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的小西行長 文 / 廟街四斗米

    擱淺在大同江中間的飛魚號,在魏剛讓人把裡邊裝的糧食都卸的差不多的時候,終於能夠動起來。然後又是蒼狼軍用馬匹把飛魚號從淺灘上拉到了水中。

    魏剛在文森特臨走的時候,給了他一張地圖。這是一張繪製清晰的朝鮮以及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地圖。所謂清晰,主要是指海上。很多小島都繪製了出來。這張地圖自然是魏剛從山洞裡搜出的那些地圖中仿製的,不過拿到這個時代,絕對是非常精細的東西了。那文森特一看,立刻發呆了。就是站在他一旁的羅蘭德船長,也是吃驚的愣在了那裡。

    有了這副地圖,在這片海域,他們就可以很快適應周圍的環境,這比他們目前總是要靠著倭國或是別處僱傭來的人來指引要好的多。特別是羅蘭德船長,他更加清楚這張地圖代表的意義。

    也就是在這幾年的功夫裡,低地商人和英國商人像見到血的牛虻一樣,使盡各種辦法試圖破解從西方到東方的航線海圖。要知道,現在也只有西班牙人和他們葡萄牙人才有西方到東方的海圖。低地的尼德蘭人或是英國人,他們也僅限於在大西洋那邊轉悠。對於東方的財富,他們即眼饞,卻又沒有辦法。無論是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對於海圖都是保守的極為嚴密。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因為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了,政府中不再有人管這些個事了,才讓英國商人和低地商人尋覓到了機會。他們利用各種手段,金錢與美女,或是欺詐與恐嚇,總之潘多拉盒子裡所有用來描述一個惡人的手段他們都用上了,然後他們獲取了到東方的海圖,這才讓這些低地商人或是英國人出現在爪哇島,出現在東印度群島,出現在這東方的海面上。

    西班牙國王以及他的那些大臣們,一個個此時反倒是不把這事當回事了,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所帶來的惡果。

    羅蘭德其實嚴格說起來並不是一個純正的葡萄牙人,他的祖母是一個英國人,但是他還是以自己是一個葡萄牙人而驕傲。可惜,自從亨利王子死後,葡萄牙的海洋帝國大廈似乎便要崩塌,再也沒有人能像亨利王子那樣帶領他們肆意的在海上征戰,在世界各地開拓殖民地了。現在,羅蘭德只得帶著自己的船----來到東方海面上尋找機會。要不是在澳門,這個文森特給了他一大筆定金,他還真是不想和這個來自低地的猶太人合作。全歐洲的人都討厭猶太人。原因嗎,他們似乎總會把自己的財富迅速的變大,而且放起高利貸來絲毫沒有人性。而且他們好像總是能想出發財的辦法。而其他歐洲人,怕是更多的都是想著直接去搶,就如同皮薩羅在美洲大陸上干的那樣。

    現在,這個來自東方帝國的將軍給了他們這樣一張地圖,那意味著巨大的商機,如果以後和這位將軍合作,那麼不用想,他們將會獲得滾滾財源。而且,這位將軍既然能做出如此精確的地圖,那說明這個東方帝國的技術應該不比西方人差。

    兩個人此時腦袋中得出了如此一致的答案,這正是魏剛想要的結果。和這些西洋人做生意,要先給他們一點甜頭,畢竟,以後自己可是要好好利用他們的。

    羅蘭德帶著他的飛魚號走了,按照他們和魏剛的約定,他們將在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有個叫青泥窪的小漁村那裡,和魏剛派去的人接頭。然後,他們將會獲得一些貨物,而他們為此付出的貨款,便是他們之後從澳門帶來的造船工匠,以及許多那位將軍需要的人。那位將軍竟然先讓他們不用付款而獲取貨物,這種膽量怕是只有那位將軍才能做出來吧。這個季節,正好西北風已經刮起來了,順風南下,將會很快到達澳門。

    魏剛安排完這些之後,便讓蒼狼軍士卒就地征發朝鮮民夫,把從飛魚號卸下來的糧食運往安州。為了防止平壤城中的倭寇看出什麼破綻,他特意讓蒼狼軍加強了在平壤附近的活動。這樣一來,城中原本就被他們打怕了的倭寇,自然是更加的不幹出來了。按照他們的想法,出來也是沒有用,現下這平壤周圍,早就是人走房空了,便是沒有大明的兵馬,他們也是徵集不到什麼糧食了,倒是平壤以南這邊,如果想想辦法興許還能弄到一些。

    飛魚號本身足有五百噸了,在這個時代,應該算是大船了,不過跟西班牙大帆船比起來,在噸位上還是差了些。

    文森特這次來運的全是糧食,四百多噸的糧食,魏剛是一點也沒有給他留下來。文森特並不覺得肉痛,因為這些糧食他並沒有付出什麼定金,他做的買賣是幫著倭國運糧,而不是倒買倒賣。這也是飛魚號上為什麼有倭國武士的緣故。其實文森特就是做了回二道販子。因為飛魚號根本不是他的,而是羅蘭德的,這買賣羅蘭德自己若是認識倭國的人,他自己也能做,完全可以把文森特甩出來。

    這麼多糧食,足夠魏剛帶著的人馬吃上一段日子了。其實要說起來,人吃的還是有限,關鍵是馬匹。現下正是冬天,朝鮮地面上都是冰凍一片,山坡上的草早就沒有了,所以這些糧草不光要給人吃,還要給馬吃。魏剛帶來的這些人馬,大都是一人雙馬,這馬吃的反倒是比人吃的還多。

    等到魏剛把這些糧草運回安州後,平壤城中的小西行長也接到了南邊來的通告。問他到底有沒有接到運糧的船。他這時候才知道,南邊的大本營竟然是通過這海路給他運糧的。可惜,飛魚號上的倭國武士都是被魏剛屠戮一空,就連之前下了船跑過來和平壤城中接應的倭寇也都是被鄭奎宰殺個乾淨,小西行長又哪裡會知道這船其實已經來到這平壤附近了。

    不過在這麼耗下去也不是辦法,畢竟,平壤城中的糧食也是有限,他現下帶著的人馬,好歹還有個一萬三四千人,加上還有些朝鮮叛軍,這城裡原來囤積的糧食,吃的也是快。若是再不想辦法,那他真就只得先往南撤一撤了。

    原本對於大明派出的談判使者,這小西行長也是存了利用的心思的。他何嘗不知道對方是在忽悠他,但是他自己這邊也確實需要這個緩衝的時間。他從釜山登陸開始到現在可是一口氣的打到這平壤的,麾下士卒都是沒有帶多少糧食的,平日裡的口糧,都是就地徵集的。也虧得朝鮮人比較無能,城受不住不說,連糧倉也一併交給他們了,所以他們才不用為這軍糧發愁。

    可是現下卻是不行了,這平壤城以北的地方,他暫時是不敢派出人馬了。因為有那麼一支明國人馬,不但把出城的有馬晴信給滅了,還把那號稱西國之雄的大友義統給滅了。這兩股人馬加起來也是好到一萬人了。這樣看來,這股明國兵馬的戰鬥力那是相當的高的。到現在為止,他都不太清楚這股明國兵馬到底有多少人。派出去徵集糧草的人被人家給滅了不少,回來的只是說對方都是騎兵,來去如風,自己這邊還沒等弄明白怎麼回事,人家就衝上來了。

    他大略的算了一下,這股明國兵馬怎麼樣也應該有五六千人了。不要大友義統也不會就這麼沒有了消息。

    步兵對騎兵,小西行長還是很打醋的。一看到這些騎兵,他不盡就想起了曾經被稱之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武田家的赤備突擊怕也沒有這些明國兵馬來的兇猛吧。

    既然打不過人家,那就只有乖乖的呆在平壤城中。反正現下他獲得的功績已經報給太閣大人了,至於再往北進攻,他完全可以等到呆在漢城的其他大名帶著人馬上來的時候在做行事。而且,東邊還有一個看他不順眼的加籐清正,也不知道這個傢伙到底打到哪裡了。

    因為打了這樣的算盤,所以這平壤城中的倭寇竟然還真就蝸居在了這平壤城中了。魏剛一時半會也是拿這個「烏龜」沒有什麼辦法,所以只得把人馬收攏到安州城進行休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