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卷 長風晦昆溟,潛龍動泗濱 第六十七章 野望(第一更求收藏)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9-02

    今天四更,兩章保底,一章昨天欠的加更,一章點擊過一萬五的加更。

    收藏馬上就要到100了,收藏過100有加更,還沒收藏本書的朋友趕緊收藏啊!

    另外求紅票,求點擊,本書和歷史新書第三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大家幫忙追到第三啊!

    此時在隴縣統領涼州新軍的是董卓的族弟董越,此時擔任涼州軍校尉,此人熟讀兵法,通曉軍事,排兵佈陣無一不精,唯一缺點就是性子太過執拗,對這支軍隊名義上的主人涼州刺史左昌言聽計從。而董卓的弟弟董旻雖然不通軍事,但是對董卓十分佩服,所以董卓安排他擔任了涼州軍司馬,主要就是為了監視董越,只是這一次不知道如果左昌對董越下達出兵的命令的話,董旻能不能攔得住。

    對於閻渙和董卓二人來說,盡快返回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宋建也看出了二人的歸心似箭,沒有多做挽留。

    離開了宋建府中之後,閻渙帶著家僕急忙趕往南部都尉部,南部都尉部離河關縣不遠,閻渙希望在南部都尉王國率兵離開駐地之前趕到南部都尉部,借用王國的鷹向西部都尉部下達一個原地駐守的命令。

    董卓在離開宋府之後首先派了一名信使帶著自己的親筆信快馬加鞭趕回隴縣新軍大營,信中勸說刺史左昌無論如何在自己返回隴縣之前不要將新軍派出。隨後,他又吩咐楊定、胡軫二人回家收攏私兵,招募鄉勇,盡快帶到隴縣新軍大營,並且讓牛輔、華雄分別跟隨二人整頓兵馬。董卓自己則帶著郭汜、伍習日夜兼程趕回隴縣。

    董卓和閻渙走後,宋建來到後廳,叫來了自己的管家宋福。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恩?太平道在涼州起事我們為什麼沒有提前得到消息?張角不是說下半年才會起事嗎?現在才幾月?還有,涼州不是說好了使我們的地盤嗎?怎麼回事?怎麼回事?究竟怎麼回事?!!!!」宋建說著說著,憤怒的咆哮了起來。宋家的商業網絡遍佈整個大漢王朝,宋建也借助這個商業網絡建立起了完善的情報網絡,在張角剛剛開始傳播太平道的時候宋建就和張角建立了親密的關係,通過自己的商業網絡為張角提供了不少的援助,宋建也是張角能夠迅速崛起背後的最大助力。

    在張角決定起兵之後,宋建迅速的和張角達成了協議,宋建將在物資上給予張角最大的支持,但是太平道的起事範圍將不包括涼州,宋建將在太平道在中原起事時在涼州同時起事,爭取控制涼州。雙方見在信息、情報、軍事訓練等各方面保持合作。宋建最終的野心是通過控制涼州最終控制西域,獨霸整個絲綢之路,那樣的話無論是誰佔領中原,都不得不和他合作,他將獨享最大的利潤。

    「主公,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失誤,我一定會盡快給您一個解釋的。」宋福低著頭,恭敬的說道。

    「解釋?解釋!我要解釋有什麼用?現在太平道已經起事了,我們怎麼辦?怎麼辦!是直接跟著起事?還是等你把事情都查清楚了?到時候太平道佔了涼州不給我們怎麼辦?恩?你說?怎麼辦?怎麼辦!你們這群飯桶!我辛辛苦苦幾十年的準備,就被你們這群飯桶給毀了!「宋建情緒越來越激動,抓起桌子上的一個銅尊就向宋福扔了過去。

    宋福仍然低著頭,眼睛看著地面,但是在銅尊飛過來的一瞬間,將頭一閃,躲過了飛來的銅尊。

    看到宋福躲開了自己扔出的銅尊,宋建更加憤怒了:「你還敢躲?你武功厲害是吧?當初你被人追殺就剩半口氣的時候是誰救的你?現在好了是吧?又會躲了是吧?你躲?我讓你躲!」宋建說著,有扔出了一個青銅酒壺。

    這次宋福不敢躲了,任憑酒壺砸在自己的頭上,發出一聲脆響。

    看到酒壺砸住了宋福,宋建心中的氣也消了一大半。坐在席上想喝口酒,卻發現酒壺酒樽都被自己扔了,又深呼吸了幾下徹底平復了心情,宋建問道:「說吧,眼下的局面我們怎麼辦?」

    「主公,眼下局勢未明,我們還是先等等中原的消息。中原不亂,涼州就算亂也亂不長。而且,根據我們的消息,張角絕對沒向涼州派遣過人來傳教,這次起事要麼是太平道內的有些人瞞著張角私自起事,要麼是有人假借太平道之名起事。」宋福說話十分緩慢,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已經將事情分析的十分透徹,接進真像。

    「那麼你覺得,他們起事能成嗎?」宋建問道。

    「不管是太平道內部的人私自起事,還是有人假借太平道之名起事,除非太平道在中原立即起事,不然金城叛亂必定失敗。而張角此事準備還不充分,絕對不會再短期內起事。主公請穩坐釣魚台,靜待時機到來。」宋福一字一句說著,每說完一句,宋建臉上的表情就變好了一點,等到宋福說完,宋建臉上已經堆滿了笑容。

    「好,我就知道你一定有辦法。不過我看董卓、閻渙他們都那麼緊張,連泠征都到處求援了,金城那邊的動靜好像不小。」宋建忽然又變得有些擔心。

    「主公,泠征和董卓比,您覺得誰更強?」宋福突然問了一個好像並不想幹的問題。

    「自然是董卓強。」宋建毫不猶豫的回答。

    「泠征,良將耳,董卓,梟雄也。況且,護羌校尉部只有區區五千人,泠征自然緊張。可是主公,董卓手裡可是有三萬新軍,另外以他在羌人中的威望,隨時徵募三五萬人都不在話下,在涼州,沒有人是董卓的對手!所以金城的起事必然失敗!」宋福依舊是一副恭敬的模樣,可是評論起各路英雄來卻是十分隨意。

    「在涼州每人是董卓對手?你好像忘了自己吧?哈哈哈哈哈……」宋建指著宋福笑道。

    「小人在十年前就已經是一個死人了,對於一個私人來說,任何人都不是對手。主公,給泠征的回信怎麼寫?」宋福問道。

    「就說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太平道是從哪冒出來的。另外,盡快查出來在金城起事的到底是誰?差點壞了我的好事,一定不能讓他好過!」

    「喏!」

    而此時的南部都尉部大營,南部都尉王國已經開始整頓兵馬準備出發了。

    南部都尉部和西部都尉部的情況相差很大。南部都尉王國所率領的部眾原本是西域異族,一路輾轉來到此地,被張奐招降從而駐守在金城郡最南端,監視大河對岸的羌人。而且王國此人當年帶領部眾加入漢軍一方鎮壓西羌叛亂,與羌人結下了仇怨,想要在此地生活下去也不得不依靠朝廷的支持,因此對於漢朝政府的命令他一直十分積極。而且他也一直把攻打羌氐部落當做是發財致富的好辦法。王國治下全族共有一萬多人,擁有騎兵兩千多人,另外還有奴隸兵兩千多人,此次王國只留了五百騎兵留下看家,帶領則一千七百多名騎兵和兩千多名奴隸兵共計四千人直撲湟中羌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