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八卷 鬍子記 第九章 文 / 黑鬍子

    第九章

    這些外國大使們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孫中山與日本、英美大使親密會談,宋慶齡成為了孫中山的翻譯,這美麗而富有智慧的第一夫人,很快就成為了宴會上的焦點。

    美國人有理由自豪,因為這位第一夫人是在美國教育體制下的又一成功案例。

    宋氏三姐妹都長期在美國留學生活,一嘴的鳥語說的極為順溜。

    孔祥熙避開政客們的糾纏向上海金融家們走到過去。

    美國大通、花旗銀行駐華經理、美孚石油蘇北油田經理、意大利勳爵斯坦尼、御用軍火商瓦裡奧以及楊洪森英國友人,楊洪森坐在哪裡與他們有說有笑,只是那位美**事顧問老是板著面孔坐在哪裡,很顯然這裡的氣氛並不適合他。

    楊洪森與美國人談論著繁榮的經濟,與英、法交流著歐洲的戰局,與斯坦利則細說著北非的石油。

    利比亞對意大利政府而言就是一根救命地稻草,將崩潰邊緣的國民經濟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錫爾特盆地石油極為豐富,而意大利也一下子成為了地中海地區的石油大國。

    「親愛的朋友,不久之後我將要回國述職了。」斯坦尼為自己在國內謀到一個好職務。

    「那麼新任的領使是誰?」

    「孔賽蒂領使,他是一個很容易相處的人,而且他是我們的人,這一點您儘管放心。」

    意大利北非石油公司的股東除了瓦裡奧、斯坦尼,還有一批後續投資者,如意大利皇室,與斯坦尼家有深厚關係的北方貴族。他們通過自身的能量影響著意大利政府促進了企業的迅猛發展。

    「您是說意大利政府準備派出20萬部隊進入利比亞圍剿阿拉伯叛軍。」

    「這麼說來我們可以進入中部、南部進行石油開發了?」

    「這只是從國內傳來消息,不過我認為這事快不了,要知道現在北方戰線非常的吃緊。」

    想到意大利的部隊楊洪森只能搖搖頭,意大利用行動證明了他們就是麵條,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不學學瑞士。

    「真是遺憾啊!」

    等楊洪森從洋人堆裡走出來,陳其美帶著浙江的老朋友走了過來,並向楊洪森做了一一介紹,這其中就有潯州大富豪張靜江,至於戴季陶,他與楊洪森早就相識。

    「早就想與張兄見面,幾次請先生來南京,先生都不肯出山。」

    張靜江一陣苦笑,他不是不出山,只是南京對他來說還是有一點遠,而且南京「人才濟濟」。

    邀請張靜江來南京這是孫中山的意思,張家在兩江極為富有,家財至少有5000萬,如果要算上那些價格不菲的古董,他配得上「億萬富豪」這一稱號。楊洪森再次邀請張靜江來南京任職,在陳其美、戴季陶相勸之下,接受了邀請。

    「目前美國經濟繁榮,股市強勁,各位如果有興趣不妨到美國走上一圈。」

    「玉琨真是好膽略,生意做到美國去了,我們這老一輩不服不行啊!」

    「目前的歐戰至少再打二年,英、法等國都在忙於國事,正是我輩奮發圖強之良機,目前唯一的不足便是資金缺口,現下美國經濟強勢如牛,我也不過是搭下他們快車。」

    「玉琨,依你之見,這歐戰真要再打二、三年這麼長嗎?」

    「少說也要二、三年,不過勝利必將屬於我們協約國。」

    「何以見得?」

    「德國三線作戰,可以說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年初德軍曾攻對巴黎城中,不過俄國大軍進攻東普魯士,迫使德國不得不回收兵力開往東線作戰,雖然德軍大獲全勝,但是德軍已卻失去了攻取巴黎的最佳時機,英、法聯軍更是趁機東進迫使德國聯軍後撤,可惜英、法高層缺乏足夠的頗力,使得戰局再次處於相峙狀態。就目前的戰局來,雙方已陷入了消耗中,如此大規模消耗,如果美國政府不介入這場大戰,我斷言戰事至少要持續二到三年,當然對我等而言,這是一個千載難逢大機遇。」

    「玉琨之言甚是,到時國際市場紗布、鐵砂、麵粉等將進一步上漲。」

    楊洪森說道,「這正是我等搶佔、鞏固國內市場,排濟洋貨的良機,也正是各位發戰爭財的大好時機。」

    說話間這些資本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歐戰給這些資本家所帶來的直接好處不言而語,外國企業所帶來的競爭壓力減少,國外訂單不斷,產品遠銷海外,各家資本都在迅速膨脹。

    孔祥熙也不知什麼時候來到圈中,有賺大錢的買賣,他自然來聽一聽。

    「玉琨,這次定是發了不小的戰爭財。」

    「我在美國的生意都是別人在打理,我也就在美國證券市場上圈點啟動資金。」

    孔祥熙一直很希望與楊洪森搭上關係,據他所知楊洪森在上海光地產價值保守估計就有5000萬元,在國內了擁有著諸如恆生、德華、徽商三大商業銀行。不久前他還購買匯豐銀行12.4%的股份,從而避免上海匯豐銀行的破產。在國內其投資領域廣泛石油、鋼鐵、紡織、煙草、能源、軍工等等,南京政府成立後其陸續將軍工廠、鐵路、能源等私人控股企業無償轉讓給南京軍政府,兩年時間裡他捐款總額高達4000萬元,4000萬元,不是4000元,折合美元那可是約1400多萬,真是心碎啊!

    楊洪森那不過是將掛在其名下企業交還出來而己。當然這只是為了應對外電而給出的官方數字,實際「捐款」數額要遠遠超過這些。楊洪森實際「捐款」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孔祥熙能算是半個。孔祥熙懷疑楊洪森是不是在做煙土生意,不然一年怎麼能賺這麼多錢,他辛苦一年連他的十分之一都掙不到。

    宴會跳舞的時候,孔祥熙主動牽線搭橋讓楊洪森請宋美齡跳了一曲。看著兩人跳的極為合拍,宋藹齡低聲道,「他們真的是天生的一對。」

    宋美齡的確漂亮,難怪老將當初見到他的時候會驚為天人,不過這個女人有野心,好權,當然好權的女人也沒什麼,但是她與宋藹齡走的太近,那個姐姐可是一個很實現的傢伙。

    孫中山看著那兩人道,「兩人的確很般配。」

    宋慶齡說,「不過,楊玉琨好像已結婚了。」

    把楊洪森家門牌號碼都查得門清的宋藹齡怎麼會不知道這一情況。在她看來那個婚姻根本不算婚姻,實際上這一年來他們已經分居了。宋美齡曾向宋藹齡表達過想找一個孫中山那樣的偉人做丈夫,所以當楊洪森出現的時候,宋藹齡一眼就相中了,有了他宋氏家族就有了雙保險,而宋藹齡提到楊洪森時,宋美齡並沒有任何表示,宋藹齡唯一擔心的是楊洪森對她這個妹妹並沒有意思。

    楊紅玉與楊洪森的關係最近二年一直不怎麼好,楊紅玉一直居住在安慶的大宅裡照顧二個女兒,他曾幾度向楊洪森提出分手,因為她的壓力太大了,楊紅玉是一個很舊式的女人,當初她找楊洪森無非是找一個靠山養她一輩子,但是楊洪森現在地位、身份不一樣了,周圍的人看她的眼神也都不一樣了,楊洪森不在乎,但是她在乎,雖然楊洪森並沒有同意分手,但是他們實際長期分居兩地。

    就當宋藹齡算計楊洪森的時候,一個法國女人走進他的視野。

    「那個女人是誰,我好像見過她。」

    孔祥熙彈著煙灰看了過去,「哦~,你說她啊,楊洪森在上海早期的合夥人。」

    合夥人?合夥人有必要那些親密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