遇水架橋,千萬不能耽擱大軍的行動,你二人可明白?」

    「末將領命!」樊稠和郭汜領命退下。

    事實上,董卓任命樊稠和郭汜二人統領前鋒也是無奈之舉。現在敵情不明,前鋒的重要性愈發突出,萬一遭遇敵軍,前鋒至少要保證不能一擊而潰,而是要整頓軍陣,等待援軍。而在以往,這個前鋒的任務一般都是牛符和他的狂牛軍擔任的。

    董卓麾下的兩支精兵,一支是牛輔的族人編練而成的狂牛軍,雖然作為西豲人後裔的牛氏族人在生活中已經不再把牛當做圖騰崇拜,而且也不再騎牛作戰,但是他們對牛的喜愛卻是一點也沒變,因此這支全部由西豲人組成的軍隊便被稱為狂牛軍。這支狂牛軍便是一支輕騎兵部隊,由於西豲人騎術精湛,這支軍隊便喜歡一擁而上和敵人進行纏鬥,在面對實力較弱的對手時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效果。而且他們騎術精湛,一旦奔跑起來將很難被追上。

    另外一支是華雄統領的重甲騎兵飛熊軍。

    飛熊軍騎兵身穿厚重的鑌鐵鎧甲,將全身都進行了防護,在五十步的距離內還能有效的抵禦弓箭的射擊,而且在近身的戰鬥中,一般的刀槍劍戟也根本無法刺穿厚重的鎧甲。而且飛熊軍連馬身上都覆蓋有鑌鐵的鎧甲,雖然提高了整體的防護能力,但是也增加了馬匹的負擔,降低了行動的敏捷性。

    這樣一套全身鎧甲加上馬甲需要耗費數百萬錢,因此董卓征戰數十年,四處搜刮,也只攢下了一千多套這樣的鎧甲。但是重甲騎兵在這個時代幾乎是無解的存在,這一千多套鎧甲武裝起來的一千多名飛熊軍就是董卓手中最大的王牌。

    飛熊軍行動不便的特點自然使得它不可能擔任先鋒的角色,因此前鋒這重要的任務只能由狂牛軍擔任了。可是現在牛輔和華雄都不在軍中,狂牛軍和飛熊軍除了這兩人之外根本沒有別的人可以統領,所以董卓思來想去,便只能同時派出樊稠和郭汜二人共同率領先鋒軍。

    董卓編練的三萬州兵中,有一半都是騎兵,除了樊稠和郭汜帶走的五千先鋒之外,還有一萬人將作為兩翼,在匯合了牛輔和華雄之後將由兩人分別統領。剩下的一萬五千步兵中一萬人作為中軍保護董卓,剩下的五千人保護糧草輜重走在最後。

    對於這次平叛,董卓信心十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