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漠烽煙

龍騰世紀 第十六章 行商(下) 文 / 鬥氣刃

    「砰」的一聲悶響傳來,在李萍和歐冶子的目瞪口呆中,原本一截深埋地底的栓馬樁被郭進這一拳給砸得從地底撥了出來,帶起了漫天的泥土和草屑,在空中打著滾的落向遠處。

    啊,李萍捂著嘴低呼了一聲,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還站在那兒擺著出拳姿勢的孩兒郭進,她怎麼也想不到孩兒小小的身軀裡竟然隱藏著如此驚人的力量,隨即她就想起了孩兒郭進剛才所說的話,她這才有些恍然,眼神複雜的看了旁邊滿臉古怪的歐冶子一眼,心中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即有對歐冶子的敬佩和感激,也有對孩兒郭進的欣慰,同時還夾雜著一絲悵然,孩兒如此幼齡就有這等實力,看來她這個當母親的以後也不用擔心孩兒的安危了,只是哎!

    歐冶子被李萍那滿是複雜神情的眼給看得有些訕訕然,心中有些不好意思,正想開口解釋一番,這可不是他的功勞。可他才剛張開口,就被擺完p的古怪徒兒給瞪了回去,沒辦法,他也只能苦著臉在心中對李萍暗道一聲抱歉了,他實在是惹不起她孩兒啊。

    當然,歐冶子老頭的表情變化並沒有被正陷入心中思緒當中的李萍給看到,在被孩兒給喚醒之後,李萍苦笑了一聲,再也沒有說什麼,搖了搖頭就滿是落寞的轉身回到了她的氈包,心緒久久不能平復。

    「小子看吧,把你母親給打擊到了!」歐冶子老頭是何等閱歷,哪能看不出李萍此時的心思來,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怨不得她心情低落。想起剛才被徒兒威脅的一幕,歐冶子就覺得有些不爽,忍不住就開口挖苦了一句。

    哼,郭進冷哼了一聲,並沒有理會歐冶子的挖苦。他邁著兩條小短腿就追進了母親的氈包中,歐冶子見徒兒並沒有理睬自己的挖苦,也甚覺沒趣,搖了搖頭就忙活起了剛才停下來的活計。正忙活著呢,就看見旁邊的氈包門口伸出了幾顆小腦袋,正好奇的打量這邊,歐冶子就沒好氣的笑罵道:「小兔崽子,還不快去睡覺,是不是這幾天沒活幹閒得慌啊。」

    聽到歐冶子的笑罵,那幾顆伸出帳外的小腦袋立刻就笑嘻嘻的縮了回去,隱隱的歐冶子似乎還聽到了一些打鬧聲,他不由得在臉上掛起絲絲微笑,心中感慨萬千,經過了近兩個月的相處,這些孩童們早就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和他打成了一片,極為親熱,由於生活的穩定安逸,這些孩童年們似乎也忘掉了過去的不堪,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起來,人也顯得活潑了很多,倒是使得這個原本荒寂的小營地靈動了起來,雖然這些幼童年們每天也要幹一些活,但工作量並不大,也很輕鬆,遠比在奴隸販子手中時吃不飽飯,還要經常挨打受罵強多了,這不,這些孩童們已恢復了本性,外面有些動靜也敢偷偷的跑出來查看了,這要是放在以前,那是想也不用想了,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唉,郭夫人太過善良,對這些孩童的管束太寬鬆了一些。

    不說歐冶子在這裡感慨,郭進在母親的氈包中呆了片刻就出來了,出來時手中還提著一包羊毛衫,見師父歐冶子已將出行的物品準備好後,也不多說什麼,只是抬手揚了揚手上的包袱,一骨祿就跳上了平板馬車,安坐在車伕旁的空位上。

    歐冶子無奈的苦笑了一聲,直接就坐到了車伕的位置上,一揚馬鞭,在挽馬的一陣撕吟當中,馬車緩緩的駛離了營地。

    「徒兒,你怎麼還帶了一包袱衣物啊,反正牧民又不會紡織羊毛,羊毛對於他們來說只能是廢物一堆,我們去討要羊毛,只怕還是幫了他們的忙呢,沒必要帶著貨物一起去的,這些衣服在集市上能賣出更好的價錢來。」等駛出了一段距離後,歐冶子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邊操控行進中的馬車邊詢問道,他說的也是事實,也不知道徒兒和郭夫人商量了些什麼?

    確實,人的本性就是如此,永遠是記打不記好的,沒有一個合適的借口,就這麼貿貿然然的跑到牧民家裡去索要用不著的羊毛,淳厚一點的牧民還好說,反正他們又用不著,還費地方,給了就給了吧。可要是碰到那些心思活泛的牧民就不好說話了,就這個樣子,不還以為這其中會有著他們不知道的好處啊,到時候,就算是把沒用的羊毛當垃圾一樣亂丟,也是不會給郭進他們的,為了以防萬一,郭進早就準備好了在上次集市還沒有出手的二十把金兵制式匕作為商品充當開路先鋒。只是他沒有想到母親心細,也考慮到了這些,於是就把這段時間以來所做好的大部分羊絨衫都讓他帶了出來,在這春夏交替之際,羊絨衫應該更受歡迎才對,郭進也就此順水推舟,將主要的交易貨物由匕換成了羊絨衫。在草原上,像匕這樣的小物事是很尋常的,每家都有,但像金兵制式匕這樣的精良貨色卻很少見,這也是金國封鎖得太過嚴厲的結果導致,畢竟從古至今,軍品永遠都要好於民用品,更何況只要將匕的金屬部分熔化,憑藉著雜質少的優勢,是很容易就能打造出優良的長兵器來,對比,一直嚴密防範草原各族的金國當然不會不採取一些措施來應對,因而流入草原的金兵制式武器極其稀少,郭進當然也很是有些捨不得的,現在既然有了替代品在手,他又何必做那傻事呢。

    歐冶子碰了個軟釘子,尷尬的乾笑了兩聲,也不再說話,只是認真的駕駛馬車順流而下。

    草原地區地廣人稀,說千里無人煙有些誇張,但經常也是幾十甚至上百里也見不到人影也是正常,就算是大部落的情況要好一些,但也只有一些重要的地區(如族長大賬所在地等的)部族比較集中,其他地區的部族一樣分散得很開,一旦部族有事的話,要想聚集部民也是很費時間的,這也是草原部族組織結構疏散的主要原因。要真的說起來,其實草原部族要比中原的所謂封建王朝「封建」多了。

    雖說草原上地廣人稀,經常幾十里也見不到一個人影,牧民們住得也比較分散,但想要尋到牧民也是很簡單的事情,無它,只要沿著河流尋找,不論是逆流還是順流,都能很快的找到分佈在沿岸的一個個蒙古包,草原牧民一般逐水草而居,有水的地方才有草嘛。

    果然,行了還沒有三個時辰,郭進和歐冶子就碰到了五戶牧民,歐冶子老頭和牧民們的交涉也很是順利,(郭進的年紀太小,不適合做這種事情)牧民們對老頭帶來的羊絨衫很感興趣,雙方一拍即合,交易很快就達成了,當歐冶子駕駛著馬車調頭的時候,平板馬車的拖斗裡已經堆滿了用繩子捆得結結實實的羊毛,而馬車後面還跟著十幾頭牛羊。

    扭頭看著這次身後的豐碩收穫,郭進心裡不禁樂開了花,想起牧民們那驚詫的臉色,心中就一陣好笑,牧民們哪裡知道,他們所愛不釋手的新衣裳就是由這些在他們眼中的垃圾織成的,這就是文化的差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