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北京政府
若是沒有李安生打的伏筆,說不定程德全要以為孫中山是個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驅、領袖,作為舊官僚,他可不想當什麼大總統,孫中山誇誇其談,說不定真要將南京大事交給對方。
程德全與李安生相交多年,也多少接受了許多熏陶,給李安生影響很大,革命黨名頭再大,孫大炮名頭再響,也震不住他。
李安生也沒有那個意思要去爭大總統位子,這點程德全很清楚。
中國的民主憲政之路還很漫長,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
李安生也剛好,程德全也好,都不想趟這渾水。
誰第一個跳出來當什麼勞什子大總統,或是總理,固然能夠榮耀無比,首任民主憲政首相,這個殊榮很多人都要來搶,可是,也要有相當的能力才行。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野心家們紛紛跳出來,這是肯定的。
愛做不做,誰做誰倒霉,權力是有了,可是民主憲政的完善是一個緩慢的曲折的過程,一開始出現個幾個短命內閣甚至短命國會也是很現實的。
比如後世連國會都給解散掉,就是個明證。
要不然,軍閥政治為什麼這麼有市場,那就是所謂的民主將民主人士們折騰的夠嗆,將人民折騰的夠嗆,對民主暫時的失去了信心,於是,強權政治一時無兩。
李安生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現在上台執政,各方勢力必定群起而攻,掣肘頗多,還不如曲線救國,悶聲發大財。
等到需要他來獨裁需要他的強權政治的時候,他再來上台執政,那就順風順水,一路坦途。
以強權政治為手段,實現真正的民主,這才是李安生的最終目的。
他也沒有信心在他有生之年能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但是,只要他還執掌大權一天,就沒有其他野心家能跳出來破壞民主進程的可能。
真實歷史上,老袁稱帝,實際上是錯誤的估計了各方勢力的反對力量。
12月4日,東北宣佈獨立,李安生正式出任東三省保安司令部司令,而錫良則率部隊入關,往熱河等地進發,控制沿路要途重地。
錫良主動給李安生讓位,並自任為內外蒙古總督,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使得整個中國政局為之一變。
這意味著程李系完成了最後的調整,加上錫良的力量,成為了中國政壇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
而同時東北宣佈立即組建新軍第二十九鎮與第三十鎮,使得整個東北的兵力達到了十一個鎮,遠遠的超過了北洋軍,甚至超過了北方軍事總和。
東北固然有這個財政實力,但是要真正實現精兵強政,光靠東北自身是行不通的,這裡頭有美國的參與,也使得支持袁世凱上台的英國等國家感到萬分的擔憂。
於是,列強各國紛紛出面,勸說袁世凱盡快與南方革命黨人形成一致意見,盡快組建聯合政府。
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軍事實上迫切地需要一個統一的臨時中央政府,十一月十一日黃興曾向獨立各省提出建議,請派代表到武昌開會。
各方面為了尊重黃興的意見,決定以武昌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並推舉鄂軍都督代行中央職權。
各省代表到武昌後,於十一月二十日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舉行革命軍各省區代表大會,公推譚人鳳為議長。
這一次會議有一個幕後的,但卻是具有歷史性的決定,就是在十一月二十日通過一項決議:「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世凱反正來歸」。
在討論過程中,部分代表認為清政府已經名存實亡了,今後「和平與戰爭」問題,不在於革命軍與清廷之間,而在於革命軍與袁世凱之間,倘如避免更多的流血,最好的方法是把袁拉到革命陣營來。袁的問題是要給他重大的酬報,他在清廷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要拉袁反清,則唯有許以比他在清廷更高的職位,因此如果袁真願以舉手之勞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民國,則革命軍唯有享以民國臨時大總統,才能引誘和打動得了袁。
至於程李系這個無法忽視的政治集團,革命黨人的意見,是聯合袁世凱,使得這個最有可能成為軍閥團體的野心集團盡快解散。
之前由於北洋軍與革命軍的交戰,雙方都是當局者迷,等到列強開始出面干預,以及雙方都開始正式要面對的情形,才開始務實起來。
在這個時候,程李系的根基淺薄,就開始的顯露出來,各方政治勢力與野心家紛紛登台亮相,力促革命黨人與袁世凱和解。
袁世凱的首席謀士楊度在東京時和孫中山先生很熟,又和黃興、宋教仁過從甚密,孫黃的認識還是楊度的介紹,因此楊度對和談是有影響力的。
當時有一種理論,是說:革命事業非袁世凱不易成功,袁世凱不是曾國藩、胡林翼,革命黨人不要把他迫著走曾、胡這條路。今日大勢,不是革命黨和清廷的問題,而是革命黨和袁世凱的問題,袁世凱的問題一解決,革命就成功了,而袁世凱的問題只是條件問題,不是原則問題。
大概過去袁世凱尊崇立憲的形象深入人心,使得革命黨人寧願相信袁世凱,也不願意相信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程李系——李安生的改革政策多少影響到了許多階層的利益。
東北宣佈獨立,東北軍入關並且向蒙古進軍的消息傳至南方的時候,正是袁世凱與革命黨人進行和談的時候。
和談開始後,南方代表(革命軍方面)提出一個和談的先決問題,就是北方代表(清廷方面)必須首先承認民主共和制的國體問題,這是革命的目的,如果不在這個基礎上談,則無和談的必要。
而東北軍入關的消息傳來之後,各方震動,都認為和談將會發生某種不可預料的變化。
十二月六日下午六時段祺瑞正式照會駐漢口各國領事,宣佈自現在防區撤退一百里,以表示北洋軍對談和的誠意。
此時孫中山等人趕到了武昌,與黃興等人進行磋商,希望能夠找出對革命黨人最有利的辦法。
如今在程李系的帶頭下,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割據自立的苗頭,這是革命黨人最害怕出現的,也是北方政權最害怕看到的,雙方都有共同的義務,那就是在民主的大旗之下,維護中國的統一。
這是一大隱患——軍閥割據,而另一個隱患,則是對民主盲目的樂觀。
孫中山見到無數的革命同志只注意選總統、組內閣、制約法,和他所規定的革命方略:「三年軍法之治,六年約法之治,然後進入憲法之治」,完全背道而馳。
加上獨立各省各自為政,散漫而無組織,革命軍力亦不夠強大,財政情況更無把握,要想在這種情況下組成一支強大有力的革命武力北伐,將袁世凱的北洋軍摧毀,是很不可能的,於是他也轉而求其次,便是「用袁以倒清」,使革命暫時告一段落。
而***之後,東北軍入關入蒙,強勢已顯,袁世凱君主立憲內閣已經是岌岌可危,革命黨人迫切的需要聯合袁世凱,盡快逼迫清廷下台,組建中央政府。
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孫中山並沒有接觸過李安生,他直覺的認為,程李系是最大的野心割據團體,***統治的另一種形勢的復辟,袁世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本來,早在獨立各省代表到漢口開會時,便已決定議和綱要四款:(一)廢除清朝政府;(二)建立共和政體;(三)清帝優給歲費;(四)以人道主義待滿人。所以對於清皇室的優待,是不成問題的。
當袁世凱對自己地位問題有了保障後,便就清皇帝和皇族優待條件尋求協議,有了這個優待條款,他便可以脅迫清室退位。
而李安生秘密潛伏到東北,來上了這麼一出,他已經無法選擇,只能逼迫清帝退位,然後拉攏革命黨人,成立中央政府,造成即成事實,程李系想要野心割據,就要看全國人民答應不答應。
本來南方革命黨人提出的臨時政府方案,一致公舉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宋教仁主張實行責任內閣制,孫先生認為責任內閣不是中國鼎革時所宜實行的制度,但宋教仁堅持,孫中山先生終於勉強同意,張繼主張推宋教仁為內閣總理,宋教仁堅決不肯接受,並提議推黃興。
本來各省代表原已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總統制,而現在卻要改為內閣總理制,這中間有些難說。
而來自程李系的壓力,倒是忽然讓革命黨人一致的意見統一起來,那就是實行內閣總理制,希望由袁世凱出任大總統,而黃興或者宋教仁出任總理一職。
當時各省代表多不贊成內閣制,可是給現實所迫,居然難得不再爭吵,但是稀罕,也是李安生所沒有想到的。
而他更加沒有想到的是,同盟會反而因為這個難得的大轉折,開始了變相的改組。
同盟會在革命時期一直是個秘密組織,武昌臨時政府成立,才決定改為公開組織,以「鞏固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為宗旨,舉孫中山先生為總理,黃興、黎元孫為協理,宋教仁、胡漢民、馬君武、劉揆一、平剛、張繼、李肇甫、汪兆銘、居正、田桐為幹事,實際責任由宋教仁負責。
從這點看來,宋教仁等人的政治能力,還是相當強悍的,與這些人物鬥爭,李安生唯一能夠依靠的,便是強大的軍事實力。
東北軍入關,便是為了顯示強大的軍事實力。
雖然只是由吳祿貞與錫良率領三鎮兵力入關,但是帶來的無形壓力卻是巨大無比的。
而錫良急著趕往庫倫,也是因為俄國肆無忌憚的開始在蒙古活動,想要圖謀內外蒙古。
蒙古不能獨立,這是在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前李安生最大的目標。
清隆裕太后率同清帝宣統退位,其退位詔書全文如下:
吳祿貞帶著新軍第六鎮與蘇凱的第二十八鎮迅速的控制了山海關,並且兵鋒直指唐山等地,而錫良與張紹曾則與新軍第二十鎮入駐承德,進一步劍指張家口,準備在東北軍進一步入關後,編製入蒙軍團,隨之準備對俄作戰。
東北軍的強大壓力,終於使得清廷走向倒台,十二月十四日,清帝正式宣佈退位。
「朕欽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這篇詔書據說是南通狀元張謇的手筆,但「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一筆是袁世凱的左右所增加。
詔書由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外務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紹英、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譚學衡、學務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梁士詒、農工商大臣熙彥、理藩大臣達壽副署。
張謇第一時間將內幕用電報的形勢派送給了李安生,所以,李安生是知道的最為詳細的一人,袁世凱在清帝退位過程中起到了無比積極的作用。
與退位詔書宣佈的同一日,袁世凱發表了「真電」表示贊成共和,其原電如下:「…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心血,亦民國無窮之幸福。…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維持,軍旅如林,須加部署;而東北人心,未盡一致,稍有動搖,牽涉全國,諸君皆洞鑒時局,必能諒此苦衷。至共和建設重要問題,諸君研究有素,成竹在胸,應如何協商統一組織之法,尚希迅即見教。袁世凱真。」
袁世凱認為他逼迫清帝退位工作已告完成,他已履行了他的諾言,於是他要等南方履行他們的諾言——推他為第一任大總統。
他怕南方食言,所以在退位詔書內加上:「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一句話。
這句話其實滑稽非常,好像民國的大總統不是由國民選出來而是由清帝命令的。
清帝退位的待遇很是優厚,這讓李安生很是不滿,立即在奉天通電予以斥責。
不過照當時革命情勢來看,妥協空氣甚濃,只希望清室讓國,和平息兵,對於一些寬大的優遇,只是表現革命者的恢宏氣度,則亦不可厚非。
清帝退位,改朝換代,中華民國正式取代清王朝。
臨時政府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到此時為止,唯一的爭端,便是在於定都武昌還是定都北京的問題。
讓孫中山失望的是,大部分人還是傾向於定都北京,南京程德全的態度不明,武昌並不適合作為首都,這是革命黨人天然的劣勢。
這也使得孫中山尤為痛恨程李系,痛斥為革命果實的吞吃者,他也不想想,他孫大炮在革命起義中放了多少炮,轟死了多少北洋軍?
在革命同志看來,袁世凱雖然不是理想的民國元首,可是他已履行了逼迫清帝退位的工作,革命黨人都重然諾,所以只有遷就事實。
如果袁能脫離封建官僚遺毒甚深的北京,加上還有國會的牽制,同時正在起草的《約法》是採取內閣制,有這種種因素,總統便沒有什麼實權,袁世凱當總統後總不致會太背叛民國的。
這當然是一種天真的想法,袁世凱是個純粹講實力政治的人,三十年政治生涯的起伏,使他相信必需要有實力才能談政治,他怎肯離開他的老巢——「北方」,怎肯離開他的資本——「軍隊」。他心目中既無中華民國,更談不上國會和《約法》,所以他的私心,根本就未考慮過到武昌去就這空頭的大總統。
李安生聯名程德全與錫良等人通電全國,希望中央政府能定都北京,同時希望盡快通過約法,實行內閣制。
李安生同時也發出許多密電,對內閣制極力推崇,甚至表示願意推動袁世凱為大總統的同時,由黃興或者宋教仁出任總理。
這自然讓革命黨人消除了疑慮,革命黨人能夠得到總理的位子,即便在組閣的時候,讓給袁世凱一部分利益,也已經是賺到了。
定都北京本來就不是什麼問題,只是孫中山等一小撮人在那裡鬧騰罷了。
請大家注意,是「孫中山等一小撮人在那裡鬧騰罷了」,孫中山實際上代表的革命黨人極少,孫大炮的威望還是遠遠不如黃興,甚至是宋教仁。
在程李系的強大壓力下,武昌方面委曲求全,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臨時大總統職後,袁世凱遂於民國元年元旦以就職誓詞電告於參議院。
情勢演變至此,孫中山等人只好退而求其次,便是由臨時參議院把一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起草完畢。
原來當武昌臨時政府剛成立時,是根據《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組成的,其後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加以修改,成為《臨時約法》。
這個《臨時約法》和《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最大不同的地方是,《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採取總統制,《臨時約法》則采責任內閣制。
《臨時約法》共七章,即:一、總綱;二、人民;三、參議院;四、臨時大總統副總統;五、國務員;六、法院;七、附則。
責任內閣制本是宋教仁所積極主張的,但臨時政府時期,其他革命主要幹部均不贊成。到了袁世凱做總統,又怕總統權力太大,於是匆匆忙忙地訂定《臨時約法》,想借這部《約法》來限制袁的野心妄為。
結果袁世凱把這部《約法》視同廢紙,而李安生,同樣如此,他將來是要集權統治的,哪裡允許這種變了味道的約法。
所謂的約法,都是為了一幫革命黨人以及幼稚的野心家所服務的,李安生實力強大,自然不買賬。
袁世凱已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接著就需要忙著組織內閣,屬於同盟會的湖北都督孫毓筠通電主張推孫中山先生組閣,非同盟會的廣西都督陸榮廷立即附和。
這時也有人主張請黃興組閣,可是袁世凱自己早已胸有成竹,他心中的人選是他的老朋友和外交方面的重要幫手唐紹儀,唐在被派為南北和議時的北方首席代表時,袁就已安排了他未來角色的伏筆。因為唐和南方革命黨人相處甚洽,又深通洋務,和英美關係都搞得不錯,所以在袁系中,唐紹儀是個能夠被中外接受的理想人選。
更為主要的,是袁世凱不希望李安生入閣,要是給這位小兄弟上台組閣,哪裡還有他袁大總統的遠大抱負?
1912年1月7日袁世凱正式向已經到北京的參議院提名唐紹儀為內閣總理,參議院予以同意。
1月15日唐紹儀列席參議院發表政見,並將新閣名單提請表決如下:
外交總長陸徵祥(當時系駐俄大使,故由胡惟德署理)
內務總長趙秉鈞
財政總長熊希齡
陸軍總長段祺瑞
海軍總長劉冠雄
教育總長蔡元培
司法總長王寵惠
農林總長宋教仁
工商總長李平書(未到職,由王正廷署理)
交通總長原提名梁如浩,未被參議院通過,
乃由唐紹儀暫兼,後由施肇基代理。
這份名單,好像是容納了各方面,因為唐紹儀雖是袁的親密朋友,可是他又和同盟會方面是好朋友,陸徵祥是無黨無派的外交家,熊希齡是君主立憲派,袁系的人只有趙秉鈞、段祺瑞、劉冠雄三人,而同盟會方面卻有蔡元培、王寵惠、宋教仁三人。
袁世凱認為這是非常公平的分配,其實則是掩耳盜鈴的,因為唐紹儀是袁的老友,而陸徵祥則為袁系的附庸,而君主立憲派在同盟會和袁系間是選擇親袁的路線。
因此在唐紹儀內閣中,外交、內務、財政、軍事、交通六個重要部門都抓在袁世凱手中,同盟會所得到的只是教育、司法、農林、工商四個無所事事的冷衙門。
同盟會原來推薦黃興在新內閣中繼續蟬聯陸軍總長,當然這是想限制袁的軍事特權,使他不能把國家的軍隊當作私人的工具。可是這只是一種幻想,因為袁世凱是必需要掌握軍隊作為自己力量的基礎,因此決不肯把陸軍總長這個人選讓給袁系以外的人擔任,更不會同意給同盟會的「實力派」領袖黃興,所以只同意改派黃興為參謀總長。
參謀本部在當時是個有名無實的機關,黃興當然堅決拒絕接受這個空名職位。
唐紹儀雖然是袁的老朋友,可是他不是北洋軍出身,他與袁世凱在朋友與部下之間,不像北洋軍系的人,對袁世凱完全是衣食父母,因此他一方面獲得袁世凱的親近和尊重,一方面則受到袁世凱部下的排擠和詆毀。
這個內閣天生就不穩固,而且有心人也發現,程李系沒有一人上台執政,在內閣中沒有佔據任何一個位置。
而且薩鎮冰出任葫蘆島的北洋海軍司令,程璧光出任上海高昌廟南洋海軍的司令,彷彿對海軍總長毫無反應,讓人嘖嘖稱奇。
其實袁世凱本來是想要讓李安生、程德全與錫良,甚至吳祿貞都出任總長的,但是,考慮到種種顧慮,種種為難,而且李安生也必定不會接受,只能作罷。
他既然選擇讓唐紹儀來組閣,自然是做好了與李安生決裂的準備。
不過他也來不及考慮與李安生的關係,是否會立即激化,蒙古出了問題了。
庫倫問題的發生,是俄前任駐華公使廓索維慈到庫倫活動的最高峰。路透社電訊說柯使已向庫倫交付正式承認書,「庫倫」政府元首哲布尊丹巴活佛及蒙人對柯使予以***歡迎云云。
這則電訊震動了北京朝野,總統府和國務院均分別召開緊急會議,與會人士面面相對,拿不出一個辦法來。因為任何人都不知道俄蒙勾結的實際內容。北京政府和庫倫之間的接觸,多是間接的,庫倫電報局已被接收。
中國外交部也曾採取行動,電令駐俄代辦向俄國外交部詢問,俄國答覆說:「中國現已與各國斷絕邦交,所以我國沒有意思答覆。」
這所謂的斷絕邦交就是之前梁如浩上台後未去拜訪各國駐北京使節,而陸徵祥又還沒有從俄國歸來,外交部的職權也沒有開始正常行駛,故而出了這岔子。
北京的中國記者,曾赴俄使館訪問,俄使的答覆說:「現在我們還沒有正式公報發表,不過蒙古問題我們曾在六個月前就和中國交涉,可是中國方面概不答覆,好像不屑和俄國交涉。現在中國權力既然不能及於蒙古,俄國為了交涉便利計,所以派遣專使赴庫倫與蒙人直接接觸,同時就蒙古問題作通盤地調查。正式承認是可能的。」
而北京方面對俄國百般忍讓的同時,錫良在張家口宣佈,出任內外蒙古總督,即刻起命令新軍第二十鎮與第二十八鎮北上,第二十九鎮與第三十鎮立即就地組建。
東北一口氣要將四鎮兵力投放於蒙古,雖然其中兩鎮還沒有編練,但是態度之堅決,讓各方為之震驚。
北京中央政府的軟弱,東北政權卻如此強硬,也預示著,中國將進入一個內外交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