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三十八章 文 / 黑鬍子

    第三十八章

    吉布羅夫憑什麼讓那麼多中將聽他指揮,他最大的依靠就是英、法以及俄國資本家的支持,他所能得到的直接支持是來自於迪華的俄國商人,其它的勢力的許諾如同鏡花水月一般。

    英、法的支持是需要條件的,即接受中國的主張,吉布羅夫仍然考慮中,反正他還有時間。

    他有時間,但是他的手下卻厭煩了。

    這些哥薩克中最早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進主中國的,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生活三年,雖然緊緊巴巴,但還算是太平,不少人還在中國成家立業,他們佔領迪化時,吉布羅夫會宣稱將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他們會很快與中亞的白軍匯合。直實的情況是,他們困守在迪化城內,綁架了幾萬中國人,他們成為了國際社會唾棄的對象,中國人民的敵人。

    吉布羅夫曾經打算過放棄迪華,但是那些俄國商人們卻要為自己考慮。

    他們的消息比一般的哥薩克要靈通的多,在南疆中國人大肆捕殺俄國僑民,吉布羅夫有人有槍,中國政府不會迫之過急,但是他們這些商人就不一樣。中國一句俗語叫「秋後算帳」,他們真是好怕怕。

    很多人都看出吉布羅夫無領導才幹,便想辦法離開迪化,這時很多都發現他們無處可去。

    由於對紅色政府的恐懼他們不敢回國。至於在中國待著,最後只能淪落成土匪,到時將要面對中**隊的圍剿。向中**隊投降,他們又感到前途未卜。

    當回復中國政府的日期一天天的逼近時,人心變的越加浮燥起來。

    中**隊這邊是士氣高昂,他們迎來了一位大名物,中國陸軍元帥吳佩孚。

    楊洪森並不打算派吳佩孚入疆,但是吳佩孚卻是堅持入疆,並且立下軍令收服44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國土,將入侵的白軍打出中國。

    吳佩孚入疆的最大勁敵就是徐樹錚,後者因收服蒙古,擊退白軍,被授予上將軍銜。

    國民黨內也有很多想入疆搶功,但是現在吳、徐二人風頭太盛,國民黨這些無人能敵。

    誰當總指揮,誰去收回那4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目前,中國還有兩塊大地產沒有收回。其中一塊就在新疆,這個差事雖苦雖累,卻也不難。另一塊就是台灣,這個土地的難度非常大,這將是一個長期工作。

    吳、徐各有黨派和社會民主人士的支持。

    吳佩孚有民主黨的支持。

    徐樹錚有共和黨的支持。

    社會民主人士中曹錕、段祺瑞、徐永昌、陸建章等等這些原北洋系元老級人物更是陣線分明。

    可是,孫中山心裡也有他自己人選。

    吳佩孚因為有楊洪森支持最後勝出,在記者招待會上他是信誓旦旦,隨後乘機飛前往迪化與部隊匯合。

    吉布羅夫如果不知道吳佩孚是誰的話,那他就不要中國混了。這個人實在是太有名了,正因為他是一個夠份量的人物,所以才有談判的價值,但是吳佩孚不願與吉布羅夫談判,因為雙方根本沒有什麼可談的,吉布羅夫只有無條件的投降,爭取中國人民的寬大的處理。

    「將軍,我們投降吧,吳元帥說如果我們不投降,他們就要攻城。」

    「難道他就不擔心我們手中的中國人質。」

    「他說如果我們敢中城中的中國人,他下令將新疆境內所有的俄國人殺光。」

    現在這年月是誰的拳頭大誰做主,沙俄早就完蛋了,而他們不過是喪家之犬,城中的守中連大炮都沒有幾門也敢與吳佩孚叫板,死幾萬算什麼,他吳大帥可有掛著剃頭的雅號

    在俄國商人們的勸說下吉布羅夫要求保證他們安全的情況下才投降,吳佩孚也懶得和這些人囉嗦,讓人用化學炮彈照著城頭就一擊,城頭上的哥薩克們被嚇壞了,炮彈雖然只是打在城牆上,但是周圍的人卻莫名其妙在地上打滾。

    內部的壓力迫使吉布羅夫向城外的吳佩孚投降。

    「我以沙俄軍隊最高指揮官的身份接受中方的建議率部退出迪化。」

    吳佩孚皮笑肉不笑的冷哼了一聲,「請命你的士兵放下槍,接受我們進一步安排。」

    「他們是戰士,絕不會放下武器。我要求等到應有待遇。」

    「如果不放下武器,就地殲滅。」吳佩孚的口氣根本不帶任何的商量的餘地。

    吉布羅夫已經將部隊拉出了城,現在他的部隊完全暴露在中國人的槍口,他別無選擇的放下了武器,中國不會放他們進城,然後再打一場攻堅戰,「好吧,我這就命令部隊放下武器,但是我希望我的士兵們能得到應有待遇。」

    「當然。」

    哥薩克們將武器堆放在地上,在軍官的組織下站立在哪裡,中**隊看起來並沒有為難他們的意思。吳佩孚對這裡面的大部分人都網開一面。軍人搶劫這種事很正常,士兵大多都是被驅使,真正發揮作用的是那些軍官,所以那些軍官必須死,而且要當場處決,至於他們的最高領導人吉布羅夫。吳佩孚已經給他安排了一個好去處,紅軍方面一定會很願意接收他。

    「不,不,你不能這樣做,你答應過的。」

    「是的先生,我答應給你的士兵應有待遇,可是我並沒有說要給你相同的待遇。對於迪化城內發生的慘案,作為指揮官的你必須負全責。」

    「如果我要負全責的話,那你們慘殺我們的同胞又該怎麼解釋呢?」

    「不需要任何解釋,作為一名從事外交事務的前沙俄官員,你不可能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吧。」

    弱國無外交,現何況沙俄現在連弱國都不算。

    「你們要槍斃我吧!你們不能這樣做。」

    「放心吧,我不會處決你的。」吉布羅夫得知自己不會被槍斃,放總算放了下來,憑藉著他多年從事外交所留下的人脈,很快就會沒事。

    「過幾天蘇俄代表一到,我就會把你們移給他們。」

    吉布羅夫的心冰涼、冰涼,他可以不畏懼死亡,但是他畏懼面對紅軍。

    哥薩克看著那些掙扎的軍官被當場處決,而士兵則帶著隨身的物品進入了城外的戰俘營。那是一片十分簡陋的營地。

    「你們當中只要站出來,接受我們的領導,加入俄羅斯師你們就能離開這裡,你們將能得到美元,香煙,而你們的家人將得到麵包和乾淨寬敞的住所,現在有沒有人站出來。」

    俘虜中不斷有人走出來,他們不在乎為誰效力,他們只想生活的更好一些,能離開這個地方。大約有3000人仍然站在哪裡,我們冷漠地看著那位外籍兵團的幹事。

    「好了將他們帶走吧。」

    站出來的人是幸運地,他們沒有走多遠就聽到了一陣密集的槍聲。那些身著灰色軍裝,手持mp/18衝鋒鎗的中國士兵,讓他們想到了德國人,如是不是他們的鞋子,他們還以為這是一隊德國僱傭軍。

    英國人對這種屠殺不敢多言,他們在城內見道的屠殺實在是太多了。聰明人在這個時候通常會選擇遺忘。迪化城內的吉布羅夫叛亂被吳佩孚輕而易舉給平定了,完成入疆後的平叛工作後,吳佩孚下一步就是收服外疆的國土,消滅盤踞在那裡的白軍。

    英、法正在與南京方面私下接觸,波蘭與蘇俄停戰後,使得莫斯科外部壓力大減。吉布羅夫在新疆的叛亂活動,讓英、法再次發現了中國的重要性,如果他們能將中亞地區的白軍給組織起來,對於克裡木半島上苦戰的弗蘭格爾軍隊將會是有利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