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見搗巢 文 / 廟街四斗米

    第一百三十一章又見搗巢

    雪還沒有化盡,土地也沒有解凍,遼東的二月仍舊是寒風陣陣。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裡,遼鎮兵馬又出了邊牆。

    魏剛打從遼陽後,就領著的人馬開始了訓練。李家的人既然是說那新任的總兵會燒所謂的三把火,那就極可能燒。不管是不是出去糊弄,魏剛總是要把的兵練好的。只要是出去打仗,那的兵就要說的,而且這也是為了這些兵著想。訓練不足,到了戰場上,那和主動送死沒有區別。[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於是他新訓練出的那一千人馬打從過了正月十五開始便匯聚到一起進行集訓。一千人中,馬軍只佔五百,剩餘五百是步卒。當然這些步卒可不是拿著長槍或是長刀的,而是完全的火器部隊。其中火銃兵四百人,剩餘一百人組成了炮營。當然,這些人此次魏剛是不會帶出去的,現下他們這些人還是見不得光的,總要一段時日後。遼鎮兵馬在朝鮮打生打死,也是見識了那倭國武士們的火銃的厲害的,可是他們後仍舊不想著去組建火銃兵。魏剛當時也是好奇,私下裡曾經問過李如梅和查勇。問了之後才,鬧了半天遼鎮兵馬不是不想組建這些兵種,而是因為現下朝廷給神機營打造的火銃的,那都是沒人敢用的,動不動就壞了,誰拿著朝廷打的火銃出去打仗,那不是腦袋壞掉了,就是在那裡裝樣。

    魏剛尋思等到遼鎮其他兵馬有了這火銃兵和火炮兵,這些人拿著這些武器出去也是光明正大了,畢竟,他可不就這樣突然帶出一隊火銃兵或是火炮兵別人會看。他在朝鮮可是出盡了風頭,這是好事,也是壞事。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便是這個道理了。低調,魏剛習慣於低調。

    雖然遼鎮兵馬沒有組建的火銃隊,但不代表魏剛不組建。現下只是秘密訓練,離著大城也是遠,所以還不為別人注意。魏剛也想好了,等到哪一天,這些人暴露了,李家的人問起來,那就說是和南兵那邊買的。大明征伐朝鮮,遼鎮兵馬不注重火器,但是南邊來的兵馬卻是異常注重火器。大明的火炮明顯的壓了倭國的火銃一頭,不然,平壤那攻城戰也不會那樣順利。

    要出邊牆,自然是應對蒙古人了。他在從朝鮮這個當口,也是聽別人說起大明征伐朝鮮期間,西邊的蒙古韃子沒少犯邊。邊牆附近的堡子也是頻頻告急,奈何那時候遼鎮兵馬大多都在朝鮮,所以對於這些犯邊的韃子,也是沒有辦法。好在韃子就是以劫掠為主,一陣風似的來,也一陣風似地走。遼鎮這邊也就是損失一些錢糧或是人口的。小的堡子韃子可能打破,大的堡子韃子便沒有辦法了。他們習慣於騎射,但是對於攻城這種事情,他們還是很差勁的。也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統領蒙元的時候,他們還能攻一攻城吧,那還是藉著回回炮等攻城工具才實現的,現下,他們已經不復當初他們祖宗那威風了,所以這攻城掠地,離著他們卻是越來越遙遠了。

    魏剛準備著,以為正月就能出去,卻是沒想到那尤總兵還是沒他想的那麼勤快的,到二月份才出兵。和以往一樣,抽調遼鎮各部兵馬。遼陽左近的各個城池守備都要派出人馬跟著他出邊牆。

    魏剛帶著親兵中的五百騎兵,而他原來的那些麾下,則是也被要求帶著駐守之處的兵馬跟著出去。魏剛在這裡走了個後門,使人賄賂了這尤總兵,沒讓姜輝出來,畢竟,牛毛寨那邊可是要有個主事人,呼哧穆泰那就是個擺設,大主意,還得姜輝來拿。

    這次為了安全起見,魏剛還特意把蘇不該和他那幾個隨從也一併叫了。畢竟,這傢伙肩膀子上的鷹可算是個遠程偵察機了。在草原上作戰,有了這傢伙,就可以提前敵人了。

    姜輝不能來,但是鄭奎和董大郎卻是要來的。他們也是各自帶著本營的人馬,和魏剛的人湊到一起,就一千五百人了。和其他遼鎮兵馬不同,魏剛帶著的這些人,可都是家丁親兵一級的,完全不是那種從堡子軍戶中抽出來的。戰鬥力自然是要高上許多。

    不過因為魏剛在朝鮮那邊已經出了名,所以那尤總兵還是格外看重他的。一路上總是把他帶在身邊,剛出邊牆的時候還問了他一下這仗到底應該打。魏剛當然不會發表意見了,只是中規中矩的回答。天這尤總兵打的是主意,畢竟,現下魏剛身上可是打著李家的烙印。

    大軍出了邊牆後的第二天晚上,魏剛又被叫到了那尤總兵的議事大帳。

    他一進來就看到跟著來的遼鎮軍將也都是來到這裡了,想來是這總兵大人又要說作戰計策了。從這一點上看,這傢伙到還是有些頭腦,這次出去他要干,還挺謹慎。

    「諸位都來了,那麼本帥也不拐彎抹角了。昨日本帥跟諸位說了這次出邊牆作戰的計策問題,諸位說的也都是中規中矩。可是據本帥所知,原來李大人在的時候,諸位可不是這個樣子。本帥在這裡倒是想提醒諸位,諸位是朝廷的軍將,可不是誰家的軍將。既然諸位沒有想法,那今天本帥就說一說這次出邊牆的目標。之前本帥已經探明,離著咱們現下紮營的地方再往西兩天路程的地方,就有一個韃子部落,是土蠻部的。去年,咱們大軍在朝鮮的時候,這些個韃子便趁著諸位不在家,動不動就騎馬來到咱們邊鎮,禍害咱們的百姓。現下咱們也去禍害他們一下,讓他們咱們大明遼東的兵馬可不是吃素的。本帥在這裡可是要把醜話說道前頭,這一旦開兵見仗,那這軍法就要遵守。若是誰不遵守本帥的軍法,那可不要怪本帥不客氣。」說完這些話,這尤總兵並沒有接著往下說,而是瞪著眼睛看著這些遼鎮的軍將,看看誰脾氣不好,現下就能跟他對著幹。

    可惜,他這想法有些落空,遼鎮軍將此時一個個倒是像小貓似地,都是老實的呆在那裡,也不說話,頂多你給我一個眼色,然後我在給你一個眼色。魏剛更是和這些人一樣,好像完全沒有聽到這尤總兵說似地。

    「好吧,那本帥現在就佈置,明日三更起床,五更造飯,然後魏參將、李參將、查參將帶著本部人馬跟本帥直搗韃子老巢。陳游擊和成參軍便帶著輜重營在後邊緩緩而行。畢竟,這天氣也不是很好,成參軍這身子也不年輕,便跟著輜重營一道行進吧。諸位可是聽的清楚了?」

    這個安排,明顯的是拉著李家這一路人去前邊打仗,然後讓他的親兵留在後邊。這戰術自然也是李成梁當年用慣了的搗巢戰術。這個戰術,對於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韃子各個部落來說,還真是管用。不過這前提是攻擊發起的突然性。若是被別人了,那這率領輕兵出邊牆的軍將多半是要倒霉的。因為有可能別人的巢穴沒有搗成,先跳進人家佈置的陷阱裡了。尤總兵如此安排,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這是藉著這出兵的機會消弱李家的勢力。那陳游擊便是他尤總兵的家丁親兵,領的自然也是他的親兵了。讓這些人殿後,自然是存了保存實力的想法了。當然,這尤總兵也是帶著人出去的,他不可能一點人馬不帶就跟著遼鎮其他軍將輕兵遠襲。

    眾人覺著他這麼安排,也是說不出來,便也沒有反駁的。誰叫人家是總兵呢,在人家眼皮子地下當差,要是不聽人家的,那真是隨便找個借口就能整死你。

    這尤總兵看到眾人都是不做聲,便讓眾人準備,反正沒有反對的,那麼他就可以通過這些手段,讓這些李家的人馬或被清除,或者暗中開始接近他。對於權術,這尤總兵用起來倒是比兵法強得多。

    第二天,魏剛領著的人馬跟著這尤大帥向西奔去。天這草原上他們所奔行的方向上有在等著他們。魏剛覺著很無奈,有心跟這尤大人說,又怕遼鎮其他軍將把這事捅到李如梅那裡。但是由著這尤總兵的法子去做,卻是沒有安全係數。魏剛打從來到這個時空起,帶兵的時候,從來都是把退路想好的。所謂未慮勝,先慮敗。沒有常勝將軍,有些事,那都是要提前讓他們消失在萌芽中的,這樣才不至於後來釀成驚天大禍。

    好在一路上他們並沒有遇到抵抗的。這樣沒了輜重營的負擔,大家都是騎馬的,所以這行進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原本加上輜重營,遼鎮兵馬要走兩天的路程,現下一天便到了。所謂輕兵襲遠,求的就是一個速度。都是騎兵,若是還走得如同散步一般,那可就失去這搗巢的意義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又見搗巢

    第一百三十一章又見搗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