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盛唐

前言 初唐風情 第三章 掛職東宮 文 / 魏學睿

    太子李治晚上在荷花院宴請他們。御廚老早就帶著各種廚料到荷花院籌備起來。秀香也領著雜役和侍女,忙碌地打掃和佈置庭院。一排排大紅燈籠高高懸掛起來,竹林做了修整,多餘的枝杈都被砍掉,而池塘裡被重新注進了清水,腐朽的荷花爛葉也被撈起扔掉,幾桶紅色鯉魚倒進了荷花塘,塘水清秀靚美起來。院內的甬路鋪上了大紅色的染布,涼亭裡擺放了瓜果水點。李林龍居住的正房也被清掃,擺上了兩排紅色方形木桌,中間則放上了一個裝飾精美的寬大紅色條幾。

    申時,一百多名身披重甲手持刀槍的禁軍先期來到,這是京兆尹派來保護太子安全的,在荷花院四周佈置了警戒線,而院裡則由太子的近衛負責。

    李林龍站在門口迎接太子。接近酉時,外面車馬嘶鳴、喧嘩熱鬧起來,在一群人的簇擁下太子姍姍而來。同來的有兩個年輕人,一位身穿紫色長袍,腰掛錦袋,頭頂白色綸巾,歲數雖然不大,但眼睛十分活泛,看起來有些老成精明;另一位則是一身甲胃、相貌威武的武官。

    太子李治身穿黃色大袍,腳蹬皮靴,腰繫玲瓏帶,頭戴金黃頭冠,看起來分外精神。他見李林龍迎接他,面帶微笑道:「荷花院住的怎麼樣?不好孤再給你調換。」

    李林龍跪地參拜,應道:「殿下對草民如此關懷,感恩不盡,一切都很好。」

    李治上前摻扶起他,笑著說道:「想到昨天你捨命相救,孤就很感動。孤願意結交你這樣的豪俠之士,不要太拘束,千萬要把我當成朋友。走,進院把酒訴談。」

    大家分主次各坐到自己的紅桌旁,李治因為是太子坐到了中間。

    幾名身披艷麗青紗的侍女托著盛有各式菜餚的銅器皿魚貫而進,每個人桌上很快擺放上了豐美的食物。

    「昨日慈恩寺外一戰,林龍英勇無敵,秀香姑娘機智聰慧。孤甚是喜歡,能夠有林龍這樣勇士相救,有秀香姑娘這樣的美人相助,說明孤與你倆之間福緣不淺。鬥酒論道千杯少,推杯換盞見真誠。大家今天不醉無歸。」李治滿懷激情地說道。

    李林龍見太子心誠,有些感動,言道:「太子殿下,草民四處漂泊無家可歸,巧遇太子,做了些微薄之事,太子卻對草民如此厚愛。我大唐有如此太子,國運定可更加昌盛。太子殿下,隨行的兩位大人亦氣宇不凡,必是青年俊才,很想結識,能否代為引見?」

    太子笑道:「剛才光顧說話,孤卻忘了介紹我朝兩位青年俊傑。左屬第一位,兵部官拜懷化中郎將的徐元卿徐子陽,第二位是青光祿大夫,專掌誥令的許敬宗。倆人都曾在東宮任職,也都是風liu倜儻之人,大家還要多結識、多溝通。」

    徐元卿,李林龍不清楚,但許敬宗可是歷史上有名人物。李林龍起身對他們致意道:「兩位大人年輕有為,前途不可限量。草民薄酒一杯向兩位大人敬酒。」他雙手端起盛滿女兒紅的酒樽表示敬意。

    徐元卿和許敬宗也急忙端起酒樽齊聲說道:「結識林龍兄,萬分榮幸,請!」

    喝完落座。徐元卿問道:「林龍兄四海漂泊,可有什麼見聞?」

    李林龍知道這是顯示才華的機會,也是向太子灌輸現代理念的機會,站起說道:「我曾漂泊到海上一個小島(此為假托,可能說是蓬萊更好,但絕對不是倭國),對那裡推行的政策深有感觸。他們實行農工商全面發展策略,使得經濟繁榮、民生富裕、軍備強大。坦誠之言,我大唐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又有當今聖上和太子這樣的英主,但與之相比總感美中不足。特別與他們制度比較,均田制的實施上有明顯缺憾,均田制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權,減少了田產糾紛,有利於無主荒田的開墾,對農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但還是有弊病,均田制雖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來授受的土地只是無主土地和荒地,數量有限。因而均田農戶受田之始就普遍達不到應受額。口分田雖然規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實際上能還官的很少。隨著人口的增多和貴族官員世族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據為己有,能夠再授的土地就越來越少。均田令雖然限制土地買賣、占田過限,但均田農戶土地不足,經濟力量脆弱,賦役負擔沉重,稍遇天災**,就只能被迫出賣土地破產逃亡,當農戶賴以生存的土地沒有的時候,一定會鋌而走險,這就是隋末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

    李治對均田制從來沒有想過這麼多,他始終認為這是個完善的制度,現在雖然不甚理解,但也聽父皇講起過隋末土地兼併嚴重,並要他以此為戒,注意為農戶著想。遂問道:「父皇也說起過,所以孤認為繼續減賦稅、免徭役才為良策。「

    李林龍搖頭道:「亦是良策,但治標不治本,還是避免不了均田制最後出問題。均田制在那島國也試過,最後出現了很大問題。所以那島國實行了改革,最終有效避免了問題的發生。」

    李治一聽眼睛一亮,追問道:「林龍,快說說那島國的解決方法。」

    李林龍應道:「興工商、辦新學、免賦稅、抓技術。」

    李治問道:「興工商怎講?」

    李林龍娓娓道來:「工就如同大唐的一些瓷器、紡織、工藝品、制銅皿等等的作坊,只不過規模更大,產量更大,而名為工業;商就是擴大與各國及民間的交易量,鼓勵百姓自發進行商品買賣,加強和周邊各國的交易流通;辦新學就是擴大現有的國學和州縣學堂規模,准許大唐各族子弟求學,為朝廷培養所需人才,也直接開啟了百姓的新智;免賦稅要最後實施,當工業和商業具備規模,依靠工商業的稅收可以滿足國庫所需時,完全可以免農業賦稅;發展技術是各行業能夠不斷提高效率的關鍵,革新農耕具和種子的質量提高、作坊生產量和質量增加也得力於技術的提高。只要做到以上十二個字,逐漸增加的人口就會轉移到工商等領域,避免了人丁增加、收入減少帶來的貧富矛盾。而農村的富裕戶因為工商業利潤大於土地收入,也必然把多餘資金投入工商業,這就避免了通過兼併土地來提高自己的財富,從而保障了土地不被大量兼併,保障了均田制不被破壞。」

    許敬宗在旁邊聽完,點頭說道:「想法很好,不過實施起來難度很大。」

    李治雖然還不完全明白,但覺得只要有辦法能夠解決均田制的弊病就是好,而且越是自己不太明白,越說明李林龍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不知不覺對他更加高看一眼。

    而李林龍覺得僅說這些還不能完全抓住李治的心,他繼續說道:「內治國家可以依照以上實行。而外擴武力則也不能停步,那島國人口少,四面環海,所以不存在領土需要擴張問題,而我大唐則不然,大唐朝周邊有突厥、高句麗、大食、吐蕃諸國,兵力都很強大,隨時可能威脅大唐安全,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所以我認為發展武備,還應是大唐既定方針,有強大軍隊做後盾,則朝廷幸事、百姓幸事。」

    他見李治聽的異常專注,接著補充道:「島國有一些非常好的武器,比如火炮,用其攻擊,威懾力、殺傷力極強,用其攻城,摧枯拉朽。我見它威力強大,曾經學習它的製造方法,略有所知。」

    太子李治雖然性格懦弱,但畢竟出生在帝王之家,振興朝綱,像父皇一樣成為一代英主,也是他的夢想。李林龍的內治主張和發展軍備的想法,讓他看到了自己可以像他的父皇一樣成為英主的點點希望。

    他說道:「革新和火炮武器都是很新的話題,孤非常有興趣,你當助孤多探討。孤封你為東宮親府昭陵校尉,從六品上。有此官職便於你常去東宮走動。」太子封的這個官職是個沒有實權的武散官,就是給李林龍掛了個虛銜,一介草民一下封到這個級別已經是格外恩賜了。

    李林龍起身故作謙遜道:「草民四海漂泊之人,不願意為官,有心幫助,卻怕才華不濟,辜負了殿下的厚愛。」

    李治搖頭不悅道:「林龍不必謙遜,孤信任你。」

    正中下懷,李林龍心裡暗喜,瞧來李治被他剛才一頓說,已經有意嘗試,因此才封他官職。他躬身致意道:「太子對李林龍禮遇有嘉,草民實在感激,願意為太子這一知己英主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太子見他答應了,顯得異常興奮,舉起酒樽說道:「為孤又多一賢臣,共同舉杯慶祝,願各位不負所學,為我大唐盡展才華!」

    李林龍聽完面帶微笑,看起來已經初步獲得了太子的信任,成功加入了太子一黨。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