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斜風

龍騰世紀 第三百一十章 膽寒 文 / 紫釵恨

    第三百一十章膽寒

    馬千竹當即問了下一個問題:「那學校的命名問題?」

    「一鵬技校吧!」柳暢問了一句:「你認得週一鵬不?」

    週一鵬是老資格的虹軍軍官,他原本是綠營兵,後帶炮加入了龍槍哨,被任命為炮兵隊隊長,在磐石寨光榮戰死,算是虹軍最有知名度的烈士之一。

    馬千竹當即說道:「見過兩面,只是很可惜啊,那時候沒有向一鵬連長多請教!」

    他對這個技校的命名服氣了,確確實實服氣,雖然說週一鵬只是一個連級幹部,犧牲的時候統帶的兵力未必有現在一個炮兵排的規模,但是人家的戰功與犧牲是擺在那裡的。

    柳暢又說了一句:「回去盡快把架子搭起來,學生爭取下個月就正式入校學習,我們需要大批的技術人員!」

    他也知道這種情況下培育出來的技術人員只是半路出家而已,要真正有成績的技術人員,恐怕還是要從孩子抓起來,可是現在他沒有這個時間來培育人才。

    馬千竹答應下來,拿著柳暢給的章程與任命狀出去,那邊石汀蘭當即拿了一份報告進來了:「高梁材的報告,說是台州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尤其是臨海縣的問題更大!」

    「臨海縣?那不是首縣嗎?」

    柳暢很清楚,臨海縣是台州府縣,也就是所謂的首縣,以往這個首縣的知縣是往往是一個府裡最好也最壞的缺,正所謂府縣同城,三生作惡。

    但這個職務又很有份量,比方說浙江省最重要的兩個首縣,就是杭州府的錢塘與仁和,一般情況下,本省的知府上任之前都要見過這兩位首縣再說。

    只是對於高梁材來說,卻沒有這種遺憾,自從虹軍攻佔臨海城以來,臨海知縣都是由他一人兼任,既是知府,又是知縣,自然是快活得很。

    只是現在高梁材在書信中已經有些驚慌:「東鄉之賊,已有三五百成群者數股之多,台郡之兵,只餘兩營,分佈六縣,實是有心無力,懇請檢點,即遣一營精銳入台平亂!」

    台州府算是柳暢最早發家的地方,虹軍在這裡的經營也有些成績,只是這臨海縣算是較遲攻佔的縣境,情況又比較複雜,雖然在這裡消滅了蘇鏡蓉等多股臨海團練,但是很多時候的建設只是表面功夫。

    這與高梁材同時兼任知府與知縣兩個職務有關係,高梁材當然在知府職務上傾注更多的精力,而知縣的任職有時候就欠了一些細緻功夫。

    而這一次東鄉的變亂,卻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根據高梁材在信中的陳述,似乎與東鄉鄉正林大廣有關係。

    這林大廣也是在野的土豪,虹軍進軍台州的時候,他沒少支差支糧,但是擔任了鄉正之後,他的野心就大起來,四處收攏蘇鏡蓉與奇田勇的舊部,又利用自己是鄉正的有利優勢,控制住了大部分基幹民兵與鄉兵排。

    但是鄉兵排與基幹民兵裡還是心向虹軍的人,他們發現林大廣似乎有不軌企圖的時候,當機立斷,就拖走了不少人槍跑回縣城,同時向高梁材通報林大廣的不軌企圖。

    在這種情況下,林大廣雖然準備與布興有一起發動,但是迫於形勢,已經決定提前起事,到時候聚集東鄉的團勇、土匪、潰兵恐怕會有至少千人之眾,在這種情況下,高梁材認為必須向柳暢請援。

    「台州原本有七營兵力,鄉兵、基幹民兵也是不錯,這次生變,還是從台州抽調兵力過多的緣故啊!」楊長妹說道:「誰會想到會出現瞿振漢那個變故,結果台州只剩下了兩個半營的兵力而已!」

    「嗯!」柳暢表示同意:「看來我們是得把機動部隊與守備部隊區分開來,還得建立起我們的總預備隊,這次台州平叛,還是老辦法,殺雞給猴看!高梁材要一個營,我把龍槍團調去!」

    用龍槍團,那絕對是殺雞給猴看,以龍槍團的戰鬥力,別說是一兩千名團勇、土匪、潰兵,就是一兩萬名都不成問題,這可是整個虹軍最好的步兵團。

    ……

    台州。臨海。

    高梁材看到施退季的身影時,心中登時寬了不少:「還好還好,現在施營長過來了,我就放心多了,我還以為要再上演一出黃巖保衛戰了!」

    現在臨海城裡的部隊,只有一個步兵連加一個鄉兵排,以及一部分基幹民兵,除此之外就是從東鄉拖回來的那一部分部隊,可以說是防守力量很弱。

    施退季笑了:「放心好了!我把安海連與炮兵連帶過來了,這都是我們**營第一等的部隊,絕對沒問題!」

    一個步兵連加一個步兵連,看起來才兩百人,但卻讓高梁材信心十足:「你們那邊沒問題吧?」

    「沒問題!」

    比起臨海來,黃巖、太平與玉環三縣,是虹軍經營了半年之久的老根據地,那裡的鄉兵、基幹民兵都是可靠的,即使主力調走,這些鄉兵、基幹民兵也能堅持一段時間。

    倒是臨海這邊的情況比施退季想像中要嚴重一些:「東鄉叛軍居然有將近兩千之眾?這林大廣好大的手筆啊,他從哪裡拉來這麼多的叛賊,我聽說鄉兵與基幹民兵都拖回來大約三分之一。」

    即使林大廣這個鄉正已經牢牢地控制著整個東鄉,但當他起事的時候,卻有大量鄉兵、基幹民兵甚至是普通民兵不願意追隨林大廣,而是在私下交流之後,拖槍跑回縣城,這批人足足有一百五六十名之多,而同時進入縣城的還有他們的家屬。

    「若不是林賊糾集了這麼多匪眾,我估計著光是鄉兵反正就能把林賊收拾了!」高梁材承認自己在這方面犯了一些錯誤:「我這段時間專心秋糧與公債的問題,倒是突略這方面的問題!」

    「嗯,反了有什麼好說的,殺光了便是!」施退季當即說道:「既然東鄉人以為我們虹軍軟弱可欺,那麼就用兩千條人命讓他們清醒清醒!」

    「只不過兩千條人命而已!」高梁材也冷冷地說道:「我高某下得這個手!」

    ……

    而此刻的臨海東鄉,已經是戰雲密佈,牛鬼蛇神,紛紛出籠了。

    台州雖然是柳暢最早最基本的根據地,但是虹軍在台州經營始終是打破了既有的利益格局,因此就有不少人對虹軍心懷不滿,比方說蘇鏡蓉的餘部,綠營的舊軍官,被開除的書辦。

    他們最初是投奔了諸暨包村,包村失敗以後,他們又被林大廣這個鄉正召集起來了,而林大廣本身就是鄉間頗有勢力的豪強,不然虹軍也不會挑了他來當鄉正,結果就是兩股勢力結合起來,一下子就造起了聲勢。

    「台州府的各路英雄好漢都已經來了!」林大廣臉上帶著笑意:「咱們也應當是打出天德王的旗號來了,咱林大廣當了皇帝,諸位也不了一個丞相、將軍!」

    這樣樸素的語言,很快獲得了滿堂喝彩,那下面當即有人回應道:「我們都擁戴林大廣你做皇帝,等打下了江山,大家都是開國功臣了!」

    大家興致很高,雖然才統五十一百人馬,但是不是威虎將軍就是龍虎將軍,倒是林大廣的謀主王彝牙讓大家不要高興得太早了:「諸位開國功臣,諸位開國功臣,眼下雖然是天賜良機,我等起事於台州,但是紅賊眾至數萬,不可馬虎,絕不可馬虎,盡快打下臨海城才是正事!」

    一說打臨海城,大家都哄堂大笑起來,很有攻城的積極性:「這一回讓我們也嘗嘗姨太太大小姐的滋味!」

    「臨海城裡金山銀山,大小店舖都等著大家發財啊!」

    「沒錯!開了臨海城,大家都陞官發財!」

    王彝牙是個甚輕浮的謀主,這一次林大廣謀劃起事,是準備與布興有、葛孟晉一齊發動的,可是這位王彝牙卻是提前在鄉兵里拉攏人心。

    結果他和幾個鄉兵頭目剛剛來一個八拜之交,後頭一群忠於柳絕戶的鄉兵、民兵就覺得這次起事前途不妙,就直接拖槍去了臨海府城向高梁材報告了,甚至還把王彝牙潛伏在府城的內應都清除了。

    在這種情況下,王彝牙覺得形勢有點不妙,雖然說現在台州府內與紅賊有恩怨的大小人物都第一時間雲集東鄉,但是林大廣的號令出不了東鄉一地,完全成了個人的冒險行動。

    鄰近的鄉正都已經與林大廣劃清了界限,他們第一時間就把鄉兵、民兵都動員起來,結寨自衛,林大廣嘗試向外攻了兩次,結果都是雙方傷亡相當,沒討得了什麼便宜。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打下臨海城,否則林大廣的這點本錢只能是坐守東鄉,坐以待斃,但是林大廣很有自信:「打下臨海城,輕輕鬆鬆的事情,咱們有整整兩千兵馬,布興有又接濟了我們一批洋槍洋炮,打一個臨海城還是跟玩一樣!」

    只是剛說到這,那外面已經有人飛馳而來:「見過林皇帝,見過王軍師,大事不好了,臨海城裡傳言,龍槍團要回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