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從世界大戰一開始,英國就希望中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日本政府不贊成這樣做,認為中國參戰將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從而降低日本作為中國的領導者和代言人的地位。與日本磋商後,英國決定在沒有日本預先同意前不就中國參戰進行談判。
但是隨著戰爭的進程,英國根本無法從老奸巨猾的日本鬼子那裡得到太多,甚至日本貢獻的力量還不如文萊共和國,這就有些說不過去。
文萊的海軍已經全部交給英國海軍統一指揮,雖然在數量比不過日本派出的護航艦隻,但是日本的艦艇大多老舊,相比起來,還是文萊的海軍艦艇比較可靠。
一支沒有經受過最先進海軍思想理論培養,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海軍,永遠都無法站立在世界的頂峰。
故而,文萊也是在藉著這次機會讓英國海軍免費的培訓海軍官兵,並且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畢竟,跟著英國與澳新的護航艦隊,不會遇到太大的危險。
正是因為文萊的這種無私奉獻,才襯托出了日本的自私。
而中國人所具備的某些特質,開始為歐洲所重視,青睞。
故而,現在歐洲交戰雙方一邊打,一邊都在拉攏美國與中國,加入這場戰爭。
作為李安生來講,中國是絕對不會加入這場戰爭的,沒有這個必要,也沒多大的用處。
與德國簽訂的密約,仍然生效,大量的德國資本從四面八方的撤離,聚集到了中國來,大量的德國人也開始離開許多讓他們覺得受到歧視對待的國家,來到了中國。
中國受德國的恩惠太多太多,甚至是德國的幾大航運集團旗下的資產,都轉移到了中國,尤其是在美國的那幾艘巨輪為代表的數十萬噸輪船,加入了中國的中德航運集團,使得中國的航運力量提升一個檔次。
在這一時期,美國與德國之間的關係繼續惡化。
要知道德意志裔是美國第二大外國移民,僅次於英聯邦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所以在一戰爆發後,美國議會甚至有不少議員提議要求美國加入德國一方作戰!只是決議沒有通過而已!
導致這一原因的是德國越來越依賴於潛艇,而潛艇的大量使用開始危及到美國的利益。^諾^書^網^e^看免費提供^^
美國成為了此時最大的向歐洲輸入商品的國家,要是海上運輸緊張,那麼美國將會損失大量的金錢。
李安生很清楚,美國早晚會因為這種潛艇無限製作戰而加入戰爭。
至於眼下,自然是潛艇襲擊越來越激烈才好。
李安生藉著視察奉天的機會,在葫蘆島秘密的會見了來自德國的特使伯魯格。
伯魯格這次帶來了德國參謀總部以及威廉二世的問候,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德國請求中國加入到同盟國來作戰,發動對沙俄的進攻。
一旦中**隊對沙俄動手,那麼德軍同樣會在東線有所作為,兩面夾攻,或許能夠迫使沙俄退出戰爭,然後,德國就能掉轉身攻伐西線。
1915年對協約國而言,這是希望破滅的一年。德軍在拔除伊普雷突出部的戰役中,借助毒氣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整個西線沒有任何一處雙方戰線的進退超過3英里。
1915年底接管3個英國集團軍最高指揮權的道格拉斯海格爵士認為人員的消耗是正當的,因為從長遠來看,德國經受不起這種壓力。但對勞埃德喬治來說,這是「毫無意義的流血」,而且協約國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協約國在西線總共傷亡人,德方傷亡約人。
其實勞埃德說的很正確,德國的確是經受不起消耗的。
1916年時,情況已經明朗:上帝是站在大工廠和大軍隊一邊的。軍語辭典中的一個新詞——「工業動員」把各交戰國的工廠引向戰爭的無底洞,對農場實行監督、徵收所得稅、實行食物配給制。無數的彈藥和軍事裝備從各種機器傾瀉出來,然而再多也總是需要的。
英國這位海上霸主,這個「靠大海生活達千年之久」的英國,如今也開始靠大陸生活了。剛剛步入1916年1月,它破天荒地採用了徵兵制,投身於組建大規模的陸軍。這是一個對這次戰爭以及對英國未來將產生深遠影響的決策。事實上它意味著作為世界大國的英國長期擁有的優勢開始沒落。
這場戰爭在西線進入了大屠殺的消耗階段。在東線,俄國發動的一次大規模攻勢宣告了兩大過時的君主國覆滅的開始。貪婪的羅馬尼亞參戰了,在陽光下短暫地神氣活現了一陣就屈服了。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海上交戰——日德蘭海戰以不分勝負告結束。封鎖的壓力把同盟國周圍的包圍圈縮得更緊了。一些領導人下台了。從俄羅斯草原到(英國)科次富德的陋室,許多家庭的男人只存在於人們的回憶之中;仇恨加深了。
隨著歷史上最大的兩個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集結了幾個大國的力量,1916年戰爭的鐘擺從東線又擺回了西線。
在戰爭的頭幾年,協約國之間幾乎沒有戰略協同;它們之間長期存在著相互衝突的目的和猜疑,不同的政治野心和互不信任。1915年12月,憑借霞飛的崇高威望,協約國首次企圖改善聯盟作戰的計劃工作。法國、英國、比利時、意大利、俄國,甚至日本的代表相聚一堂,共同討論了未來的行動,並且原則上同意1916年在意大利戰線以及東歐、西歐戰線同時發動進攻。
德國已經看到了接下來戰事的更加艱難,故而,他急於尋找一個強大的盟友。
他不需要中國維持與他們之間的正常貿易,他只需要中國向沙俄發起進攻,打通中亞通道,決勝於美索不達米亞,從而使得東線與南線外圍戰場得到緩解。
只是,德國手中已經沒有太多手∼機看最快的籌碼。
李安生答應了伯魯格,或許中國可以不出兵,但是,可以挑動沙俄的內亂。
沙俄目前已經是油盡燈枯的格局,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
此時在東線,與血腥屠殺的陣地戰不同,則是另一派景象。這裡領土開闊,很難建立穩定的戰線,相形之下,更具有運動戰的特色。
曾經,歐洲大國對俄國這個龐然大物多少都懷有幾分敬畏。俄國疆域之遼闊,兵員之豐富,在歐洲無與倫比。沙俄擊敗拿破侖的事跡,也依舊刻在所有歐洲將領的心頭。德國人將沙俄軍隊尊稱為「歐洲壓路機」。這個壓路機雖然在克里米亞、日俄戰爭中兩次失手,但大家還是忍不住害怕它。
從數字上看,俄**隊的力量確實相當駭人。戰爭期間,俄國共動員了1300萬軍隊,在全部參戰國裡名列榜首。
只是,戰爭進行到現在,沙俄的種種弊病暴露無遺。
伯魯格並不清楚,其實沙俄已經沒有多大的戰爭潛力,後勤系統效率低下得駭人聽聞。一出國境,糧食補給就會馬上出現危機。裝備之壞,更超過後勤之惡劣。有些軍團裡,俄國士兵不得不三個人共用一條步槍。
一個俄國士兵對英國記者說:「我們除了胸膛外,一無所有。」哥薩克騎兵則已經墮落得跟土匪相差無幾。指揮官的素質則和士兵裝備一樣低劣,似乎是在三個人合用一個腦子。第二軍團裡,參謀們沒有地圖,只有羅盤。這些手拿羅盤做參謀的優秀人士裡,有一位不過是個巧克力糖廠的小職員。他之所以能做參謀,就是因為他會畫漫畫。就是這樣的人,聚在一起,湊合著給軍團做參謀。
雖然沒有拉斯普京禍國殃民,但是,由於一場中俄戰爭給沙俄帶來的摧殘,沙俄早早的,在1916年初就已經支持不下去了。
所以,李安生所說的,在沙俄內部發動革命,扶持沙俄的革命黨給沙俄致命一擊,已經到了時候。
一戰最大的改變,就是沙俄,這些都要拜李安生所賜。
一場中俄戰爭給沙俄帶來的無盡創傷,到現在,終於一下子全部暴露出來,彷彿之前全是迴光返照一般。
如果現在就能解決東線,想必,這次的世界大戰,將會出現最大的變數。
不用李安生派軍隊干預,一戰的進程從中俄戰爭落幕的那一刻,就注定要改變。
伯魯格並沒有因為沒有完成國內的托付而灰心喪氣,他選擇了等待,等待沙俄發生巨變。
李安生並沒有向他吐露太多,但還是隱隱的指出了目前沙俄的主要革命領袖們與中國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
這讓伯魯格欣喜若狂,他選擇了等待,如果真的是像李安生所說的,沙俄革命黨人已經壯大到了一定的境界,那麼,他不妨拭目以待。
本來他打算是在訪問中國之後緊急趕往南美的,希望能夠拉攏南美的一兩個國家加入同盟國,如此的飢不擇食,讓他自己也知道羞愧,故而,暫時留下來倒是個很好的借口。
1916年2月,以高爾夫兄弟為首的革命黨人率先發難,在新西伯利亞發動了起義,並且迅速的攻佔了鐵路沿線的幾大城市,吸收了大量的鐵路工人與礦工入伍。
就像滾雪球一樣,實力不斷的壯大,然後,衝往烏拉爾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