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鐵血河山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戰豫東 (5) 文 / 美麗的蛇

    第二百八十三章再戰豫東(5)

    內山英太郎的苦惱,劉家輝不會知道,更不想知道。但是他的苦惱是怎麼安排眼前這個找到機會抓住他不放,在要求去通許一線的要求被拒絕之後,在跟他大眼瞪小眼,抓住他的手,死活不撒手的女人。

    拜託,只在戰事不算緊張的周口一線,她已經快把劉家輝逼瘋了。要是去通許一線,弄不好會將高海寬逼的跳樓。戰事緊張的高海寬那裡可沒有閒功夫搭理她。

    劉家輝自從來到周口一線之後,就一直在琢磨怎麼想辦法將她送回鄭州或是洛陽,當然如果將她弄回重慶那就更好了。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劉家輝除了沒有太有失君子風度的將林婷捆起來,強行送走之外,幾乎使盡了手段。也沒有能將她弄走。反到是被她抓住機會,趁劉家輝被她弄刮躁的心煩意亂的時候,又挖掘出來不少事情。劉家輝現在一方面要統籌三個方向的戰局,一方面又要應付這個女人的整天騷擾,實在有一種心力交淬的感覺。

    懊惱的劉家輝決定以後在見到這個詭計多端的女記者之後,絕對不再和她說一句話。為了躲開林婷的騷擾,他打著下去視察戰況的幌子,甩開林婷,整天在第8軍和71軍部隊中亂晃。反正他那個輕便指揮部的電台直接可以與鄭州、太康和周口一線溝通。他不在指揮部坐鎮,也耽誤不了什麼事情。

    當然他也只是真亂晃。對兩個軍的所有事情,除了作戰上的必要指示之外,絕對不干涉,更不會插手。不過實際情況是不是真的只是像他嘴上說的那樣,那就兩回事了。

    劉家輝心裡清楚,別說兩個軍只是暫時接受他指揮,就是真的劃歸28集團軍的建制,恐怕這兩個軍的事情也論不到他做主。這在**中是慣例,別說他這個外人眼中的土木系將領,就是那兩個軍自己系統的人,恐怕也干涉不了。這一點,劉家輝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他也沒有打算去干涉兩個軍內部的事情。

    除了關注通許、太康兩地戰事之外,在略微有些閒功夫的時候,劉家輝最願意去他原先的老部隊87師,也是他的娘家坐坐。看看當年他中央軍校同期的,他絕對不認識,只是靠別人介紹才知道這人和自己一起同過窗、一起抗過槍,甚至還有不少人和他一起嫖過娼的同學們。

    他當初在南京受過炮彈爆炸的餘波衝擊,而昏迷成了他最好的借口。腦袋受過傷的人總是有些健忘嗎,這一點都是軍人,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都受過傷,這些都是可以理解嗎。

    劉家輝到87師之後,經常與他同期畢業的,現在已經剩下不多的,目前職務最高也不過是一個副團長的同學聊天。聽著當年一起分配的71軍這幾個師,包括現在已經脫離71軍建制的36師同學的數量,和眼前僅剩下的幾個人。

    特別是一聊起來誰戰死在淞滬,誰在南京被俘之後,沒有能跑出來,讓日軍用刺刀捅死。誰戰死在距離這裡不遠的富金山。誰在那次戰役中被日軍飛機炸成了碎片,劉家輝不禁有些長吁短談。

    實際上劉家輝這幾天表面上看著輕鬆,對兩個軍只管作戰上的問題,其他事情一概不問。但是眼睛實際上一直在盯著目前正在激戰中的通許和太康一線,並在籌劃下一部作戰計劃的他這幾天去第8軍和71軍坐客,一半固然是躲避林婷,但是至少還有一半想要摸清楚這兩個軍,現在的老底子,看看兩個軍還有多少的戰鬥力。以便在有萬一的情況之下,直接將兩個軍混編之後拉上去。

    劉家輝心裡面是這麼想的。但是兩個軍在久戰之後,還有多少戰鬥力,關鍵是還能剩下多少人。這一點卻是作為擔負一方指揮之責的他必須摸清楚的。他並沒有直來直去的問,而是七拐八彎的通過噓寒問暖將兩個軍目前,還剩下的真實實力摸了個清楚。

    他也知道目前兩個軍的傷亡極大,戰鬥力下滑的厲害。但是在現在28集團軍主力不是在通許一線與日軍兩個師團激戰,就是在太康一線圍攻日軍70師團。除了這兩個軍目前豫東戰場上已經無兵可調的情況之下,這兩個軍在吃掉周口一線日軍之後,能否堅持作戰,對整個戰局很重要。

    劉家輝對兩個代理軍長每天上報的傷亡數字並不相信,儘管從他所知道的歷史來看,兩個人都不是那種保存實力,打滑頭仗的人,都是有一腔熱血,敢打苦仗,惡仗之人。但是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他見到了太多與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不相符的事情了。所以他決定還是親自來下來摸摸底。為了不引起兩個軍長的反感,他話問的極有技巧。

    兩個代理軍長,尤其是71軍那位性情鯁直的代理軍長,那有他這麼多的花花腸子,還以為他真的是來看望老同學的。第8軍的那位雖然多少猜出了一些,但他也不知道劉家輝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

    雖然是臨時的頂頭上司,但是畢竟也是頂頭上司,兩個還在代理中的軍長也不好意思干涉太多。是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對這位自己現在的上級,兩個人並不反感,而且很敬佩。

    也能服從劉家輝的指揮。知道自己現在這個上司不是那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犧牲友軍的人。所以在戰事指揮上他們沒有什麼好擔心,他們也知道,此次豫東作戰,最艱苦的任務都是28集團軍在承擔。

    而自己兩個軍,所承擔的作戰任務並不重。唯一讓兩個代理軍長有些擔心的是自己現在這個上司有到別人部隊收集官兵的嗜好,兩個人多少也要防著一些。別最後部隊沒有打光,卻被人挖光了。

    蕭濉河一戰,他們兩個人不在現場,沒有經歷過雖然聽說過,但是實際情況卻不知道。但是前不久的一戰區各軍的例子,卻活生生的擺在他們面前。

    一戰區各軍潰散的部隊,除了當了俘虜的兩萬多人或是上山為匪的之外,剩餘的基本都被這個人收容下來。從這一點上看,也許是好事。畢竟為中國抗戰保存了一批需要的老兵。

    但是對那些一路向西潰散的各軍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了。這些部隊有相當多的撤到豫西之後,建制已經極其混亂,最後一個師都湊不起一團的人,只剩下一個空子。

    知道自己失散的部隊都被自己這個頂頭上司收容起來之後,這些軍師長來找他要人。卻是一個人都沒有能要回去。如果不是眼前這個人將大部分的武器裝備都送了回來,恐怕這些人財兩失的軍師長們跳樓的心都有。

    吞併友軍,雖然在**中早就不是什麼希奇的事情。揀別的部隊丟掉的散兵也正常。只不過別人的好胃口都是針對雜牌軍的而已。但是他們眼前這個傢伙卻是長了一個葷冷不忌的好胃口。不管是中央軍還是雜牌,只要有機會概不放過。

    對這個不分什麼中央軍還是雜牌軍,都有一付良好胃口的傢伙,兩個代理軍長是防範的緊。因為兩個人都接到了暗示,這場戰役結束之後,很可能正式被拔為軍長。尤其是第8軍那位代理軍長,當年在江西的時候,就曾經吃過土木系這一手的大虧。對這些土木系的人絕對相當的忌諱。

    他們可不想當上軍長之後,自己手下的部隊成了一付空架子。打光了無所謂,那是正常。戰場上嗎。但是讓人挖光了,就令當別論了。28集團軍是雙餉部隊,在現在物價飛漲,軍餉已經貶值了幾十倍的情況之下,多一倍的軍餉的誘惑力對普通官兵還是蠻大的。

    儘管內心憂心重重,但是對劉家輝並沒有任何約束權利的兩個人,最後只能任由他在自己部隊中到處亂竄。好在劉家輝是真的只是閒談,並沒有提過一個挖牆角的字。兩個人才真正放下心來。他們兩個人那知道劉家輝就這麼不聲不響的將他們兩個軍的老底子摸的一清二楚。

    摸清楚兩個軍現在的真實實力之後,劉家輝心裡歎了一口氣。71軍也許還有一部分戰鬥力,但是第8軍卻是實實在在的打殘了。否則以商水一線日軍不過兩個半大隊的兵力不會讓第8軍到現在還沒有能解決戰鬥。

    儘管內心抱著一絲希望,希望軍委會不要在周口戰事結束之後,急著將兩個軍調走。至少在太康一線,張恩華那裡大局已定之前,不要調走。讓他手頭上多少能有一支預備隊以便應付突事件。

    但是劉家輝很清楚,在周口一線的戰鬥結束之後,恐怕這兩個軍都會被調回去休整,自己統籌全局的癮也就到此為止了。

    商水一線的日軍雖然還在頑抗,但是已經沒多大蹦頭了,已經可以說是覆滅在即了。榮譽一師雖然是第8軍中傷亡最大的一個師,但是戰鬥力還真不是蓋的,在其他部隊的配合之下,率先攻進了商水縣。打到這個時候,商水這裡的戰事可以說接近落幕了。

    至於周口那裡,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暫54師率先無成了對西華日軍圍殲的刺激,在暫54師順利的拿下西華之後,攻擊周口65師團的71軍這兩天幾乎打瘋了。

    將除了被劉家輝留下做總預備隊的87師之外,其餘的兩個師全部投入了進攻。已經攻入周口城內,正在與日軍進行著激烈的巷戰。甚至88師一部曾經一度打到了距離65師團師團部不過一百多米的距離,逼迫65師團師團長阪口靜夫中將幾乎集中了所有人員由參謀長參謀長大規章大佐親自指揮投入反擊,才將88師的攻擊部隊打退回百八十米,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將戰線穩定下來。

    儘管勉強將戰線穩定下來,但是阪口靜夫中將也耗光了手頭最後一點預備隊。從71軍那位軍長的每天匯報的戰況中,劉家輝一眼就看出來,65師團頂不了多長時間了。

    劉家輝並沒有對兩個軍的戰事過多干涉。他認為以這兩個軍長的能力開說,雖然部隊原來就傷亡不小,但是吃掉在西華被暫54師攻佔之後,只剩下三分之二兵力的65師團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之前沒有打好,是因為兩個軍在沒有統一指揮。兩個代理軍長,雖然自行劃分了作戰區域,但是沒有協調,幾乎都是在各自為戰。兩個軍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指揮官的能力也相當的不錯,劉家輝在周口一線更多的是協調,而不是直接指揮。

    沒有了顧及,不足也得到了彌補。自然這仗也就越打越好。以兩個軍的戰鬥力,加上兩個指揮官的能力,打成這裡樣子,也就沒有什麼意外了。儘管劉家輝內心中真的很希望這兩個軍至少能留下來一個軍,但是他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雖然他在向戰區匯報戰事進展的時候,也隱晦的向陳部長提出至少將71軍留下來。但是始終沒有給他回信的陳部長的真實態度卻讓他有些擔心。現在手中連一個師都沒有的劉家輝實在太需要一個預備隊了。

    劉家輝知道陳部長的小日子現在過的是相當的舒心,總是礙手礙腳的最高當局在大局粗定的情況之下,總算回了重慶。畢竟作為一國元首總呆在豫西不是辦法。雖然將夫人派了來,代表他慰問各軍。但是夫人卻沒有干涉部下指揮的興趣和愛好。

    沒有了制肘,在加上現在平漢線戰事進展順利,想想劉家輝就知道陳部長現在的日子要好過的多的多。陳部長現在的日子雖然好過多了,也總算摸到了實實在在的指揮權。

    但是對於劉家輝的暗示,卻始終沒有給出正面的答覆。劉家輝知道自己的暗示雖然很隱諱,但是以陳部長這種人精子,還是可以輕易看的出來的。陳部長的遲遲沒有答覆,弄的劉家輝在無奈之下,不敢在抱有什麼幻想了,在心裡歎了口氣,決定還是靠自己。

    在後援有可能不到,甚至沒有的情況之下,劉家輝將目光投在了已經在太康一線,與日軍70師團激戰了五天的張恩華帶領的兩個師身上。從張恩華發來的電報上看,張恩華的兩個師已經完成了對日軍70師團分割包圍,正準備進行最後的圍殲。

    劉家輝喜歡打合圍戰,不喜歡打擊潰戰,這在28集團軍中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清楚的事情。劉家輝的性格就是要打就徹底將你打倒,我不能給你回去養好傷之後,在反咬我一口的機會。除了極個別的戰役,基本上劉家輝的每一次作戰都是按照這個計劃來的。

    但是今天他卻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用兵習慣。思慮良久,劉家輝還是決定在太康一線採取自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使用過的圍三闕一,讓開一面,虛留生路的戰術。盡快解決掉太康一線的70師團。

    劉家輝不是不相信張恩華不能全殲70師團,但是這樣太消耗時間,而28集團軍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通許距離現在的河南省省會開封不過四十五公里。開封的日軍雖然不多,無法給高海寬帶來什麼威脅。

    但是開封以北就是黃河。而過了黃河就是日占區了。現在的黃河以北幾乎沒有**的任何部隊,如果日軍有學有樣的,將山東的瞞天過海的辦法在黃河以北在來一次,從關東軍調兵,以28集團軍現在手頭幾乎連一團的預備隊都沒有的情況之下,非出大虧不可。這也是他為什麼想把71軍留下來的原因。

    劉家輝的這份苦心張恩華不一定能瞭解的到,畢竟兩個人站的位置不一樣。俗話說站的高,望的遠。劉家輝要統籌的是全局,而現在全局中的重點,就是通許一線的戰事。

    也就是說張恩華現在需要考慮的是點,但是劉家輝要考慮的就是面。點和面的差距還是相當的大的。搶先擊潰70師團,劉家輝至少可以騰出兩個師的兵力來。

    到時候北上收復現在守備部隊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已經相當的空虛,只是現在劉家輝還騰不手來才還在維持的開封。或是東進豫魯邊一線,封鎖豫魯邊阻擊山東日軍有可能西進都可以。

    此時70師團的兩個旅團中,70師團師團部以及直屬部隊和61旅團主力以及62旅團一部,被新77師加上暫70師一個團合圍在了太康至周母營一線。而62旅團的兩個步兵大隊加上工兵、輜重兵各一個中隊的兵力則被暫70師的兩個團,合圍在了獨塘。

    劉家輝可以斷定,在28集團軍的赫赫凶名,即便是日軍70師團長內田孝行中將有心想要救獨塘一線的兩個大隊,恐怕也鼓不起這個勇氣來。這一點,劉家輝還是有把握的。

    如果給內田幸孝中將一個機會,恐怕這位師團長閣下,還巴不得獨塘一線的62旅團的那兩個步兵大隊能夠多拖延一段時間,給自己的突圍行動多爭取一定時間。

    還有一點就是原本要被劉家輝派到豫東進行騷擾作戰的蕭明的騎兵旅因為戰局的變化,而沒有成行。就在太康一線配合張恩華作戰。這個騎兵旅,讓他進攻有機槍火炮的陣地也許不適合,但是在日軍突圍途中進行截殺卻是再好不過了。

    最讓劉家輝頭疼是是怎麼去做張恩華的工作,劉家輝知道如果自己下命令,張恩華是會服從的。但是對於劉家輝來說,現在他需要的不是張恩華的服從,而是理解。

    他不想傷害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他不知道張恩華能不能接受他的這個計劃。要知道擊潰與全殲之前的差別太大。按照劉家輝的這個最新計劃,70師團至少會跑出一部分日軍。

    一想到張恩華在得知道,劉家輝同意自己帶領兩個師出擊太康,圍殲70師團時高興的樣子,劉家輝總是下不定這個心來。他知道張恩華一直想打一場乾淨利落的勝仗,來向他證明自己。

    想到這裡,劉家輝有些搖頭。自己雖然幾次做張恩華的工作,但是這個傢伙到底是不是真的服氣了,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戰局的瞬息萬變卻也容不得他稍有遲緩。**的情報系統雖然相對落後,但是也多少察覺出來了關東軍方向的異動。特別是軍統監聽部門最近監測到了日軍東京大本營與關東軍之間聯絡異常頻繁。

    而關東軍司令部與下屬各師團之間的聯繫也同樣異常頻繁,雖然還無法破譯這些密碼,但是關東軍的異常卻是明擺著的。相對於活躍的關東軍,反到是劉家輝最擔心的日軍現在距離河南戰場最近的,也沒有戰事的駐山西大同的蒙疆軍到是安靜的很。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日軍恐怕要有大動靜了。現在的74軍已經擊潰原本要擴編成115師團,卻始終因為在戰局的中心點,還沒有來得及升級的獨立第7混成旅團。攻佔了平漢線上重鎮許昌。

    第7旅團,最後一任旅團長生田寅雄少將帶領殘部五百餘人,逃生無門在新鄭東北的三官廟一線被正在此處休整帶命的三十三集團軍軍堵個正著。一個小時激戰過後,生田寅雄少將與他的殘部全軍覆滅。生田寅雄少將被迫擊炮炸成重傷,在昏迷中被俘。

    在後邊拚命追趕的74軍58師,卻始終沒有追上逃生有術的生田寅雄少將。只能遺憾的看著,已經到了嘴邊的鴨子又飛了。除了還在信陽一線與日軍11軍58師團激戰中的第5集團軍之外,整個平漢線上的日軍,基本上也戰事已經結束。

    日軍現在就算是不在敢動平漢線的念頭,但是目前被圍的幾個師團卻是其不得不救的。見死不救,在日軍中好像還沒有這個傳統。劉家輝知道日軍新的援軍肯定已經出發了,只是不知道現在在那裡,走到什麼地方了。

    從整個目前戰局來看,日軍在華中的11軍在與一、六、九三個戰區的激戰中,雖然保住了武漢和南昌,但是不算已經全軍覆滅,只跑出一個躲在小河溝中才僥倖過一劫,成了光桿司令的山本三男的第3師團之外,48師團也被第5集團軍擊潰。只有58師團還在與第5集團軍激戰著。

    而11軍其他部隊在與六、九兩個戰區激戰中,傷亡更是慘重,至少在短時間之內是不會有什麼戰鬥力了。至於羅山的64師團那裡,劉家輝更不擔心。第5集團軍是最高當局的心肝寶貝,自然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損失,那裡用不到自己操心,有人會調兵助戰的。

    至於日軍13軍那裡,他的主力幾個師團現在都在河南。要是在抽調部隊來增援,那麼日軍還要不要上海,要不要華東了。那裡對日軍來說可比河南重要的多。

    從這些情況來分析,日軍中國派遣軍實際上已經是無兵可調了。在想辦法給河南調集援軍,恐怕唯一的選擇就是關東軍了。這麼多天過去了,關東軍的援軍肯定是已經出發了,但是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趕到原因,劉家輝不清楚,但是卻不代表他可以放鬆對關東軍的警惕。

    無論從那一點上來看,太康的戰事越早結束越好。以便盡早騰出兵力來。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每浪費一分鐘的時間就要付出成百上千人的鮮血為代價。

    為了安撫張恩華,劉家輝在周口一線的戰事已經透亮之後,準備親自趕往太康一線。太康一線的戰事,他還是決定自己不插手,只是和張恩華講明白自己的作戰目標之後,至於怎麼打,還是由張恩華去自由的發揮。

    劉家輝只是和兩個代理軍長談了一下下一步作戰計劃的打算之後,便告辭離開了。儘管陳部長對他的提議還沒有給出一個回答,但是兩個軍的調令不也是還沒有下嗎?

    該談的劉家輝還是要談,調令一天沒有下來,自己總歸還是這兩個軍長的上級。臨時也好,長久也好。目前兩個軍總歸還是自己的屬下,自己該盡的責任還是要盡的。

    兩個軍長都是明白人,知道劉家輝要趕往太康一線,肯定是28集團軍又要有大的行動了。對於劉家輝的離開,兩個人的心情很複雜。對於自己部隊的安全來說,劉家輝的離開是一件好事。最起碼不用擔心,自己的部隊被挖牆角。誰都知道戰鬥打到現在,老兵是那個部隊都缺的。

    而連續經過兩場惡戰之後,能在戰場上倖存下來的都是老兵。即便是活下來的新兵蛋子,也成了有一定經驗的老兵。眼前這位主又是尤其愛好收集老兵的人。離開了他們多少也會感覺到相當的安心。

    但是兩個人也都明白,劉家輝在眼看著戰鬥要結束要走,是將圍殲65師團的功勞讓給他們。臨陣指揮和遙控指揮,功大功小只要不是傻子都清楚。劉家輝這一手,是將他們的功勞做實了。

    這場戰鬥打完了,如果沒有那位太子黨前來奪位,自己這個軍長的位置已經可以說是扳上釘丁。第8軍的那位軍長已經調任昆明警備司令部副總司令,升任警備司令也就是最近的事情。

    昆明警備司令部那絕對是一個肥缺,掌管著整個滇緬公路上的大小事情。油水之豐不是常人可以想像的。至於71軍的那位軍長調往青年軍任師長,表面上看是降職使用了。

    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最高當局為太子搭軍事班底那。調往青年軍任師長的人原來都是軍長一級的,青年軍的各師裝備也都是清一色的美械化。那位軍長雖然現在被降職使用,但是高昇卻是指日可待。

    兩個人認為,劉家輝這個時候抽腿,是要在他們後邊推上一把。坐實了他們的大功,為他們爭取實職,創造條件。前一段的戰事雖然也是他們兩個在實際指揮,但是上邊畢竟還有一個軍長在,大功自然用不到他們來操心,自然有人會代替他們去領的。而這次周口一線的戰事,卻是實實在在是他們的功勞。

    劉家輝在這個時候離開周口一線,是將功勞全部讓給他們。他們那裡想到,劉家輝去太康壓根就和他們沒有關係。而是從整個戰局來考慮的。

    看著沉默不語的兩個人,劉家輝那裡知道他們心裡想的什麼。劉家輝笑道:「子良兄、炳仁兄,周口一線戰局已經大定。小弟擔負整個豫東戰局之大任,不能在這裡久留,剩下的戰事二位就多勞了。」

    「戰事進行到這個階段,以兩位的能力,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了。小弟打擾了怎麼長的時間也該告辭了。兩位此次作戰的功勞,我已經向陳長官如實稟奏,兩位不必擔心。」

    說到這裡,劉家輝轉過頭對陳軍長道:「子良兄,小弟的那個野炮營這次小弟就帶走了。」「哦,沒有問題,多謝劉長官的幫忙。以後,劉長官在作戰中有什麼要求,我們71軍一定堅決服從命令。71軍這裡是劉長官的娘家,希望劉長官沒有事情的時候,常回來坐坐。」

    儘管71軍的這位雖然在**中以脾氣鯁直,連最高當局都敢頂撞著稱,否則也不會以黃埔一期畢業的資格,本身能力也足夠,在抗戰爆發前是一個師長,到現在卻還是一直只當一個師長。就是提拔成副軍長,也還不到半年的時間。

    但是經受過這麼多挫折之後,多少也學會了圓滑。幾句話中,既向劉家輝表示了自己戰鬥中肯定服從命令,又表示了只是在戰鬥中,至於平時,您就不要對71軍操心了。您再來71軍最多就是回娘家,按照中國的傳統來說,姑娘一旦嫁出去,娘家的事情就論不到她來操心了。

    71軍是眼前這位劉長官的娘家,很多團營長都是這位主的軍校同學。他要是真的插手71軍,自己可連防都防不住。有些話,雖然很難聽,也得罪人,但是還是先說明白的好。況且這位主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小肚雞腸的人。

    對於這位先生的表態,劉家輝笑了笑,沒有置否。對於他來說,有玩這個手段的時間,還不如多訓練一下自己的部隊。

    至於第8軍的那位在陳軍長表完態之後,沉默了一小會道:「劉長官,子良兄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打鬼子我們兄弟絕對不含糊。只要歸您指揮,保證您指那,我們第8軍就打那裡。」也許他沒有陳軍長的那份顧慮,話也就說的比較直接。

    「那好,小弟就此告辭了。等戰事緩和,您二位摘掉代理兩個字之後,小弟在來找二位兄長把酒言歡。到時候,二位兄長可千萬別趕我。」劉家輝對這兩個人話並不以為意。灑脫的向兩個人供了供手,上車走了。

    他那個輕便指揮部的隨行人員,早就已經成了搬家的行手,接到他命令之後,早就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物品收拾上車。就等劉家輝下令出發了。

    看著逐漸遠去的車隊,兩個代理軍長站在村口,望了良久,直到車隊已經沒有蹤影,才相對苦笑,鬆了一口氣之後,返回自己的部隊。

    劉家輝趕到張恩華的指揮部之後,還沒有等他提出自己的新計劃,張恩華一見到他卻先提出改變戰術了。張恩華的分析很透徹,劉家輝看的出他這段時間是下了苦功的。

    「總座,我總感覺有些不對。您看現在是不是有些太過寧靜了。高副座那裡的5個師的合圍已經接近完成。只要等暫54師拿下杞縣,日軍在通許一線的兩個師團就被我軍合圍起來。」

    「而太康這裡,日軍的70師團也已經大局已定。我的兩個師已經完成對其分割。我軍的戰鬥力,日軍很清楚,這三個師團既然已經被我軍分割在通許、太康互不相連的兩地,可以說日軍這三個師團的結局已經很清楚了。」

    「按照日軍的慣例來說,他們沒有理由會見死不救。即便是打通平漢線的計劃已經失敗,但是這三個師團卻也是日軍不能不救的。總座您有沒有感覺到現在的形式,有些像通許一線日軍在抵達曹縣之前的形勢。靜的有些嚇人。物極必反,反常即為妖。」

    聽完張恩華的分析,劉家輝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不錯,進步蠻大的,看來你是下了一翻苦功的。我也是這個想法。來說說你的計劃。」

    「總座,現在我們在豫東的戰事,很明顯是以通許一線為主。通許一樣的日軍兩個師團一個是咱們的老對手,戰鬥力很強,曾經在南昌讓咱們吃過大虧。而22師團又是日軍第一批組建的特設師團,戰鬥力也同樣不容小視。」

    「與這兩個師團相比,無論是我這裡的70師團,還是周口一線的65師團這兩個由原來的獨立混成綠團擴編來的師團,從兵員素質,還是戰鬥力,都無法相提並論。」

    「特別是在武器裝備上。無論是炮兵還是輕重機槍、擲彈筒的數量都無法相比。所以現在的豫東很清楚,是以通許一線為主。周口那裡還是我這裡都是一個策應,或者說是陪襯。」

    「這一點,我們能想到。日軍自然也能想,可我們現在在平漢線以東的這七個師已經全部投入作戰。而平漢線上的74軍、100軍,卻遲遲不東進。一旦日軍新的援軍抵達,我們手頭現在連預備隊都沒有一個。」

    「我最擔心的還有這裡。」張恩華說到這裡站起來,指著地圖上的一點道:「鄭州。我們在那裡只有一個暫10師外加幾個補充團。而鄭州是我們整個戰線上的薄弱點,作為隴海、平漢兩大鐵路的交匯點,鄭州的戰略地位之重要性,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不言而愈的。如果日軍選擇從這裡突破,正是打在我們的軟肋上,我們現在是救還是不救。圍魏救趙畢竟不是只有我們會做。」

    「我想,我們必須調整計劃。至少抽調出一個師的兵力部署在尉氏至鄭州之間作為機動兵力,以便在戰局發生變數的時候,向東可以增援通許,向西可以馳援鄭州。」

    「那你認為應該抽調那個師。高海寬那裡雖然現在有5個師的兵力,但是在還要兼顧開封以及豫東北的日軍的情況時,還是有些捉襟見肘,這一點你能看的到,很好。進步不小」張恩華的話,讓劉家輝來了興趣,他沒有直接將自己的計劃端出來,而是想要看看張恩華是怎麼想的。

    張恩華看著劉家輝,琢磨了半晌咬牙道:「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太康一線。周口一線的那兩個軍咱們指望不上,就像您說的,咱們28集團軍在作戰的時候,不能想著依靠別人,凡是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再說那兩個軍連續作戰,這個傷亡數字絕對不會小到那裡去的。而太康這裡,留下一個師雖然不能保證打垮這個70師團,但是看住他,讓他進退不能還是有把握的。」

    「太康這裡,等高副座那裡解決了大部分的日軍,再調過頭來吃掉這個70師團也可以。」張恩華最後這幾句話,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說出來。很明顯讓他放棄已經到嘴邊的肉,他實在有些不甘心。

    聽完張恩華的計劃,劉家輝在心裡歎了口氣,張恩華在用兵上還是明顯差了高海寬一頭。如果換了高海寬,恐怕會直接拿出自己的解決計劃。想到這裡,劉家輝看著張恩華道:「如果按照你的這個計劃,如果留在太康的這個師無法鉗制住70師團怎麼辦?」

    「那不可能,咱們28集團軍的隨便一個師提了出來,就算無法擊潰這個70師團,但是看住他,讓他挪不了窩絕對沒有問題。」張恩華對於這一點,很自信。

    「哦,那你就這麼有信心?」劉家輝看著張恩華好大一會才道。張恩華被他看的心裡直發毛。回答不禁有些猶豫,半晌才道:「咱們部隊是什麼部隊,長勝軍。這麼多年的仗打下來,別的我不敢說,用一個師看住日軍一個不過三流的師團,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我對咱們部隊的戰鬥力還是有信心的。」

    「荒唐,戰場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你就敢肯定咱們的一個師就能鉗制住日軍一個師團?有自信心是好事,但是過於自信,就危險了。不過,你既然有了這個想法,就說明你現在的全局觀已經不錯了。」

    「但是你為什麼不能考慮盡快的打垮這個70師團,將兩個師加上一個騎兵旅全部騰出手來。別忘了你還有一個騎兵旅的機動兵力。」劉家輝琢磨了一下,決定還是採取誘導的方式,讓張恩華自己琢磨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啊。」正琢磨著劉家輝嘴裡說的全局觀,和他一直稱讚自己的大局觀有什麼不同的張恩華明顯的對劉家輝提出的問題感覺到有些意外。劉家輝看著發呆的張恩華氣的恨不得上去給他一腳。這個扶不起來的劉阿斗。都這個時候還敢走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