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六章 地方包圍中央 文 / 黑鬍子

    第六章地方包圍中央

    豐久日經這位日本陸軍的宿將嚼著嘴盯著地圖,他正在考慮著繞過平壤的正面防線,迂迴到中朝的身後,當然這個計劃很冒險,目前他手中沒有關於北方的足夠情報。

    日本情報部門在以往的戰爭中表現的都非常出色,只是這次表現的有失水準。

    他對日本陸軍部那些官僚草草制定作戰計劃十分不滿,中**隊比他想像的要難纏,對於是否投入化學武器他一直猶豫不決,因為中國人也有化學武器,在先發制人的同時,也必定會給自己製成傷害,對於這種武器的使用要謹慎。

    「那些朝鮮人有什麼動向?」

    「將軍,根據情報部門提供的最近的一次消息,中國人正在強化平壤城防工事。」

    「他們沒有進攻的打算,看來他們是準備將戰爭拖下去,深田君你怎麼看。」

    「我認為中國和朝鮮人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他們的補給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困難,勝利對我們來說只是時間的問題。」

    豐久日經卻沒有這麼樂觀,他們補給出現困難是一定的,但是一個身繫數十萬將士生命的最高指揮官,不會將勝利希望寄托於敵軍的糧草耗盡,而且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耗盡了糧食,這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作為天皇手下的優秀將領,為了國家乃至於個人的榮譽,他要漂漂亮亮打上一仗,徹底打服那些中國人,除非軍部改變注意,準備打一戰持久的消耗戰。

    「我們要從這裡將他們擊潰,徹底的擊潰」。

    日本人對於自己的傷亡數字一如既往的不在意,而且這種傷亡與歐洲的戰場相比顯的並不太多,但是對日本陸軍來說卻是山東戰敗以來的中國送過來的第二個耳光。

    中、朝軍隊的頑強讓英、法為之一驚,美國繼續走著民間路線。

    中國百姓無比歡心鼓舞。相比較而言比如說延長打出了石油,湖北發動機製造廠仿造出發動機的事情全被掩蓋了起來。

    從實業部提交的報告顯示,全國工業增長率到達了22.4%,尤其以輕工業發展迅速,中國的出口並沒有受到朝鮮戰爭的影響,而且與同期相比增漲了33%,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外貿出口第一次實現順差。日本的經濟狀況卻被戰爭和復仇的氛圍給掩蓋了,日本軍方所提出的速戰論考慮到了日本脆弱的經濟環境。日本老一輩經濟專家們所設計中、朝、日經濟循環體系的破壞,讓日本的經濟突然惡化。

    對付日本除了斷絕其在中國的原料市場,更重要的斷絕其在中國的傾銷市場,接下就是操縱市場,把市場搞亂,把黑市炒熱。

    從美國進口來的印鈔機,每天都能印刷出上千萬精美的日元,對日的經濟戰由周松平擔任,與過去相比,他擁有著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材,規模也是更加空前。

    「委員長,請您放心,勝利屬於我們中國人民。」

    楊洪森此時將精力逐漸轉移到經濟方面,中國工業目前主要集中於長江三角洲,這不僅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對於國家的經濟安全也極為不利。所以他們要適當的向中原、西北、湖東地區遷移。,

    實業部長楊慶、張騫完全贊同楊洪森的觀點。在這一時期,利用美國投資仍然是重點。專業人才短缺一直是楊洪森頭痛的問題。可是有一句老話叫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絕對不是十、二十年就立馬就能有成果的。就短期而言,人才還是需要從國外引進,可是現在離金融危機還早,國內的教育事業絕對不能鬆懈。楊洪森這些事全一股腦子交給了蔡元培,小學、中學、大學、技工學校等等,在財政狀況越來越好的情況,楊洪森並不太在意那點投入,要知道五、六十年後,他的接班人或許就能用到這些人材了。

    另外,投資人材可以得到很高的名聲,尤其是現在。

    黨內的一些人對他與日本人開戰十分不滿,如果打了敗仗,楊洪森不但要下台,還要剖腹以謝國人。好在孫中山不屬於那種偏聽偏信的人,對楊洪森及其支持。

    「達林~」聽到宋美齡這聲,楊洪森雞皮疙瘩都出來了。對於這位新女性,楊洪森只能策略性放倒。

    作為政治女性,他現在主要從事著婦女解放這塊,重點是女性教育,為了讓她有事可幹,楊洪森給他搞了一個基金會,她現在忙的不亦樂乎。

    「親愛的。」兩個擁護相互親吻著臉頰。

    什麼是愛情楊洪森不知道,但他知道金錢和權利可以增進愛情。比如說宋美齡就沒有提出過不生孩子。

    「達林,最後上海的報紙都是你,那些日本一切都按您所預料的那樣進行著。」

    「上海之行怎麼嗎?」

    「那些日本人實在是討厭,他們希望能與您談和,達林,我認為這是不錯的注意。」

    「親愛的,您認為我們應該談和嗎?」

    「只要日本放棄他們的野心,在美國人的支持,我們可以談和。」宋美齡那口氣感覺不像是總理夫人,而是總統夫人。

    「我親愛的夫人,您要學會少說多做,去上海的錢都花光了嗎?」

    「達林,那可是50萬美金,而且我實際不明白。」

    「我親愛的夫人。」說著楊洪森摟著宋美齡坐在腿上,「你的政治眼光很獨到,可你對商業的運作太不瞭解了。」宋美齡看起來是一個新女性,實際上他的骨子還是一個中國女性,對於這種光天化日下的親熱還是極為不習慣,可是楊洪森很習慣,他們之間的親密舉動隨著宋子文的到來忽地停止了。看著宋子文嬉皮笑臉的樣子,宋美齡臉色通紅,沖衝上樓去拿自上海帶回來的禮物。

    「子文你來了。」

    「打攪了兄長的美事。」

    「到書房來吧。」

    宋子文到礦產資源部後對整個部門工作作風極為不滿,可誰都知道他是「黃帶子」不好惹,所以他被孤立了起來,這讓他的工作很難進行,後來乾脆到各地進行考察,地方上的情況比中央的稍好一些,在哪裡他遇到了很多像他一樣的憤青,這些年青人都滿懷今天趕超英國,明天趕超美國,後天實現現代化。

    「兄長,這是我在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等地考察的報告,回來後寫了一些材料你看看。」

    楊洪森將材料放到一邊,親自給他端過咖啡,「去各地考察後你有什麼看法。」

    「我國工礦業生產遠遠落後於歐美,我認為中國要強大,就要發展工業,工業的發展,礦產資源的開採尤為重要,而現在我們技術落後,產量低下,所以我提出方案」宋子文向楊洪森兜售著他的計劃書。宋子文的改革方案是自上而下,但是楊洪森卻有另外的想法。他要保住自己的權勢,就要控制地方,所以這改革方案自然也只能由下而上。從地方包圍中央,「我說兄長,你有沒有聽我說啊!」

    「聽到了兩個字改革,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太年輕了,這個方案就算先生哪裡通過了,只怕實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你的方案我會看的,不過你的思路要改變一下,我準備讓你去瀋陽(奉天)那旮旯。」

    「我去哪裡做什麼。」

    「你此去更多的是一項政治任務。」

    「我不懂政治。」

    楊洪森一想到後世的那個權臣再看看這位現在的臉色心中感歎,時間真的是可以改變一切啊。

    「不懂可以慢慢學嘛。東北的煤、鐵資源極為豐富,你此去的目的就是配合中央金融系統,控制整個東北的經濟命脈,建立東北煤鐵工業體系,怎麼樣。」

    宋子文沒有想到楊洪森會讓他負責這麼一個大項目。楊洪森怎麼可能讓他一個人單獨負責這麼大項目,他不過是給這小子一個再步學習的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