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卷 長風晦昆溟,潛龍動泗濱 第五十六章 社保(第三更,加更求收藏)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8-29

    本章是歷史分類新書榜上升一位的加更,新書總榜本書升到前五十位,明天晚上還能保持的話會有加更,今天由於女友生病陪了一晚上就不能加更了,請大家見諒。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鯉魚,只要鯉魚的成績有進步,有了寫作的動力,各種加更是不會少的。

    收藏滿百,紅票滿百的加更在等著大家,你們還在等什麼,推薦和收藏快扔過來吧!

    城內,是一座座整齊劃一的民居,這是在湟中城居民和克隆人農夫共同的努力下建設起來的。城內共分九坊,每坊之間都有一條寬闊大路,每坊周圍也都有簡易的圍牆。坊內建有小型的市易所用於出售一些常用的物品,每城還有兩座大型市易所進行物資的收購和服裝、武器、農具、首飾、藥材等非常用物資的交易。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感覺城市中好像卻少了點什麼,對了,城市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早在宋朝,政府救災各個大型城市設立了專門設立了救助孤寡鰥居的「居養院」,免費治病的「安濟坊」,安葬客死他鄉和貧無以葬者的公共墓地「漏澤園」以及為這些社保機構提供資金的「福田園」。等到這一仗打完,這些社會保障機構必須盡快完善起來。

    除了社會保障外,政府的另一個義務就是提供公共服務,在古代,政府最主要的公共服務就是抵抗外敵侵略和修建農田水利設施,目前,最緊迫的還有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畢竟自己還要在這裡呆六十年,日後的人才還是需要自己的培養。當然,這些都是日後的事。

    城市正中是官署區,在克隆人農夫的幫助下,各種不同功能的官署都已經建立了起來。和中國傳統的縣令、縣丞、縣尉同署辦公的習慣不同,城主府外還建有專門的城丞府和城尉府。除了這些建築之外,旁邊還有一大塊空地,這是閻明專門吩咐預留下來的。等到日後基地的控制範圍增大,行政體系也將逐漸完善,城將該縣,縣上將設郡,而湟中城就是閻明計劃中未來這一代所設郡的郡治所在。

    北宮伯玉在城主府內接待了閻明,而左師下轄的四個旅中,除了前旅旅長李文侯之外,左旅旅長滇吾、右旅旅長虔贏和後旅旅長西夜流也全部都在這裡。他們所轄的軍隊此時全部駐紮在湟中城內,等待下一步的作戰命令。

    對於小武的這份作戰計劃,北宮伯玉和其他三位旅長都表示十分滿意,在得知整份計劃的核心部分是由一名曾經的奴隸西姆制定出來的時候,眾人都沉吟了良久,對護教軍右師的態度也在逐漸改變。

    當然,西姆提出的關於決戰的計劃只是整份作戰計劃的一部分,小武對決戰之前的數次襲擾、伏擊等作戰也列出了相應的計劃,只是這些計劃並沒有詳細的作戰地點等內容,主要依靠小武根據具體的戰場態勢做出自己的判斷。當然,整份計劃還包含有備用計劃,比如護羌校尉部的主力並未按照這份計劃分析的線路行軍,而且經過多次引誘也沒能引到這個方向,那麼決戰地點將在幾個備選地點中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對於決戰的具體兵力部署,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左師的全部六千騎兵,包括李文侯已經帶走的三千和現在仍然留在湟中城內的三千,右師的四千五百騎兵,包括西姆所率領的左旅兩千五百騎兵和西姆通過小武提供的兩千匹戰馬在右師其他旅中挑選的騎術精湛的兩千人重新編練的兩千騎兵,以及突擊營和全部由克隆人士兵組成的精銳營,共一萬一千五百人,負責前期的襲擊、伏擊和最終決戰的內線作戰,由小武任總指揮,李文侯、扎木、西姆及北宮烈為副總指揮。左師剩餘的四千步兵、右師剩餘的三千步兵、後師的五千人共一萬兩千人,為最後決戰的外線作戰,在決戰開始之前負責包括太平城在內的九座城池的防守,由北宮伯玉任總指揮,滇吾、虔贏、西夜流、西良、可蘭合為副總指揮。

    在最終決戰中,內線軍隊需要首先趕到戰場,糾纏住護羌校尉部主力,等待外線軍隊的支援。外線軍隊除了需要和內線軍隊合力消滅已經陷入包圍的護羌校尉部主力外,還需要防止護羌校尉部主力在處於劣勢情況下的突圍以及在本方軍隊處於劣勢情況下的對追擊的護羌校尉部士兵的阻擊。太平軍後師是由歸義城、建威城兩城內遴選出的護教軍士兵組建而成。歸義城內遴選出的護教軍兩千五百人編為後師前旅,歸義城城主西良擔任後師代師長兼前旅了旅長,建威城內遴選出的護教軍兩千五百人編為後師左旅,建威城城主可蘭合擔任左旅旅長。

    除此之外,閻明在和北宮伯玉商議之後,增加了新的附加計劃,既作戰效果沒有達到預定計劃時的應對計劃。

    根據這份計劃,最好的結果自然是經過決戰之前不斷的襲擊和伏擊,不僅大大削弱了護羌校尉部主力的實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對方的士氣,因此最終決戰進行的非常順利,將護羌校尉部主力基本消滅,而且本方並沒有遭受根本性損失。而這份計劃的首要前提就是護羌校尉部並沒有援軍,附加計劃的核心內容就是如果出現援軍、進攻護羌校尉部的部隊出現重大損失反而被對方圍攻等情況下的防禦計劃。

    在將整份計劃完善之後,經過和北宮伯玉和三位旅長的商議,這份計劃被命名為「護羌」,一方面說明了整份作戰計劃的作戰目標是護羌校尉部,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此次戰鬥的目的是保護這些羌人不再受大漢朝廷的欺壓。

    計劃制定完成之後,北宮明珠提出了她的疑問:「按照計劃,我們在最後的決戰時幾乎將我們所控制的全部軍隊都派了出去,萬一這個時候對方的援軍趕到怎麼辦?」

    「根據我們的推算,最後的決戰不論勝負都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而我們向外派出的斥候能夠保證我們有充足的準備時間。等到戰局明朗之後,如果我們取得大勝,將主力調回各城,時間上完全來得及,如果我們慘勝,剩餘的士兵撤回城內也足以抵擋十萬人的進攻,即使我們慘敗,根據智腦的推算,我們至少可以撤回三分之一的士兵,加上到時的緊急動員,我們也能應付對方的兩面夾擊,然後等待基地的發展,最終肯定能夠發動反攻。」這些情況閻明顯然都已經考慮過,因此條理十分清楚的對北宮明珠解釋道。

    「可是如果我方慘敗而且幾乎全軍覆沒的時候護羌校尉部有大批援軍前來支援怎麼辦?如果我們的斥候沒有發現對方的援軍怎麼辦?而且我們等到對方攻到城下再動員真的沒有問題嗎?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是不是現在就再徵募些士兵以防萬一。」也許是女人的天性,也許是在認真讀了《止戈經》之後產生的一些心得,也許是對自己同胞的命運的擔心,北宮明珠對這些事顯得十分慎重。

    閻明自然無法向北宮明珠詳細說明基地的探測功能和克隆人斥候的強大能力以此來證明北宮明珠的很多擔心是沒必要的,但是自從上次被北宮明珠教育之後,閻明認真閱讀了《止戈經》,對於全書無處不在的謹慎思想也深有體會,可是想要再次徵兵,閻明心中卻是頗有顧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