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九) 文 / 廟街四斗米

.    第三百二十六章遼東行(九)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此時,這首文天祥的《正氣歌》正從一個男人嘴裡說出來,確切的說,是一個男演員,他扮演的自然是文天祥。ishu.一身囚衣,項上帶的枷鎖,披頭散髮。而站在他邊上的,則是幾個押解他的元兵。

    方從哲在鄭奎的陪同下,進到這所謂戲園子裡後,看到的卻是這樣一幕。

    遼鎮苦寒,所以並沒有多少讀書人願意過來。同時因為這邊是邊塞,所以更多的都是當兵打仗的丘八。方從哲原本就沒打算在這個地方找到什麼志同道合的人,至於聽個家鄉小曲,找幾個好友吟詩作畫,那便更是奢望了。現下既然已經打算和這些遼鎮丘八合作了,那就要給他們一些面子。所以鄭奎說要領著他去看戲的時候,方從哲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鄙夷的神情,當然,他也沒有抱多大幻想。在他看來,這遼鎮的戲園子裡,頂天就是弄幾個人唱幾首小曲罷了,還能高明到什麼地方。京師當中各家戲園子他方某人可是都逛過的,這邊這些丘八,若說做買賣有一手他還算服,可是要說做起這文教諸事來,那他們可是差的遠了。便是這京師當中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唱曲之人,估計這邊也不會有多少。

    可是等到一進到這戲園子裡後,方從哲頭腦當中的這種認識便立馬變了。ishu.首先是人家這戲院,修的可真是大氣啊。京師抑或是南邊,頂天就是用木頭架子搭上那麼幾個棚子,逢年過節的時候,請戲班子在那上邊唱上幾場會。當然也有有錢人家好這個的,會修上一處永久用來演戲的戲棚子。但是那些建築跟現下方從哲看到的比起來,那真真是小巫見大巫。人家這戲院,那可是鋼筋水泥建起來的大房子。這房子有多大,方從哲還真是說不出來,但是他覺著這裡邊做個千把人那是沒有問題的。且舞台設計的也是合理,很是寬闊,看客則是分成了上下兩層,都是有椅子在那擺著的,看戲的人是不用站著的。

    再看這舞台上正在演著的戲劇,竟然是關於那前朝文天祥的。大明士子和官員,對於這文天祥還是很看重的。現下這裡就演著這文天祥曾經的故事,更是叫方從哲驚訝。而且看這台上演戲的眾人,竟然用的都是京師當中的官話,舞台後邊還有佈景,不時的有人在看不到的地方做著解說。沒錯,方從哲此時看的便是話劇《文天祥》了。當然,這場戲劇並非為方從哲專門演的,而是例行的演出。看戲的大多數還都是遼鎮官辦的學校裡的學生。這話劇一開始是在大連港那邊興起的,據說是從那邊工廠裡西洋番人那頭學來的,當然也是結合了大明此時各地的演戲精華,西洋樂器和華夏的樂器都是混和起來用了。這舞台上此時又是有背景,又是有聲音,還有人在那裡演著,到很是真實的重現了當初文天祥的故事。方從哲一開始是驚訝,驚訝於遼鎮這些丘八還能整出這些東西,之後就是沉醉了,他對於這種很是直白的表演,包含了背景和各種抑揚頓挫的音樂做調和的戲劇一下子就喜歡上了。ishu.當然這內容也符合他的口味,書生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報國的想法的,這戲劇情節一下子喚起了當年他還是一個書生的時候心中那一點點的雄心。

    鄭奎自然是沒有想到他這無心之舉竟然能收到這樣的效果。本來這方大人已然跳入了自家老爺布下的彀中,諸事都是順利了,領著他出來散心看戲,這就是順便要做的。只不過這戲院子裡趕上了剛從大連港那邊來的戲劇團罷了。這瀋陽衛左近,要說能出來到這戲院子裡看戲的,怕都是自家老爺辦的學裡的學生還有先生了。至於各大工廠裡的工匠,那都是要發免費的票據的時候,他們才回來的。

    「為了華夏的崛起!我輩當奮發圖強!」此時一個青年士子模樣的人忽的從那座位上站了起來,大聲的喊了起來。緊接著,週遭跟他一樣來看戲的士子們也是跟著喊了起來。因為他們此時看到的正是那文天祥甘願引頸就戮,也不投降蒙元的橋段。不少年輕士子眼中竟然飽含著淚水。

    方從哲進來看戲的時候,鄭奎並沒有做特別的安排,只是把它引到了這劇場的後排。此時這方從哲身前就有幾個士子,正站起來響應前邊那士子的號召,喊著口號呢。方從哲一下子竟然愣在了那裡,他可是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場面的。

    「哦,那個鄭大人,你們遼鎮,現下像這樣的戲劇,可是經常上演?」方從哲這個時候很是不解的問起鄭奎來。

    「哦,這個嗎,到不是經常上演,這場戲還是因為在南邊一些衛所演了,據說很多人都愛看,便又放到瀋陽衛來演了。呵呵,其實方大人該是看出來了,這過來看戲的,卻都是咱們遼鎮各處學裡的士子。今日算算日子,便是這上旬的最後一天,該是休息日了,所以這些學生們才能有時日出來看這場戲。這戲票大概也是團體贈送的。其實這樣的戲碼,平素看的人還是不多的。咱們遼鎮上下,看的最多的還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哦,還有那淮海浪子吳承恩寫的那《西遊記》。這些個士子,平素也是有人喜歡自己編上一些戲劇拿出來演的。估計今天這場,大概就是南邊那些士子自己編的。」

    「如此看來,鄭大人也是經常來看的了?」

    「這個嗎,呵呵,也不是常來。不過方大人該是知道,咱鄭某人便是一個丘八,平素更多時候,都是在那行伍之中混跡。有時候便也帶著自家麾下的將官或是兵丁來這戲院子裡看戲,算是消愁解悶了。不然,那些大頭兵,整天閒著沒事也是容易生事,不如讓他們看看戲,總歸是比喝酒打架或是逛青樓強的多的。」鄭奎其實並沒有說的過多,他自然是不會把魏剛讓麾下軍將和官兵定期到這新修建的戲園子裡看歷史劇和軍事題材的戲劇說出來的。若是那樣,這方大人就不知道會吃驚到什麼樣了。

    方從哲聽完之後,便坐在那裡發起愣來。他心中突然之間覺著這掌控遼鎮的鄭國舅相當的不簡單。不但在生意上圈攏住了這些丘八,還能在這文治上使出這等手段。剛才那些激動的士子,大概也就是這遼鎮的特色了。南邊的士子,又有幾個會這樣激動的站在眾人面前大喊那些口號的。怕是便是喊出來了,也會被眾人當成傻子一般。可是在這裡,竟然有那麼多人影從,這就很是說明一個問題了。

    方從哲雖然不同商務,但並不代表他是個傻子。這點小問題,他還是能看出來的。好歹他也是進士出身,讀書也沒有讀傻。這點手段,他還是能看出來的。

    那頭沈閣老還想著要對付那鄭國舅,拉著自己和那原本要致士的王錫爵。卻全然不知道人家在這邊已然弄出了這樣的大手筆。幸虧自家管家精明,看出了這其中的道道,及時的轉向。如若不然,自家這不是要跟著那沈閣老一條路走到黑嗎。看來這次回京之後,不但要建議沈閣老趕緊修鐵路,而且自己還要往這鐵路裡投銀子了,到時候便也算是和那鄭國舅較好的憑證了。

    在回去的路上,這方從哲獨自坐在四輪馬車裡沉思著,心中同時也打定了主意。現下他倒是真的感謝這沈閣老了。若非這沈閣老讓自己親自來這遼鎮參觀考察,他又哪裡會見到這麼多新鮮事情啊。若是見不到這些,那和鄭國舅的合作就無從談起,那他自己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一次可以讓自家再次飛黃騰達的機會了。千里做官只為財,便是那張閣老都不能免俗,又何況自己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