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卷 長風晦昆溟,潛龍動泗濱 第一一零章 月氏胡(第四更求收藏)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9-12

    第四更送到,求收藏,求紅票!

    在俘虜了泠征之後,太平道和護羌校尉部的戰爭形勢已經很明顯了,雖然還有數量不少的軍隊龜縮在臨羌縣內,但是在大多數人看來,臨羌縣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因此金城郡西部這廣大地區內以及附近的羌氐各部對太平道就到了一個必須表明態度的境地。

    這個任務自然需要北宮伯玉去完成,閻明給他的指令是一萬人以上的部落親自去談,一萬人以下的部落派遣信使去就可以了。如果他們答應皈依太平道,未來耕地可以給,但是比之前皈依太平道的那些部落要少上一半,如果進行耕種的話,僅僅能夠維持最基本溫飽。各種賞賜除了糧食外其餘一概沒有,並且必須承擔為護教軍提供士兵的義務,加入護教軍的士兵待遇和其他的護教軍相同,但是每個部落都將設有嚴格的人數上限。此外,所有的奴隸必須釋放。

    有了這樣的條件,北宮伯玉還是有信心勸說大多數的羌氐部落都皈依太平道,至於剩下的那個別的不長眼睛的,閻明也不介意對他們使用武力。

    最後,還有一個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湟中月氏胡部。

    在北宮伯玉當初為了商議是否起兵反抗大漢王朝而邀請的部族中,就有這個湟中月氏胡,而當時參加會議的十幾個部落中只有湟中月氏胡和罕姐羌沒有答應皈依太平道,而罕姐羌在頭人被閻明派出的斥候刺殺後,部落長老在北宮伯玉的勸說之下也答應了皈依太平道,其中勢力最大的長老西良還做了歸義城的城主,而罕姐羌的另一位長老西丘則做了護教軍右師兩個旅中一個旅的旅長。

    而湟中月氏胡由於牽扯到西域西南方的大月氏國,所以閻明一直沒有處理。

    現在,北宮伯玉再一次提出這個問題,閻明才想起來這個神奇的部落。

    事實上,湟中月氏胡的頭人曾經派遣使者通知過吳江說太平道要在金城起事,只是吳江沒有當做一回事,不過也賞賜了湟中月氏胡一些糧食。靠著這些糧食又艱難的支撐了一段時間之後,湟中月氏胡終於支撐不住了。

    只是他們的頭人絕對沒有想到太平道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護羌校尉部主力被擊敗,龜縮在臨羌城中。部落中的長老為了部落的生存,殺死了反對和太平道接觸的頭人,派出了信使聯繫到了北宮伯玉。

    事實上信使已經到湟中城幾天了,之前北宮伯玉領兵在外不在城中,信使便只能等著,後來北宮伯玉從前線撤退回來路過湟中城,這名信使才見到北宮伯玉,聽到信使的來意之後,北宮伯玉不敢擅自作出決定,打算報告給閻明。可是這幾日一直十分繁忙,沒有機會,今天北宮伯玉終於找到機會將這件事告訴了閻明。

    對於湟中月氏胡,閻明事實上並沒有太多的惱怒和憤恨,當時沒有立即作出決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日後利用這個部落和千里之外的大月氏國建立關係,現在既然對方主動要求皈依,那麼自然是最好的結果。只是對於這個部落的處置上,由於他們的膚色相貌和羌人明顯的不同,閻明打算給他們單獨設立一城,同時讓他們聯繫生活在祁連山北麓的一些月氏遺族。盡量讓他們能夠遷移到太平道的治下。

    閻明將自己的想法向北宮伯玉做了詳細的交代,北宮伯玉領命退下。

    北宮伯玉剛走,小文又為在破羌縣以西的峽谷建設防禦體系的事情找到了閻明。

    金城郡境內群山密佈,山勢險峻,難以行走,所以一道道的河谷就成了通行的最便捷的道路。而湟水河谷就是從東部進入金城西部三縣最快捷方便的道路。

    在破羌縣以東二十公里的地方,大通河和湟水交匯,在兩河交匯的大方就是一個十分險峻的山谷,兩側懸崖陡峭,只有這狹窄的谷地能夠行走。

    小文就建議在這裡修建一座橫跨湟水的軍堡,並且在峽谷南北兩側的山頂上再各修建一座軍堡,北面的軍堡可以防止敵人通過浩亹縣讀過大通河,南邊的軍堡和自省城一起可以防備從隴西郡河關縣一帶進入基地控制範圍內的敵軍。有了這些防禦設施加上這裡成為基地的偵查/控制範圍後智腦的監控,防禦敵軍的襲擊應該不成問題。

    另外安夷縣和破羌縣中駐紮的維持治安的護教軍不能一直駐紮在城中,小文建議在兩城城外緊貼城牆各建設一座軍堡。六級的軍堡已經能夠容納三百多人的駐紮,對於維護這兩個不足萬人的縣城的治安來說已經足夠了。

    小文的建議閻明自然全部同意,而最讓他頭痛的拜訪閻忠的人選還是沒有解決,不過這件事並不急切,閻明也就先放下了。

    涼州,漢陽郡,隴縣,涼州的州治所在地。

    董卓經過幾天的趕路,也終於在這一天回到了隴縣了涼州刺史府中。

    左昌對於董卓可以說是日思夜想,現在終於把董卓給盼了回來,不過在談論出兵的具體事情之前,董卓還有一個大麻煩要先解決,那就是李傕。

    李傕這幾天一直呆在刺史府中,每天只是習武、吃飯和睡覺,並沒有給左昌帶來什麼麻煩。可是在左昌看來,李傕這個人本身就是個大麻煩。

    在聽左昌介紹完李傕的情況,董卓已經有了大致的想法。

    憑李家的勢力和在大漢軍政兩屆的地位,一直都是董卓十分想要拉攏的對象,只是董卓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如今有了這麼好的機會,董卓怎麼會不好好利用呢?

    在刺史府的後院中,董卓見到了正在練武的李傕,雖然李傕在看到董卓之後立即停下了手中的槍法,不過僅憑剛剛看到了寥寥數招,董卓已經可以斷定李傕在槍法上的造詣遠超自己麾下的任何一個人。在董卓接觸過的人中,也許只有呂布才是李傕的對手。

    「賢侄好槍法!」董卓忍不住讚歎道。

    「閣下是?」李傕雖然仰慕董卓已久,但是之前並沒有見過董卓,因此問道。

    「老夫隴西董卓,賢侄可知道老夫否?」在李傕面前,董卓也有資格自稱老夫了。

    「原來是董使君,請恕小侄有眼無珠,多有怠慢!」李傕連忙行禮,嘴上也是連連道歉。

    「不知者不為過。賢侄難道不請老夫進屋中一敘嗎?」董卓調笑道。

    「董使君快快請進!」李傕說著,連忙把董卓引進了屋中。

    兩人相對坐定之後,李傕首先問道:「聽說董使君有要事在外奔波,小侄便一直在這裡等候董使君,不知董使君是何時回到的隴縣的啊?」

    「剛剛回來,剛進隴縣縣城就聽說刺史府中住進了一條大蟲,惹也惹不起,打又打不過,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呢!這不老夫就急忙趕過來了。」董卓故做嚴肅的說道,認真的看著李傕。

    「啊!城中百姓竟然是這麼看我的嗎?」李傕被董卓這一番話說的也不禁有些臉紅了。

    「哈哈~~~!大蟲有什麼?戰場上就是需要這樣的人!難道讓一群像綿羊一樣的人上戰場打仗嗎?賢侄莫要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我就喜歡你這樣的人!」董卓哈哈一笑,爽朗的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