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六卷 馬扎 第二十九章 文 / 黑鬍子

    第二十九章

    楊洪森雖不知英、日之間的協議,但是他知道中國被出賣了,在這個帝國主義橫行的世界裡,他的勢力太小了,所以他希望能將蘇南劃入自己地盤,再用上半年時間,吞併兩湖、甚至兩廣就可能放到議題上去了。

    蘇南的李純不但不與楊洪森派去的交接,而且還派兵進入了上海,加強了製造局的守衛。

    這個時候楊洪森當然不會袁世凱撕破臉。但是這個時候李純找楊洪森的茬,那是找死,李純並不知道楊洪森現正在火頭上。

    楊洪森將暗殺李純的想法告訴了王亞樵,王亞樵親自趕到南京佈置工作。

    李純與段、馮溝通決心保住蘇南這一「反楊」基地,可他知道自己的兵力不夠,而且南京還在楊洪森手中。另外,總統已將上海劃歸給洪森。在上海的第2艦隊還在北洋控制中,且製造局駐紮有一個團,為此他向上海又增派了一個團,這樣在上海就形了兩家各佔一半的局面。可是這激怒了楊洪森。

    李純為了牽制楊洪森強拉壯丁,徵收重賦,到處攤牌,大那購械擴充兵馬,一下子拉出二師一旅近四萬人兵力。在兩軍交界處,雙方時不時會暴發些小的衝突。

    上官雲峰派人拿著袁總統電報接手上海軍政大權,命令駐守在上海製造局部隊移駐他地,雙方發生糾紛,最終導致交火,其後海軍奉命炮轟了進攻的皖軍。上官雲峰一紙電文報到楊洪森處。

    「娘西皮,李純什麼玩意,膽敢如此。」

    一通謾罵之後,楊洪森開始調兵遣將,蘇南形勢越加緊張起來。

    就在李純與楊洪森劍拔弩張的時候,揚州傳來消息,江蘇都督李純在家中遇襲身亡。據李家的人稱,李將軍新娶的小妾與其副官有染,李將軍撞破他們姦情的時候,欲打死兩人,撥槍時被副官搶去槍,擊中了面門,現在副官與小妾在逃。事實的經過就是這樣,但是消息傳到北方就變成了李將軍在家中打牌中去上廁所,突然屋簷飛下幾個黑衣人,開槍打死李將軍,打死李將軍的是大名鼎鼎聯省軍情處長王亞樵,李家人怕被滅口,不得已才說系小妾與李將軍副官偷情,為李將軍副官所害。當然關於李將軍被殺的版本還有很多,但多數版本都是王亞樵殺死的,他或用刀,或用斧,或用槍,不管如何,在李純死後皖軍迅速進入蘇南各地,李純所徵召的二師一旅並沒有做像樣的抵抗。張四維完全掌控蘇南各地後,以反革命十大罪狀將李將軍治下的數名師長、旅長,抄家,提起公審,經軍事法庭一審、二審判決反革命罪證成立,依法實施槍決。

    藉著李純遇刺,楊洪森在蘇南進行大規模「肅正」,大規模進行抓逮,繞過南京高等法院,通過軍事委員會特別法庭,判決、槍斃的人員近六千人。對上海製造局招降失敗後,10月8日楊洪森調第3艦隊北上參戰,由於數名艦長抵制,楊洪森解除他們職務,升任何儒林暫代艦隊司令,第3艦隊到達上海後即對第2艦隊發起了進攻,第2艦隊多為老式巡洋艦和炮艇,雙方交戰中有3艘老式炮艦被擊沉,另有數艘兵船、巡邏艇被擊沉,十數艘艦船受傷,戰後第2艦隊併入第3艦隊。第2艦隊一戰死亡3000人,接著第3艦隊開始炮轟上海製造局,經過一天激戰,在海軍的火力支援下,上官雲峰攻入製造局,駐守在這裡的兩個團北洋軍,報經軍事革命委員會研究討論,此次事件被定性為嚴重地武裝軍事叛亂軍,參加叛亂的分子一律槍決。

    楊洪森襲取蘇南前後只用了10天,行動之迅速,殺伐之果敢,讓北洋將領們看清了楊洪森的真面孔。

    北洋對楊洪森蘇南、上海兩地「肅正」沒有發表過多的言論。

    接著楊洪森依據租界與政府簽訂的秘密協議,於10月10日調上海警備部隊一個團以及青年團進入租界對叛亂分子進行抓捕。上海「雙十肅正」,上海租界內到處都能看到被槍決的「叛亂」分子

    活動中最為猖獗的當屬「少年先鋒團」,這些14、15歲的少年,殺起人來最狠,他們身著土黃色長褲和襯衫,左臂上帶著紅色黃十字帶,每個都配有一把八響左輪,不管男女只按名單殺,他們的凶殘連工董局都不敢過問。在租界的整個行動共持續15天,共抓捕,槍殺2000餘人,其中包括逃入租界的北洋軍人、密探、支持者、代理人以及革命叛徒、右翼分子等。

    楊洪森將這一系列行動表述為:「這是恢復國家秩序前所必經的陣痛。」

    袁世凱對於楊洪森肅清蘇南、上海的「國家敵人」表示感謝,雖然這種感謝言不由衷,但雙方繼續著表面的和平,楊洪森繼續奉其為中國唯一的領袖,同時將五省上繳稅款中的第一筆800萬匯入了財政部在匯豐銀行的賬號中,袁世凱對此很滿意。

    對於楊洪森只要其擁護中央,按時交上指定的稅賦這就足夠,若要他做出大的讓步是根本可能的,一味的強求只會導致戰爭,而袁世凱現在最擔心就打仗。

    隨著蘇南、上海的平定,楊洪森將大本營由合肥遷至「六朝古都」南京。袁世凱聽說此事後大為高興,楊洪森一直待在合肥讓他感覺其隨時準備殺入中原與他爭天下,而南京那可是個地方好,離上海又近,功成名就之後,理當好好享受享受。

    當孫中山邀請其加入「反袁」陣營時楊洪森再次予以回絕,他現在還沒有打算與袁世凱翻臉。

    1914年11日楊洪森開始對五省土地改革情況進行摸底。同時,將工作的重點由農業轉向經濟發展。在兼顧鋼鐵,製造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紡織、麵粉、火柴三大產業。

    當然楊洪森最狠的就是對金融市場的入侵,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都是楊洪森重點侍侯的對象。

    1912年孫中山成立臨約政府後對原大清銀行進行改組,籌建了中國爭勝地,實際作為革命軍籌措軍餉之用,大革命失敗後北洋政府接手,總行遷至北京,此時的中國銀行是官商合辦的股份制銀行。

    楊洪森利用恆生銀行惡意收購中國銀行股權,同時增加1,000萬元「商股」,最終達到持股51%的目標。在對付始建於1907年交通銀行時,楊洪森使用同樣的手法,完成了持股51%的目標,為此其順利地將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制於他的控制之下。至於其名下的恆生銀行此時以總資本近1.5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

    楊洪森這個時候陸續將自己的資產作為特殊「黨費」納入社會人民黨黨產之中,楊洪森的行動讓他在黨內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其中鐵路公司、馬尾船廠、兵工廠、機械製造廠等一些「革命時期」個人創辦的企業,及其個人存款856萬元,都被其捐獻了出來。

    「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時期,面臨著新的機遇,我黨同志應同心協力,實現革命的偉大勝利。」

    楊洪森雖說出了不少血,但是他未傷及根本,其手中還有銀行,還有航運公司,還有軍火公司,還有大片的地產,另外他在美國的那幾家公司都是非常有前途的。當然,這些還不包括其在美國股市上的錢。

    其捐款與他的總資產實際不能成正比。不過這些捐款在眾人的眼的確是一筆天大地巨款,

    無數的革命者們都稱他為「中國最無私的革命家」。

    這讓楊洪森比孫中山更偉大,孫中山幹了一輩子還是一個窮人,但是我們的領袖革命數年,一下就捐了數千萬元,黨內的同志開始積極向領袖學習,學習他的「無私」和「一心為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