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殘唐重生李世民

第四卷 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燧的覺悟 文 / 尋香帥

    第二百六十三章馬燧的覺悟

    一場輝煌的勝利如期而至。

    天色大亮時,烏蒙山方圓百里的東西山麓間,唐軍的歡呼聲響徹雲霄。大批的俘虜和馬匹被押往維州,四路兵馬一齊朝維州城推進。

    一路上,馬燧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看著唐軍歡慶勝利的場景,他幾乎都還有一些沒回過神來。

    「漢王的手筆,實在是太大了!」馬燧心中不停的驚歎。且不論他自己帶來的這五萬奇襲疊州的人馬,另外三路大軍,也多達十萬之眾。李愬從涇原直奔而下,清一色的鐵騎。途經鳳翔時,那裡雖然沒有直接出兵相助,但也資助了大批糧草軍械和五千騎兵,他所帶來的兵馬多達二萬人。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居然就能獨擋一面成為出色的將帥了,馬燧心中真是驚歎不止。另外,維州城中殺出了近五萬人,還有三萬大軍從東女國長途奔襲而來。

    四支大軍,或奇襲,或長途奔襲,或以逸待勞就地反擊,一起合構成了這一場巨大的殲滅戰。雖然馬燧也曾經歷過不少的大仗、硬仗,但參預這樣重大的『集團軍』大規模配合作戰,幾乎還是頭一次。

    一切看似簡單,但是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否則一定出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要是野詩良輔帶來的軍隊或是李愬的人晚到半天,維州城中的人馬卻又殺了出來。彼此少了呼應,肯定壞事。四方人馬,幾乎同時殺到了赤松德讚的跟前。也幸好赤松德讚的嗅覺有夠靈敏,不然肯定在這一場巨大的殲擊戰中被生擒。

    「奇才、奇才呀!」馬燧不停的嘖嘖稱奇。

    十餘萬唐軍,押著幾萬俘虜,浩浩蕩蕩的向維州挺進。不久以後,四方大將都聚到了一起,彼此歡欣鼓舞,異常的高興。

    李世民仍然有些不死心,派出了近萬鐵騎和步刀,在烏蒙山和大金川一帶繼續去搜尋赤松德讚的下落。結果,還是杳無音信,眾人都大呼遺憾。沒能將赤松德贊生擒,真是這一場精心佈置的戰役的唯一遺憾。

    一直到了入夜時分,十餘萬兵馬才算在維州城中安頓了下來。清點俘虜,居然多達六萬餘人。其中還不乏像尚結讚這樣的吐蕃高官大將。可以說,這一次戰役的打擊,比上一次維維州之戰的更大。畢竟上一次赤松德贊只是丟了半數兵馬,元氣雖然受損,骨架仍在。這一次,他的大半幕僚和將軍,幾乎都被生擒俘虜。連赤松德讚自己也狼狽逃竄,若不是跑得夠快,也險些被一根麻繩給綁了。

    這一下,吐蕃可真是說得上的傷筋動骨,元氣巨損了。羌水一帶的城池,也盡數被馬燧與李愬拿下。原吐谷渾故地最為重要的一塊地方,從此納入大唐版圖。從今以後,大唐西線整個全部向西推進了數百里,而且進可攻,退可守,佔據了絕對有利的地形。整個大唐帝國與吐蕃之間的軍事對比與攻防關係,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數十年來,大唐面對吐蕃時還從來沒有取得過這樣重大的勝利。從安史之亂河西、隴右的喪失,到如今奪回了會、原、渭三州和羌水一帶的疊州等地,曾經失落於吐蕃之手的千里江山,終於重回大唐了!

    這樣的消息傳開去,足以令天下人振奮不已!如果再加一把勁,大唐想收復河西、隴右諸地,甚至是恢復對安西四鎮與西域的控制權,也似乎有了一線希望。

    這一場戰役,彷彿讓人們重新感覺到了盛世大唐的榮光,感覺到了大唐中興的一絲楔機。

    維州城裡,數十萬人已經是在載歌載舞歡慶勝利。整個城中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戰事突起後被安頓到了漢州百姓們,也全都回歸了家園。他們拿出了家中最珍貴的食物,犒勞英勇的唐軍將士們。

    整個維州城中,人人喜笑顏開。煙花爆竹不絕不耳,歡呼之聲此起彼伏。

    從來都是軍機要地、凶險所在的玄門關,今日破天荒的在城頭擺開了一桌宴席。因為立功的將軍實在太多,州府衙門裡實在擺不開慶功宴了。於是李世民索性將宴席開到了玄門關上。一來此地高絕,可以一覽全城,方便看煙花;二來這個地方,也特別具有象徵意義。

    馬燧坐在席間,看著眼前城中這番歡慶的景象,從來都是不苟言笑的老頭子,也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來。

    李世民舉起一杯酒:「馬大帥,請!」

    「哦,漢王請!末將何德何能,勞駕殿下敬酒?」馬燧對漢王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至少,他再也不在漢王面前自稱『本帥』,而是謙稱『末將』了。

    「馬大帥何必客氣。」李世民微笑道,「你用兵有方,是少見的將帥之才。本王對你,是真的十分佩服。」

    「太客氣、太客氣了!」馬燧自謙的呵呵笑道,「老夫活了快六十歲,今日才算是開了眼界。原來,世間還有用兵如此厲害的人物——漢王殿下,不是老夫自誇。這數十年來,老夫生平從來不服任何一人!現如今半入黃土之際,卻對漢王殿下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來來,殿下如若不棄,老夫敬殿下一杯,請滿飲!」

    「哈哈,馬大帥太過譽了——請!」二人一齊喝下一杯,各呼痛快。

    高固、野詩良輔、馬勳等一些將軍坐在一旁的桌上,已經是拼酒划拳,鬧得不亦樂意。野詩良輔的嗓門最大,不停的罵高固賴皮躲酒,惹得眾人一陣轟笑。李愬終究是年幼一些,跟這些五大三粗的漢王們混不到一起,於是就和房慈、徐韜這兩個同齡人坐了一桌,正在興奮的談論著戰場上的見聞。房慈二人這一回沒有親上戰場,對李愬的經歷是既嫉妒又佩服。三個少年圍坐在一起,聊得熱火朝天。

    整個玄門關城頭上,放眼望去全在高聲笑語推杯換盞,個個歡喜得不亦樂乎。

    李世民與馬燧坐在一起,已經各自喝了一兩壺好酒。馬燧畢竟年紀大了,拼酒哪裡是『怪胎』一般的李世民的對手,這時已經有了幾份醉意。

    雖然是醉了,可馬燧卻感覺心中彷彿更加的清醒。有一件事情漢王雖然絕口不提,但他清楚,漢王此刻,肯定在思考這個問題。

    那就是……之前約定的,戰勝後漢王與他一起回到長安。

    馬燧心中暗自思忖:以漢王現在的名望、勢頭和實力,就是想一鼓作氣推平關內、襲捲長安,也不是難事。他當真會乖乖的跟我回長安嗎?話說回來,就算漢王是個重信守諾的好男兒,他願意跟我去……他手下的十萬大軍和西川的千萬百姓,會答應麼?

    馬燧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這酒越喝下去,反而感覺越苦了。

    李世民心思何等的細密,早已覺查到了馬燧神色有些異樣。他趁著換盞之際微笑說道:「馬大帥,似乎有了心事?你我已是同生死過命的交情,不管有什麼話,直講何妨?」

    馬燧微微的怔了一征,看了看四周,大家正玩得興起似乎沒人注意到這邊,這才低聲說道:「不瞞殿下,末將……確實在想一些事情。」

    李世民爽朗的呵呵笑了一笑:「你在想……我會不會跟你回長安,對麼?」

    馬燧心頭一震,眼睛突然睜大的看了漢王一眼,隨即又恢復了平靜,點了點頭。

    「馬大帥……」李世民微笑說道,「莫非你以為,本王是那種言而無信、過河拆橋的小人嗎?這一場戰役取得了勝利,無異於就是救了千千萬萬的蜀地百姓。如果沒有你義薄雲天的慷慨相助,西川怎麼可能贏得這場勝利?馬大帥是西川萬民的恩人,更是本王的恩人。且不說言而有信,就是知恩圖報,本王也必當跟隨馬大帥,往長安一行,絕不讓你受累!」說罷,李世民大氣的舉起了酒杯:「來,馬大帥,我再敬你一杯!」

    「這……」馬燧拿起了酒杯,卻有些猶豫。

    剛剛漢王的那幾句話,卻是恰好說中了他的心事。當初二人約定的時候,馬燧是怕事成之後沒法向皇帝交差,才讓漢王答應他一起上長安。現在漢王不顧自己的性命,慷慨答應赴京,不就是為了自己去禍嗎?一個略顯自私,一個慷慨大義,兩相對比,馬燧感覺十分的難堪。彷彿於情於理,都有些過不去了。

    「漢王,等一下!……」馬燧縮了一下酒杯,猶豫不決的說道,「殿下當真是要……隨末將一起進京?」

    「對呀!」李世民驚咦道,「這不是我們當初一起約定好了的麼?」

    巧不巧的是,野詩良輔這個渾人,恰好這時候過來敬酒。一片嘈雜聲中,喝得半醉的他別的沒聽清楚,卻將漢王與馬燧這句對話聽了個明白。

    野詩良輔頓時勃然大怒,『叭』的一聲就將酒甕摔到了地上,雷聲巨吼道:「殿下,你幹嘛跟這個老傢伙進京?他幾萬人馬有啥了不起!惹毛了咱,一併給他一鍋端了!」

    一聲吼下去,所有人頓時安靜了下來,全都齊刷刷的看向了野詩良輔。

    馬燧更是惶然的仰頭看著野詩良輔,尷尬之極,簡直有些不知所措。

    李世民大怒不堪的霍然站起:「野詩良輔,你一喝酒就走性,誰讓你胡說八道了?還不給我滾!」

    不料一向聽話的野詩良輔,這一回卻像是發強了的驢子,愣在原地又吼叫了起來:「這一回,你就是砍了俺的腦袋,俺也要柞在這裡把話說完——漢王一心護著西川,專幹好事。這倒好,專幹好事的人,反倒要被抓到京城治罪!這他娘的是什麼鳥天下、鳥皇帝!依著俺的性子,十萬大軍……唔、唔!」不容野詩良輔再叫囂下去,高固和馬勳等人,已經像拖豬一樣的將他捂著嘴橫拖了下去。

    李世民大怒的咬牙罵道:「這黑驢,喝酒就亂來——馬大帥,此人粗鹵慣了,口不擇言,心卻沒有壞心,你千萬不要在意!酒後無好話,不便議事,我們繼續喝酒吧。」

    馬燧剛剛從一陣惶然中回過神來,這時尷尬的乾笑了幾聲說道:「野詩良輔將軍真是耿直率性之人,呵呵!末將從軍數十年,這樣的漢子也算是見多了,斷然不會在意的。殿下,請再飲此杯!」

    馬燧也是聰明人。野詩良輔這樣小小的鬧騰了一下,就已經充分證明了他心的料想——就算漢王同意北上長安,他手下的這些將軍,也絕不會同意!

    二人繼續喝酒,都默契的不再提起回京的事情。

    宴席直到半夜方散,馬燧都有七八分醉了。李世民帶著幾個人,親自送馬燧回軍帳安歇。

    馬燧躺了下來,旁人退下。李世民走到他榻邊,親自給他蓋上了一床被褥。

    「漢王……」剛剛還在沉醉之中的馬燧,突然又睜開了眼睛,還說話了。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馬大帥喝多了,早些歇著吧。」

    「不……末將沒有多喝。而且,心中反而更加清楚了。」馬燧躺在塌上想起身,李世民按了他一起,示意他不用起來。

    「末將想得極為清楚了……」馬燧連連重複著這句話,最後說道,「殿下,還是不要跟末將回京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