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長史陶仰光見李林龍一上來就出台了如此多的律令,還增加了錢莊、醫館、稅署、學校等機構,忍不住說道:「大人,這得多養多少人?得多出多少開銷?同時又減了那麼多稅,州府收入減少,開支增大,得出現多大虧空?還有很多律令朝廷都沒有先例,會不會與朝廷法度牴觸?」
李林龍笑道:「我西州是絲綢貿易之路的重州,本來商賈就多,如今減少賦稅,那就更會奔走相告,商人唯利視圖,見西州如此優惠,焉能不蜂擁而來?在此投資經商,稅減了,商人多了幾倍,總體稅收是減了還是升了?咱再劃出一個市來,建一圈小鋪面,高價出售或出租,讓他們集中經營,也便於管理和收稅。農業也是如此,農戶增加了,我們的稅收就增加了。至於錢莊,那是明顯贏利的地方,醫館則只要保本,解決人員費用就可以了。而且隨著商家發現錢莊有利可圖,紛紛經營,我們則可與商家合資經營。學校是花錢的地方,但培養西州未來各樣人才,投入的值得,應該捨得下本錢。至於州府人員,我認為是減少,而不是增多。一些閒雜官吏該辭退辭退,該分到下面分到下面。西州不養閒人。」
西州出台了《西州官員編制律令》:設長史一名負責處理日常政務,配屬隨員兩人、文案一名,參錄六人,分別為參軍事、參商市、參治安、參農業、參文衛、參民事,都為七品銜,每人配屬隨員兩人、文案一人;衙役五十人,整個州府保留七十八人。各縣人員只設縣令,兩名錄事、文案、四名隨員,人員六人,每縣衙役二十人,五縣共一百三十人;錢莊設兩人,餘者皆僱傭;醫館兩人,餘者皆僱傭:學校三學每學兩人,餘者皆僱傭:稅署五十人,兵丁百人。全州官員剩下一百二十人,衙役一百五十人。
官員被減掉三分之二,衙役剩下了十分之一。而城內治安由百姓組織的保團負責,城內的安全則全交給了軍隊。
被減掉的官員,七品以上的報朝廷調走,七品以下的,足額補償後直接返鄉。人員減少,開支減少,剩下的錢則用於西州基本建設和軍備費用。
出台《百姓監督官員律令》:尋常百姓只要發現官員有違法亂紀情況,證據確鑿,查證屬實,獎勵舉報人錢五十貫:州府前懸掛檢控箱接受舉報……
李林龍如此大刀闊斧改革,自然得罪很多官員,申訴信果然像雪片一樣飛報到朝廷各部,各部將告狀信呈報到高宗那裡,高宗看了一笑置之,避而不談。眼看著膽大妄為的李林龍竟然什麼事情也沒有,弄的朝廷大臣們心中忐忑,竟無人敢追再問。
李林龍大破突厥各部的傳奇早就廣為流傳,當李林龍在西州組建新軍的告示貼出後,很多想要在軍隊中見功立業的年輕人,紛紛湧向西州,遠的有從江南,遼東來的;而回紇、吐蕃、突厥等各族人生活貧困的、懶於耕作的,也都踴躍報名,西州各大徵兵站人滿為患。
不到三個月時間,經過苛刻的篩選,擇優招上來兩萬餘人,還有人源源不斷趕來,李林龍見狀乾脆命令將編製兩萬人的天山軍重新篩選補足額度。西州兵力短時間就達到了四萬人。
朝廷劃撥的三萬匹戰馬、軍事輜重物資也陸續到達。物資充足,新兵很快裝備成軍。
他把四萬人混合在一起,劃分成八營,六營為騎兵,每營五千人,分別由昭武副尉孫子言、振威校尉阿都勇、振威校尉婁師德、振威校尉龍廣、振威校尉劉審禮、振威副校程務挺各領一營,還有兩營步兵,他又提拔了兩名將領讓其統領,一名叫陳渙然,武功好,精通兵法,現為折衝校尉;一名叫切達羅,是回紇人,勇猛俠義,力大無窮,現官職是致果校尉。
為了解決軍糧,他將各軍分別開到未開墾的荒地上囤兵,採用屯田制以田養兵。為了保障軍馬充足,他又增設了三處軍馬場,飼養焉耆馬等高大戰馬。
李林龍明白要想養活這麼多人,除了開拓財源,還有一條捷徑,就是劫掠。他把目光對準了綠洲邊緣大大小小的強盜窟。這些強盜很多都靠劫掠商人發家致富,搶他們的錢,屬於剿匪,名義上既保護了商人,也維護了地方治安,朝廷也會讚賞。
他安排程務挺率領西州老兵前去征討盜匪,想藉機瞧瞧這小子能力。
程務挺得令後先嚴密封鎖消息,先派幾路密探,深入調查各處匪巢,用了半月時間,共發現匪巢一百三十六處。一夜天黑,親率軍隊分成幾十路,直掏各個匪穴,風掃殘雲地一頓橫掃。馬匪再強硬,也無法對付正規軍,基本上是一衝就垮,除少數逃脫外,四境基本安寧。此次獲得軍械物資無數,各種財物折合超過百萬貫。
如此多的繳獲,按每個兵丁月餉一貫計算,軍餉夠兩年以上花銷。李林龍大喜過望,立即升程務挺為振威校尉,報兵部核准。
朝廷內這些天紛爭不斷。太宗三年大孝已滿,高宗感業寺拈香後想把武媚娘接回皇宮,後宮王皇后為了抗衡蕭淑妃獨寵的局面,鼎力支持,而朝臣們認為這是帝王的家事,多不願意參與。只有長孫無忌等元老權臣以先皇留有遺言為由,堅決反對,高宗無奈,想起李林龍當初的安排,期盼他可以幫助解決,派人飛馬傳書,急喚他進京面聖。
李林龍得到旨意後,不明就裡,倉促安排軍務由孫子言暫管,政務由陶仰光負責,遂與秀香、靈兒及幾十名親從連夜動身,馬不停蹄一路奔回京師。
進了京師,不敢回家,直奔皇宮。一進紫宸殿,高宗見了他就說道:「愛卿,可回來了。朕想讓武才人回宮,舅父等以她是先皇才人為由,不肯同意。你快幫朕出出主意。」
李林龍心中感慨,鞍馬勞頓趕回來就是為了這件事,也不知道這個皇帝腦子裡有沒有社稷百姓,可武媚娘的事不能不管,站起應道:「臣以為此事不難解,只要陛下表示出必須把武娘娘接回來的意願,則絕大部分朝臣自然退讓,而臣則聯絡一些朝臣表示支持,可抗衡長孫等元老朝臣。同時陛下也得屈尊一次,親自帶上豐厚禮物去看望長孫大人,以甥舅之親情打動他,外有壓力,內有親情促動,他也只有順水推舟答應了。」
「還是愛卿頗有招法,好好,就這樣辦!」高宗興奮地應道。
李林龍聽了心裡竊笑,這那裡是什麼招法,歷史上記載就是你最後屈尊跑到長孫無忌府求的他,我只不過加上聯絡朝臣而已,也是為了突出自己的作用,讓你和媚娘領我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