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斜風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一章 牛刀 文 / 紫釵恨

    為什麼只能向北?周秀英雖然是員千軍辟易的女將,但還是不理解為什麼柳暢只能向北發展這一條路可走?難道向南、向西不行嗎?

    陸子雲顯然看出了她的疑問,就開口替她解惑。

    首先以溫州的地形,東臨大海,向東發展只能到海裡泡澡了,而溫州向南發展,不比到海裡游泳好上多少,這是福建北部的山區,也是整個福建地區貧窮的福鼎、寧德山區,交通極其不便,又要迎頭福州而來的閩省兵勇,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把大部隊拉到這種沒有油水的山區,完全是下下之策。

    剩下只有向西和向北兩條路,向西就是向處州發展,直到今天處州仍是整個浙江窮困的地區,把部隊從溫州的魚米之鄉拉出來,投入這樣的山區也是下下之策。

    當然也可以把攻打處州當作進入金華府的一個跳板,但即便佔據了金華府仍是遠離海口,而現這個時代,佔據海口獲得源源不絕的軍火供應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那只剩下向北往台州府一條路,嚴格來說,這只是向寧波發展的一個跳板而已,台州窮山惡水不少,民風剽悍,也不是一個良好的選擇,但是丘陵平原相交,既有漁鹽之利,又有沿海平原和河谷盆地出產糧食水果,甚至連山間丘陵也可以出產雜糧,足以供養數萬大軍。

    重要的是可以以台州為跳板進軍寧波,寧波府不僅僅處於寧紹平原,是真正的魚米之鄉,可以說是整個浙江的精華地帶,而且還是這個時代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控制了寧波就等於控制著整個浙江的對外貿易,甚至可以供養起十萬大軍。

    而對於這些小刀會的舊部來說,寧波有著特殊的意義:「寧府好地方啊!」

    「是啊!打到寧波去,咱們也算風光一回!」

    他們這些人是從上海來的,而近代的上海與寧波有著特別親密的關係,大部分上海人實際是從浙江移民來的寧波人,甚至連現代的上海話都是寧波話演變而來。

    這批小刀會的餘部有福建人、廣東人,但是多還是寧波人,他們聽說要打回自己的老家就格外熱情:「往北打,就應當往北打!」

    周秀英倒是問了一個問題:「除了往北打之外,能不能溫州就地發展?」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是柳暢很快告訴她:「溫州府非坐守之地,其地不足以割據,欲成就一番事業,必先圖括蒼!」

    歷史上,只有五代十國的朱氏兄弟及其後的丁章、張惠割據過溫州二十多年,此外再無憑借溫州一地割據一地的例子。

    何況現磐石寨雖處於紅巾軍根據地的中心地帶,但也代表沒有發展的餘地,想要擴張就要和紅巾軍開仗,那麼就會同時和清軍與紅巾軍開仗,任是有磐石寨的戰鬥力再強,終難逃失敗的結局。

    事實上,柳暢加入紅巾軍的時候,金佩銓的既定方策就是全意北進圖取台州,但是那時候紅巾軍只能控制小半個江北,這種情況下北進是下下之策。

    而現紅巾軍已全取江北,北進已無後顧之憂,柳暢只是本錢太小,還不敢全力乾坤一擲搏上一搏,但是北進的決心已下。

    陸子雲也贊同這一點:「如果要圖取全浙,北進確實是上上之策,大家已經酒飽飯足,謝過檢點替我們接風洗塵,只是能不能再借用檢點一刻鐘功夫?」

    對於區區十五分鐘,柳暢當然有空:「沒問題!不知道陸兄弟有何見教!」

    陸子雲卻是站了起來:「也沒別的想法,就是請檢點見識一下我等陣前廝殺的本領,能否向檢點借幾桿滑膛槍來。」

    柳暢也來了興趣:「好!從今天德蒙斯送來的步槍拿十桿燧發槍來,也讓我開開眼界!」

    陸子雲只要一刻鐘,實際等步槍到手上了寨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五分鐘還多,不過陸子雲卻是不慌不忙地說道:「檢點,如果守這條寨牆,該如何守?」

    柳暢笑了:「上個月溫州城裡剛好來了大批兵勇圍攻磐石寨,我軍守如磐石,大破了清軍!」

    他稍稍說了一下當時的具體部署,但是陸子雲卻有不同看法:「檢點,你當時這辦法是全力守城牆,但防線太單薄了些,弟兄們,讓檢點見識一下我們的本領吧!」

    說話間,小刀會這些舊部已經找好了自己的藏身之處,把借來的燧發槍都架了起來,柳暢看了一眼他們的部署,倒算是野路子,卻也有板有眼。

    陸子雲指著身後的一座樓房說道:「檢點,我會這裡打通磚牆藏上一門火炮,如果有葡萄彈就好了!」

    柳暢先是不意,但是細看了一眼寨牆,卻發現這門火炮正對著清軍當時的衝擊方向,清軍十有**會這裡登上城牆,然後就是陸子雲這門火炮用葡萄彈掃過清軍登牆的先鋒隊。

    接著陸子雲又繼續說道:「登上來的清妖數目不會很多,槍炮聲齊放之後,就是秀姑娘帶隊反擊的時候了,即便城牆丟掉一段,也是無妨!」

    接下去,他說怎麼組織倒打火力,怎麼挖掘防炮工事,怎麼城牆下布設鐵蒺藜,怎麼挖掘陷阱,怎麼樣實施回馬槍,怎麼樣組織反突擊,說得滔滔不絕:「北門之戰,咱們就是這樣打退法國兵。」

    柳暢初只是隨意聽聽,但是越聽越是激動,連連點頭:「好,甚好!」

    雖然是實戰中拚殺出來的野路子,其中還有不少錯誤之處,但卻是小刀會堅守上海城十七個月經驗凝聚出來的精華所,特別是巷戰中的作戰組織,是讓人眼前一亮。

    至於小刀會這二十多個舊部,確實和普通的民變武裝不一樣,這些燧發槍運用得非常嫻熟,攻防節奏轉換很快,別看他們直接放棄了城牆,但是即使有兩倍的清軍來展開進攻,仍然他們手裡吃上大虧。

    十五分鐘很快過去了,但是柳暢卻是滿面春風看著操練,特別是小刀會舊部倉促間修築的工事,還有利用工事進行的射擊訓練,加上步炮之間的協同,絕對這個時空的中國是首屈一指的水平。

    而接下去的操練仍然讓他眼前一亮,周秀英演示了一番率隊出城反擊的動作,雖然是沒經過科班訓練的野路子,但仍然可圈可點,旁邊的鄧肯也以專業人士的語氣開口:「戰術水平雖然比不上我所參加的美墨戰爭,但這是我見過好的中國部隊!」

    後的實彈射擊成績也非常不錯,小刀會這支舊部果然是一支百戰餘生的部隊,柳暢大有如虎添翼的感覺:「好!給你們一個排三十桿燧發槍,還有,等會我就把補充的兵員派過來,你們就是一個步哨了!」

    有這麼多實戰經驗豐富而且熟悉西洋火器的老兵,只要稍稍加以訓練,就能形成一個戰鬥力很強的步哨。

    周秀英當即給柳暢行了一個大禮:「願替檢點效死!」

    下面的小刀會老兵也是熱情地說道:「檢點,我們都願意跟著你打出一片江山來!」

    柳暢想要打回寧波的想法非常符合他們衣錦還鄉的願意,柳暢大聲叫道:「好!那麼從今天起,咱們就是自家人了!」

    周秀英旁邊的陸子雲輕聲說了一句:「請檢點賜名!」

    周秀英反應過來,雙膝跪地上,斬馬刀平放地:「請檢點賜名!」

    柳暢心有所感:「牛刀哨,就叫牛刀哨!」

    這個名字的意思當然指「殺雞焉用牛刀」的意思,至於那些被撞上牛刀哨的敵軍,就是牛刀殺的雞了。

    周秀英這些人是小刀會的舊部,聽到名字裡既有一個刀字,又十分響亮,都笑了起來:「牛刀哨,牛刀哨!好名字,好名字!」

    只是這個提前成立的牛刀哨,這卻成了後備隊改編而來的金湯哨大的一件憾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