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秀才(下)
方有財顯然也是拿這人沒有辦法,湊到趙與莒面前道:「大郎,這位蕭秀才是鄰村的,想要看咱們的磨坊。」
趙家磨坊之事,因為與羅村的爭執,已經是弄得左近皆知了。
聽到方有財這樣說,那位蕭秀才「咦」了聲:「原來這位小哥便是郁樟山莊少主人,聽聞你家有天竺來的算數法,不知可否指點於我?」
趙與莒聽了一愣,方有財既稱這人為蕭秀才,那他定是一個讀書人了,且不說身為讀說人說起話來如此沒有禮儀,他怎麼會對天竺算數法感興趣?
「我也不佔你便宜,你教我天竺算數法,我便教你……教你……」蕭秀才想了半天,又看了看趙與莒,有些懊惱地道:「我能教你的,你都學不會,我給你做個好玩的風箏,或者……有了,年關之後便是元夕,我親手給你做個大孔明燈如何?」
他自顧自地絮絮叨叨,卻說得趙與莒眼前一亮。大宋尚文治,讀書人遍地都是,可會做風箏、大孔明燈的讀書人卻是不多。
「風箏孔明燈用不著你做。」趙與莒抬了一下下巴:「我這便有新式孔明燈的圖紙。」
「新式孔明燈?」蕭秀才聽了又把天竺算數法拋到九霄雲外,湊上來便想拿走趙與莒手中的白紙。趙子曰伸手攔住他,他還對自己的失儀渾然不覺:「給我看看,只看一眼,我倒要看看新式孔明燈究竟是何物!」
趙與莒示意趙子曰放開他,那蕭秀才從趙與莒手中接過圖紙一看,然後哈哈大笑道:「這有何新奇的……咦?」
他的笑聲只出了一半便中斷了,然後狐疑地看著趙與莒:「這紙上的畫是用何種筆畫的?」
趙與莒笑著拿出一枝紙筒捲著的筆來:「這枝筆。」
這是趙與莒自製的筆,筆芯是研得極細的墨粉與粘土混合後製成的,筆身則是在筆芯外用厚紙卷緊,寫出來的字跡雖是不如後世石墨製成的鉛筆那般清楚,卻勉強可用。不過這筆制起來極麻煩,字跡也不是很清楚,趙與莒只是用來畫圖,寫字時還是直接用鵝毛筆沾墨汁。
「這筆是何物製成的?」蕭秀才又從趙與莒手中接過那枝筆,從懷裡掏出本冊子來寫寫畫畫,一邊寫一邊搖頭:「不好用,極是不好用!」
看他用抓毛筆的姿勢抓鉛筆,趙與莒也學著他搖頭:「不會用,極是不會用。」
那蕭秀才倒是個好脾氣的,聽得趙與莒嘲笑自己也不著惱,將筆又還給趙與莒道:「你教我用吧。」
趙與莒握著筆,毫不猶豫地在他遞來的紙上寫下「大衍求一」四個字。蕭秀才先是對著他抓筆的姿勢發呆,接著又對紙上的四個字發呆,良久之後,才又驚又疑地盯著趙與莒:「你也知道大衍求一?」
大衍求一即是後世數學天才高斯所建立的同余理論,在中國最初出現於《孫子算經》,此書成書於西元四世紀,趙與莒記得幾十年後秦九韶在《數學九章》一書中對此有極深入的研究,較之高斯要早近六百年。方纔那位蕭秀才的言談舉止,讓趙與莒覺得其人雖被稱為「秀才」,恐怕對聖賢之書遠不如這些被稱為「旁門左道」的雜學更有興趣,便寫下這四字試探他。
聽得他問話,趙與莒微微一笑,卻不作答,將那圖紙交給方有財:「按這個圖樣做個大孔明燈,再在孔明燈之下,拴上一個筐子。」
「是。」方有財看了看那圖,然後吃驚地道:「如此之大,比一般燈要大上數倍,能飛得上天麼?」
蕭秀才看不懂圖紙上標著的長度單位,方有財常替趙與莒做東西,卻是明白的,按這長度去做孔明燈,較之普通孔明燈要大上數倍,單憑著蠟燭之熱氣,怕是帶不上天去。
「你照做便是。」趙與莒淡淡地道。
「不可能,孔明燈不過是靠熱氣帶上天,若是自身過重,那氣便帶不上去了。」那位蕭秀才在一旁插嘴道。
趙與莒沒有理他,倒是剛才提出疑問的方有財駁斥道:「俺們小主人是最聰明不過的了,他說能上,那一定能上!」
「這如何可能?」蕭秀才自言自語道。
趙與莒仍是不與他搭話,只是一一指著那圖紙向方有財說明,說完之後,他悠悠道:「送個大燈上天算得了甚麼,便是大活人,也是能送上天的。」
說完這話,他便向趙子曰使了個眼色:「咱們走,方木匠,三五日裡須得將這個做好送進莊子。」
他不理睬蕭秀才,那蕭秀才卻急得抓耳撓腮,若不是趙子曰攔著,只怕要衝上前抓住趙與莒問話了。見趙與莒出了門,他也不求著方有財要看磨坊了,而是跟在趙與莒後邊出門:「小哥,小哥,如何能將人送上天去?」
趙與莒回頭看了看他,淡淡一笑:「你這書生,不去讀聖賢書,追著我一孩童做什麼?」
蕭秀才眼睛瞪得老大,彷彿沒有聽到他說的話,自顧自問道:「小哥,求你,如何能將人送上天去?」
外頭的雪下得極大了,趙子曰將件毛皮斗篷給趙與莒披上,然後再次擋開蕭秀才:「休得糾纏,俺家小主人要回莊了。」
「小哥,小哥,你要如何才肯告訴我,如何將人送上天去?」蕭秀才仍然跟在後頭嚷道。
「你這秀才,也不怕我是吹牛麼?」趙與莒回過頭來笑道,他這話讓蕭秀才呆住了,但接著,趙與莒又道:「你又想看我家磨坊,又想知道我家筆是如何製成的,又想知道我如何做大衍求一,又想知道如何將人送上天去。你我非親非故,這本是我家絕學,我為何要教你?」
蕭秀才聞言愣住了,想到自己與這孩童相遇之後,竟是不停地在問他,他所說也有道理,兩人非親非故,他為何要教自己?
況且,這孩童不過**歲的模樣,怎會懂得這許多,便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也不可能知曉自己的疑問才是。或許真如這孩童所言,他真是在吹牛?
他在這發呆,那廂趙與莒和趙子曰卻漸漸走遠了,過了會兒,蕭秀才聽得趙與莒遠遠地喊道:「元夕午後,你可來我郁樟山莊,見我放大孔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