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二卷 輪蹲的天空 第十九章 最後一天 文 / 黑鬍子

    第十九章最後一天

    制空權的重要性來自後世的楊洪森比誰都清楚,所以他拼了老命也要將日本趕出去。

    他開始向美、英、法、意等國四處訂購飛機,同時大規模的招收各國退役飛行員。

    日本人也在國際市場大肆訂購軍火。

    對於美國來說遠東的戰爭真是太及時了,雖說不能從根本上將美國經濟拉出來,但是卻極大地刺激美**火的出口創匯。

    「中國難道不是美國政府在遠東的重要盟友嗎?」楊洪森憤怒的質問著。

    美國人真不是玩意,將中國訂購軍火物資卡著優先供應日本,這能不讓楊洪森惱火嗎?

    「總統先生,直接將火輸入中國在運輸上有難度。日本控制著太平洋上的主要運輸線路。」

    楊洪森心說:狗屁,就算不走太平洋你們也運到了,不就運費貴點,你們當老子沒錢啊,「可以不走太平洋,從大西洋經地中海、蘇伊士、印度洋這條線路,運費不是問題。」

    「既然這樣,我可以將您的意思轉達給華府。」

    「感謝大使先生的到來。」

    美國人有意推延發貨,美國商人狡猾、狡猾的。朝鮮戰事任誰都看的出來中國目前zhan有優勢,美國為了拖延戰事,刺激美國經濟,拉動美國消費,遂將中國購買的軍火等物資強扣不發,他們期待日本能將戰場形勢扭轉過來。如果日本成功將中國這波進攻擊退,他們再把這批軍火物資運給中國。總之,中、日戰爭打的時間越長,消耗的越多,對美國越有利,美國所要做的就是成為中間的那根槓桿。

    美國這邊指望不到,楊洪森便開始與英、法、意、德,甚至俄國尋求合作的契機。

    日本一直視紅色的蘇俄為大敵,不管是出於遠東戰略上的考慮還是兩國長久以來的友誼,俄國都不能做事不理,而且這中間還極為有利可圖。中、德之間也達成協議,德國將為中國代工40萬枝mp/28衝鋒鎗,中國還向德國訂購一批卡車,意大利向中國出口了一批飛機。

    英國人敏銳地察覺到了中、美之間的矛盾。

    痛恨美國這種商人嘴臉的還有日本,美國商人開出的價格完全是在趁火打劫,但是他們還不得不接受。

    獲得美國支援的日本大軍,在朝鮮慢慢緩過了勁。

    中**隊合圍日軍的計劃失敗,日軍突圍而出,此役4萬被圍日軍陣亡近3萬人。整場合戰日軍共傷亡多達6萬人,中**隊傷亡約5萬人。日本的數個師團被打成了殘廢,其中橫田旅團只剩7人,松本旅團只剩12人。中**隊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被重點照顧的近衛軍師團也基本被打殘了,其中第三師2萬多官兵損失三分之二。合戰中雙方對於俘虜的處理完全沒有按照日內瓦條約的規定,雙方都拒絕交換俘虜,同時都不承認有俘虜在對方的手中。在他們的眼中,俘虜已經全部計入陣亡名單了。

    此役中、日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化學武器,但除了增加彼此的傷亡外,都未達到預雙方想的效果。

    日軍駐韓35萬大軍,一戰之下近六分之一帝**人陣亡,東京上層再次被震,他們的決心從上到下都開始動搖了。

    中國方面現在已經殺紅眼了,據上海方面傳來的情報,又有10萬中國陸軍進入韓國。

    軍部當然知道這些進入韓國的部隊調整完畢便會轉入反攻。

    中國要將他們趕出朝鮮,他們也只有打下去,南朝鮮絕對不能有失。

    日本外交官已經就和談進行斡旋,現在中國政府的態度十分強硬,要讓中國回到談判桌前,就必須要中**隊遭受一些慘痛的敗北。

    對於勝利楊洪森仍然抱有希望,中國在朝鮮集結了50餘萬大軍,再加上韓國近20萬軍隊,中、韓聯軍在陸上zhan有絕對的優勢,而且日本已經被趕回了三·八線以南,中、韓聯軍控制著戰爭的主動權。他要求國防部制訂一個全新的進攻計劃。

    半島戰事並未讓楊洪森放緩了經濟發展的步調,根據計劃委員會數據,1930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仍達到了12%,即便是戰爭也無法阻止中國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軍工業企業的數據也全都是他的手中,汽車、飛機、坦克增幅並不大,最新型的mp/28衝鋒鎗第三季度共生產了8萬枝,新進調入韓國的數個師都裝備上了mp/28衝鋒鎗。楊洪森希望通過大量裝備mp/28衝鋒鎗加強火力,徹底改變目前戰場上的敵我形勢。

    mp/28衝鋒鎗給日本人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了,現在奢侈的中國人都不拼刺刀了,端著衝鋒鎗就向前衝,帝國士兵還沒有打幾槍,他們就衝過來,雙方近距離交手時帝國士兵根本就沒的打,完全只有被屠宰的份。一線日本士兵迫切需要裝備衝鋒鎗,軍部認為這種武器消耗太大,可以少量裝備配備給突擊部隊,像中國一樣大規模裝備有點不現實,日本的資源無法承受。

    日本時下彈殼都是銅製,而日本銅礦資源貧乏,所需銅礦依賴進口。日本不能跟中國比,中國銅礦資源豐富,他們消費的起。日本經濟需要銅的地方多,所以每一克都是寶貴的。

    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這是日本陸軍的優良傳統。

    再者,人人都有衝鋒鎗可拿,那還有必然到處宣揚武士道精神嗎?

    那些繳獲的mp/28衝鋒鎗基本上都被重整的關東軍要了過去,由於性能優良mp/28衝鋒鎗深受關東軍上下的喜愛,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他們不能大規模的裝備。另一方面,新近進入朝鮮的中國部隊普遍裝備有單兵火力強大的mp/28衝鋒鎗,這使帝**人在與中國士兵正面交手完全處於劣勢,戰場之上正在因為一種新式武器使用而改變。

    歐美國家也都關注到了朝鮮半島上變化。

    有人大膽預測,朝鮮半島上的戰爭標誌步槍時代的終結,他們將被火力迅猛的衝鋒鎗代替,火力需求將取代精確瞄準。

    裝備有mp/28衝鋒鎗,身著黑色制服,一臉傲氣十足的中**人出現在歐美報紙上的時候讓世界為之一驚,什麼時候中國成為了世界軍事強國。

    到1931年朝鮮半島上的戰事完全按照楊洪森所預料的方向發展,中韓聯軍繼續向前推進,日本不斷向後撤退,朝鮮半島的形勢已經逐漸明朗,日本被趕出半島的日本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中國政府的最高當局楊洪森態度堅決,勝利既將到手,他怎麼會放棄。

    美、英在看到中國強大的陸軍力量後,均不願過分地打壓日本。英國要利用日本繼續牽制中國,平衡遠東的力量,美國人想法比較複雜,在最近一段時間裡中國政府強硬的態度讓美國政府感覺很不好。楊洪森非常不滿美國政府最近一系列的態度,中、美之間展開談判,中國希望美國支持他們在朝鮮軍事行動,同時他希望美國能在戰後幫助他們索回台灣島,但美國並不支持中國在朝鮮的軍事行動,胡佛政府希望朝鮮恢復到初始狀態,至於中國其它的要求,美國根本不予考慮。日本是遠東政治的不安定因素,但是中國也同樣是遠東的不安定因素。而楊洪森私下也不打算將日本趕盡殺絕,他還要禍水東引呢?禍水被滅了還怎麼引。黃郛帶著這最高指令秘密前往日本談判。

    日本政府早就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勇氣了,戰爭已經打了近7個月,帝國傷亡20.5萬人,損失了700餘架作戰飛機,300餘輛坦克,花費了數十億日元的軍費,卻丟失了大片的南朝鮮屬地,而惡化的國民經濟形勢讓內閣急切的尋求結束戰爭的途徑,黃郛的來訪讓他們看到了中國和平的誠意。

    不過在日軍撤出南朝鮮的問題上,日本方面遲遲未予答覆。激進派將領宣稱為了帝國將血戰到底,而有識之士則希望將三十萬餘大軍撤回本土,他們遊說各方極力推進和平談判的進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