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

第一卷 杜府二少 第32章 危機 文 / 柳一條

    第32章危機

    登州隸屬河南道,位於長安偏東的渤海之濱,距離長安約有三千餘里,坐著馬車,便是日夜不停,至少也要走上三四個月的時間,這期間還不算上天氣、路況以及行程中的其他一些耽擱。

    總的來說,杜構這一次,僅是在路上怕是都要走上半年的時間,所以今次這一走,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怕是再難以回返了。而且人在外地,舉目無親,若是遇個什麼難處,身邊連個可供商討的親人心腹都沒有,怎麼能讓家中的二老放心得下?

    原本,對大唐地理並不怎麼熟識的杜荷,雖數次聽老爹還有杜荒他們提及過什麼登州萊州,還有什麼河南道,還以為就在長安臨近的省市,相距不遠,若是想回,也就不過三五天的功夫,所以便一直都沒有太過在意。

    直到昨夜,大哥臨行在即,老娘心中憂掛默默垂淚之時,杜荷才意識到事情似有些不妙,特意讓杜荒尋來了一幅大唐全圖,這才多少有些瞭解,原來登州,竟遠在山東渤海灣處,原來老爹老娘他們口中的河南道,並不是什麼河南省,而是黃河以南,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北臨河。

    若是按照後世的省市名稱,大唐的河南道,不止涵蓋了河南、山東兩省,甚至連江蘇、安徽也都被其佔了大半。

    而杜構所要前往的登州之地,就在河南道的東盡海處,也就是後世的青島、煙台一帶,從長安到登州,連綿近兩千公里,幾乎橫穿了大半的大唐國域,在這個只有車馬還有雙腿代步的時代,想要從長安橫穿至渤海,其中的艱險可想而知,也難怪老娘會心中牽扯,暗中垂淚。

    「怎麼會這麼讓大哥去這麼遠的地方?」手指點著地圖上的登州兩字,杜荷微皺著眉頭,惑聲向身邊的杜荒詢問:「爹不是尚書右僕射嗎?而且手中還掌管著選拔官吏之職,怎麼會讓大哥去那麼偏遠的地方任職?」

    這很不合常理,老爹不是那般狠心之人,縱是有意讓大哥出去歷練,混些資歷,但是再怎麼,也不該會是遠在數千里外的什麼登州,這其中,定是有著什麼隱情。

    「少爺想是真的忘了,」杜荒面容一整,低聲向他們家少爺回道:「近兩個月來,老爺一直都因病在府中休養,少有再問朝中事務,而皇上,就在十數日之前,都還在北方與頡利交戰,根本無暇顧及朝中政事,朝中諸多事務,皆是由房大人還有太子殿下在代為打理。」

    「嗯,」杜荷輕點了點頭,沒有多作言語,示意杜荒接著說講。

    「而就在一個多月以前,」杜荒接聲說道:「登州地方來報,說是登州海域,海匪猖獗,海邊的漁民時有被劫被斬,而登州府衙卻一直都無有作為,登州的縣令更是懼而遠遁,不知所蹤。所以,尚書省才決定再派一位年富力強且又知根知底的縣令過去主持局面,安穩當地局勢。」

    「這麼說,是房大人還有太子讓大哥過去的登州?」杜荷的皺頭不由又是一凝,覺著有些沒有道理,房玄齡與李承乾明顯是與老爹一邊的陣營,怎麼會做出這種背後捅人刀子的事情來?

    「是蕭瑀的那些門生,還有長安城其他一些世家子弟聯合上疏,一致舉薦大少爺出任登州縣令。」杜荒低聲說道:「當時大少爺方獲功名,尚無官職及身,再加上那些大臣不斷以大義強勢施壓,太子殿下還有房大人實在是找不出什麼好的理由加以拒絕,是以在同老爺商議了一番之後,便將此事確定了下來。」

    「又是蕭瑀?」杜荷的腦中不由又想起前些天來府上那個說話直白強硬的老頭兒,難怪當時老娘沒有給他什麼好的臉色,原來這其中竟還有著這麼一個關節。

    說到底,還是朝中的那些世家大族,見老爹病重失勢,這才藉機落井下石,想要絕了他們杜家日後的前程,這一次是大哥的年歲、功名全都趕在了那裡,被他們逮著機會給狠狠地將了一軍,若是下一次,怕就是要輪到自己了。

    一種很是強烈的危機感在杜荷的心中泛起,古語有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人家的大刀都已經高高舉起,若是自己再沒有一點防備的話,豈不是就要站在那裡任人宰割?

    還有大哥,讓這麼一個老實本份的書生前往登州平定海患,手握不得刀兵,身騎不得戰馬,且又不精水性,不習船戰,這與讓他直接前去送死有何異處?

    「少爺且放安心,」見他們家少爺面色變得很是陰沉,還以為他是在為大少爺的安危擔心,杜荒輕聲寬慰道:「老爺既然同意讓大少爺去登州赴任,其中定是已經有了萬全的安排,至少,大少爺自身,當是不會遇到什麼危險才是。」

    「嗯,」杜荷輕點了點頭,知道杜荒說得應是不假,雖然在表面上被人將住,不得不將大哥派往登州,但是私底下,做為一國太子,做為尚書右僕射,李承乾和房玄齡自是不會沒有一點安排,不然的話,老爹又怎麼會因為一點面子上的事情,而同意讓自己的長子身赴險地呢?

    想到此處,杜荷的心下稍安,雖然他與杜構這位大哥的交集不多,幾日下來總共說過的話語也不超過十句,但他終究是自己的至親兄長,血脈相連,而且對自己這個弟弟又有著明顯地關懷照護之意,所以杜荷自然是不希望他會有事。

    只是,大哥此去登州,天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回返,而且老爹重病,注定近幾年內都不能再入朝堂,失去了這麼一棵參天大樹的庇護,想來大哥在登州的日子也必會過得相當艱難。

    不過,杜荷緊握的拳頭緩緩松減,這件事情對大哥來說,雖有一定的凶險,但是若能操作得當,又未償不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想著,杜荷直起身形,快步出了書房,竟直向老爹所在的院落走去,所謂一人智短,兩人智長,老爹是為大唐名相,智謀自是超絕,說不得心中早就已然了對策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