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盛唐

作品相關 王玄策與中印第一次戰爭 文 / 魏學睿

    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661)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的使節。曾官融州黃水縣令,右衛率府長史。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國(magadha)國王曷利失屍羅迭(逸)多(harshasilāditya,即戒日王)繼玄奘訪問該國之後致書唐廷,唐命雲騎尉梁懷璥回報,屍羅迭多遣使隨之來中國。貞觀十七年三月,唐派行衛尉寺丞李義表為正使、王玄策為副使,伴隨印度使節報聘,貞觀十九年正月到達摩揭陀國的王捨城(今印度比哈爾西南拉傑吉爾),次年回國。貞觀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出使印度。未至,屍羅迭多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羅那順(arunasva)立,發兵拒唐使入境。玄策從騎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發兵一千二百人,與泥婆羅(今尼泊爾)王那陵提婆(narendra-deva;)兵七千騎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羅那順而歸。高宗顯慶三年(658,一說顯慶二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達婆栗闍(今印度達班加北部)國,五年訪問摩訶菩提寺,禮佛而歸。

    玄策幾度出使印度,帶回了佛教文物,對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貢獻。著有《中天竺國行記》十卷,圖三卷,今僅存片斷文字,散見於《法苑珠林》、《諸經要集》、《釋迦方志》中。近年,人們在洛陽龍門石窟發現了王玄策的造佛像題記。

    以下為轉載:出處不詳。

    王玄策是中國唐朝時期的人,與強漢時一樣,與王玄策同時代的名將也多的舉不勝數的,在我印象中王玄策雖然有名,但是(在民間)知名度遠遠不能與李靖、秦叔寶、李績(徐茂公)等相比,甚至連程咬金的名字都比他響亮,可是我看過他的歷史後大吃一驚,王玄策直是個奇人。

    王玄策生歿年及出身地均不明。公元*一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於*三年前往、*六年歸國。接著,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捲入提的王位篡奪事件(也是王的揚名之戰,在下文將介紹)。於六五八年第三度被選為往印度之使節,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跡,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殘篇。——《舊唐書》卷九《西域傳》、《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上》、八馮承鈞「王玄策事輯」(《清華學報》)

    王玄策可說是個相當特異的人物,他所驅策的戰場並非中國本土,而是在遙遠的印度。公元*七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有友好關係之印度瑪卡達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一個叫做阿爾裘那的人所篡奪。同時,不光是瑪卡達國,當時全印度幾乎均陷入戰亂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還受到阿爾裘那派兵襲擊,身陷牢獄之中。幸好後來王玄策安然脫困,逃離了瑪卡達。

    王玄策這樣就逃回了大唐嗎?沒有,他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瑪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在這兒,他與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太宗養女文成公主而與唐具友好關係的吐蕃(即今之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借兵。借用了七千尼泊爾騎兵,再度帶兵回到瑪卡達國向篡奪者阿爾裘那挑戰。

    在激戰之後,王玄策終於獲得了勝利。於甘地斯河畔的決戰中,包含象部隊在內的阿爾裘那軍戰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斃的則有一萬之數,被俘虜者至少一萬一千人,大大地慘敗。據推斷,其總兵力至少有三萬,王玄策以少數之兵獲得大勝,而且還是在異國、並以異國之兵得勝,實在是不容易。這個難度比常惠(經營了至少十年而且軍力佔優)用異**隊攻匈奴還難。

    王玄策在俘虜了阿爾裘那、回復瑪卡達國的和平之後,就率領尼泊爾軍回到其母國。當然,這時也救出了其他留在牢獄中的部下,在俘虜提拉佈陣提王阿爾裘那後,於*八年將之獻予太宗,回到了大唐。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紀大英帝國的將軍的話,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獄一事要求賠償,加上其恢復和平的大功,要將瑪卡達國當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麼說,王玄策的功績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羅伯特?克萊夫匹敵,而他更是對領土及權利的慾望無緣,到底這是個人的資質呢?還是兩人所屬文明的價值觀不同?

    他乃是在印度這樣的異國中,率領著尼泊爾異國的軍隊,與象之大軍作戰而獲得勝利的人。讓這個人以英雄之姿受到更多人的歡迎。這個人其實曾經三度前往印度,最初並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第二次前往時則升為正使,被捲入提的王位篡奪事件,而率領了尼泊爾的騎兵大為活躍。其後他還曾經再一次前往,去做什麼呢?其實他是去寺廟中參拜。是個立下了大功之後,揮揮雙手就回去的人。中華的智慧與謙讓表現的淋漓盡致,太讓人佩服了!

    由於在中國境內他並沒有做過什麼,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發揮。在從印度回來後,也只是辛苦了就結束,算是有點可憐。這個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過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詳細的記錄留傳,叫做《中天竺行記》,可惜如今已經散落,幾乎沒有留存下來了。

    所發現的吉隆唐碑:

    石碑現存的222個文字,其中雖有相當部分的文字已泐隕,但其大意仍可以斷斷續續地得以瞭解。碑文記載云:大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六月,大唐國勢強盛,高宗皇帝繼承太宗皇帝所開創的宏偉功業,一統天下之威,教化所致,達於四海。故派遣使節左驍衛長使王玄策等「選關內良家之子」數人,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跋涉,越雪山,過棧道,經「小楊同之西」出使天竺,因感征程多艱辛,邊境風光之壯美,聯想到東漢破匈奴於稽落山之後,尚有「刻石勒功,記漢威德」之舉,而此行動倍於往,更當於此建碑刻銘,以記功德。從而可以完全斷定,這是一通由當年大唐使節王玄策等人所建立的出使天竺的「記功碑」,也是迄今為止首次發現的有關唐代王玄策出使天竺事件的實物史料。碑中所記王玄策,據唐史記載,系洛陽人,在唐初貞觀、顯慶年間曾奉旨前後三度出使印度,是唐代中印交通史上十分著名的旅行家。通過後來進行的研究考證,我們才知道這通碑銘的發現,解決了歷史上有關王玄策出使天竺事件中若干懸而未決的問題:首先,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過去史料記載十分混亂,有不同的說法。根據新發現的碑銘可以確知其是在唐顯慶三年從中原出發,經過一年的旅行抵達中尼邊境吉隆,然後才越過邊境去往天竺。其次,是王玄策使團所選取的路線,過去對其究竟是從哪個山口出境的,也多存歧義,現在通過他們所建石碑的位置,可以確認其是採取由吉隆馬拉山口的路線,向南出尼婆羅邊境。其三,關於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的隨行人員與外交目的。過去的史料中短缺,現在完全可以通過碑文所記加以復原,彌補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