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人靜坐於菩提樹下的第三百一十年。
十七年前,兩人的面色均出現長達十年的劇烈波動。七年前漸漸趨於平靜。三年前徹底平淡。顯然,面上神色的變化,是在諸般結印的領悟和奧妙的尋找中,在真偽之間難以決斷。這本是極艱難的事情。要尋找八十一般至尊級結印最準確的奧妙,或許擺在眼前的是一萬條道路,只有其中的一條,才是正確的。如若踏上歧途,不僅多年參研毀於一旦,甚至還要遭受反噬。
如信仰神王那般,對至尊級結印的領悟偏向小渡化之道,雖暫時沒有出現異狀,卻不啻於埋下一顆定時炸彈了。
一旦秦漢和如來參悟到真正的結印奧妙,即便信仰神王徹底修成四大通天境界,連規則之神也無法掌控生死,卻也要在秦漢和如來跟前,沒有絲毫抵擋之力。
「傳聞連天地都要走向毀滅,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永恆?」如來問道。
「大道永恆!」秦漢答道。
「大道有情,還是無情?」如來復問道。
仍然閉目的秦漢沉默片刻,才道:「大道有情,它賜予眾生機緣,人獸草木皆不例外。人能憑借努力,完成心願。便連草木野獸,也能憑借汲取天地靈氣,開啟靈智,化形成人,成妖成精,求長生之道。大道三千,每一條均能通向希望之彼岸。大道又無情。從出生的那一刻,眾生便不平等,有貧有富,有美有丑……所以,大道有情而又無情,一言蔽之,大道已超脫。」
「大道已超脫……」如來喃喃自語道。
便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兩人每逢有令無法看透看清的疑惑,而導致在參研上出現舉棋不定的情況時,便會發問。兩人一問一答。問者順其自然,答者隨心而言。問的本沒奢望能豁然開朗,答的也只是闡述自己的看法作為參考,更沒有要改變對方觀點的心思。
然而每每發問者得到的答案,大有所悟。
兩人的話題涵蓋天下萬物,宇宙倫理,世間大道……正是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不僅深化了彼此的認知,更令他們走向對世間一切的深入而飛速的領悟中……
秦漢問:「有老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緣何本是平平無奇的一件事,會延伸出那麼多截然不同的看法?若為善,延伸的越深越廣,自然最好。若為惡,害處卻會越來越多。而且,本是一件善事,緣何有人會從中看出惡念來?」
如來思忖道:「春雨珍貴如油,農人喜之,因其滋潤莊稼。但是走路的人卻要惡之,因路上生了泥濘。秋月明亮如鏡,漂亮的女子喜歡它,因它有明亮的月華能用來欣賞,月下嬉耍,更是賞心樂事。然盜賊卻怨恨它的光輝。眾口難調,連上蒼都被人喜惡參雜,更遑論一人一事一物。眾生大數愚昧,總以自己的好惡去看待,由此,也注定了人的眼界與高度。」
秦漢歎道:「正是如此,這卻是關乎個人利益了。」
……
如來問:「善惡是否有天定?真正的善惡,又該如何衡量?佛家宣揚眾生一心向善,然善與惡的真正尺度,到底在哪裡?」
秦漢答:「世間善惡是非,在人心間。你說它善,它便善。你說它惡,它便惡。善惡衡量尺度,也在你的心間。」
如來身體一震,大有所悟。
……
秦漢問:「人性複雜多變,而人又是規則之神創立而來。緣何他在創造之時,要分美醜,要分善惡,要分正邪……它分出各種全然對立的東西,一方令人歡喜一方令人憤怒,到底是因為何故?」
如來答:「丑,為襯托美。惡,為襯托善。邪,為襯托正。人性的醜陋,是為了彰顯人性之美。有對立,才有進步。有厭惡,才有追求。」
秦漢身體劇震,剎那間豁然開朗。
……
如來問:「天有盡時否?」
秦漢答:「有!」
如來又問:「何時為盡?」
秦漢答:「喪失希望之時!」
……
類似於這樣的問題,兩人不知互相詢問了多少。每一個問題的間隔,從數日乃至數十年不等。每次回答完畢,他們便均陷入深深的思忖之中。便是在如此一問一答之間,兩人對八十一般至尊級佛家結印的領悟越來越深。領悟或有所差異,方向卻全然相同。
身為創造出佛法,連規則之神都肯為之破例開闢佛界,再加上兩世參悟的智者,如來的智慧便如大海,深邃無比。而秦漢體內開闢出宇宙,自此踏上與眾生截然不同的道路,知曉與瞭解的東西,所處的高度,更是遠勝旁人。
這一番交流和參悟,是當世兩大巔峰強者,當世兩大智者思想與領悟的激烈碰撞,每一次交談,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這本是對八十一尊佛家結印內蘊藏奧妙的探尋,然與此同時,如來的修為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飛速提升。他融合的九顆舍利子被秦漢橫插一槓,內中精元喪失,不僅盡數彌補,甚至較之前世最巔峰之時,也開始不斷超出……
而對於秦漢來說,他如今的修為已無法從表面看出。但正是這番領悟,令本自混沌一片的柳葉刀空間,清氣上升,濁氣下沉,徹底出現最原始的天,和地!
這才是真正的空間。
最重要的是,神龍九變之第一變,終於出現。最典型的特徵,便是體內十萬八千億巨龍體表之色,盡數化為雪白,變成十萬八千億白龍。隨著神龍第一變出現,它們體內可以容納的力量,再度開始攀升。
沒有早也沒有晚,恰恰在兩人來到菩提樹下的一千年後。
如來佛祖緩緩睜開眼睛,輕輕搖頭,長歎一聲,目光落在秦漢身上。
秦漢也是緩緩睜開眼睛,眼裡帶著喜悅的光,嘴角帶著淡淡的笑,含笑看著如來。
如來面現驚容,緩緩道:「至尊級結印中的奧妙,大渡化之道的極限玄奧,你都找到了吧?」
秦漢含笑,雲淡風輕道:「我找到了,想必你也找到了!」
如來面現慚愧之色,歎道:「我本以為我已找到,但在看到你的神采後,才發現自己又錯了。可惜,這一錯,便是終點,再沒有轉圜之餘地。我雖精研佛法無數載,還是不如你。我不如你!」
他這麼說大有道理。在參悟到至尊級結印的奧妙後,他的神情是輕歎,那是悲憫,分明仍沉淪在眾生苦難中,才會如此。而秦漢卻是含笑,已然超脫。用先時兩人對大道的談論,可以解釋為,如來參研到的,是大道有情。
而秦漢得到的,卻是大道超脫,超脫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