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卷 長風晦昆溟,潛龍動泗濱 第六十章 臨羌(第四更,加更求收藏)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8-30

    說好的四更全部送上,本人決不食言,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本書在新書榜歷史分類的名次還會前進,還會有加更哦!

    今天一萬字,各位大大們,就不來點收藏、推薦什麼的打賞下嗎?

    金城郡,允吾縣,太守府。

    泠征和陳懿在允吾縣周圍拜訪了一天,收穫卻並不如意。雖然泠征是帶著兩百名郡兵上門要糧的,但是各座塢堡的主人和豪族的族長們依然不買他和陳懿的帳。在他們看來,羌人即使打到這裡也攻不破他們的塢堡,他們根本沒有必要額外的付出糧草和私兵。一天下來,只討來了少得可憐的糧草和兩三百名私兵,泠征氣憤之餘卻是毫無辦法。

    兩人經過商議,決定由陳懿坐鎮允吾,同時向金城郡下轄的其他各縣發佈征發糧食、民夫的命令及加強防禦的命令。而泠征則前往金城縣求援。

    金城郡的郡治雖然在允吾縣,但是金城郡最大最富庶的卻是金城縣,當年金城郡郡治從金城縣遷往允吾縣只是為了更方便的控制金城郡西部的廣大區域。

    河湟二水在金城縣交匯,沖刷出一片大大的平原,使得這裡成為金城郡最肥沃的一片土地。當然,這裡也是金城郡豪門大族聚集的地方,泠征打算在這裡拜訪各個大族,一方面希望得到他們糧草的支援,另一方面則希望得到他們支援一部分私兵,從而能有足夠的士兵保護物資送往護羌校尉部並且支援那裡的戰鬥。不過對於這次能有多大的成果,泠征心中也是完全沒有底氣。

    這一天,吳江也過的很不如意。先是許多塢堡的主人不願意攜帶物資和人口遷往臨羌縣,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塢堡足夠堅固,另一方面則是害怕朝廷是借此機會清點人口,這樣以後就沒有瞞報人口減免稅收的優待了。吳江無奈之下只能派出軍隊強制遷移這些塢堡,可是幾十隊士兵剛剛派出去,城內又發生了意外,臨羌縣的官倉竟然著火了。

    臨羌縣的官倉是按照大漢統一的規格修建的,足足可以容納十萬石糧食,當然,自從這座官倉建成之後,那是一年也沒有裝滿過。去年更是由於秋汛,為了賑濟災民,官倉已經基本見底了,留下的一些也是為了開春播種留的種子。吳江將護羌校尉部儲存的糧食物資搬運到臨羌縣城之後,絕大部分的糧食都儲存在了這座儲存條件十分優秀的官倉中。可是自從吳江率軍進入臨羌縣城之後,雖然盡量維持軍紀,並沒有對城內百姓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可是城內還是無緣無故出現了很多流言。

    有些傳言說護羌校尉部入城攜帶了大量糧食,這些糧食都是搜刮臨羌縣百姓的,現在老百姓吃不飽飯,應該讓護羌校尉部把糧食全部分給城裡的百姓。

    有些傳言說護羌校尉部想禍水東引,把叛亂的羌人印到臨羌縣城,他們好趁機逃脫,要求護羌校尉部立即離開臨羌縣城。

    還有的傳言說此次羌人起兵是護羌校尉部欺負羌人時間太長,老天都看不過去了,因此幫助羌人找護羌校尉部復仇,但是護羌校尉部害怕了,所以躲在臨羌縣城不敢出城,因此要求吳江立即帶兵出城,不要連累了城內的百姓。

    這些傳言很快就在臨羌縣城內流傳開來,城內百姓群情激憤,在縣衙和護羌校尉部駐地之外不停的抗議,不過總歸是忌憚士兵手中武器,沒有什麼過激行為。吳江對這些人沒空搭理,因此一直是臨羌縣長在百姓中不停的進行安撫。

    之前護羌校尉部和臨羌縣之間並沒有什麼往來,臨羌縣的百姓對護羌校尉部也沒有什麼瞭解,因此當出現這些流言的時候吳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異常,可是現在出現了官倉著火的情況,吳江忽然感覺事情肯定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首先,城內的百姓肯定沒有這個膽量敢於在官倉內放火,而且官倉的守備森嚴,一般人也不可能潛入其中放火,那麼這次在官倉放火的肯定不是臨羌縣原有的居民,再聯想到之前突然出現的流言,吳江腦海中忽然想到了之前魏蒙提到的太平道,難道是他們滲透進城中了?

    可是還沒等吳江想明白這個問題,他就遇到了更嚴重的問題,許多正在向臨羌縣城搬遷的豪族遭到不明敵人的襲擊,糧食等物資被劫,尤其是發生在臨羌縣城東門外的那一切,還在冒著煙的糧食簡直就是在打吳江的臉。

    面對著這樣的情況,吳江連夜將護羌校尉部所有的騎兵都派了出去,前往每一座還未進行搬遷的塢堡,對他們的搬遷隊伍進行保護。

    李尋是護羌校尉部的一名小小的屯長,他奉命帶領一百騎兵前往本地豪強鞠勝的塢堡,保護鞠勝舉族平安搬遷到臨羌縣城。鞠氏是臨羌縣轄境中實力最強大的家族,其先祖是漢哀帝時的尚書令鞠譚,因為牽涉到東平王謀反之事而被舉族發配到西海郡,從此世居臨羌縣,後來西海郡被撤,鞠氏居住地方就歸屬了金城郡。

    鞠氏以耕讀傳家,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恢復了元氣,成為金城郡內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鞠氏的搬遷也是臨羌縣長最為關心之事。

    離著鞠勝的塢堡還有不短的距離,李尋就看到遠處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李尋大驚失色。就在此時,路邊閃出一名壯漢,手持長槍,問道:「你是何人?」

    李尋見他一身漢人裝扮,便答道:「在下護羌校尉部屯長李尋,奉命前往前鞠勝大人的塢堡保護鞠勝大人搬遷。」

    「那您就先不用過去了,我家塢堡被賊人放火燒燬,我家少爺正在帶兵和賊人對峙,害怕有人衝過去驚擾了那伙賊人,所以在各個路口都派人守著。我這就請我家少爺過來,詳細情況讓他跟您說。」這名壯漢十分認真的解釋著。

    「不用了,我讓兄弟們在這等著,我和你一起去見你家少爺!」賊人放火燒了塢堡?這事本來就夠奇怪的了,這家的少爺還能帶兵和賊人對峙,這事就更不簡單了。

    「那好吧,您跟我來!」

    李尋跟著這名壯漢來到了一處避風的山谷,山谷裡馬車首尾相連組成了一座小小的堡壘,裡面搭起了幾座帳篷,不過並沒有生火,一名清秀的少年正站在谷口旁的山坡頂上來回張望。

    壯漢向這名少年報告了李尋的來歷之後很自覺的又回到了自己的哨位上,這名少年飛奔跑到李尋面前:「在下金城鞠義,李屯長帶兵前來支援,在下感激不盡啊!」這名少年,就是歷史上在界橋大戰中大破公孫攢所率領的白馬義從的袁紹手下大將鞠義。

    李尋沒有客套,直接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