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四十一章 萬曆十八年的朝局 文 / 廟街四斗米

    就在魏剛為自己將來的班底做打算的時候,遠在京師的皇宮中,卻上演著一幕鬧劇。

    這個時空東方最大帝國的皇帝,年輕的萬曆皇帝已經獨斷朝綱有些年了。自打他的老師,那個曾經是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張閣老故去之後,年輕的萬曆皇帝就覺著自己終於可以說了算了。多年來被張居正壓抑的情感得以爆發,於是人性最為醜陋的一面也跟著爆發出來。

    一個被壓抑了十多年的人,一個還是在孩童時代就要聽著他的老師指指點點的人,而且他還是名義上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一旦他爆發了,結果可想而知。在魏剛來的那個時空,文人們撰寫的史料自然是對這位皇帝陛下沒有什麼好的描寫了。雖然沒有把他寫成夏桀商紂,但是好話是沒有多少的。

    萬曆皇帝爆發的直接表現就是把已經死了的張居正從墳墓裡從新又挖出來,挫骨揚灰不說,還要再加上一系列的帽子,反正要證明,他是錯的,他欺君,他罔上,他十惡不赦,他罪該萬死。他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的兒子孫子們便跟著倒霉了。家產抄沒自然是要做的,跟著他的人也是要倒霉的。

    萬曆皇帝從處理張居正的事件中找到了當皇帝的尊嚴。接下來他以為他真的可以度斷朝綱了,然而,一件事情卻讓他突然之間認識到,鬧了半天,這天下他說了並不算。

    「混蛋,混蛋,到底是朕說了算,還是那些酸儒們說了算,朕的家事,他們也要管,朕願意立誰當太子,就立誰當太子。朕的家產,朕說給誰就給誰。他們憑什麼管朕。他們哪個不是丫鬟小妾一大堆,到頭來反倒是要讓朕生活檢點,簡直是胡鬧。」

    也就是在自己的書房中,身邊的小太監極為信任,萬曆皇帝才幹如此的大罵。若是在宮中其他地方,估計他是不會如此大罵的。宮裡就是個篩子,什麼話都會很快的傳出去。這些年,萬曆皇帝早就知道這回事了。

    看著地上摔得粉碎的景德鎮御用瓷瓶,趴在地上的小太監愣是不敢起來收拾。他要看皇上的眼色,其實他知道皇上也就是發發牢騷,等出了這書房,估計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小春子,收拾一下,讓張伴伴過來吧。」

    「是,皇上。」小太監聽到聲音後立馬起身收拾起屋子來,當然另外也有人馬上出去通知那張伴伴。

    司禮監秉筆太監張誠彷彿有無線電話似地,在萬曆皇帝吩咐完之後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從御書房外邊進來了。

    「奴才叩見皇上,不知皇上深夜找老奴來有什麼事。」張誠的歲數也是不小,但是看上去精神卻是十分的矍鑠。

    有人說權利是最好的美容劑,這話好像還真有道理。張誠在張居正和馮保把持皇宮內外的時候,和萬曆皇帝一樣,一直被人家壓制著。等到了張居正倒台,馮保也跟著倒了。這個時候,他才一躍而起,成為整個皇宮內除了皇上外的第一人。

    「張伴伴,內閣那些人今天真的就這麼說了,沒有別的迴旋餘地了。」

    「皇上,以老奴來看,應該是這樣的了。審時行這個人雖然不願意得罪人,但是像這次這件事,他應該是不會再退縮的。他們讀書人,對這樣的事情,看的還是很重的。」張誠小心的分析著。

    「哎,朕還以為這天下真是朕說了算了,到頭來,卻還是要聽那些讀書人的恬澡。你說朕願意封那個皇子為太子,該著他們什麼事了。便是尋常有錢人家,也不一定非要把家產給家裡的大兒子繼承啊。這些個讀書人,該殺。」

    「皇上慎言啊,慎言。」

    「哼,這天下還是朕的天下了嗎,說句話都要小心謹慎。真真是笑死人。張伴伴,那你來說說,這件事朕該怎麼辦。」

    「皇上,恕老奴直言,現下這般情況,若是皇上跟那些讀書人對著干的話,怕是沒有什麼好的結局。老奴倒是有個法子。」

    「哦,快快說來。」

    「嗯,其實也簡單,就是一個字,拖。對於審時行他們,皇上大可以先敷衍他們,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反正現下皇子還小,也不著急,皇上,恕老奴直言,這些人可不一定在這個位置上做到皇子長大啊。」

    「嗯,對,張伴伴,到底還是你對朕衷心,想出這麼好的主意。對,朕就來一個拖。嗯,朕不光要拖,朕還要讓他們見不到朕,讓他們沒處說去。眼不見心不煩。嘿嘿,對,就這麼幹。」

    於是,後世歷史上所謂的皇帝怠政,斷頭政治這些詞,從現在開始,便有了根基了。

    「嗯,皇上,老奴那裡還有一些奏章,是關於遼鎮李家的。」

    「哦,說來聽聽,難道李成梁又打勝仗了。」解決了心中最大的煩惱,萬曆皇帝似乎也對政事關係起來。

    「嗯,事情是這樣的,四月份的時候,李家出了邊牆一次,斬獲不小,是李家的三小子帶著人馬出去的。可是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出塞,好像惹怒了邊牆外的土蠻。六月份的時候,土蠻聯合科爾沁部又打了海州衛所。至於損失嗎,李成梁報上來說不大。但是據東廠那邊報回來的消息說,折損還是很大的。現下看來應該是李成梁瞞報了。想來,應該是兵部那邊有人要擔保李成梁了。不過,四月份的功績卻是實實在在的,這個下邊的人已經查清楚了。」

    「嘿嘿,看來李成梁轉舵轉的倒是快。現下馬上就投到審時行的下邊了。哎,好歹他為大明鎮守遼鎮那麼多年,這次就算是功過相抵了。不過他既然能讓他家老三出塞,那就是要為他家老三某個身份了。為大明打了那麼多年仗,輸一場也無所謂。便隨了他的心思吧。他家老三那場功績,該怎麼算怎麼算。至於六月份那次,嗯,給審時行他們一點面子吧,希望他們能聰明一些。這事到還是需要你沒事的時候提醒他們一下子,不然,他們可真是會給臉不要臉的。」

    「老奴知道了。若是沒事,老奴告退。皇上也早點休息吧,莫要累壞了身子。」

    「嗯,行了,你下去吧。小春子,去鄭貴妃那邊說一聲,朕今天晚上到她那邊。」

    魏剛現在還是小人物,小人物的命運很容易就被大人物左右。就像皇帝和太監的對話,談笑間,就把他和李家老三的事情定性了。好在,他們的努力還算沒有白費。

    當然,魏剛自然是不知道這一切的。他還是小人物,小人物若想變成大人物,中間是少不了努力的。

    魏剛現下正在做著努力。他能做的,就是領著新兵們繼續的訓練。他知道,他在這個時代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手裡的這支力量將是他最大的依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