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來到了6月中旬,此時正是小公鹿頭年取茸的時候。而2年以上的鹿,則要茸長成二槓、頂端呈凹形而第三個分杈還未長出時割取。此時的鹿茸質量好,價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頭茬,8月下旬取二茬。
取茸、加工鹿茸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沒有較長時間的培訓和實習,很難掌握。草原市牧業高等專科學校雖然很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因為經費緊張,他們的校辦農場沒有養殖馬鹿或梅花鹿。為了培養員工的割鹿茸經驗,李大山從其他養殖場高價請來了專業師傅現場指導員工割鹿茸。
取茸前要在馬鹿『臀』部注射醉藥,一般體重100千克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膽鹼注射液0.3毫升;取茸後需迅速注射25%的尼可剎米注射6毫升。馬鹿注射了麻醉藥倒地後,要用碘酒在其茸根部四周消毒,割茸後再用碘酒把茸茬消毒,並用止血藥和陳石灰及適量龍骨粉混勻,塗於茸茬處進行止血。
由於鹿茸看上去毛茸茸的,十分可愛,大家都爭搶著上前試手。取茸之後,就要給鹿茸排血,在專業師傅的指導下,農場員工把注射針頭插進茸端,用打氣筒針頭注入空氣,使血順著血管從茬口處全部流出。排血之後,就要將鹿茸放在高錳酸鉀溶液和鹼水中消毒,洗去茸上的灰塵和雜質,然後在鹿茸茬口處用粗花線將外皮叉縫數針,以防外皮滑離。
這些步驟以後,還要經過蘸煮、烘烤兩道工序,最後洗淨消毒,晾乾後就可以出售了。最後在師傅的指導下,五十多頭成年公馬鹿和八十多頭小公馬鹿都割取了鹿茸。其中小公馬鹿收穫的初角茸鮮重都在7—8公斤左右,成年公馬鹿的鹿茸鮮重在18—20公斤左右,一共收割了大約1700公斤鮮鹿茸。而鮮鹿茸市場價格一般在一公斤850元左右,也就是說,李大山這一茬鹿茸可以賣144萬多元。相對於微不足道的養殖成本來說,效益還是很不錯的。
就連取茸的師傅都誇李大山的馬鹿養得好,鹿茸產量高。由於目前鮮鹿茸價格並不理想,師傅建議李大山把鮮鹿茸加工成干鹿茸,這樣存貯時間長,而且可以選擇價格較好的時候出售,獲取最大利益。李大山接受了這個意見,但是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讓手下員工學會幹鹿茸的制取方法。幸好有劉強這樣的能人在,他只是看了師傅的幾遍演示,就基本上可以獨立操作了,以後再培訓一下,就完全可以當個小師傅了。
多多和加加最近也是添丁加口,一共生下了十五隻小寶寶,李大山依次取名老十五至老二十九,準備等長大些再懸掛吊牌以示區分。另外兩對德國黑背也生下了八隻小狗。大家見生下這麼多小狗,都爭著搶著要領養,李大山也覺得自己一個人養這麼多狼狗,難以照顧的過來,就答應了大家。不過現在還不能給,要等它們長大些,經過李大山的一些簡單訓練之後才行,而且人多狗少,具體誰先得,必須要經過抽籤規定,以示公平。
在草原市和長風縣主要領導的直接督辦下,進入七月以後,日新村新址建設就全部完工了。新村分為居住區、養殖區、綠化區、休閒娛樂區等板塊,而且四周都栽種了防沙林木,全部用八鯉湖接出的水管在澆灌,存活得都不錯。每戶面積至少在100平方米左右,人口超過四人的,每增加一人,房屋面積增加20平方米。房屋全是平頂房,上面還加蓋了屋頂,既明亮又保暖。
另外,沼氣池與房屋主體工程同步建設,使得沼氣池與牲畜圈捨及農戶的衛生間、廚房規劃、建設一步到位,節約佔地面積的同時,確保了生產生活環境的衛生。這種設計和功能定位不僅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而且大幅度提高了日新村村民的生活質量,改變以前那種「髒、亂、差」的村容村貌。村裡的鄉親也經常去看自己的新家施工進展情況,一個個都誇房子修得好。接下來就是村民搬遷工作。本來大家都以為很順利的事情,最後還是出了一點小小的風波。
事情是這樣的,按照上級政府和李大山的要求,日新村的村民原來飼養的家禽家畜都應該賣掉,因為以後新村需要乾淨無污染、無交叉感染源的環境飼養八鯉農場提供的灘羊。家裡都是年輕人的,倒是很爽快的就把家裡的各種牲口處理完畢,最多只是留下了看家的狗而已。但是家中有老人的,老人都不肯把養殖的牲口賣掉,一是老人對養了多年的牲口有了感情,二是如果把牲口都買了,這些老人以後就沒有事情幹了。
瞭解到這種情況以後,李大山也感覺有些棘手,和市縣領導商量了幾次都沒有好的辦法。因為老人的要求並不高,而且不是用經濟補償的辦法就能解決的。最後還是日新村的唐書記給李大山出了個點子,建立新村娛樂活動室,籌建老年人協會,組織、輔導老年人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市縣領導聽了這個建議,也非常感興趣,覺得這是抓農村文化活動的一個好辦法。最後,長風縣領導答應,由縣老協和縣文化館出人,負責指導日新村的老人學習歌舞、秧歌、太極等娛樂休閒方式,同時縣上出錢購買一批多媒體設施,方便他們看電影、學知識。而場地則是現成的,就在村辦公樓裡面。
村裡的老人們聽說上級這麼關心他們的生活,而且以後多少有些事情做,也不怎麼反對家裡人賣牲口了。終於,日新村搬遷的事情到了最後一步。經過村裡老年人的「測算」,日新村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在七月十八日,正式開始搬入新家。
搬家那天,李大山動員農場全體員工到日新村幫忙。由於日新村舊址距離新村有差不多二公里遠,長風縣和安豐鎮召集了七八輛大卡車幫助拉貨。有了機械化設備,加上勞動力眾多,很快,各家各戶的東西就全部收拾好了。李大山也在村裡子到處查看,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調度的事情。
一圈看下來,李大山的心都有些發冷。這日新村的老百姓也太貧寒了,家裡面除了電視機、衛星接收器,基本上沒有什麼家用電器。而機械化設備也少得可憐,大多就是每家有個破爛不堪的摩托車。而生活用品方面,也都是用了多年,比較舊的床上用品和個人衣物,鍋碗瓢盆都老舊的很。讓人不禁疑問,這是搬家,還是逃難。
不過俗話說得好,「破家也能值萬貫」。這些破破爛爛的東西,在生活富足的人看來是分文不值,但是對於日新村的老百姓來說,卻是生活的必需品。看著這些辛勞一生的鄉親收拾東西的情景,李大山覺得自己有一種責任,有一種義務,盡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幫助他們。畢竟一個人的財富再多,能帶給他的喜悅和生活的改善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把這種賺取財富的方法教給貧窮人,卻能得到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喜悅和快樂。而李大山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這種喜悅和快樂。經歷過生死劫難以及離奇身世以後,李大山的心胸開闊了很多,就連看這個世界的眼光和角度都不一樣了。
由於考慮到村民的實際情況,新家裡面都由政府出錢添置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電燈、電話、餐桌、椅子等等。而大炕、小炕都是新修的,只要鋪上被子就成。而且從三月份開始,李大山就給日新村的一百二十名員工發放了三百元的基本生活費,現在五個月下來,加上積蓄,每家每戶手邊都有些錢,採買些生活用具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