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軍隊最主要的裝備是戰馬和兵器,中國史書雖有記錄,但頗嫌簡略。因此必須用考古資料來詮釋文獻,才能提供一個關於突厥軍隊裝備的具體概念:
《唐會要》卷七二《諸蕃馬印》條云:「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合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這裡已經概括地描述了突厥馬的體質結構和工作性能,下面根據考古資料作些補充。前蘇聯科學院物質文化研究所考古隊,曾在阿爾泰的牧民古墓中,掘出馬的殘骸23副,其中屬於七、八世紀即突厥時代的共12副,包括肢骨10件、頭骨6件。據查勒金研究,這12副馬骸有11副可歸入體高134——142厘米的『草原『馬型,即幾乎占總數的92%。因此可以確定,突厥時代阿爾泰馬群基本部分的體型與現代哈薩克馬近似。哈薩克馬即我國所謂「伊犁馬」,是良種之一。《唐會要》的上述記載,看來是可信的。
有馬必有馬具,但文獻失載,因此只能全部徵引考古資料。馬鞍大概因質料不便長久保存,所以沒有遺留到今天,但馬銜和馬鐙則曾大量出土。突厥時代阿爾泰的馬銜是鐵製,成對,但不完全相稱。銜有兩環,環端穿孔繫帶。帶扣由鐵、銅或骨製成,扣裡有活軸,使帶可松可緊。馬鐙據庫萊墓葬群出土所見。可分三類:
1、最流行的是寬鐙板、小革孔的8字形馬鐙;
2、形制略簡,環孔頂端扁平,開一革孔;
3、此類形制最繁,環孔上方有高鼻,革孔橫開。
這些馬鐙製作甚巧,環孔及樓板鏤刻花紋,有的鐙還鑲上草木紋銀錯。馬橙的使用對突厥軍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騎士的腳有了著力點,便能變砍擊為切擊,從而提高殺傷效果。
突厥軍隊使用的兵器,據《周書·突厥傳》云:「兵器有弓矢、鳴鏑、甲鞘、刀劍。」現參照考古資料,分為射遠器、衛體武器、短兵和長兵四類,逐項進行考釋。
1、射遠器:包括弓矢和鳴鏑。阿爾泰人在銅器和鐵器時代早期,用簡單的曲體木引,七至九世紀才使用形制較繁的引。從阿爾泰突厥墓的發掘中,可知這種弓具有如下結構:木胎,把手及兩端以骨為社。卸弦平放時其長度為1.25米,持滿時兩端曲屈成m字形。這種骨襯m字形弓,其射程、強度和準確性均較古弓為佳。鐵製箭鏃多為三角形的三葉鏃。鏃葉穿孔,鏃的下方附有鑽孔的骨質球體,射出時遇風發響,這就是「鳴鏑」。
2、衛體武器:阿爾泰古墓至今尚未發現突厥人使用的盔甲。但中國文獻對此屢次提及,如唐太宗說突厥「以甲冑為常服」(見前引),黑齒常之「見賊徒(指突厥兵)爭下馬著甲」,皆是。古米列夫認為有無甲冑是侍衛之士與控弦之士在裝備上的重要差別。這可能是甲冑不見於阿爾泰墓的原因之一。
3、短兵:根據阿爾泰突厥墓葬品及蒙古和南西伯利亞突厥石人像的佩飾,可把馬刀、匕首和劍歸人這一類。馬刀柄直,有十字形的臘(也有彎柄無臘的),刀身厚重。匕首也是直柄,惟刀鋒有楔。劍製作甚精,劍身樓刻圖案,可能是貴族佩用的外來品。
4、長兵:目前僅知有長矛和馬絆兩種。阿爾泰墓出士的鐵矛,其形制為銎管頗長,矛尖狹長成校形,以利戳甲。馬絆即套馬索,既是遊牧人的牧具,又是一種武器。由於它有這樣的價值,所以突厥法規定盜馬絆者處死。
突厥軍隊的上述裝備,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相當優越的,難怪毗伽可汗十分自豪:「我父可汗的軍隊有如狼,他的敵人有如羊!」
突厥軍隊的優異裝備,除自身「工於鐵作」並繼承前代遊牧人的技術遺產外,還與直接利用局部的資源有關。例如黠戛斯「每雨,俗必得鐵,號迦沙,為兵絕犀利,常以輸突厥」。難怪有人把黠戛斯所在的米努申盆地稱作「突厥汗國鐵器製作和兵器生產的基地」。至於當時先進漢文化的影響也值得注意。隋唐兩代突厥與中原連年文兵,通過俘掠和投奔等途徑,人突厥的漢人為數甚多。據《隋書·突厥傳》云:「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
可知突厥的「強盛」與這些「中國人」有關。至於他們對突厥軍事技術有何影響,史無明載,下面所述只是一些跡象:「突厥頡利可汗攻馬邑,以(高)開道兵善為攻具,引之陷馬邑而去。」看來,突厥人是在中原降兵幫助下獲得有效的攻城手段的。此外,唐代河東道「北邊突厥」,這個地區以產弓著稱,故李德裕「請甲於安定」,同時又請「弓人於河東」。弓既是重要的兵器,而河東又屢遭突厥踐踏,很可能有一批弓匠被擄入突厥,成為促進漠北制弓技術發展的外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