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

第二卷 名顯京兆 第139章 站隊 文 / 柳一條

    第139章站隊

    「事實上,能夠扳倒楊家,對孤來說已是收穫頗豐。」聽到杜荷的隨聲讚美,李承乾淡笑著說:「所以,對於吏部那塊的得失,也就不在太過於放在心上。」

    「還有,這次過來杜陵,真正讓孤甚感欣慰與歡喜的,」說著,李承乾定看著杜荷,輕聲說道:「還是賢弟你這幾個月來的巨大變化,若不是咱們從小一塊長大,孤對你的身材樣貌都甚為瞭解,孤真的不敢相信現在的你與以前的那個長安紈褲竟會是同一個人。」

    「做為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孤不管你是正的有了長進,還是之前就是在裝瘋賣傻,」李承乾看著杜荷道:「孤希望賢弟將來能夠站在孤的這邊,就算你不想伸手幫孤一把,孤也不希望你會成為老三老四他們的助力,不知道賢弟以為如何?」

    「呃,這個……」

    杜荷稍作斟酌,他實是沒有想到李承乾這位太子爺竟會如此的直接,這是在招攬自己向他效忠麼?

    「你不必急著給孤答覆,」見杜荷低頭沉吟,李承乾接聲說道:「反正咱們現在都還年幼,便是再過幾年你再答覆孤王也是不遲。」

    這麼說並不是怕杜荷會當場拒絕,事實上,李承乾從來沒有想過杜荷除了自己這個太子之外,還會再有別的什麼選擇,在李承乾的心裡,自從父皇將城陽指給杜荷的那一刻起,杜荷身上就就已經實實在在地打上了東宮一派的烙印。

    城陽公主與李承乾是一母同胞,而且兄妹兩人的關係也是最為親密,杜荷成了城陽的駙馬,再加上杜荷與李承乾本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且一直都與李恪李泰他們不甚對付,所以,李承乾知道,無論如何,杜荷最終的選擇只能是自己這個東宮太子。

    現在說出這麼一番招募的話語,李承乾只是想要讓杜荷知道自己是如何地看重於他,讓杜荷更加歸心而已。

    「不用那麼麻煩,」放下手中的茶碗兒,杜荷直聲回道:「咱們本就是一條船上的人,尤其是在經過了這次的案子之後,殿下覺得如果我說我不是太子殿下的人,其他人會相信麼?」

    雖然記憶中李承乾的結果並不怎麼好,被李世民給廢了太子之位不說,且在二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已一命嗚呼,跟著他最後當是也不會落下多少好去。

    但是現在,人家是太子,而且還有十幾年的太子之命,跟著他最少還能享得十一二年的太平日子。

    再說了,有自己這個知道後敘發展的變數存在,李承乾也不定就一定會被廢了太子之位,至少現在看來,這位太子爺還是很精明的。

    所以,杜荷並不介意早早兒地站在李承乾這邊,當年老爹他們不也是早早地就選擇跟隨在李世民的左右麼?站隊這種問題,在歷朝歷代,都是無可避免之事,既然如此,早些有個著落倒也不算什麼壞事。

    「孤果然沒有看錯!」聽到杜荷的話語,李承乾忽然哈哈大笑起來,顯然,對於杜荷的態度,這位太子爺很是滿意。

    「明天孤就要離開了,」笑了一會兒,李承乾輕斂心緒,淡聲向杜荷說道:「走的時候孤會將王晟、馬得草還有楊善父子全都帶去長安,至於新來的那個杜陵縣令……」

    李承乾輕聲稍頓,抬頭看了杜荷一眼,輕聲說道:「雖然他是杜構大哥的岳父,但是他更是老三李恪派來攪局的暗手。雖然咱們先行一步治了楊氏父子,讓王勝前沒了用武之地,但是作為一縣之主,再加上前日長安所發生的事情,他必會處處刁難賢弟還有杜氏,賢弟可要當心些才好。」

    「一個小小的杜陵縣而已,本少爺還不放在心上。」杜荷輕撇了撇嘴,道:「殿下可莫要忘了,我現在可是皇上欽點的尚乘奉御,階同令、丞,王勝前他,奈何不得本少爺。」

    吳王殿下的人又怎麼樣?杜荷完全不以為意,自己現在還是太子殿下的人呢,有什麼好怕的?真把他給得罪了,難道李恪那廝到時還能從長安特意跑來咬自己兩口不成?

    既然已經選擇了站隊的方向,那麼有些人,有些事情,也是無可必免地要去得罪要去應對。

    「呵呵,這個孤倒是忘了,」李承乾輕笑了笑,也沒有將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一個小蝦米而已,李承乾也不信王勝前會做出什麼過火的舉動來。方纔之所以會特別提起這件事情,也只是想要給杜荷提個醒,以示自己對其的關懷而已。

    若是杜荷連一個小小的杜陵縣令都收拾不了的話,那他也就不值得李承乾這般看重了。

    李承乾相信,隨便幾條計策就能讓楊成洲父子俯首,就能攪得吏部還有刑部都不得安生的杜二少,有那個能耐。

    該說的話已經說完,又隨便與杜荷嘮了兩句閒話之後,李承乾便以困乏為由放杜荷離去。

    當杜荷從李承乾所在的院子出來並回到自己的書房的時候,杜荒已經從外間打探消息回來。

    在確定了王趙氏確有隨女兒去登州之心之後,杜荷便開始派人在暗中與王趙氏聯繫,相信有了這個重量級的親家陪同,爹娘還有大嫂夕夕的心情都會相當地愉悅。

    「少爺,」杜荒恭敬地站在他們家少爺的身前,輕聲稟道:「方纔出去的時候,小人正好碰到了原來的張縣令,張縣令這次因為協助太子殿下審案有功,直接被調到了長安吏部任職,聽說還是正六品的員外郎呢。」

    「哦?」杜荷神情一動,輕聲向杜荒問道:「他可有說些什麼?」

    吏部員外郎,擁有實權的長安正六品,而且還是在皇上最為在意的六部之首任職,那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勝任的,這個張繼初之所以能有如此際遇,怕也是托了李承乾那位太子爺的福。

    看得出,對於李承乾,李世民還是頗為上心的,不然的話,李世民也就不會重用張繼初這個明知是東宮一派的官員進入吏部了。

    這算是李世民對阻撓太子入主吏部的一個小小的補償與安慰麼?難怪方才在與李承乾敘談的時候,李承乾對於吏部之事,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失望之意,原來是該得的好處,已經被吞到了嘴裡。

    「張大人說他之所以會有今日之功,之所以能夠被太子殿下看重,被陞遷到長安任職,全是托著少爺您的福運,」杜荒躬身回道:「所以,張大人想要臨行赴任之前,單獨宴請少爺,以謝少爺的指點提拔之恩德。」

    說著,杜荒從懷裡掏出一張金貼雙手遞上,道:「這是張大人送來的請柬,請少爺過目。」

    「今天晚上,望天閣?」看到請柬上所寫明的時間與地點,杜荷輕點了點頭,之後輕聲向杜荒吩咐道:「派人去張大人的府上知會一聲,就說今晚我會如時赴約。」

    「是,少爺!」杜荒應了一聲,將這件事情記在了心裡,之後又出言向他們家少爺提醒道:「少爺,現在時辰已是不早,方才老爺遞過話來,說是縣試在即,讓少爺莫要荒廢了學業,您看咱們是不是這就趕赴書院?」

    「嗯,」杜荷點頭起身,輕聲說道:「咱們這就去吧。」

    讀書學業,是杜荷在這個時代的安身立命之本,想要出人頭地,想要重振杜氏,這個基礎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懈怠的。

    稍微收拾了一下,杜荷便帶著杜荒出了府門,直奔城東的寒山書院。

    書院裡,一切都如往常,唯一有些不同的就是,隨著六月縣試的臨近,書院裡的氣氛顯得有些緊張匆忙。

    甲、乙兩院的學子全都是來去匆匆,少有人會以院中溜躂閒逛,幾乎所有的學子只要一有時間就乖乖地呆在自己的學堂桌前刻苦攻讀,以期能夠順利能過縣試,取得來年長安省試的資格。

    所以,當杜荷主僕來到書院的時候,只見到少數一些人在匆匆趕赴各自的學堂,整個書院的過道院落之中,顯得冷清非常,若不是隱隱能夠聽到學堂裡斷續傳來的讀書之聲,還以為這裡是一座空院呢。

    很有一點高考時的味道。

    感受到書院內各院學子緊張匆忙的學習氣氛,杜荷不免心有所感,不禁想起當年即將高考時班級裡面那些同學的學習勁頭兒。

    「少爺,這些人都怎麼了?怎麼感覺全都有點神經兮兮的?」走在本應該熱鬧非凡但卻空曠冷清的書院之中,杜荒覺著有點膽寒,不由出聲向他們家少爺詢問。

    「縣試在即,能不能通過縣試成為舉人,全都在此一舉,緊張一些倒也不算奇怪。」杜荷輕聲解說。

    中了舉人,也就算是有了功名,雖然不及進士及第風光,但是怎麼也算是擺脫了平民白丁的身份,可以見官不跪,可以高人一等受人尊敬,像是寒山書院裡面的這些多數平民學子,最是抵抗不了中舉的誘惑。

    主僕兩人正在說話的空當,忽然後面傳來了一聲嚴厲的喝問:「杜荷!你也捨得來書院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