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七卷 紅蓮 第十五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五章

    王占元部隊撤入河南後,滯留在洛陽的陸建章從王占元那兒招了五千人。離開湖北時王占元部隊槍枝半數被楊洪森扣留,此時人多槍少,陸建章要人,他直接順了一個人情。有兵無槍的確是個難題,他一面讓陸承武買槍,實在不足就讓人找根木棍漆成黑色,陸建章感覺自己的兵力還不夠厚,搶不回陝西都督,便向河南都督趙倜求兵,趙倜將劉鎮華部劃由陸建章指揮。

    劉鎮華聞電大喜,「真是瞌睡蟲遇到了枕頭,我劉鎮華要時來運轉了。」

    劉鎮華在趙倜的眼中那就一根刺,段祺瑞走後趙倜代行都督一職,袁世凱稱帝他發去了「艷電」,終於坐上了河南都督的寶座,劉鎮華的部隊一縮再縮,現在也就保持著1500人的規模,人再多些就不養了。如果不是趙倜調他隨陸建章入陝西,他打算這兩天再裁300人。得知陸建章請他打架,他趕緊派人將老兄弟從山上招了回來,部隊一下就擴充到了2000多。

    陳樹藩的陝軍在東西夾擊實在扛不住,陳樹藩本人挾款閃人,陳部的將領們紛紛向馮部投降。陸建章得知跑了陳樹藩,一怒之後把氣都撒在了那些已投降的陳部將領身上。

    陳樹藩搶來的錢還沒有捂熱又回到了陸建章的口袋。

    陸建章極其慷慨地拿出了50萬犒賞馮部將士。

    隨陸建章一同入陝的劉鎮華也同樣得到了重賞,在知道他沒有地盤養兵的後,陸建章將潼關等數縣作為劉鎮華的防區。

    陝西又回到了北京政府的懷抱。

    為了應對南軍的北伐,段祺瑞將陝西、河南的北軍編成了二個重兵集團。

    陸建章在陝西的名聲實在太差了,在京的陝西籍議員要求將他拆職,而陝西的百姓更是以驅逐陸建章為第一要務,陸建章不再適合擔任繼續擔任都督,段祺瑞順應民意將陸建章調回了陸軍部,新任都督則由張敬堯接任,而此次立功的馮玉祥為則被授予渭南鎮守使一職。

    陸建章曾就此認命段祺瑞交流過,陸建章開始準備將陝督傳給馮玉祥,但是段祺瑞卻另有安排,經過協調陸建章從段祺瑞哪裡為其爭取過了渭南鎮守使一職。

    北洋軍控制陝西後,針對盤距在渭北的陝西靖**發動了大規模圍剿。

    井勿幕在渭北繼續組織抵抗運動,於右任等人在馮玉祥的保護下經由進入湖北,於右任從勳州向南京的楊洪森發去了電報。

    「委員長,該如何回電。」

    「請于先生暫回武漢,另秘電勳州鮑通,讓他務必派人與馮玉祥將軍取得聯絡。」

    「是,委員長。」

    參謀長張孝淮道,「或許當初應該把王占元的部隊將留下來。」

    「攘外必先安內,要想北伐成功,身後的事情要解決好,廣州和四川的事不是偶然。」

    「委員長,我們北伐第二路軍完全不需要桂軍和湘軍的相助,王占元所屬部隊不過是殘兵敗將,就算加上從四川撤入陝西的北洋軍,我第二路軍也足以應付。」張孝淮對於北伐的熱情很多。

    王亞樵說,「根本我們軍情處的情報,段祺瑞派人到徐州秘密會面見了張勳,山東、直隸的北洋軍也都整裝調入河南。」

    「此戰關係重大,需要慎之又慎,我的參謀長,你看勝負幾何?」

    「如果王處的情報可靠,勝負當在半半之數。我軍械利,北洋軍人眾。」

    「亞樵,桂軍、滇軍那邊是什麼情況。」

    「第一路軍蔡鍔部,缺少糧餉現無力北伐,而陸榮廷一直在打廣東的注意,所屬桂軍暫無北上之意。」

    「北京又是什麼情況。」

    「北京方面袁世凱的病越加沉重,北洋集團內部的鬥爭也越加激烈,目前袁克定已經完全失勢,段、馮二人仍在相互明爭暗奪之中。」

    「委員長,我建議推遲北伐,待兩湖土改完成,新軍整編完畢,再舉北伐。」

    「北伐軍隊隨著準備出機,兩湖的土改也同樣不能鬆懈,這關係到兩湖的大局,另外收編部隊要加快整編力度。」

    關於陝西發生的事楊洪森暫時沒有匯報給孫中山,因為這段時間他看到孫中山的心情特別好。

    隨著,孫中山入駐南京總統府,日本商人急切的希望恢復在兩江地區正常的貿易和投資。

    一直以來由於楊洪森「政策」,使得越來越多的日本僑民移居北方,兩江日企由於利潤急劇下滑面臨破產。商人們在政府的默許也做過一些手腳,比如收買中國人放火什麼,上海紡織廠就曾遇到縱火未遂事件。對於這樣的事件,楊洪森秉承慕容世家「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的原則,全數用在了上海日本紗廠身上,不只是上海一地,北方省份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走火」事件。

    日本在中國是有特權,但是楊洪森的「政策」更好,更強大。

    很多人以為把錢存在外國銀行,以為楊洪森就沒有辦法了,實際上花旗、大通,甚至於匯豐都與楊洪森的南京軍政府有秘密協議,通過國際金融機構,就算你把錢轉到國外,南京軍政府也能想辦法將錢暫時凍結起來。黑市交易多在軍情處的控制下,那此不守規則人都會被政策性清理掉,即使是日本人也毫無例外可言。

    孫中山將此事交由楊洪森處理,北伐才是頭等大事,而且這些事也一直由楊洪森分管的。

    孫中山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極為狡猾,楊洪森對日本的「政策」是針對日本政府的相關政策而來的,他們不進行調整,楊洪森自然不會進行調整。

    這種得罪人的事,以前都是楊洪森干了,那就繼續讓他干吧。

    如果是私人拜託孫中山還能與楊洪森說說情,但若是政府與政府之間,那還是通過正常的渠道為妥。

    可是如果楊洪森能說的通,日本商人也就不需要走孫中山這個後門。

    谷康昭夫找到楊洪森時一改以往溫溫雅雅的態度,口氣強硬地要求楊洪森立即廢除針對日本商人的敵視性政策。楊洪森只聽了一分鐘就借口走了,他很忙,沒有空聽他廢話。

    「大使先生,我沒空在這裡聽你廢話。」

    「你怎敢對我們大日本外交官如此無禮。」隨行的滕田一兵衛一臉怒容地瞪著楊洪森。

    啪,啪,楊洪森上前給了連續滕田一兵衛兩個耳光,等滕田一兵衛反應過來的時候又被踢了兩腳。

    「敢對我指手劃腳,你真是活膩味,外交官了不起啊,如果明天你還是外交官,我楊洪森辭職不幹去美國。」說著走過去又踹了滕田一兵衛,跺地滕田一兵衛嗷嗷之叫。

    楊洪森整理了一下髮型,「谷康昭夫先生,你就自己看著辦,這次我給你面子,下次,我不想再有下次。」

    看著辦公室內的中方工作人員大聲問道,「剛才誰看到我打人了。」

    「沒有。」

    「很好,收隊。」

    谷康昭夫坐在這裡感覺自己好像正在面對著「黑龍會」的老大。不久之後滕田一兵衛被解職調回了國內,而谷康昭夫更是被小小地警告了一下,這把谷康昭夫嚇了一跳,他一直搞不懂這是怎麼回事。對於那些不斷上訪的日本商人,谷康昭夫告誡他們本本分分做生意,賺他們應該賺的錢。可是本本分分的做生意,哪能賺到什麼錢。

    南方的水遠比北方的池子深,至於其中的內情不是谷康昭夫可以瞭解的。

    可是這種事傳到孫中山的耳朵裡就不一樣,楊洪森對日本人的無理要求,據理力爭,直到揮舞拳頭,並且迫使日本政府將無禮的外交人員撤職查辦。這可真是一件讓驚奇的事情,這讓孫中山對楊洪森的評價又高了幾份。孫中山的警衛對楊洪森這個外表有些冷的將軍極為敬佩,這可是連日本外交官都敢打的牛人,這事在坊間被傳的更邪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