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一卷 夏天到了 第二十四章 文 / 黑鬍子

    第二十四章

    戰爭的初期勝利讓國會歡心鼓舞,孫中山對此卻憂心忡忡,因為此舉將導致中、日之間的全面對抗。

    朝鮮戰事再次爆發的次日,即2月15日駐華最高軍事顧問麥可阿瑟在發給國內的電報稱,有20萬中**隊已經進入朝鮮,另有20萬軍隊正在進入朝鮮,戰爭所需的物資都在有序地運往東北。

    「,可以肯定這場戰爭中**方已經謀劃了很長的時間,。」

    楊洪森的確謀劃了很長的時間,如果不是對中國陸軍的戰鬥力存疑,說不定他會與日本人一場常規戰。

    戰爭在短短的三天的時間內完全按照軍事委員會設定的進程進行,日本人在戰爭的第一天損失慘重,雖然日本軍方在戰爭初期已經收到了大量的情報,但是他們對於中國主動挑起軍事準備不足,在面對中**隊的大舉進攻時他們縮手縮腳。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他們又寄希望於美、英干涉來爭取時間。

    當中**隊兵臨漢城時,軍部下達了堅守二到三天的命令,軍部認為對於優秀的帝**人而言這根本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就在2月17日中**隊就差點攻入了漢城,中**隊不但使用化學武器,而且還拋射燃燒彈,夜晚城內的大火仍在肆意的燃燒。不管是守方,還是攻方都採用了非常極端的戰術。

    2月18日凌晨,中**隊將四千日本俘虜作為前驅對漢城發動進攻。通過兩日激戰,漢城日軍被迫轉入巷戰,中**隊在城內發動火攻。

    朝鮮的王室和大臣膽顫心驚,因為日本守軍將大本營設在朝鮮皇宮。

    日本北上的增援大軍在水原、利川受阻,漢城情況危急,但大本營仍然要求漢城守住堅持,至2月20日他們已經整整堅守了三天,但是援軍仍然沒有按原定時間到達,佐佐木中將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他已經將漢城的日本僑民都動員了起來。那些膽小如鼠的朝鮮官員希望向中**隊求和,其深層次的意思是向中**隊投降,佐佐木絕不向中國投降,他告訴那些朝鮮士兵。「中**隊打進入,他們是不會放過你們的。」

    中**隊在某一區域遭到阻擊就會立即對該地區動用化學彈,而常規的防化措施根本沒有用,朝鮮士兵最先崩潰,他們向中**隊投降,有些乾脆調轉槍口幫助中**隊對付帝國軍隊。鑒於目前戰事,佐佐木致電大本營請求突圍,但是大本營的命令仍然是堅守,並且告訴他如果中國攻入朝鮮皇宮,朝鮮皇室不能落入中國人的手中,他可自行決斷,最後大本營承諾在未來的一、二天內援軍就會到達。

    佐佐木考慮再三後決定違背大本營指令向南方突圍,為此他試探性的發動了一次進攻,但是攻擊部隊受阻傷亡慘重。22日,中方在做出保證日軍生命安全的條件下要求佐佐木無條件投降。佐佐木為了帝國的榮譽拒絕投降,中**隊隨即對皇宮實施炮擊。

    中**隊進入漢城後,搶掠、屠殺日本僑民及朝鮮政府官員的事件頻繁發生,日本外交官不斷向中國政府發出抗議信,同時請求國際社會幫助。

    2月23日堅守皇宮的日軍終於堅持不住了,朝鮮王室派代表和談,剛出來就被打成了篩子。佐佐木察覺到中國人打算將王室和他們一起抹殺掉,在徵得大本營同意後佐佐木向中**隊投降,這使得漢城戰役徹底結束,不過在漢城之外的地區,戰事卻越加激烈。朝鮮半島的戰事進入3月之後,美、英、法為了穩定遠東的局勢開始向中、日方雙方施壓。

    美國希望英國一起加入制裁日本的行列中來,英國拒絕了,英國駐日大使與日本官員秘密會見時保證不加入美國對日經濟制裁的隊伍,同時許諾將在國際社會對中國進行廣泛的制裁,這讓日本官員十分興奮,這說明英國雖然與日本解除了同盟的關係,但英國仍將日本視同為盟國。不過如同美國在戰爭期間向日本輸入大量的軍火及工業原料一樣,英國也大肆向中國輸入軍火等物資,其中有相當數量的重武器,英國銀行團私下表示願意為楊洪森提供1000萬英鎊的貸款。英國銀行也想在中國金融市場分杯羹,理論上說他們比美國人更加有優勢,因為楊洪森是匯豐銀行的股東之一,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甜,沒有道理讓美國銀行團佔便宜。為了搶灘他們在利息方面給出了4%。英國人不僅僅希望與中國在金融領域合作,還希望在石油方面有所突破。

    3月15日中、日兩國的軍隊進入相峙狀態,雙方都沒有能力將戰線向前推進。正因為如此,國府方面提出了一個和平方案,即中國退回三·八線,而日本給予中國相應的賠償。

    日本現在的軍費都打成紅色的了,中國還敢提出要賠償,他媽的真是不想好了。

    陸軍因老是打敗仗,從上到下都被彈劾,下層軍官指責上層軍官優柔寡斷,上層軍官指南下層軍官不聽指揮。海軍指責陸軍無能至極,在海軍強大的配合下居然未取寸功,而海軍為了證明自己比陸軍強,特意殺進勃海灣擊沉中國海軍戰艦數艘、商船無數。

    陸軍的幹部無限鄙視海軍,「這幫傢伙用大炮打蚊子也好意思將拿出來炫耀。」

    日本海軍根本就沒有多少機會與中國海軍交手,所以他們只能積小船為大船。在陸軍打不開局面的時候,海軍提出了一個擊潰中**隊的方案。

    海軍方案是組建一個強大的聯合艦隊,在戰列艦以及海軍航空兵的掩護下,奪取江華島,以江華島為基地殺入中國後方,該計劃得到了包括陸軍在內的多位大佬稱讚。

    就算中國的諸葛孔明在世也會自歎不如,海軍的那些高參果真是有兩把刷子。

    對於海軍來說此番作戰比切豆腐還容易,朝鮮在江華島只有一支裝備極差的混成旅,約2000人,韓國在此地的海軍只有幾艘破漁船。帝國海軍完全掌握著制海權。至於空中力量就更不要說了,中國空軍敢冒尖他們就將其打下來餵魚蝦。

    作戰計劃進展非常地的順利,江華島上的朝鮮守軍要比情報中的要少的多,以江華島為跳板,日本大本營下達了代號「霧」的作戰計劃。

    在成群的戰機和大口徑艦炮的掩護下,日本海軍陸戰陸凶狠地衝上了無人防守的海灘。

    前田大佐通過電報驕傲地告訴大本營,「中、韓軍隊已被我部擊潰,我帝國將士已經站了韓國的土地上。」

    二個星期後,前田大佐抱著發報機大聲地向大本日呼叫,「我部遭遇支那軍隊阻擊,需要增援。」

    海軍發現陸軍那幫子傢伙真不是玩意,讓他們對付這樣凶殘的中國人,

    這使得海軍佔領區僅限於沿海地區,無法向內陸挺進一步,也就無法完成所謂的「霧」作戰計劃。

    當戰爭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時,日本只得選擇通過外交手段。美國借此機會打壓日本,而這是英國不願看到的,所以他們開始用實際行動支持日本。國際聯盟英、法、意、荷、葡、比等九國組成調查委員會全面介入,這時挑起戰爭的楊洪森大聲的呼籲和平解決,並且公開表示中國願意接受國際社會的調查,願意從南朝鮮撤軍,願意無條件釋放被俘日軍,中國的表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讚譽。

    英、法認為這是遠東進入和平的開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