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貨生意 文 / 廟街四斗米

    第一百七十一章南貨生意

    「大滿,看到沒有,前邊那個島子,便是澳門了。(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待會咱們還要跟著那羅伯特的船進去。等靠了岸,你要是下船的話,我可要給你安排幾個侍衛。」

    隔著老遠,水有才就開始對趙大滿解釋起來,趙大滿則是一邊看著望遠鏡,一邊聽著水有才說。其實水有才也就是來了一次,不過這一次,也是足夠在趙大滿眼前顯擺的了。[.]

    「呵呵,趙管事,這千里眼還真是個好東西,隔著老遠就能看清楚,這要說起來,你們家魏大人倒是擺弄這些番人的玩意啊。」

    在趙大滿身旁正在用望遠鏡看著那遠處島子的是鄭家派來的一個管事。他能坐上魏剛麾下的海船,主要是因為魏剛想藉著這鄭家的勢力打通那南邊的商路。好歹鄭國泰現下也是皇親國戚,在京師裡還是跟一些官員混的熟識一些的。那邊只要一封信,到了這廣州地界,那邊是好用的。最起碼,鄭家的商舖若是開到這裡,當地衙門裡的差役那都是要給予關照的,尋常地痞無賴那是不能近前的。魏剛也就是因為這個,才讓這鄭家的管事上了他的船。鄭家要是在這南邊坐穩了,自家也是一樣能坐穩。

    早在魏剛和那鄭國泰商談好買賣的時候,就已經談到這南貨買賣了。南邊很多貨物,在當地賣那都是很便宜的,但是到了這北邊,價格就要翻上數倍不止。究其緣由,運輸僅僅是其中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這一路上的盤剝。南貨往北邊運,最主要的運輸途徑就是大運河。打從杭州那邊開始,到京師外圍的通州,這一路上,但凡是一個卡子,就會有人設個收錢的所在。朝廷那邊設了一些人收錢,地方各處的官員也是要設立收錢的所在,再加上那些外方的太監、巡撫、皇親國戚,等等等等,要是沒有點關係,想從南邊把貨物賣到北邊來,那真是比登天還難。到最後那是賣多少賠多少。

    曾經有過不知死活的,還真是想自己做這南貨的買賣,販賣的也不是什麼金貴東西,就是南邊的毛竹。(!.贏話費)這東西北邊不產,但是用的地方卻是多。物以稀為貴,這毛竹到了北邊價碼自然是要漲起來了。因為有著差價,所以要是做這毛竹的買賣,那也是有賬可算的。可是這一路上收錢的所在就實在是太多了,從揚州那邊出發,還沒等到山東這邊的泰安,這本錢就已經虧了兩倍不止了。你沒有關係,過哪個卡子那都是要收錢的。就這樣,這傢伙到了半道,發現自己真的沒發做這買賣了,於是索性把整船的毛竹就地燒了,自己隻身回返了過去。

    這樣的事情倒是成了這運河遠近挑夫和力巴們的飯後談資,大家都是笑話這不知深淺的傢伙,但是這緣由,大傢伙都是心照不宣。這條運河,原本是皇家為了緩解北方糧食用的,每年南邊的糧食要通過這運河運到北邊。可是現下,卻是成了各處地方官們撈錢的所在了。

    做買賣的這些人,也不是沒有想過從海上走,臨近大江的可以從長江口出去,順著海路,到渤海灣裡後從天津衛登陸,然後貨物運到京師。可是這海上打從太祖皇帝那會兒起,就不是很太平。到了成祖皇帝的時候,雖說海疆上大明的官船很厲害,可是海盜卻還是防不住的。等成祖皇帝薨了後,大明便開始海禁,尋常人等更是出不的這海了。到了嘉靖朝的時候,海上更是倭寇肆虐,這要是派出一條船,被那些倭寇劫了,還不如走這運河,管怎麼穩妥一些,銀錢收的多一些,到時候可以在北邊賣回來,而且還沒有風浪。那些江南大豪抑或是官宦人家,做起這南貨買賣來更是如此。朝廷的海禁按說對他們應該是不頂事的,他們該出海還是出海,但是架不住這海盜騷擾,還有就是海上有風浪,這要是遇到風暴什麼的,那就不穩妥了。反正走這運河,自家都是有關係在這上邊的,那些收稅的,一般情況下也是不敢叨擾自家。有穩妥的法子賺錢,誰還想那冒險的。

    當然,這些江南大豪們自家的船隊該出海也是要出海的,因為大明的貨物,運到南洋那邊,可是要比往京師那邊運還賺錢的。若是海禁一開,和這些大豪們競爭的人家就會多,所以這些大豪們的代言人,基本都是朝中的文官,都是一個勁的勸阻皇上不要開海禁。不開海禁,他們幾乎就會形成對海上貿易的壟斷,壟斷的利潤是最大的,這誰要是和錢過不去,那真是閻王爺都看他不順眼。

    而魏剛現下和這鄭家要做的南貨買賣,打算走的路線便是這海上。魏剛麾下的三條船,要說起來可是比大明的傳統船式要更加適合在深海中航行的,來自歐洲的白人,在這個時代,這航海的經驗上,還真是要比大明的海盜們強上太多。以後魏剛的船廠還會造出新船,所以這條商路一旦開闢了,那從廣州那邊收上來的南貨,基由這海路運到京師左近,本錢可就比那些走運河的低的多。然後在這價格上,那就更有優勢。中間的差價,可是要比走運河那些大的多了。

    這買賣要是讓魏剛自己幹,他鐵定不敢幹。便是能在廣州那邊找到貨源,京師這邊也是不敢賣。這要是一賣,那就是變相的和京師各處的勳貴們作對。魏剛現下還是沒有那個能量來得罪這些勳貴的。但是現下有了鄭家這面擋箭牌,那這些事情就好說多了。

    羅伯特領著船隊進了港,然後領著趙大滿下船辦事。其實他們原本是不用來澳門的,可以直接去廣州城那邊。可是朝廷在這南邊還是盯得挺緊的,雖然把這島子租給了佛朗機人,但是對於這些番人的舉動,朝廷的官員們還是很注意的。魏剛麾下這三條船現下可是完全是歐洲的蓋倫船模式,大明的人一看,就會認為這是番人駕駛的船。這些番人需要的貨物,都是由大明那邊的商販,運到這澳門島上,然後再由西洋商販自己用船運回歐洲。這個時代,華夏和歐洲,絕對的是貿易順差的。華夏生產的絲綢、茶葉、瓷器三宗主要貨物,都是大量的傾銷到歐洲的,而歐洲人自己生產的東西,現下對於大明來說,也只有火器這邊能看上了。這樣的情況下,歐洲的商人,更多的是要看大明的臉色行事的。

    按照計劃,那鄭家的管事和趙大滿是要乘著這邊的小船才能去往廣州那邊的,這反倒是有些麻煩了。

    不過為了打通這商路,麻煩點也值。從那青泥窪港商船的時候,魏剛就叮囑過這趙大滿,凡事都是為了打通這商路,麻煩一點,或是遇到什麼事,都是以這買賣為先。

    趙大滿和那鄭家管事從這船上下來,迎面倒是遇到了許多娼ji。有番人的,滿臉摸的全是厚厚的脂粉,也有漢人的,貨色都是很差。趙大滿倒是沒在意這些,可是那鄭家管事卻是滿臉的鄙夷。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護衛的帶領下,趙大滿當日就和這鄭家管事換乘小船往廣州那邊去了。這邊只留下羅伯特等人。羅伯特也是沒有閒著,魏剛臨走的時候也是給了他任務,讓他幫著繼續在澳門這邊招募工匠,要是有歐洲那邊來的技術人員,抑或是受宗教迫害跑過來的讀書人,那也是不嫌棄的。

    羅伯特因為已經投效了魏剛,所以也是認真為魏剛辦事。其實他通過對比也是能發現,自家這老爺和別的大明的軍將還真是不一樣。處處顯出與眾不同,處處都是走在這個時代的前頭,這一點羅伯特現下已經隱約感覺出來了。

    剛到東方那會兒,羅伯特認為,東方的海上力量和歐洲比起來海還是差,在火器的運用上,也是比不上歐洲的。即便是那入侵朝鮮的倭國,雖然也是大量的使用火銃,可是跟現下歐洲的老大帝國西班牙比起來,還是差了一截。西班牙人可是不光會用火銃,火炮也是用的很好的。可是等他看了魏剛工坊裡造出的火炮和火槍後,他便徹底被魏剛征服了。現下歐洲的火槍雖然也有了燧發槍,可是無論是子彈的設置,還是戰術的使用,都是

    自家老爺這邊用的先進。便是火炮,自家造的也是比歐洲造的好。再等以一段時日,估計自家造的火炮已經有膛線了,這樣會使炮彈打的更準。他有時候真是不知道自家老爺這腦袋裡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能想出這些主意來。

    五天後,趙大滿順利的從廣州那邊回來了,然後羅伯特便領著船隊往廣州那邊去了。有了鄭家的通融,魏剛的三條船,倒是可以大模大樣的進入到廣州碼頭了。

    cente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