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二卷 輪蹲的天空 第十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章

    墨索里尼在利比亞展開的軍事行動非常之成功,利比亞的阿拉伯人的叛亂很快就被扼制住了,隨著大批德國保安公司出現在利比亞,英、法立即停止了私下對阿拉伯人的支援,德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超過了中國成為了利比亞最大的僱傭軍隊,意大利五十萬大軍沒有幹成的事,約八萬僱傭軍就幹成了。

    意大利國內將墨索里尼捧上了天,到處都是他的照片,到處都是他講話的聲音。

    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的成功讓意大利重新樹立了法西斯大國的形象。

    利比亞分成了南北兩塊,北部地區控制在意大利人手中,南部的利比亞土地在中、美、德三國保安公司的控制中,為了獨霸石油開產權,英、法等其它國家的僱傭軍都被踢出去了,三國之外的公司在南利比亞地區開採石油人員都會遭到不明身份的阿拉伯武裝恐怖分子襲擊。

    英、法雖多次向意大利新政府提出交涉但並未得到任何滿意的答覆。

    中石化與法國石油公司在乍得合作成功,使得法屬突尼斯、法屬阿爾及利亞石油合作有了基礎。

    法國石油公司很想獨立開發,但是他們缺少足夠的石油情報。

    法國的石油供應來源主要來自中東,其次是非洲的乍得。法國也想改變目前的石油供應情況,使之擺脫英國人的石油挾持。因為有英國人壓著一頭,法國在中東很難有所作為。對於中石化提出的新合作項目,法國石油公司十分關注。

    中石化在非洲的石油投資沒有一次失手。因此法國石油公司判斷突尼斯、阿爾及利亞肯定有石油。

    巴黎談判期間,關於石油開採支的份額問題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法國石油公司撇開中石化獨立在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地區進行石油勘探。

    中石化與法國石油公司合同雖然失敗,但與葡萄牙zf的安哥拉石油合作項目有了進展,楊洪森把美商拉了進來,使得計劃順利通過。

    中石化在國際石油市場頻頻出手,成為了英、美石油公司以外的第三支力量。

    在遠東石油市場,中石化將原來的兩強分立,變成了三足鼎立,蘇聯石油借助中國的平台搶佔著遠東的市場份額。而日本在庫頁島的石油開發,使得木土石油公司的份額有所增加,為了棒殺這些不聽話的日本公司,英、美使出殺手鑭,美國方面的要求很明確,要求將日本本土公司的市場zhan有額減少至10%。英、美石油公司受到政府的限制,不可大量向輸入石油,但是中國可以,而且蘇俄綿綿不絕的廉價石油可以辦的到。

    楊洪森故意將這一風聲放給了日本人,這讓日本十分憤怒,同時希望中國方面不要開啟價格戰,另一方面,帝國石油卻準備借用這些機會整合日本國內的石油市場,身為日本帝國石油公司社長松本健夫借口與蘇俄商討石油進口問題半道去了中國。

    松本健夫與楊洪森的代表人美國人李德爾斯在去哈爾濱的火車,將整個計劃敲定。

    就在日本政府想辦法保護本國石油工業的時候,中國政府對遠東石油價格的調解導致遠東的高油價迅速回落,作為蘇俄放寬對華石油出口的回應,遠東石油價格一路狂跌,日本很多商人宣佈破產,而帝國石油卻在日本政府以及幕後財團的幫助下壟斷了整個日本石油工業,雖然這損害了小部分人的利用,而這種情況中國國內也發生了,中石化比帝國石油做的還絕,把那些小門小戶鏟的乾乾淨淨。

    楊洪森借中石化壟斷破壞創新將中石化一切為三,這就傳說中的分拆上市啦。

    因為政府要打擊壟斷為此中石化的股票大跌,就像當年標準公司被強行拆分差不多,不同的是老洛只能擁有一家公司的控股權,而楊洪森則同時擁有著三家公司,誰讓他是中國民國副總統。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分成了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國天燃氣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拆分後不到一個月三支股票基本都漲回去了,而楊洪森賺了不少。

    那些跳江、跳樓的人正是他勝利的最好體現。

    這是為了讓中國股民保持一種更為強健心態的一種特殊鍛煉模式。

    美、英對楊洪森的工作完成情況十分滿意,因為楊狠賺了一批,為此他們只是象徵性了給了一筆補助。

    中、日石油公司之間的合作貌似雙方都十分滿意。

    日本軍方對對楊洪森更加關注起來,中國政府正在對日本上層進行滲透,這種滲透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的合作,而且還體現在文化上的交流。

    中國文化有著極強的包容性,整個遠東地區甚至整個亞洲都曾受到過這種文化的影響和幅射。

    日本在維新之後才逐漸削弱了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但這也僅僅只是削弱,在日本國內對中國文化仰慕的人不在少數。

    中國積極推進與日本進行文化交流活動,那些在日本家喻戶曉歌星、影星,無一例外都是先在中國成名後,才被日本民眾廣為知曉。

    電影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在日本影響甚為廣泛,中國電影在日本橫行無忌讓一切人感到十分擔憂,現在的一些年青人對明星的崇拜超過了對天皇的熱愛。

    那些夢想成為了明日之星的日本少男少女紛紛來到上海,這個被稱為亞洲好萊塢的地方。

    時代是上海早期電影公司中最有名氣的,隨後如明星等公司紛紛在上海成立。到目前為止,上海的電影公司共計30餘家,每年拍攝的電影多達數百部,其中80%是低俗電影,他們覆蓋了整個遠東和東南亞。

    這些影片讓那些愛國人士痛恨至極,因為這種電影正在消磨日本民族的意志,但是又很無奈,因為這種電影很受各階層人士的歡迎,而且在日本它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一種產業,這些產業大部分都控制在黑社會手中,而那些黑社會又或多或少的與政府、甚至軍方勾結。

    借助於這種全新的媒體,向日本民眾大規模飽和式的宣傳西方的自由、民主。關於這些場景和文字出現也只有十幾秒,但幾百部,幾百場次的放映,累積的時間那是驚人的,在不經意間這些暗示已經灌輸進了日本人腦子裡。

    日本人可不全都是瘋狂的軍國主義分子,不少人都是屬於可爭取的對象。

    親華派的親善讓那些軍國分子躁狂地發瘋,中、日頻繁地文化交流,實質上就是由這些親華派推動的。比起這些可愛的親華派,愛國人士深知那位副總統的心思。他之所以頻頻打出親善牌,那是因為他沒有足夠的實力挑戰日本,如果他有足夠的實力,那就不是親善合作,而是武裝入侵。不過在整個上層都傾向於中國合作,就連天皇也對目前的對華的方針較為滿意。

    「並不是我們內閣改變了對華方針,而是你們的無能迫使我們放棄原來的對華政策。」

    軍部高層對下層的這些人也有所不滿,每次打了敗仗都是他們上面背黑鍋,感情每次出兵貌似通過他們下面才開始行動的。

    在這種大好的和平局面下,內閣正一步一步的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民族主義分子只好潛伏爪牙等待,只要時機成熟,他們就咬死這些內閣成員,奪取國家政權。

    楊洪森也在等待著,只要時機成熟,他就咬死這些日本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