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這就是美國小妞
請柬的落款是格蘭特?沙遜,一個陌生的名字。
安琪對飯店的侍從輕輕的說道:「好吧,我知道了。」
侍從欠著身子,有些緊張的說道:「外頭送請柬的人還在等著答覆呢。」
在這樣一位美得讓人窒息的天使面前,即便是見過無數美女的飯店侍從也有些大腦缺氧。
安琪微微的皺了下眉頭,咬了咬嘴唇,微笑著說道:「那請你告訴他,愛儷園一定是邀請錯了人,我並不認識請柬上所寫的這位先生。」
她極有涵養,照道理,飯店隨意向別人透露賓客的姓名,這是不禮貌不規矩的。
她不願意將不滿加諸於侍從頭上,即便看對方的神色,應該是拿了人家的小費。
格蘭特?沙遜?她想起了在碼頭上等待汽車時,那幾雙讓她很不舒服的眼睛,一定是其中一個,討厭的英國人。
「但是,小姐,今天愛儷園是在招待遠東最大的財團董事成員,他們很多都是英國的頭面人物,還有許多上海的名流出席,像您這麼有風範涵養的小姐,不出席這樣的場合實在太可惜了。我想,沙遜家族是想要向所有來到上海的紳士小姐們展示屬於他們的榮耀吧。」
這位侍從很會說話,連吹帶捧,還帶出了沙遜家族,他大概是想,這位小姐應該是不會不給沙遜家族面子的。
沙遜可是英國在遠東的幾大家族之一,憑借對華傾銷與鴉片起家,沒少幹過齷齪的勾當。
比起這些血腥罪惡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資本家,摩根與丹皮爾這樣的家族要乾淨的多。
安琪將請柬塞到了侍從的衣領子裡,叉著腰說道:「沙遜家族?沒聽過,也沒興趣參加他們的聚會。所以,我要說抱歉了。還有,先生,你好像在這裡站的時間夠久的了,服務真是熱情,我真該向你們的領班誇獎一下你。」
侍從臉色變了變,他可不想給炒魷魚,連忙恭敬的彎著腰倒退著,迅速的離開了安琪的視線。
安琪拍了拍手掌,做了個手臂彎曲的動作,笑了起來,哼,我就是美國小妞,管你什麼貴族氣質。
其實安琪的氣質是極好的,在李安生看來,比貴族還要貴族,那些英國佬,祖先都是一幫在泥地裡餵豬的貨色,居然敢傲慢的自稱貴族,真是無恥。
安琪靠著窗,托著腮幫子,看著華燈初上的上海灘,看著夜色降臨後依然川流不息的南京路,看著靜安寺路的愛儷園附近的盛況。
那是個從中國掠奪剝削的集團的狂歡聚會,跟她們無關,但是,從明天開始,或許就有關了,她們是來制止這種掠奪與剝削的,不掠奪,不剝削,同樣能夠獲利,她相信李安生。
安琪來到上海之後立即讓人通知了吉祥銀行上海分行的人員,他們自然有辦法找到李安生。
李安生得到安琪已經到了上海的消息,自然是欣喜若狂,只是此刻他還分不開身來。
他想要在將來事實控制上海,必須要拉攏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平書。
光緒二十九年開始出任江南製造局提調,兼任中國通商銀行總董、輪船招商局董事、江蘇鐵路公司董事,跟周學熙一樣,是個身家巨萬的官商。
這個人比周學熙還要有頭腦,思想更加開明,他知道清廷早晚要靠不住,所以一直在倡導上海地方自治運動。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創設總工程局,以整頓地方,立自治之基。官方同意後,選出37人為議事經董或辦事總董。他任領袖總董,統管城廂內外總工程局。積極主持總工程局工作,派人接收城廂內外道路、路燈管理權,設立和資助小學堂以利初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統一巡警以維持地方治安,同時還採取一系列措施阻止租界的擴張。
朝廷去年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這樣一來,原城廂內外總工程局就改稱上海城廂內外自治公所,真正的走上自治坦途,李平書繼續出任總董。
掌握了這個人,李安生就能在事實上掌控上海,而且,李平書先前已經將原有滬南學會體操部、商業體操會,滬北商余學會、滬西士商體操會等五體育會組成南市商團公會,自任會長,這可是一支民間武裝,加以裝備整訓,安插軍官掌握實權,更加保險。
李平書對於李安生這個新任江蘇巡撫不去蘇州就任,跑到上海來,而且還微服私訪到他家裡來,感到很是震驚。
未免有些心虛啊,他可是一步步的在推動自治的同時,期盼朝廷趕緊垮台。
因為,朝廷不垮台,上海的民族工業就一直不會有起色。
地方紳商都期盼著能夠實現立憲,而不是革命,但是像李平書這樣的有眼見只人,自然知道要是立憲希望破滅,便是神州大地的一場大動盪。
這李安生到底是什麼來意?
與李安生見禮之後落座,互相說些客套話,李平書一直在揣摩著李安生的政治傾向,立憲?革命?
反正保守是肯定不可能的,如此年輕的巡撫,又曾經在黑龍江與吉林辦過新軍,據說還態度堅決的打過***子,還在東北大肆興辦實業,促成了錦齊鐵路的修建,是個極為開明的官員,雖然得罪過京城的權貴,但是紳商們還是最為歡迎這樣的官員。
李平書所能瞭解到的李安生的履歷也就這麼多,聽到江蘇巡撫換成李安生之後,上海當地的紳商們便也開始打聽李安生的過去,作為蘇州人,他自然希望李安生是個好官,造福家鄉。
「李總董是蘇州人?」
「回撫台大人,下官正是蘇州寶山高橋鎮人,小時便到上海當小小學徒,故而也是半個上海人。」
其實李平書無論如何都逃不了這半個上海人,後世的寶山屬於上海浦東,故而他的籍貫很難界定。
「蘇州好啊,人傑地靈,文化悠久。唐時繁榮程度僅次於長安,白居易所謂『人稠過揚府,坊鬧半長安』,說的便是蘇州。明清兩朝,皆為經濟作為繁盛的中心,富甲天下,風物雄麗為東南冠。」
是啊,李平書小時常為自己身為蘇州人而驕傲,可是近代以來蘇州逐漸沒落,聲勢遠遠給上海比了下去。
大清鼎盛前期,蘇州所徵賦稅約440餘萬兩佔全國的百分之八,負擔分額超過了絕大多數省份,與浙江等幾個富裕省份的全省收入相當,可見蘇州經濟之繁盛。
「只是這洋炮打開了大清的市場之後,內河不及海港,蘇州原地踏步,而上海則一日千里。蘇州早就沒了當年的榮光,省會雖然在蘇州,其實經濟已然不符其實。我聽說撫台大人在關外大刀闊斧,關內富商豪強紛紛到關外投資興辦實業,蘇州正需要大人這等人物,可見朝廷英明,正要大人來蘇州坐鎮,銳意改革。」
李平書這話也是在試探李安生的政治傾向,他當年曾經入幕張之洞麾下,也是見過大世面的。
李安生這幾年官當下來,也摸到了些門道,自然聞絃歌而知雅意。
「大清閉關鎖國之前蘇州手工業佔全國之冠,但鴉片戰爭之後,國勢日漸衰落,割地賠款,簽訂各項辱國條約。開放通商口岸,洋貨得以侵入而大量傾銷對農產品的掠奪,蘇州的手工業也受到很大摧殘。上海這幾年雖然風生水起,但也是以列強的殖民經濟為中心,不值得推崇。我坐鎮蘇州,自然是要大刀闊斧改革一番的。至少在政治上,紳商們無須擔心。洋人的傾銷與不法競爭,我也會想辦法對付。」
李安生大手一揮,勉強揮出了幾許王霸之氣,他這次是含憤而來,搞事,他就是要搞些事情出來,看清廷如何安排他。
洋鬼子要是敢跳出來,他可不再是先前的那些為了當官而當官的官員,畏洋如虎助長洋人的囂張氣焰,好好的給這些惡狗上些課,好好教訓一番才是正理。
李平書內心激盪,沒想到這個巡撫大人是個直腸子,不但聽到了他所想要聽到的話,還聽到了更多的東西。
聽說這位巡撫大人可是為了普通老百姓的房地被佔,就敢跟***子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也著實打過幾仗,雖然朝廷***了消息,但多少還是有些風聲傳到南邊,***子是吃了虧的。
改革是肯定要改革的,李平書很有信心,北邊的紳商多有對李安生交口稱讚的,看來在關外是搞出了成績。
如何扶持民族工業,與洋人競爭,倒是讓李平書無比期待啊。
「蘇州並不是沒有作為,其實十餘年前除了蘇州洋炮局,官商還投資了達42萬元的蘇綸紗廠和蘇經絲廠,都是近代機械工業。可惜,幾家廠子都先後沒有辦好,蘇州紳商都視近代機械工業為畏途,不願繼續投資,而是情願把大量資金轉移到上海,投資這裡的金融業和房地產業。」
李平書放開了膽子說話,李安生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聽說當年李平書遊歷各國,開了眼界,曾經與李鴻章座談論道,暢談洋務與實業,被李鴻章稱讚道「君為上海人,卻與洋人何異?」
「朝廷推行洋務運動,但是並未放棄重農抑商的一貫國策,還是想方設法地局限民間工業的發展。蘇州的近代工業,我看過了相關文書,都是官辦式官商合辦的以官僚方式經營的工業。當初幾家工廠在創辦時的確集中了蘇州所有富商的民間資本,但是在經營過程中,官府的力量還是使得幾家工廠都無法正常的經營下去,的確可惜。所以我若到任,便要徹底廢除官府對於民間工業的限制,官員的思想要開明,不開明就給我滾下來。兩江總督程德全程大人,乃是我的良師益友,江蘇官場,我當可一言以決。若是朝廷不支持,我有的是手段。」
這興辦實業,有兩個阻礙,一個是官府的壓制,第二個是洋商的傾銷與惡性競爭。
李安生作為一省巡撫,能說出這個話來,簡直就是振聾發聵,讓李平書的腦仁震的嗡嗡響。
他有些興奮起來,若真如此,的確是江蘇人民之福,江蘇,尤其是南方四府——松江、常州、蘇州、鎮江,民間本就富裕,只是這資本一直就盤不活,一潭死水。
要是真有一股力量將它們推動起來,產生的力量將會很可怕。
李安生當然清楚這一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江蘇富甲天下,民間藏富久矣,只是從手工業時代沒有能夠過度到近代機械工業時代而已。
他既然來了,自然要逆天改命,替江蘇續上這一段。
他這次來,轟轟烈烈的要搞造船廠、鋼鐵廠、機械廠這等重工業,能夠帶動一大批江蘇的近代工業,但是,要想盡快的讓江蘇的資本家們完成資本積累,還是要靠輕工業。
江蘇的農業基礎還是很好的,李安生準備用他的老本行,農業。
棉紡織行業也好,絲織行業也好,只要能夠使用優質低成本材料,同樣使用先進機械,加上官府的扶持,未必不能壓倒洋商傾銷的洋貨。
英國與日本的棉紗棉布,還有生絲,都見鬼去吧。
資本,說來說去還是資本,江蘇富裕,資本是有的,但是如何促使這些資本活起來,就需要非常手段。
李安生賣了個關子,並沒有在這上頭多談,而是談到了他計劃中的造船業大計。
李平書是江南製造局提調,談這個,也是今天的正題。
一省巡撫親自上門求教,這可是天大的榮耀,李平書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重現了當年他與李鴻章座談論道時的慷慨激昂。
「其實在長興島開辦江南造船廠,一開始並不需要千萬兩銀子,但我要豎起這桿大旗,就是要造起聲勢,讓上海乃至江蘇的紳商們看到有利可圖。一旦有利可圖,不管是直接投資實業,或是通過銀行認購實業發行股票,都能將民間藏於銀窖的資本動用起來。這錢太多,藏在地窖裡發霉,等於是沒錢。這時代進步科技飛躍,物價只會上漲,這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總體就是這個趨勢,讓錢生錢,利生利,才是最為緊要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