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斜風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失機 文 / 紫釵恨

    第一百七十五章失機

    「不知道前線打得怎麼樣了?」

    作為整個黃巖縣府的最高指揮官,馮思賢一刻都不敢放鬆,他手上只有兩個相對完整的步兵連,除此之外,就只有兩隊壯勇。

    他從來沒有擔當這麼重大的使命,整個縣城的虹軍加上壯勇不過是五百人而已,可是城內的小校場那邊就看押著八百多名清軍俘虜,兵力甚至比守軍還要多一些。

    因此看守俘虜的六十多人臨時編成了一個步兵連,隨時準備參戰,而城內的輕傷員也被編成一個步兵排,也隨時準備參戰。

    即使已經控制了整個黃巖縣城所有的制高點與要點,但是馮思賢一刻也不敢鬆懈,他讓龍槍連的老連長白善葉把龍槍連派來的那個步兵排控制好,每隔一個小時都要進行巡邏,隨時準備彈壓城內外出現可能的一切意外情況。

    倒是高梁材高知縣倒是放得開:「馮知縣何須擔憂,我想那陳世忠不過一水師敗將,裹脅三千之眾,必不堪我虹軍義兵一擊,我們要擔心倒是另一點!」

    「哪一點?」

    高梁材笑了起來:「自然是擔心這一戰打得太順利,一口氣殺到臨海城去,把府城都打下來,到時候我只能移到臨海城當知府,可不能與你馮知縣同處一城!」

    馮思賢倒是笑了笑:「那倒是一件大好事,打下了臨海城,那這台州府的戰事都可以結束了。」

    「不是台州府的戰事結束了,而是我們整個浙江省的戰事都結束了!」高梁材講了一個掌故:「鄧紹良鄧軍門,不,是偽提督鄧紹良在寧國駐防,所部兵勇號稱集浙省精華,但多不是浙人,皆川楚廣三省人,而浙人唯有台勇。」

    鄧紹良雖然是浙江節制所部,但分析這支部隊的歷史,卻與向榮的江南大營關係極深,江南大營倚向榮與張國梁為東南半壁長城,向榮是蜀人,張國梁是廣人,而他們是從廣西一路追堵太平到兩湖,又從兩湖追到南京城外,因此鄧紹良部也多是川楚廣三省人。

    而浙人向來沒有出強兵的傳統,只有台州民風剽悍,因此才有一部台勇出征寧國,因此高梁材說道:「浙中全域,若平定台郡,徵募壯勇入伍,而全浙可稱無敵,現在你我擔心的是,還是今年的田賦怎麼一個徵收。」

    馮知賢在家也知道這田賦的苦處:「現在是要征上忙吧?」

    清季的田賦可以說是整個財政的核心,高梁材屢歷州縣,對於此內情瞭若指掌:「沒錯,咱們黃巖縣的田賦分為地丁與漕糧,而地丁又分上忙與下忙!」

    馮知賢本人就是一個有幾畝地的小農民,他點點頭:「原本上忙要征到五月底吧?」

    清季田賦分成地丁與漕糧,一般來說地丁征銀,漕糧多徵糧,而地丁又是整個田賦的核心部分,一年分成兩次徵收,二月到五月征上忙,%%,五月底這次下忙要徵收整個地丁的四成。

    而高梁材當即提出一大堆問題:「新朝鼎革,那麼前朝積欠的田賦是不是要補征?還有今年上忙是征銀還是徵糧?具體怎麼一個徵收法,如果征銀的話,一兩銀子征多少錢?」

    這都是大問題,清季名義上有永不加賦的名義,但是農民還是屢屢因為經濟上的壓力而起事,關健就是這些花樣,尤其是小戶浮收,更是終清一世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徵糧!只徵糧!」馮思賢第一時間說了自己的想法:「咱們虹軍暫時不缺銀錢,只要有糧就有一切!」

    高梁材告訴馮思賢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事可不好辦,不過我們現在控制了黃巖太平兩縣,黃太熟,六縣足,我甚至可以誇張地說,黃巖熟,全台足。」

    黃巖、太平兩縣可以說是整個台州的精華所在,高梁材更是說出一個驚人:「要知道光是太平一縣,每年稻米就有百萬石,麥數萬石,雜糧一百數十萬石,黃巖倍之!」

    「有這麼多?」這倒是讓馮思賢開了一番眼界:「有這麼多糧食的話,可以足夠咱們虹軍武裝起數萬人來了!」

    對於軍隊來說,缺少銀錢在短時期之內不是大問題,但是缺少糧食那整個部隊只能因糧而食,高梁材更是加了一把火:「若是能把臨海拿下了,每年還能加百來萬石,我們大軍需征多少米糧才夠。」

    馮思賢一下子就開了眼界,他當即與高梁材探討起這其中的細節來。

    柳暢對他的希望,也就是盡可能搞出一派新氣象,掌握住整個黃巖縣,而掌握黃巖縣的最好辦法就是利用這次夏收徵糧。

    他昨天夜裡已經翻閱了不少資料,甚至還想到不少細節,兩個人長談了小半個時辰,外面突然有人敲門,馮思賢抬頭一看,是他從**營帶過來的施得平,是施退季的本家兄弟,施退季親自把他推薦到黃巖縣。

    「小施,出了什麼事?」馮思賢向高知府介紹道:「這是小施,施得平,現在準備讓他到縣裡掌刑名文書,得平,見過高知府。」

    施得平給高知府行了一個軍禮:「敬禮!出事了,我剛才發現原本掌管刑名文書的那個書吏不見了!」

    「邵炳照?」高梁材已經想到那個一直不怎麼給他面子的邵書吏:「他櫃子鑰匙給你了沒有?」

    「給我了!」施得平告訴高梁材:「但是那些文書都堆在櫃子,我根本不知道哪些文書有用,哪些文書無用,哪一件文件在哪裡?」

    那可是十幾個大櫃子的文書,施得平如果要把這些文件都過目一遍,恐怕得費十天半月時間才行,更不要說把這些文書都詳細編目一遍。

    「不在縣衙裡?」馮思賢有點警覺起來:「你好好找一找,不要一個人出去,我給你派一個班去,老府台,這個邵炳照是怎麼一個來路!」

    「老油條,老油條!」高梁材一想起這個邵炳照就一肚子火氣:「在我們黃巖縣管了十幾年的刑名文書,有好幾任知縣都載在他手裡,一年躺著不動都能撈到幾百千錢,我估計是施得平接他的位置,這人有什麼想法吧?」

    他繼續補充了一句:「這人交遊很廣,三教九流都認識,更在府衙之內有一幫狐朋狗友。」

    「說不定是跑到臨海去了?」馮思賢一下子就放心不少:「說不定這狗才跑到臨海城的時候,卻能看到府城上掛著我們虹軍的大旗,得平,你給我好好在城內找一找,若有什麼可疑跡象,可以當機立斷!」

    現在是非常時期,因此馮思賢這個知縣有處決疑犯,而現在他把這個權力暫時下放施得平,只要施得平覺得這個邵炳照有投敵跡象,他當場就能把這個老書吏處決了,事後馮思賢再給予追問。

    施得平當即答應下來:「我帶一個班出去好好找一找,我從接鑰匙的時候,就覺得這個邵書吏不對勁!」

    但這也是這麼一說,無論是施得平還是馮思賢,甚至是對邵炳照十分熟悉的高梁材,都不以為這個邵炳照會掀起什麼波瀾來。

    因此高梁材繼續說道:「若是檢點這次乘勝打進了臨海城,那麼我們夏糧徵收可以從寬一些,畢竟整個台州府的糧食都控制在我們手裡。」

    馮思賢也說道:「臨海既定,說不定順便把寧海縣也握在手中!」

    ……

    蘇鏡蓉的心頭有些焦急。

    在台州府他是真正的草莽間第一號大人物,甚至還有一個江蘇候補知縣的頭銜,事實上如果他想在江蘇幹上一任知縣的話,那絕對不成問題。

    要知道,這次他的朋友已經在替他活動一個道員的頭銜,說是台州糜爛至此,蘇鏡蓉這等英傑再不出面,恐怕到時候中樞派十個道員也不頂事。

    他對面的牟以南顯然是看出蘇鏡蓉的情緒:「鏡蓉兄,何必這等著急,紅賊初入黃巖,眼下還是無懈可擊,但是稍等幾日,恐怕……」

    蘇鏡蓉強作鎮定:「也是,是我太著急!」

    不是他蘇鏡蓉太著急,而是這局面變幻得太快,他原本以為黃巖城內有陳世忠統帶的鎮兵與招募的團勇,實數不下三千,怎麼也能堅持一日。

    但是據逃出城來的人說,不過是堅守半日就被紅賊攻破縣城,紅賊並沒有多少損傷,紅賊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連黃巖這等大城都只用半日光陰,接下去浙省哪座縣城又能接得紅賊三日之攻?原來以為黃巖雖不能守,紅賊攻破黃巖城,怎麼也得傷筋動骨,這局勢的發展超出了蘇鏡蓉的意料。

    而且兩個傳來的流言更讓蘇鏡蓉十分不安,一個消息說是知縣高梁材已經從賊了,如果屬實,那自己的謀劃就壞了一小半,第二個似乎不是流言,說是陳世忠鎮台發瘋,裹脅著台州協三營與千餘壯勇南下,欲與紅賊決一死戰。

    如果陳世忠真發瘋了,這全台的局面恐怕就糜爛不堪,自己的佈局就成了大笑話了!

    只是蘇鏡蓉冷靜下來,眼下紅賊若真與陳鎮台決一死戰,那似乎是一個大好機會。

    現在紅賊想必不是無懈可擊了,只是不知道其中實際情形如何。

    蘇鏡蓉正踱著步子的時候,卻聽得有人來報:「邵炳照先生從黃巖縣城趕過來報訊了!」

    蘇鏡蓉不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屁股就坐在椅子上不想起來。

    天助我也!

    ps:書友們端午節快樂,今天過節,只有兩章

    ……

    第一百七十五章失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