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漠烽煙

龍騰世紀 第四十四章 初呤(上) 文 / 鬥氣刃

    勉強湊齊了過年大餐,剩下的就交給手下們操心了。起初兩百人剛來的時候,的確夠郭進手忙腳亂好一陣的,準備幾十人的吃食和準備兩百人的吃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剛開始幾天郭進還要向鐵谷抽調幾個僕婦來幫幫手,不過才過了三天,郭進挑選的苗子就跟著僕婦們學得有模有樣了,現在那些僕婦也不用了,退回了鐵谷,三餐就交於了這一群閨女們處理已不是什麼問題。

    過年的興奮勁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又有大暴的趨勢,以前在過年的時候,和往常一樣只不過大家湊在一起吃頓較為豐盛的年夜飯,現在入住十萬多人的大部落,難得地衝動激動了起來,看來人的確還是群居性動物啊。

    大年三十一早的第一個節目是「那達慕大會」,摔跤、射箭和賽馬三項比賽逐一展開。一開始郭進還有些納悶,射箭和賽馬還說得過去,摔跤可沒有什麼實戰價值,為什麼不換成彎刀對砍不是更為刺激,後來問了木華黎才知道,這「那達慕大會」歡慶節日的色彩遠甚於比賽的刺激,若是換成彎刀萬一砍出個死傷來,還哪來的歡樂氣氛啊。

    這「那達慕大會」也不是誰都可以參加的,一般要是部落裡公認的勇士才有資格,要不上去獻醜豈不要惹人嘲笑,瞧那架勢跟的全明星賽相似。哲別師父雖然官位小了一點,人氣弱了一點,粉絲少了一點,但憑藉著對決鐵木真和博爾術時的兩次驚艷演出,被一致公推出來的參賽資格勿庸置疑。

    只可惜沒有少年組級別的,不然憑郭進的身手,更別提跟著哲別師父學的旋風箭技,博爾術師父(與哲別師父一戰後,兩人英雄相惺,拜了把子,倒也便宜了郭進這個弟子能多學一樣箭技)的連珠箭陣,說不得也能博個滿堂彩。鐵谷少主,鐵谷護衛隊護衛隊長的名頭可不是白來的,不然豈能入得了鐵木真的法耳?

    也許郭進這樣自誇很多看官會覺得他這個小子鋒芒畢露,言行不一,不懂得收斂,小心遭人忌妒,得不償失。

    如果郭進身處南宋或者金國,他可能還會深藏不露,以免遭上位者忌諱,被人算計。但這裡可是大草原,在草原上大家敬重的是你的豪爽和真本事。若是一味的藏拙,則只會讓人覺得你陰險,有不軌之心,別人反而更會疏遠防範你,再說郭進若要淘光養晦,就算瞞得過別人,也很難瞞得過雄才大略的鐵木真,他老人家明察秋毫的本事可是從九歲時就開始練起來的,哪個真心,哪個虛情假意很難逃過他的法眼的。更何況,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就算是要韜光養晦,也得讓大家知道你不好惹不是?

    與其這樣提心吊膽地過日子,還不如表現得張揚、熱血衝動一點,這才有年輕人的樣子,也符合郭進這六歲齡童的標準嘛。而且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能像鐵木真那樣重用人才、敢用人才、容納人才的帝王,除了李世民外,秦始皇不行、漢高祖不行、宋太祖不行、明太祖不行、老毛子也不行。這可能才是郭進敢於表現的根本原由吧。(其實此時的蒙古部落根本就是一個大雜燴,什麼民族的人都有)

    說來也妙,鐵木真和李世民還有一點相似之處,一個囚母、殺弟、弒叔,一個囚父、殺兄、弒弟,但都極重兄弟情誼,這點鐵木真還更甚一點。那些跟著鐵木真一起開疆擴土的功臣們,後來還專門建了一處聖殿,專門供奉起來,做為守護成吉思汗的真神(汗!怎麼有點類似小日本的靖國神社)。還有就是對結妻子和妻的子女都好得不可思異,鐵木真更是沒得說,在統一蒙古後他妻妾眾多,子嗣也有不少,但他留下來的基業卻幾近全給了妻的四個兒子,就連術赤這個便宜兒子也沒少了好處去。

    郭進正努力地向前擠著,(不好使用武力)準備找個好位置觀看接下來的比賽,拖雷站在一個雜物台上瞧見他後高聲叫喚著:「郭進!郭進!這兒,快過來一下!我有事跟你說!」

    「唉!這小子叫得真不是時候!」郭進有點無奈地嘀咕到,好不容易在幾萬人聚集的地方找了個不錯的位置,就這樣讓給別人實在是很不捨。倒不是郭進吃飽了沒事幹非得跟別人去擠位置,以他鐵木真伴當的合理身份在貴賓席找個位置是不難,但是貴賓席的設置卻是在參賽者背後,這也是以防弓箭無眼傷了親貴,但想看一個參賽者怎麼拉弓引箭的丰姿,只能從他緊崩的臀部肌肉去揣測了,他可是沒有那種興趣去看背背山。

    「什麼事啊?」郭進帶著點無奈疑問到,雖說他現在長得比拖雷高壯,可他的年齡確比拖雷小了整整三歲,現在可是地地道道的小孩身份,偶爾表現出點小孩的心境才算正常嘛。不然豈不是會惹人懷疑?畢竟以他六歲的年紀,表現得太過老成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不理郭進語中略帶的不滿,拖雷興奮地急促叫道:「父汗讓我倆和博木爾他們(一群大將的子弟,過了年就是十三歲了,可以參加部落裡的作戰單位,平日裡跟著鐵木真指派的弓箭教習學些騎射功夫)在開場前先上場演練一番!」相對於小孩的虛榮心,這可是了不起的露臉機會啊。也難怪拖雷會如此的興奮。

    後世的企業辦個尾牙、舞會什麼的,也都會先請幾個人先來段熱場勁歌辣舞。所謂虎父無犬子,讓一群名將之後先上場表演一番,讓他們的父母頓覺臉上有光,對鐵木真來說能多收點忠心,外加對提升部落的士氣大有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這一次是鐵木真臨時起意,但平時的軍令執行得頗有成效,那些將領們得了指令,立刻就對下人吩咐了下去,不多時各家早給兒子準備好的作戰行頭便一一被啟了出來,鐵弓、玄甲、壯馬,一群英氣少年裝備之後,倒真有一絲指點江山的意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