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二百六十五章 立儲風波 文 / 廟街四斗米

    全文字無廣告第二百六十五章立儲風波

    雖說已然是二月份了,但是遼鎮各地卻仍舊是寒冷,遼陽城中昨日才有下了一場大雪,第二天天一亮,出來做工的人卻是發現這天地又是銀白色的一片。

    一大早上,遼陽城遼鎮總兵府中,便有人快速的往魏剛的書房跑去。這人從外邊進來後,守門的衛兵簡單的問了一下後便把他放進去了。這個時候,魏剛已然早就起來了,通常他這個時候是要和家人一起用飯的。

    早有下人過來報告說送信的來了,魏剛自然是在書房中等著了。那送信的一進去,便把懷中的信送了上去,然後半跪在那裡等著回話。

    魏剛拆開來用密碼本核對了一邊,也是知道了這來信的內容了,他略作思考,便對那送信的人說:「告訴豹子,讓那鄭家先不要著急,此時他們還不宜露頭,那種事情,只有在最後時刻才能做。現下還不到那時候,讓豹子也要沉住氣。這只不過是那些大臣們的見招拆招,咱們不還是有後招嗎。」

    「是,屬下知道了。」那人行了一軍禮後便有快速的從書房出去了,書房中卻是只剩下魏剛一個人在那裡沉思了。

    「嗯,看來這些文官們對於這朝堂上的爭鬥,到還真是有一套啊。什麼人都能想著用上,一個過氣的皇親,總還算是皇親的啊。來人,把劉鐵叫來,哦,他要是沒吃飯,便讓他先過來吃飯吧。」

    傳話的人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家老爺那是又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議了。

    就在昨天,魏剛才接到了上海縣那邊的好消息,這好消息自然是那柳二郎找到了一個精通紡織器械的人,且這人原來也是幹這織造工坊的。除了這個原先預定的目標外,柳二郎還順帶給他拐來了那他曾經提過的徐光啟。便是因為這消息,魏剛很是高興了一番。他從那個時空來,自然是知道什麼才是最大的財富了,那自然是人才。他在那個時空的時候,對於這明朝末年的人才,也是有一些瞭解的。當然,科技方面對人才,還是比不得藝術和思想方面的。在這個時空,這個時代,若是有名聲的,那便是這未來大明崇禎朝的徐閣老了,將來的大上海,可是有一個地方是以這徐閣老來命名的,便是那徐家匯了,這是為了紀念這位在科技史上有名的人。整個華夏的歷史,其實對於科技,那是不怎麼重視的。到了這明朝,則更是如此,讀書人更多的都是要鑽研那八股文章的,主要要看的便是四書五經了。誰家子弟要是看了別的書,諸如史記這樣的史書,那便會被自家人說成不務正業了。若是和工匠一般喜歡那些所謂的奇技淫巧的話,那就更是大逆不道了。偏偏這個時候,西洋人的文明也是隨著傳教士傳了進來,這徐光啟卻是和其他讀書人不一樣,他忽然發現,人家番人的文明竟然一點也不比華夏的差。且番人的堅船利炮,也是讓大明這些士大夫們看到了自家不足的一面的。此時的大明,雖然以天朝上國自居,但卻並不保守,對於比自己強的番人,他們還是很積極的在學習對方的先進之處的。徐光啟就是這其中比較少數的人當中的一個。

    魏剛因為聽了這消息後才高興。他這邊的各處攤子,已然是越做越大,可是越大,便是需要更明白的人來進行管理和引導。諸如那蒸汽機車還有那飛剪船,那都是魏剛和那番人馬克一起研究,一起分析才弄出來的。魏剛畢竟是一個軍將,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做,他更希望這個時代能出現許多像徐光啟這樣的讀書人,他才好把自己所知道的傳下去,同時讓這些人繼續的發揚光大。當然,這麼多年來,魏剛自然也是沒有忘記人才也要自己進行培養的。現下在威寧堡子和大連港兩處開的技工學校以及各種學堂,便是他自己培養人才的搖籃了。可現下若是有個大明讀書人給其他人做引導,那其他讀書人便會更加的重視起科學來。

    魏剛正為自己在松江那邊和山東這邊兩手棋而高興的當兒,這京師左近便又傳來了壞消息。這所謂的壞消息,自然指的是那邊的一些事情發展有些要脫離魏剛的控制了。

    李豹在那邊和鄭家暗中聯絡,鼓動鄭家暗中訓練了一批私軍,這些年已然有四五千人了。這些私軍,要說白了,便是最開始魏剛派過去的王作武一手訓練出來的,便是很多鄭國舅的人,都是在訓練中更加的相信往左武。李豹自然是要在這一過程中把鷹眼以及鷹眼這幾年發展的人安排到這私軍當中的。鄭國舅對於這些自然是不知道的,魏剛當初這一招,便是要玩那借雞生蛋的把戲。只等時機成熟,鄭國舅的**已然超過了他的理智,然後動用這些私軍,最後魏剛在之後跟著撿便宜。

    可是這鄭國舅這幾年以為跟著魏剛做買賣,這家資也是越來越多,生意做得也是越來越廣。原先他就是做魏剛給他的貨物這些買賣。後來又和魏剛合夥把那遼鎮裡已然開遍了的泰和號錢莊開到了北直隸左近,後來又和那山東膠州的陳某人相識,把錢莊的買賣做到山東,再後來又是沿著運河一直做到了南直隸左近。因為他是國舅,各處官吏都是不敢動他的買賣,他這買賣做得又是好,管理方式也是頗為先進,思路也是寬廣,經營方式也是不一樣,這買賣自然是越做越大的。這些生意做完了之後,他自然是要想著做其他買賣的,這當口他自然是瞄準了這南貨北賣這一買賣的,現下就連私鹽買賣,他也是沾了許多。

    這樣一個大攤子,卻全都是建立在他的姐姐是萬曆皇帝所寵愛的妃子的基礎上的。原本朝中很多文官都是對他不屑一顧,現下他這買賣一做,就更是得罪了許多家裡和他做一樣買賣的官員。他也是知道這些,這些年也是沒少花心思和朝中一些大員進行交往。可是他到最後發現,裡外裡他仍舊是在做著那自己的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的事。很多官員,表面上跟他和氣,其實背地裡根本就是煩他的。所以他想到了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他要讓這些官員反過來去貼他的屁股,來巴結他,而不是他去巴結人家。

    這個法子便是讓自己的外甥,那鄭貴妃所生的皇子朱常洵當太子,然後未來便是皇帝。他以後也會和現下的武清侯李家一般風光了。

    去年李豹看他急切,曾經給他出了個主意,那便是讓皇上給那些大臣安排成諸多皇子的老師了。這便是要結成一黨了,現下這朝中,官員們結成一黨的那實在是太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若是這其中的很多官員,都成了自家那外甥的老師,將來有了師生之誼,那他們就要在未來的立儲一事上幫著自家那外甥。剛開始他覺得這個主意還真是不錯,然後他就暗中運作。這事也是在那鄭貴妃的枕邊風之下獲得了成功,鄭國舅滿以為自己這招很是高明,也正是在他春風得意的時候,那些文官竟然是識破了他的這一計策。

    那些文官平素就擅長這黨爭,這樣的手段,他們又怎麼看不出來。雖然他們現在見不到皇帝,但是紫禁城裡發生的事情,他們一點也不少知道。皇宮就是個篩子,這事北京城裡的老百姓都是知道。

    他們知道了皇上把一些官員封為皇子的老師後,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用意。這可是皇帝公然在給皇子培植黨羽,這些文官們自然是要反對的。那些被封為皇子老師的,在外邊自然是有人對他們口誅筆伐。但是這罵來罵去也是不起作用,因為這事根本就不是那些官員能擺脫掉的。而且這事若是拿出來說,也是沒有什麼。關鍵就是萬曆皇帝做的時候,實在是有些太過偏頗,竟然是把那大皇子朱常洛排除在外。理由便是這大皇子已然歲數太大,失去了就學最好的時機。萬曆皇帝這事做的自然是有失公允,那些文官們自然是要抓這個把柄的。可惜他們在外邊吵吵半天,宮裡頭的萬曆皇帝也是不會聽他們的。上了折子一樣也是沒有用,再說這個時候,各處官員的目光還都被那些萬曆皇帝派出來的太監所吸引著,很多人還真是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不過這些人後來還是想了一個法子,皇帝見不到,那就去見皇宮裡頭萬曆皇帝的老娘,那便是李太后了。

    當初萬曆皇帝親政後,他們母子也是著實鬧過一陣子不愉快。後來還是以李皇天後的退卻收了場。這事當時都是沒有多少人知道,李太后能把自己手中的權利放給萬曆皇帝,可見他的親情還並沒有消失。可是這並不代表她就完全不管這萬曆皇帝了。便是在這立儲一事上,她就時刻扭著這萬曆皇帝。原因很簡單,因為那生了朱常洛的宮女,便是她宮裡頭的。萬曆皇帝當初可是不想認這事的,還是這李太后逼著萬曆皇帝認了。原因嗎,都是女人,李太后當初在王府中好似也是這般身世,這時候如此,自然是書中所說的那同病相憐了。萬曆皇帝還是拗不過自己的母親,但是他卻是著實不喜歡那宮女還有那宮女所生的孩子。那就是一個意外,誰會想到他真就一次成功了。這世間的事情還就真的那麼湊巧。

    因為有了李太后的干預,又加上那文官的鼓噪,這立儲一事這才拖到現在。所以,這個時候,那些文官自然是想到這李太后的。他們自然是不能派人到皇宮裡頭的,但是他們卻是可以派人到武清侯李家去。李家的人要進宮看自家的人那還是可以的。就這樣,這李太后知道這事後,便開始插手這事了。

    鄭國泰在宮外頭一聽到這事,當時便是氣的要宰了那些文官。後來冷靜下來後,竟然秘密的把自己訓練的那些私軍的頭領都是找來了,想要玩那最後才能使出的手段。便是李豹,他都是沒有說這事。當然,他的那些私軍,都是有李豹安排的眼線的,李豹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事。李豹自然是沒有想到這鄭國舅如此沉不住氣,竟然現在就要發動。他又不好派人去說,只得先把這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告訴了魏剛,當然,他可不是指望著魏剛給他拿主意的,只是通知。這頭他早就做好了預案。若是等著魏剛做決定他在行動,那可是什麼都晚了。魏剛在看了那信後,自然也是知道李豹是有後手的,他對那信使說的,那也就是個大致的意向。

    李豹自然是有法子控制這鄭國舅的,畢竟,這鄭國舅要做的事,那可是誅九族的大事。若是成了,他還說不定真就成了真正的國舅了。可要是敗了那可就不好說了。所以他不可能一下子發動,總是要做好各種準備。他這一準備,李豹自然是有法子對付他的了。

    這法子說來也是簡單。李豹可不止就在鄭國舅的麾下安插人手,在北直隸左近,各處都是按了人的。現下山東那邊可是剛剛鬧完抗稅的事情,他便可以藉著這個功夫,讓京師左近他控制的人也鬧起來。只要京師左近一亂,皇帝自然會把邊鎮軍馬調過來。至於京營人馬,那就是個笑話了。征伐朝鮮的時候,京營派過去的人可是捅出了一個大簍子的。這些京營中的官兵,竟然在防火器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家的火藥捅子給點著了,然後整個炮兵陣地都是被這些火藥給炸了,讓大明的人馬在具有優勢的情形下,竟然被那些倭國人馬趁亂給打敗了。這些人又哪能對付那些亂起來的亂民。若是萬曆皇帝把邊鎮人馬一調到京師,相信這鄭國舅就會馬上老實起來。可是這樣一來,魏剛不知道這萬曆皇帝會不會調遼鎮的兵馬進關,儘管理論上可能性比較小,但是魏剛仍舊要先謀劃一番。若是調他的人馬進來,那他可就要修改很多計劃了。

    也因此,他要把劉鐵叫過來,他要知道現下他所統領的遼鎮四周,可還有能威脅他的敵人,女真人雖然被他招降,但是畢竟還是以部落形式存在的,最讓他擔心的還是插漢部的蒙古人,還有一直只是表面上臣服於大明的多言三衛。若是他領著人馬進關,這些人又會怎麼樣,要知道他的根基可大部分都是在這關外的,容不得他有什麼閃失。劉鐵主要負責關外遼鎮乃至女真還有蒙古這邊的消息打探,還有各種陰私勾當,所以魏剛要找他來商量的。

    劉鐵來的時候,魏剛正在吃飯。看到劉鐵來了,魏剛便只是招了一下手,示意劉鐵坐過來。趙梅看到這個情況,自然是領著孩子還有魏剛其他的妻妾趕緊退出去的。要說起來,這幾年魏剛也是有納了兩個妾,一個是遼鎮的大戶人家的小姐,還有一個竟然是朝鮮那邊的一個官宦人家的小姐。不用問,這兩場姻親,自然是跟這兩處人家要討好魏剛有關的。遼鎮這邊那就不用說了,魏剛現下幾乎是一手遮天了。朝鮮那邊,自然是因為魏剛手中抓著那朝鮮現下的國王把柄了,原來的那朝鮮國王李昖,已然在冷飛的工作下提前去見了自己的祖宗,接替他的,自然是那被魏剛控制住的順和君了。

    順和君此前還真是想從王室子女中找一個給魏剛當侍妾,可是這事從面上說卻是有些逾禮了,要是被大明這邊的人知道了也是不好。於是便選了一個大臣的子女。這事還肯定不敢作假,因為韓英俊現下已然是朝鮮那北邊四道的總兵了,那順和君也是沒有辦法,當初他殺了他自己親哥哥的行為,那韓英俊也是看到了的。他又不敢輕易費了韓英俊,畢竟他可是知道那是那大明遼鎮總兵魏剛的人。他這種醜事,卻只有這麼讓人拿著把柄。他能做的,便是盡量滿足魏剛的要求了。

    所以現下平壤靠近大同江口那邊,也是有魏剛麾下工匠在那邊建成的新鋼鐵廠的,靠近釜山那邊,魏剛當初收下或是買下的那些田地,他也是為魏剛留著的。魏剛也是在面上沒讓他吃虧,把泰和錢莊做到朝鮮後,自然是算了他的干股。便是很多買賣,都是有這順和君的股份在裡邊。若光是逼著他,卻是沒有共同的利益,魏剛還真怕把這傢伙逼得狗急了跳牆。

    現下這天天一早上,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飯,卻不是圓桌,而是長方形的桌子,便是連那頗為活躍的女真葉赫部的格格,現下也是被趙梅訓練的很乖巧。魏剛平素對他的哪個女人都是平和,他並沒有這個時代很多男子對女子那種與生俱來的高姿態,但是他卻知道,這人多了要是沒有個規矩章法,那就要出亂子。於是,這管理的任務自然是教給了趙梅。不管怎麼說,趙梅現下也是正妻,而且魏剛有時候還鼓動趙梅去學著管。好在現下無論是這遼鎮大戶人家的閨女,還是那朝鮮女子,都是很乖巧,大戶人家早就訓練出了這些個規矩,趙梅要管的,更多的是那葉赫部的格格了。

    劉鐵也不是第一次來魏剛家裡吃飯,所以也是知道該幹什麼。裝假那是沒有必要的,但是他也不敢太過實在。下人給他盛了一碗玉米茬子粥,他便接過來喝起來。他知道現下還不是說事情的時候,總要等到自家老爺吃飯,下人都是要打發走的,或是領著他去書房,正事才能說得。若是著急,自家老爺便不會讓他過來一起吃飯了。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