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二百八十五章 赤峰 文 / 廟街四斗米

    ~www《》~第二百八十五章赤峰

    「嗚!嗚嗚!嗚嗚嗚!」

    幾聲汽笛的尖叫,一列貨車拖著長長的車廂從遠處駛進車站。火車車皮裡裝的既有糧食,也有做好的蜂窩煤。遠遠的看去,這車站站牌上卻是用漢字寫著赤峰兩個字。

    車站裡的指揮調度人員馬上把這掛著貨物的列車引導到貨場裡,那邊早就有工人在那裡等著卸貨了。此時,從這列火車的後邊,那掛著的幾節花車車廂裡,卻是走出了一隊人來,為首的人穿著長長的軍大衣,帶著狗皮帽子,帽子上頭秀這一個浪頭。跟在他周圍的也大都和他一個打扮。早有衛兵把道路清理開來,儘管此時天正下著大雪,但是那些衛兵仍舊挺立在那裡,警惕著看著周圍,手中的火槍都是端了起來。

    不用問,這為首的自然是魏剛了,但是跟在他身邊的,卻是什麼人都有。若是說的確切一些,他身邊跟著的大都是商人,來自遼鎮的商人。

    打從李家失了勢之後,原來依附於李家的那些大商販,一開始都是十分驚慌。不過後來他們便穩了下來,原因很簡單,他們又從新投效在這新任的遼鎮總兵魏剛麾下了。這魏大帥卻是和先前的李大帥不一樣。李大帥那是要各家給他孝敬的,魏大帥卻是不要,而是要各個商販按照他定下的規矩交稅。並且承諾,在遼鎮各處做買賣,只要交了這稅,其他各處都是不用再交什麼城門稅或是別的稅的,然後只要奉公守法,那便不會有人來叨擾。若是有不開眼的軍兵過來叨擾,那很快就會有右臂上帶著袖標的憲兵過來,把那些大兵帶走。眾人一開始覺著這魏大帥也是有意思,這不要孝敬,反倒是要收稅,這不是變個法要錢嗎,這又有什麼區別嗎。可是後來大家才逐漸的琢磨出來,這區別可真是大。原先給李大帥孝敬,那可是都上桿子的,一般人根本撈不著這機會;而現下,卻是不用你主動上門去,自然有人過來收。原先上了孝敬的商販,做起買賣來,機會便要多一些,而且很多人都是靠著這關係,做了獨家買賣,想不發財都難;可是現下,卻是憑自己本事賺錢了,你若是經營的不好,那你就是在有關係,也是沒有人理你。而且那魏大帥還鼓動很多大商販組建了一個什麼商會,專門反對這些以往靠著關係做買賣的人。魏大帥給各個商販開會的時候,對大家說這叫公平競爭,誰有真本事,那就耍出來,不許玩ど蛾子。這下子那些原本有能耐的人可是高興壞了,這就是讓他們自己憑本事賺錢了。

    於是遼鎮各色特產,諸如女真人那邊收來的山貨、皮子,還有蒙古人這邊弄過來的牛馬,都是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合理的價格在遼鎮各處流通。除此之外,這魏大帥還把自家工廠裡許多項目給公開了出去,讓有能力的人過來經營。諸如鋼鐵廠裡的一個分車間,專門做農具的,便是兌了出去,兌給了遼鎮一個姓高的商販。玻璃廠和磚廠也是都兌了出去,交給有能力經營的人經營。就連化工廠,魏剛也都是兌了出去,不過這技術他卻是要求接手的那些人先保密一段時日,說是等到一年後在公佈出去。現下老李管著的威寧堡的工廠,除了兵工廠外,其他的都是兌了出去。一開始老李還以為魏剛對他的工作不滿意,嚇得兩三天不知該如何是好,後來硬著頭皮找魏剛一問,才知道原來魏剛另有別的意圖。

    其實魏剛完全不怕這些商販會脫離他的控制。這些人在活躍遼鎮經濟的同時,也是在和他結成利益聯盟。他們生產的許多商品,以遼鎮現下的需求來看,還是根本用不了的,那就要往外賣。而往外賣,如果沒有魏剛為他們撐腰,魏剛為他們引介,他們的商品想打入大明的關內,那可是要費很多勁的。要知道大明的關內,那裡的商業環境可是和現下的遼鎮不一樣。你要是沒有關係,進出城門都要被把守城門的兵丁給剋扣許多,更何況現下大明各處可是都加了收稅的太監的。再說,除了大明的買賣,跟著這魏大帥,這些貨物可是都能發賣到海外的,那可是要翻上好幾番的。即便很多人都沒有船,但是只要以一定的價格被這魏大帥麾下的船隊採購了,那也是要比賣到大明關內賺的多的。

    最讓這些商販高興地還是另外兩個規矩,一個是沒有錢做買賣的話,可以在這遼鎮範圍內的錢莊裡拆借銀錢,只要有一定資產做抵押就行。當然那是要付利息的,本人也是要有膽量的。另外一個便是可以從魏剛麾下的工廠裡僱傭到一定的技術工人,還有可以從那裡獲取一些機器,用來做出新的產品。

    一開始也是有人不相信,後來有一個傢伙因為走投無路,便被逼著這麼幹了,結果他一做完之後,竟然還真的成了。借貸了銀錢,開起了工廠,便是那些工廠裡的機器,都是魏剛麾下那工廠裡賣給他的,工人也是那邊出,幫著他開展生產,就連做出的產品,都是魏剛麾下的商團幫著他發賣。這樣的好事,竟然讓這個二百五一般的人趕上了,眾人哪裡有不眼饞的,於是大傢伙都是跟著行動起來。

    就這樣,遼鎮各處的商販都是越做規模越大,攤子大了,銀錢多了,他們的心思也是大起來,什麼樣的買賣都是敢幹了。年初的時候就有人跟著船隊南下去了什麼海外的島子,帶著自己在遼鎮這邊僱傭的管事工匠,到了那島子上,又從什麼太平洋公司那邊買來崑崙奴,立馬就在那島子上開起荒地來。這到了冬天,還真有人回來了,說是在那邊糧食獲得了豐收,雖說現下那地還算不上熟地,但是兩三年後,那裡可就是大片大片的熟地了。還有的是在年初的時候跟著魏剛麾下的商隊到了北邊邊牆以外的地方,原先那些地方都是女真人的地盤,現下不知道如何,這些女真人也是不敢動他們了,見到他們來了,反倒是很熱情。在那葉赫部盤踞的地方更北邊,竟然還有大片大片的田地,因為那邊離著遼鎮近,來去也是方便,去的人馬上便能返回。據那些出去的人說,那邊的土地一點也不照遼鎮這邊的差,都是軟軟的黑土,肥力極高,雖然一年只能種上一茬,但是糧食肯定是會豐收的,跟著去的莊稼把式都是感歎,這一輩子怕是沒有遇到過這麼好的田地了。

    這次魏剛來到這邊牆意外的蒙古人聚集地,那些原先沒有趕上趟的,這次便都跟著來了。因為鐵路修通了,他們來去也是更加的方便。聽說這邊有大群的牛羊可以收購,那些商販自然是像聞到腥的貓,一招呼就過來了。這邊自己只要帶上一車皮糧食或是蜂窩煤,到了這赤峰,便能換上一車車的牛羊,便是剛宰殺的也是可以。遼鎮那邊現下可是時興過年吃這涮羊肉和涮牛肉什麼的,各家各戶現下銀子也都是不怎麼缺,對於這牛羊需要的量也是大。現下正是冬日,便是買了那宰殺的,也是不會壞掉。這買賣只賺不賠。

    魏剛來到這裡,一個是帶著商販們過來做買賣,另外一個就是要看一下這新建好的赤峰城。這裡不用說,就是後世那個赤峰的所在地。打從打垮插漢部,收服了朵顏三衛後,魏剛麾下的人都是在忙碌著整合這些收復過來的蒙古人。這幾部的貴人頭領什麼的不用問都是被打死了,但是剩下的牧民魏剛卻是不能都殺了。很多人當時就被征發當了這修路的工人,正因為這樣,這遼鎮的鐵路修的才是快。到了這十一月份,鐵路已然從大連港貫通到瀋陽,然後北邊到了女真葉赫部往北的長春,不用問這名字也是魏剛起的。東邊到了鴨綠江邊上的九連城,西邊則是出了邊牆,分成兩路,一路便是修到了這赤峰,另一路則是經過那朝陽直奔靠近大明長城處的承德。還有一路,則是直接往山海關那邊修了,一直修到了那廣寧中前衛所,也就是山海關的眼皮子底下。當然,能在一年內修了這麼長的鐵路,除了技術上成熟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魏剛通過對插漢部的戰爭,俘獲了很多俘虜。另外從朝鮮和倭國那邊,他也是通過各種辦法弄過來許多奴隸。正因為有了這麼多人,這鐵路修的才如此的快。

    站在赤峰城左近的一座小山上,魏剛舉目向這新建的城市看去,心中一片感慨。看來以後往更西邊的歸化城遠征,這裡倒是可以作為一個出發的基地了。便是往更北邊挺進,也是有足夠的資本了。

    ~www《》~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