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二百四十六章 播州事了 文 / 廟街四斗米

.    第二百四十六章播州事了

    萬曆二十八年,在東亞的大地上,同時發生裡兩場比較大的戰役。一個是在大明的播州,一個是在倭國的關原。播州的戰役是以朝廷的勝利而告終的,楊家自然是被滅了門的,男丁都是被抓到京師,當做將領們獻捷的戰利品了,女的嗎,那自然是都打入教坊司。且這還是不錯的結局,有的則是直接發配邊關,那邊便是生不如死了。而倭國的戰事,雖然表面上看,西軍取得了勝利,豐臣家的文治派們暫時佔到了武將們的頭上,可是因為武將們都是各個封國的大名,一次失敗卻是代表不了什麼,他們的封地還在,你也不能把人家怎麼樣。要是發兵討伐,那就是又一次的大戰,何況封地都是散落在各處,石田三成總不能四處出兵。且他麾下的那些兵馬,都是西國各個大名的。幫著石田三成打贏了這一仗,總是要收一些利息的。再次出兵這種事,那就是不要再談了。這便是贏了也白贏的一種表現了,石田三成雖然名義上成了豐臣家的五大老之首,但是他手中還真是沒有多少權利。大家都不是傻子,這年頭,誰手裡有兵,那才是真的有實權。

    於是倭國又是回到了往日模樣,回到了關白豐臣秀吉征服所有大名之前的那種狀態。豐臣家雖然表面上可以對其他大名發號施令,但是落實到地方上,具體的被不被執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叫豐臣秀賴此時才三四歲了呢。

    大名們現下都是明白,這個時候就如同當年倭國進入戰國時代一樣,作為幕府的將軍,當時的足利家不也是如此嗎。打從應仁之亂開始,足利幕府就失去了號令各地諸侯的能力。現下的豐臣家,雖然還沒開設幕府,秀吉活著的時候天皇也是沒有封他為征夷大將軍,但是他和幕府的將軍卻是差不多的。該說了算的,卻是沒有能力來說了算了,下邊誰還會聽你的,於是豐臣家和天皇一樣,現下都成了擺設了。大名們現下能做的就是努力的發展自己的實力,爭取在以後的吞併戰爭中,自家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倭國的形式,一切主動的幕後指揮,大明遼鎮的總兵魏剛,此時看完冷飛給他寫的報告後,只是莞爾一笑。此前,他也是知道了朝廷在播州那邊的戰事。這些都是預料之中的,沒什麼意外。以朝廷現下的實力,打一個楊家,那還是不成問題的。不過現在朝廷怕是再也動不了大兵了。根據李豹從京師左近發來的消息,朝廷現下已然是府庫空虛,沒了銀子了。要不然,萬曆皇帝也不會把宮裡的太監們都派出去到各地去搜刮銀子,惹得各地怨聲載道。

    「給冷飛送信,讓他和上彬家會談,主要問題是佐渡銀山,看看上彬家是什麼態度。若是他們家上道,那就扶植他們家,把咱們用過淘汰下的火槍賣給他們一些;若是他們不上道,那就轉身去和富山城的前田家去談,雖然他們家離著遠,但是總算也是靠著那佐渡島子近。具體的法子讓冷飛自己想,但是這銀山一定要拿下。另外讓他派人和豐臣家的孤兒寡母再談一談,就說北邊蝦夷地方算是割給大明的戰爭賠款,他們若是答應了,咱們便給他們一點好處。若是不答應,那就轉身和德川家來談,呵呵,讓冷飛好好演,可別讓對方看出他們不是大明的正使。」

    魏剛談笑間就把整治倭國的法子佈置給了冷飛,鷹眼的人迅速的寫好相關的內容,然後便出去了。此時魏剛卻用一雙油手擺弄著一把把手槍。

    這是趙士禎剛剛派人送來的,經過他長期琢磨,還有魏剛提供的資料,才弄出的六輪手槍。

    要說這老趙,還真是對這槍械有靈感,魏剛就那麼一說,當然也是提供了一些簡易圖紙,這傢伙就完全鑽研進去了。遼鎮反正也沒有什麼大事,有大事那也是這魏大人在頂著,他只要按時上報朝廷就行了。剩下的時間,他便把他全都放到這六輪手槍的研製中。威寧堡子那邊的工廠,老趙那是常客,有時候他就住在這堡子裡頭了。魏剛麾下也是給了他方便,這樣他更是如魚得水了。

    這做出的六輪手槍,倒是和魏剛設想的差不多。不過因為火帽的問題,現下還做不到現代手槍那種程度,所以相對來講,發射的時候能慢一些。可是即便如此,這東西在這個時代也是非常先進的了。一般手銃,也就是一發,然後邊和其他火銃一樣,要重新裝藥,用鐵棍夯實火藥,這才能重新擊發。可是這新做出的六輪手槍,卻是提前裝好了彈藥,彈藥也都是定裝的。雖然是黑火藥做發射藥,但是仍舊可以作為近戰利器。想想騎兵要是每人都帶著一桿這樣的六輪手槍,衝鋒的時候,離著對方能有個十來米的時候,驟然發射,對於對方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且還是可以連射的。這東西說白了,倒是有些像大明傳統火器中的三眼銃,只不過是他是六輪的,可以轉動,且是用按燧石發火的。這裡頭老趙倒是參考了那工廠裡做出的打火機。那打火機便是用燧石加上砂輪做發火裝置。

    魏剛看完這六輪手槍,便決定讓工廠開始成批生產。以後騎兵倒是可以不用弩箭了,直接帶著這東西,比弩箭方便許多了。

    魏剛平日沒事的時候,不是去自己組建的鷹眼訓練營上課,便是到自家這工廠裡來研發新器物,下邊的人都是知道自家老爺這習慣。很多大事,魏剛其實都是在工廠裡,和身邊的鷹眼人員商議做出決定的。現下朝廷這播州事了,朝中眾人的眼光大概也會再次聚集到遼鎮。畢竟,遼鎮可是九邊之首。魏剛於是琢磨著是不是在在邊牆外邊打上幾仗,抑或是再在朝陽堡子周圍修上幾個新堡子。

    這個時候,那番人馬克卻是來到魏剛眼前:「將軍大人,我來跟你說一件好事,那個蒸汽機車,我已經做成了,這次來便是想請您過去看一下的。您說的果然沒錯,傳動裝置和氣密性,這兩個問題一解決,這機車的效率果然上升了。其實,從某種角度說,我更願意稱您為一個博士。我的老師伽利略先生如果看到在東方竟然有人有如此淵博的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話,我想他一定會奮不顧身的來到東方的。」

    「呵呵,你過獎了。馬克,許多事情,都不是你想的那樣。好了,我們不談這個話題了,我們還是去看看你的蒸汽機車吧。你知道,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意味著什麼。」

    魏剛就這樣滿手是油的跟著馬克往另外一個大的車間而去。身後的哦侍衛對此也是習以為常。

    另一個車間裡,魏剛已經跟著馬克來到了他那所謂的蒸汽機車眼前。和後世一般用的蒸汽機車比起來,此時這台蒸汽機車顯然噸位還是稍微小了些。畢竟,更大規模的鍋爐可不是那麼容易就造出來的。沒有焊接技術,更多的情況下靠著鉚釘鉚合,鍋爐的氣密性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直接導致蒸汽機的熱效率轉換。魏剛雖然學的是化工,但是這樣簡單的問題他還是知道的。告訴了馬克這個關鍵點後,馬克在作出最初的蒸汽機後,不斷的改進,又把他的動力輸出做了更改後,現下終於做出了這蒸汽機車。

    只見馬克揮了揮手,那站在機車上的工匠便拉了一下汽笛,一聲鳴叫後,只見這機車緩慢的在車間鋪設好的鐵軌上跑了起來。

    其實這都是實驗多少遍了,給魏剛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馬克到不是邀賞,就是為了讓魏剛看一下他的工作沒有白做。其實他自己也是非常興奮,每當看到自己做出來的這大傢伙能沿著軌道行進後,他心裡就有一種不可言狀的興奮。說不出來,他更多的時候還是想和魏剛來分享的,畢竟,很多技術方面的問題,都是這位魏大人給他做了提示。便是在數學的計算上,這位魏大人也是給了他很多公式或是新的計算方法。他很多時候都是要重新驗證一遍這些公式或是方法。驗證之後隨之而來的是興奮和對魏剛的崇拜。

    「馬克,僅僅在這工廠裡還是不夠的,讓工匠們在港口和金州衛之間先鋪上一段鐵路吧,要充分的實驗,中間有什麼問題,馬上做好記錄,看看你的這台機車,最快能跑多少。另外注意在告訴運行的時候,機車零部件相互之間的銜接和磨損,還有每個零部件到底能有多長時間,多長時間需要保養等等。要做到既實用又安全。多費點心吧。」

    魏剛馬上又是說出了其中很多關鍵之處,馬克也是沒有什麼應答,只是在快速的記錄。長期的研究,他早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報告,京師那邊有消息過來了,是李大人送過來的。」侍衛此時從外邊進來,打斷了魏剛和馬克的談話。

    魏剛知道,這所謂的李大人自然指的是李豹了。現下京師左近的情報工作,都是李豹在負責。上次老陳說了那礦監的事情後,魏剛就讓人在山東地界那邊開始謀劃了。具體的都是李豹在負責。現下送過來情報,這說明那邊的事情已經有了眉目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