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六卷 馬扎 第十八章 硬漢 文 / 黑鬍子

    第十八章硬漢

    陳其美坐在哪裡低頭沉思著,他是一個賭博,有時候看起來很光棍,但是作為賭徒的眼光還是有的。

    楊洪森發火有他的理由。

    這個計劃最初來源於孫中山的一句話,「我們應該行動起來。」

    隨著他的一句話,所有的人都行動了起來,當他們手中有錢但沒有兵的時候,他首先考慮的是楊洪森,楊洪森最近的舉動讓一些人認為楊洪森的革命的信念動搖了,所以必須行動了起來,計劃初步誕生了。

    中華革命黨人,泉州鎮守使,福建陸軍第1師師長許崇智成為計劃重要人物。

    他們的計劃就逼著楊洪森「討袁」,同時事成也可以為中華革命黨謀得一塊根據地。這個計劃很吸引孫中山,他認為這個計劃很可行,完全沒有考慮到楊洪森可行性,甚至沒有給楊洪森考慮的時間。

    孫中山是那種有了想法便開始積極卻實現的那種。

    這次他急於求成了,不顧客觀條件和實際情況,輕視敵人力量和存在的困難,採取冒險行動。

    他的行動不要緊,但會拖累楊洪森,到時候楊洪森是響應還是不響應,作為孫中山最親密的戰友,掛個「背叛者」的稱號。

    這就是為名所累。

    所以,在陳其美面前楊洪森堅決不同意這個計劃,他不會把目前大好的局面給毀了,再者說他借了那麼多美元,美國的錢當真是好借的嗎?為了借錢有時是需要進行一些妥協的。

    「我不同意這個計劃,我不會去冒這個險,如果要進行討袁,我可以現在就準備,但是我不會馬上行動。另外,陳炯明並不是一個革命家,應該告誡先生不應在同一個人身上犯兩次錯誤。」

    「即使沒有你的幫助,先生仍按原訂計劃行事的。」

    「你們在上海不會同時展開討袁行動吧!你們這樣做是不會成功的。如果你來此,只是通知我一聲,我想我們應該好好談談。因為你們不是在革命,而是謀殺。」楊洪森異常悲憤的大聲道。

    楊洪森向孫中山表達了他的意思,不過他的話在傳達時被歪曲了,這讓楊洪森與孫中山的關係再次變的緊張起來,孫中山想急於糾正1913年宣佈停戰的錯誤判斷,所以其個人認為在進步黨剛剛被迫交出政府,北洋上台不穩之機,南方革命空前強大之時,應立即對北洋的「復辟」給予明確的態度,楊洪森必須在這個問題有明確的認識。

    孫中山得到楊洪森的明確表態後很失望,就如同陳其美所說的那樣,孫中山是不會中途而退的,所以他準備聯絡廣西陸榮廷,他甚至給福建許崇智和駐福建海軍第3艇隊發去了秘函,要求他們響應。

    許崇智現在很尷尬,上次是胡漢民,這次是孫中山親自來函讓他下廣東。

    對許崇智來說南下廣東實際上很容易,今天就可以集結部隊,明天就可以出發,但是入粵首先解決的是彈藥的糧餉,沒有福建這塊穩固根據地不行,許崇智把這個皮球又踢到上面去了。

    海軍第3艇隊司令薩鎮冰最不願摻合這種事,而大部分艦長都在香港廝混著,沒有去的船長中有些人到是想響應孫中山,可手下連一個船員的都沒有,海軍這邊孫中山都別指望了,楊洪森對海軍抓的比陸軍還嚴。

    楊洪森不是不想解決廣東,他只要隨便找個借口,在銀彈和炮彈的雙重打擊下就能拿下廣東。可是,他不能單純的為了奪取廣東而奪廣東,你必須要注意廣西陸榮廷的動向。陸榮廷對廣東是有野心的,一直想將廣東納入他的勢力範圍,因為廣西太窮了,養不起兵,要想發展,手上就要用兵,沒有兵就玩不轉。陸榮廷在龍濟光身上那是下了本錢的,楊洪森如果把廣東這個蠟燭給點了,陸榮廷最後怎麼也要找個機會把這場子撿回來。楊洪森現在正在專心謀取江蘇、上海,沒有必要吃在嘴裡,夾在手裡,放在碗裡,看在鍋了,那樣只會招人厭。

    陳炯明那小子的人品楊洪森是清楚,看來孫中山還沒有領會到,依靠一個軍閥打倒另一個軍閥行不通。

    福建那邊沒有動靜,陳炯明的熱情自然也就消退了,沒有楊洪森的全力支持,他活動個屁勁,還不如在香港多搞幾把,賺點外塊來的實在。

    孫中山在廣東的策動撞的一鼻子灰,並且還引起了龍濟光的注意。

    龍濟光擔心後面有楊洪森撐腰,故意找茬藉機吞併他,所以他小心的試探著,對廣東的中華革命黨、國民黨未敢輕動。

    孫中山卻在哪裡亂動起來,他完全沒有接受楊洪森的意見,他的革命精神被完全挑了起來,他要求陳其美在上海行動起來,同時派革命黨人到廣東刺殺龍濟光。

    陳其美收到孫中山的命令後,馬上就行動了起來。楊洪森先是派李銘鼎勸說,不成,只好再派他親兄弟時任浙江財政廳廳長的陳其采至上海,依然說不通,陳其美是鐵了心的要幹下去。

    「你們愛怎麼搞,怎麼搞吧,我不管了。」

    管什麼管,就讓孫中山撞個頭破血流吧。

    陳其美在上海主要依靠的力量的青幫弟子,他的計劃是刺客鄭汝成在上海製造混亂,隨即奪取上海,到時再以兄弟身份請楊洪森協助,他要賭一把。

    楊洪森在上海也有大批的眼線,他認為陳其美的腦子有問題,就依靠那些小混混就能打下上海,這不是在開玩笑。

    駐守上海的北洋軍李厚基部,那可是兵強馬壯,在這種絕對差距面對有什麼搞頭。楊洪森再次致電孫中山,請他對自己的意見重新考慮,可是孫中山耳邊此時再也無法聽到楊洪森的聲音了,他的電報被有意無意扔進了紙簍中。

    在袁世凱6月1日舉行就職典禮不到10日,孫中山通電「討袁」接著陳其美在上海策動暴動。

    11日晚,上海忽然發來急電,稱鎮守使鄭汝成遇刺身亡,老袁渾身驚出一驚冷汗。

    鄭汝成,字子敬。河北靜海人。民國2年7月初,率數千北洋陸、海軍南下,專司防護上海製造局。民國3年元月初,任上海鎮守使、上海警備地域司令官、淞滬一等接戰地域司令官兼上海製造局總辦、海軍上將兼任陸軍中將。

    上海地方官飛電北京。老袁得知後,非常悲憤痛惜,立即致電上海地方官照會捕房,嚴懲兇犯,接著又優議撫恤。鄭汝成的撫恤費二萬,賜田三千,又加封為一等候爵。

    袁世凱認定此事與楊洪森有著莫大的干係,其意圖製造混亂襲取上海,吞併蘇南,所以連發數電至上海。

    鄭汝成遇刺身亡後,駐防上海的李厚基接受上海內外軍政大權,對中華革命黨暗殺尚有餘忌的李厚基,依照袁世凱的命令,開始了瘋狂的捕殺革命黨人,陳其美此次起義有大批的青幫弟子加入,李厚基決定給上海第一惡勢力一點顏色看看,對上海青幫各堂口進行掃蕩,妓院、賭檔、茶館等這些青幫經營的產業他一個都沒有放過。李厚基指揮那可是軍隊,裝備的都是機槍、火炮,青幫弟子就算是專門干殺人勾當的也少有用槍的,槍法再好也幹不過大炮。

    北洋政府與租界各國協商,派兵搜捕革命黨,租界方欣然同意,對於租界內的日益壯大的「黑社會」英法等國很是憂心,能借別人之手教訓一下這些不聽話的傢伙不是很好。

    袁世凱擔心楊洪森會藉機插手此事,先在大造輿論聲勢,接著找英、美領使,最後才致電楊洪森問詢此事,

    楊洪森對此事未發表任何意見。

    陳其美在上海的起義很快就失敗,被迫只好流亡日本。但是李厚基在上海的行動沒有停止,青幫的那幾個老頭子都坐不住了,再這麼搞下去,他們的徒子徒孫就要被「李屠夫」給剷平了。上海青幫各路頭目紛紛請出了素有聲望的黃金榮主持一下協調工作,黃金榮當仁不讓地充當起了調停者的角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