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七卷 紅蓮 第十三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三章

    陳炯明的再次在廣州出現,讓黃興、宋教仁等一幫革命黨大吃一驚,如果不是看到陳炯明活蹦亂跳的樣子,他們還以為是詐屍。

    回來後陳炯明得到軍隊的擁護,黃興雖然宿有威旺卻也壓不住這個地頭蛇,宋教仁雖然政治能力強卻臉皮太薄,不似陳炯明皮厚如牆。

    陳炯明在軍政府大肆搶班、奪權,引起了正義的革命黨人的不滿,黃興、宋教仁為首的廣州留守班子可不比當年的胡漢民,他們更有地位和聲望。陳炯明的這種行為各方所指責,惹了眾怒的陳炯明可不敢對廣州軍政府亂下手,先不說那些近在咫尺的陸榮廷,那遠在千里之外的楊洪森可不是好惹的主。

    陳炯明的對策便是以退為進,將手中的部隊拉到了惠州,大肆的招兵買馬,他可不想做陸榮廷的狗腿子。再者,革命軍現在正值北伐,如果他硬來,可能會遭到楊洪森毀滅性打擊,就算逃到香港也不會安生的,所以現在他所要做的事就是擴充實力,等待時機。

    好像廣州事情就要這樣結束了。

    可是在南京的孫中山獲悉此事後大為震怒,楊洪森對陳炯明沒有什麼好感,而且他也想趁機佔下廣州扼制桂系未來的發展。

    「競存無恥之極,還有臉在廣州搶班奪權,這將致先生於何地,請先生下令討伐陳炯明這個革命的敗類。」楊洪森大義凜然地說道。

    楊洪森一個人這樣還不足讓孫中山立即決斷下來,但是越來越多的主張討伐陳炯明。

    陳炯明的那點破事全都被抖了出來,軍情處關於陳炯明的黑材料遞交到孫中山處後,領袖的對廣州的態度頓時明朗。

    孫中山心態此時已經有很大的變化,在楊洪森的建議下,臨時政府正準備由廣州遷至南京,臨時政府的議會構建完畢,由於孫、楊兩人皆在南京,關於社會人民黨、中華革命黨、國民黨的合併改組事宜已經敲定,相關事宜已經開始進行。北伐大計也在此時按部就班地進行,陳炯明在廣州所作所為實在惡劣。孫中山對廣州有著特殊的感情,他絕對不允許陳炯明在後方搞事。

    「競存怎能如此?」

    「先生不用放在心上,廣東方面有陸都坐鎮萬無一失,當下關鍵還是在北伐。」胡漢民勸慰道。

    「玉琨吾弟,北伐之事如何安排。」

    「先生請放心,此次北伐,三箭齊發。第一路軍蔡鍔部出川入漢中;我們皖軍一部及桂軍一部作為第二路軍,出荊襄攻信陽入河南;第三路由我親自指揮沿津浦線出宿州入河南取山東。目前,我皖軍方面共整編16個師,近20萬大軍,滇軍和川軍各路軍約有5萬人,桂、黔、湘三約所屬第二方面亦有5萬餘人,我北伐主力部約有30萬人,再加上參戰的各部民兵師,北伐總兵力在60餘萬人。」

    「那麼所需械餉等可都籌備好了,兵馬眾多,糧餉問題更要早做謀劃。」孫中山的數次軍事活動最終都敗於糧餉耗盡而止。

    「我北伐大軍所需要糧餉已籌備妥當,南京軍政府另調撥150萬銀元滇、桂軍兩部。」

    楊洪森根據沙盤向孫中山匯報了此次北伐的戰略部署情況,孫中山聽後大為讚賞。由於孫中山不通軍事,軍事指揮方面則全權交由楊洪森處理。

    北伐對於楊洪森來說不過是為了擴大地盤、擴充實力增加政治資本,至於北伐的本身他並不贊同,楊洪森所構思的大戰略是先南後北,至於現在他的心思全主要放在湖、廣三省。

    「委員長,陝西的電報。」

    楊洪森最近忙招待孫中山,把陝西的事都差點忘了,接過於右任的發來電報,楊洪森眉頭緊皺。

    拿著楊洪森贊助的餉、械回到了三原老家的於右任,組織聯絡了大批的陝西革命黨人,迅速組建起了陝西討袁軍,革命黨人傳遞著楊大帥和孫先生親筆信。

    井勿幕等陝西革命黨人看到那些嶄新的五響七九步槍興奮的都說不出來話,這些步槍都是於右任通過秘密渠道輸送至渭北的。

    「大伙都做吧,這次我不但帶了新槍,還帶了革命經費。」於右任無法掩視內心的興奮。

    「總司令,南京方面這次給咱們多少經費。」

    「20萬,整整20萬元。」

    2萬元對於這些白手起家的革命者而言無異於一筆巨款,會場上頓時就熱鬧了起來。

    「同志們,全國的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兩湖的北洋軍被楊大帥打的幾乎全軍覆沒。」會場的人都是歡心鼓舞,於右任接著道,「不久我們自己的部隊就要打過來,現在我們要想辦法與渭南的同志們聯繫上,把陝西鬧個天翻地覆。」

    井勿幕聽了於右任的講話後也是十分興奮,說話間把於右任拉到了一邊,「現在關中控制在陳樹藩的手中,此人背叛革命後便依附了入陝的陸建章,專門打我們。」

    「他不革命,他手中的將領就沒有革命的了,咱們下下功夫,把這些革命分子拉過來。」

    陳樹藩背叛革命後的日子也不好過,革命黨在陝西勢力很大,渭北基本上就是革命黨的天下,陝西革命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就是井勿幕。外地人也許不知道這個井勿幕,但是他清楚,他有一個大哥叫井秀岳,武狀元出生,與北洋人那幫子都極為熟識,井秀岳現任渭北鎮守使,駐防在榆林,別看他不支持革命,但是誰敢對老弟井勿幕,那也要問問他手下數千桿槍,

    陳樹藩恨井勿幕,卻也就恨在心裡,真要把那武狀元惹火了,他真敢用刀捅你。

    陸建章把井秀岳扔在榆林看似冷淡,實則是委以重任,讓他負責盯著蒙古親貴,這些蒙古人成天鬧獨立,他們仗著有老毛子撐腰,著實讓北洋政府頭痛不已,這井秀岳在北面到也有些本事,把那些個蒙古親貴整地服服帖帖,屁都不敢亂放。

    陝西革命黨張鈁等人與孫中山聯絡起義被發現後,袁世凱為了徹底解決陝西,陸建章便自告奮勇的去了,他到陝西千里為官當然不只是為了北洋多鞏固一塊地盤,更重要的是厚實一下口袋,別看陝西這地方窮,但是撈起來油水還真不少,就光抄那幾個革命黨的家就抄了幾百萬,再加上有地頭蛇陳樹藩的投效,現銀、股份、地契、房產一下子搞了千萬元。

    他還在陝西境內大搞「煙田」試點,在軍政府控制時期煙土在市面上已經禁絕,現在卻由於陸建章再次死灰復燃起來。

    陸建章這樣的強取豪奪一下子就把關中這個火藥桶給點了起來。

    一時匪患四處,陸而建章對革命黨的態度就一個『殺』。

    陳樹藩哪裡敢殺革命黨,他的部隊裡就有一大批革命黨,不過藉著這個機會,他把部隊革命內的革命黨人全部禮送了出去,陸建章為此很不滿。隨著於右任在三原誓師討袁,再加上革命黨在南方節節勝利,全國的革命形勢逆轉,兩湖的北洋軍全軍覆滅給了陳樹藩極大的觸動,他認為北軍很難抵擋住南軍的北伐,在井勿幕等人的勸誘下,陳樹藩打出了「驅陸討袁」的旗幟,公開投入了革命陣營。

    得知陳樹藩投敵叛國,陸建章心中大怒,「陳樹藩這個小人,我早就看出這小子不地道。」

    看到陳樹藩發佈要檄文陸建章更是怒氣攻心,他在陝西做的那些事,陳樹藩參與了大半,現在這小子楞說與自己沒關係,把髒水全往他身上潑,老陸能不氣嗎?

    「父親不必生氣,且看我帶兵將他生擒回來,把他千刀萬刮。」陸承武跳著腳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