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宋金手指

第二卷、滄海雲帆揚 第三二三章 常選 文 / 聖者晨雷

    第三二三章常選

    俞仁是第一次來到臨安,雖然他嚮往這座城市已經很久了。

    當初金國尚在的時候,他便被軍情局安置到了金國潛伏下來,金國滅亡後,還不等他慶賀自己完成任務,緊接著又被安排到了蒙元。這次北伐勢如破竹,他們這些潛伏進入蒙元的細作功不可沒,大的有李銳那樣身居高層的,小的也有俞仁這樣在某個馬場服苦役的。龍騎兵能夠堵住蒙哥與忽必烈,俞仁他們這樣的小人物功不可沒,所以這次到京城,他作為這些無名戰士的代表被派了來。

    這果然是一座夢幻般的城市,工業化並沒有讓這座城市失去本身的特質,那些包裹在城牆外的樓宇,都只是一層現代的外衣,而列車穿過這些樓宇進入城中時,展現在俞仁面前的,仍然是那仙宮一般的飛簷斗拱,蒼翠奼紫之間掩映著瓊台玉宇,就連將鐵路與兩邊隔開的隔音牆,也建得宛若夢幻中一般。

    他瞪大了眼睛,只覺得自家在北地裡吃苦受罪都是值了——我流汗流血不顧性命,為的不就是守護這一切麼!

    火車到站時,站台上整列整列的都是近衛軍,俞仁眼睛見著他們時,他們都齊刷刷地行禮。等被迎出車站,俞仁又是嚇了一大跳,車站前的小廣場上,竟然掛滿了紅綢彩旗,不少紅綢上都寫著「功成名就」、「揚威展雄」之類的恭賀話兒。小廣場四周都是人,足足聚著兩三萬,見他們出來,爆仗聲一陣連接著一陣,至少有五六個鑼鼓隊唱起對台戲,一聲還比一聲高。每個人面上都是喜氣,映得俞仁的臉也紅彤彤的,他覺得自己似乎無法控制自己的表情,嘴角不由自主地彎了上去,咧著笑了。

    他覺得,這一刻便是他一生中最為榮耀之時,雖然他只是從列車中走出的功臣中的一員,但人們洋溢的熱情,讓他覺得自己是這個巨大舞台的中心。每個笑臉都是在祝福他,每個欽佩的眼神都是在恭賀他。

    「此生不虛了——」

    這個念頭才升起無數學堂裡的少年——他們才十歲左右,快步跑了過來,有兩個到得他面前,將大紅的綢緞掛在他的脖子上,那綢緞上繫著朵碩大的花,讓他倒有幾分新郎官的模樣。俞仁輕輕撫摸著那綢緞,還想和那幾個少年說話,可那幾個少年臉激動得通紅,周圍聲音又大,他連一個字都沒有聽清。

    少年向他又行了一個禮,行的是近衛軍的禮,這讓俞仁又是一愣,然後他們興奮地跑了下去。俞仁轉首四顧,像他這樣,從列車中出來的功勳們,個個都套上了綢花。

    「過去唯有進士及第,方能遊街誇官,如今將士入京,也得披紅戴紫了。」

    小廣場對面的,是三元樓開的分店,酒樓上一群人正坐著看熱鬧,見到這般情景,其中之一感歎道。

    「官家不是說了麼,文人治政一世,武人犧牲一時,文人十年寒窗,武人三載苦訓,為的都是精忠報國,人雖分文武,功勳卻一般無二。」另一人笑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四十州。我大宋武功之盛,直逼漢唐,文治之德,不遜堯舜,這正是我輩一展報負之時。」

    「主聖臣賢,我輩若再不得志,那便是自家才微德薄了。」又一人道。

    這都是臨安城中的太學諸生,他們看得這般熱鬧,自然免不了眼熱心動。他們苦苦求學,為的便是一個誇官遊街,今日這般熱鬧,卻不屬於他們。

    「官家要推行勳議之制,如今已是箭在弦上,從此以後,進士及第也未必有往常那般風光了。諸君,報國豈唯一途,今日見著前線歸來將士之風光,我總算明白了。回去之後,我便要向學監請辭,前往吏部報選,諸位同窗各自勉之吧!」

    眾人當中的一個突然這樣道,然後拱了拱手,竟然掉頭便下了酒樓。

    吏部最近推出了一項新的選官方法,除了三年一次的進士科舉外,便是所謂的「常選」,也就是平常時選擇,每半年便有一次,由吏部和禮部組織,面向全體通過鄉試的讀書人,考試的類容除去經史子集之外,還有智學諸科,包括自然、格物、化學和經濟的一些粗淺知識,難倒不算很難,一般來說,買上幾本智學書籍,看上個兩三個月便可以通過。唯一有些困難的是算數,這也難不倒真正的讀書人,而且自有科舉以來,便有「明算」一科。

    這「常選」出來,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隨著領土的擴張,不僅僅是中原,東北百萬之地,海外無數疆土,都迫切需要官員。而三年一次的科舉又選官太慢,按照過去的方法,也無法臻別是受選者是否稱職,這種常選考試便成了折中的產物:既照顧到傳統文人對於出仕的渴望,又加入智學讓他們懂得經世濟民的常識。

    作為一種新事物,「常選」制的推出,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反對,只不過士大夫們多了一條出仕的渠道,他們的反對聲不是很激烈,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智學納入考試範圍之內,讓許多年紀大的望而卻步;二是常選官只委派到中原、東北、海外等新疆土,讓這些士子們發生分裂,準備參考的以為應該擴大到全國,包括兩浙兩江這樣的富庶地區,不準備參考的則認為連中原都不應該委派常選官員。

    國子監裡的太學生,對於常選制度多持觀望態度,他們更觀心的還是勳議制度,如果說常選制度仍然是在舊的科舉框架中修修補補的話,那麼勳議制度將由官僚士大夫把持的朝政權柄擴大給了許多「庶人」,這讓他們多少有些不甘心。

    沒有人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權力,就連趙與莒這個穿越者也是如此。

    三元樓上的小小風波,與俞仁沒有任何干係,他在一片狂歡般的氣氛中,覺得有些醉熏熏的,彷彿在夢中一般。

    李銳也與他一般模樣,雖然想得到官家可能會安排一次迎接,可這麼大的場面,還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俞仁行在最前,他卻是行在後面,在他身後,則是那些要被獻俘的對象了。不過,這些獻俘對象也有區別,嚴實、史天澤自不必說,呆在囚車裡一望便是人犯,而為了李全的顏面,他被暫時從囚車中解出。至於唆魯禾帖尼母子,則只是身邊多了些近衛軍士兵盯著,有幾個憨憨的初等學堂學生,沒弄明白情況,竟然也給他們戴上了紅綢緞。

    阿里不哥只是覺得稀奇,旭烈兀卻有如奇恥大辱,正待扯下那紅綢時,卻被母親嚴厲的目光止住。唆魯禾帖尼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默默禱告了兩句,一手牽著一個兒子,跟在人群之後向前。

    在小廣場上,禮部尚書洪咨夔替天子迎接這些歸來的英雄,他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俞仁是半點也沒有聽進去,只是不停地笑,不停地笑,直笑得他自己臉上都酸酸的。他腦子裡完全沒有了其餘的想法,就覺得此生不虛了。

    穿過火車站小廣場,他們向皇宮行去,中途又要經過朝天門,在這裡又是一番儀式,代表天子在此的,則是兵部尚書趙善湘。他今年六十三歲,雖然回中樞已經有段時間了,但還保留著一些武人的習慣,歡迎致辭時便比洪咨夔言簡意賅。

    「兩位尚書替天子迎接,當真是好大的氣派。」知道這兩人身份之後,李銳在嘀咕了聲,心中更是歡喜。他知道前次擒獲鐵木真時獻俘,只是禮部尚書出面罷了。

    等過了朝天門,到皇宮之前時,他才發覺,更大的氣魄竟然在此,天子萬乘之軀,雖然並未輕動,但丞相崔與之、參知政事魏了翁、鄭清之三人,領著文武百官一起在皇宮之前迎候,這等榮譽,更是前所未有。當然,這種情形下,少不得高麗王、被封為歸義侯的原金主完顏守緒等等諸人,他們心中可謂百感交集,不過這事情,誰都不在乎。

    接下來便是陛見、賜宴,一切儀式走過之後,俞仁還是覺得暈暈乎乎的,彷彿自己在夢中一般。直到天子傳見他和李銳,他才回過神來:「自己要去見皇帝!」

    「李卿,俞卿,你二人在蒙元潛伏多年,勞苦功高……當初像你們這樣遣往蒙元的共有二百多人,這數年下來,為國獻身者有十七位,他們的名字,朕已命人記入武廟了。」趙與莒先說的不是賞賜,而是那些為國捐軀者的善後:「他們英靈在天,必受饗食,留在世上的家人,朕也著人照應,地方官員按時送上撫恤,子女受學也有安置,你們此後也要關注此事,勿使奸小弄權,令英靈不安。」

    「是。」

    二人都是恭敬地領命,李銳想起長期與自己接頭的唐凡,他在最後時刻因為意外死去,這個消息李銳已經知道了,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你們為國立有大功,朕必不吝厚賞,免得傷了天下英雄之心。」趙與莒笑道:「李卿,你先說說,你有什麼要求,只要不違法令,朕必允之。」

    李銳收斂心神,拜倒在地:「陛下,臣當初斷指盟誓,以身許國,雖有微功,原不該要陛下之賞,只不過臣之叔父,雖是屢鑄大錯,但請陛下念在他舊時略有功勞,能饒他不死,臣便感恩之至……」

    聽到李銳給李全求情,趙與莒挑了一下眉,李全這個人,他心中非常厭惡,朝秦暮楚背叛投敵不說,王鈺之死與他有著密切關係。而且,他不想直接干涉到這件事情當中,因此沉吟了好一會兒才道:「李卿,你換個要求吧。」

    李銳心中一驚,他原本有六成把握可以保住叔父的性命,路上孟希聲的話也讓他把握增大到八成,但聽天子口氣,似乎並不想放過李全?他伏在地上,用力叩首:「陛下,臣少小失怙,為叔父所養育,因為國事,不得不蒙蔽欺瞞於他,如今叔父願降,臣已為國盡忠,還請陛下賜臣為長盡孝之機!」

    他言辭懇切,趙與莒將他拉起,他卻賴著不肯起身。趙與莒哼了一聲:「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朕令司法獨立,便是為了免得有罪之人因為身份不同而有差異。你是你,你叔父是你叔父,豈可混為一談。」

    「陛下!」李銳又叩首道:「還請陛下饒他一命!」

    「朕沒有權力饒他,但朕可以指引你一條路。」趙與莒無奈,歎了口氣道:「功過相折,或可免你叔父一死,你要做的,便是收拾證人、證辭,在大理寺升堂開審時,以你叔父自家功勞,來抵消他之罪衍……」

    「陛下厚恩,臣不勝感激!」

    李銳是相當聰明的人,從趙與莒這句話中,他聽出趙與莒不會給大理寺施加壓力,非要判處李全死刑。只要趙與莒不施壓,那麼李銳相信,憑借李全曾經在抵抗金國和開拓流求立下的功勞,再加上這些年開拓東北間接做的貢獻,還有在會寧城斷絕蒙元退路後舉城「起義」,這全部加起來,應該能將功折罪了。

    趙與莒不再理會他,而是轉向俞仁:「俞卿,你要什麼獎賞?」

    「臣……臣可以在臨安住下麼?」

    俞仁提出了一個讓趙與莒想不到的要求,趙與莒先是一愣,然後笑著問他為何會要在臨安住下,俞仁又道:「臣進臨安之時,只覺天上仙宮亦不過如此,臣在金國、蒙元多年,如今強敵已滅,臣想要歇息一些時日,在這天庭一般的城市裡住著,娶妻生子安家立業。臣一庸人,志不過如此,還請陛下恕罪!」

    「這如何算是庸人之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俞卿有古賢之風,朕如何會怪罪?」聽得他要求竟然如此簡單,趙與莒溫言慰藉道:「你既是有安家之心,朕就讓軍情司免了你的職司,再讓兵部與吏部給你安排一個位置,就留在臨安吧。」

    這兩個潛伏的秘諜代表,頗讓趙與莒有些感慨,他們提出的要求,其實趙與莒在心中都不太願意接受,李銳且不說,像俞仁,趙與莒看了他的檔案,他在金國與蒙元都做得非常漂亮,為人又沉穩踏實,原本趙與莒想將他再派到西夏去的。不過他既然提出要退出,強迫他也沒有意義,趙與莒也能理解他常年在敵後的壓力。

    他二人可以耍賴不幹,自己卻不成,還有的事情忙著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